李立军
在众多写作手法中,对比是比较常见、方便运用的一种。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更加鲜明地表达文章的主题,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这种手法在中考作文中大有用武之地。
2015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
这次,我没有_______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作为一个半命题作文,河北省的中考命题并没有多少限制,有比较宽泛的写作范围,贴合初中生的写作实际。要写好这个题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审明题意。“这次,我没有______”这个题目里有三组信息,我们不妨逐个分析。首先,“这次”意味着这个题目适于写成叙事性的文体,与“这次”对应的还有“从前”“以往”等,可以运用对比手法,但需要我们着重写好“这次”的情景。其次,题目中的“我”字表明,这个题目还是以“表现自我”为主的,要我们以第一人称写作,讲述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及“我”的感悟等等。再次,“没有”是个表示否定的词语,它与“这次”同时出现在题目里,是说“这次”所发生的情景与“从前”“以往”有所不同。总之来说,“这次,我没有______”这个文题应写成一篇以“表现自我”为主的记叙文。
二、巧妙补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补充文题是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一步。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理出写作思路,我们不妨把适合补充的题目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比如励志类,可以把题目补充为“这次,我没有放弃”“这次,我没有流泪”“这次,我没有错过机会”等;比如亲情类,可以把题目补充为“这次,我没有忘记说爱你”“这次,我没有让妈妈失望”“这次,我没有离开姐姐”等;比如校园话题类,可以把题目补充为“这次,我没有食言”“这次,我没有忘记说谢谢”“这次,我没有拖后腿”等。以上分类标准并不十分严格,只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快地打开写作思路,“这次,我没有______”这个半命题还能补充出很多写作题目。比如下面的文段,文章的题目为“这次,我没有放弃”,但内容写的却是校园的军训生活,你看有必要分清是励志类还是校园生活类作文吗?
“嗡嗡”咦?这是什么声音?不会是……我转动着瞪大的眼珠,上下左右的四处寻找目标。果然是它——蚊子!我和蚊子素来势不两立,我不灭它,它就向我“攻击”。但大大的军装遮住胳膊和腿,蚊子找不到它的“侵略地”。我得意样样地望着蚊子,却发现一只蚊子正吹着冲锋号朝我的脸冲来。我怒视着“凯旋”的蚊子,脸上的“纪念品”渐渐发痒,手已经蠢蠢欲动了。我紧紧地攥着拳头,皱着眉,心好像绞在了一起,心烦意乱的。忽然,邱少云为整个集体忍受烈火焚烧的画面在脑海中浮现。比起烈火焚烧的痛苦,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每当我忍不住要微微抬起手时,都会有一个严厉的声音告诉我:“坚持住,不能动!”
又厚又大的军装已经成了我的负担,全身黏糊糊的。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已经汗流浃背。太阳终于“下班”了,一天的军训结束了,我拖着麻木的手脚,慢慢走向宿舍。这一次,一个喜悦的声音告诉我:“你战胜了自己!”
三、正确立意。一篇文章的立意正确与否是评价文章好坏的根本依据。所谓立意正确,就是说立意一定要合乎题目要求,而且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我们来看下面的文段:
中午时,妈妈刚回到家就看到地上的花瓶碎片,生气地说:“花瓶是谁打碎的?”姐姐坚定地站了出来:“花瓶是我打碎的,这件事和妹妹没关系。”妈妈指着姐姐说:“你这个月的零花钱没了!”姐姐的坚定,使我的眼角瞬间湿了,这个花瓶分明是我打碎的,可是却让姐姐替我承担错误。这已经是姐姐第二次当我的“替罪羊”了,不行,这一次我一定要自己承担后果。自己做错了事,就要自己承担责任,不应该让别人替自己承担后果。我大声的说:“妈妈,花瓶是我打碎的,你别怪姐姐,姐姐只是想帮我。”
妈妈嘴角扬起了微笑:“好吧,看在你勇于承认错误的份上,这次就不惩罚你了,不过下次要小心点。”我也笑了起来。
上面是题目“这次,我没有逃避”中的文段,“我”打碎了花瓶,姐姐要为“我”当“替罪羊”,但“我”最终还是大胆承认了错误,没有逃避应有的责任。本来这是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小事,文章这样立意既符合题目的要求,思想内容也积极、健康,做到了立意正确。
四、规范表达。作文命题要求里有“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这一明确要求,其实这是针对当前中考考场作文语言运用不规范的现象而提出的。比如用文言文写作和滥用网络语言都是比较突出的现象。我们鼓励作文创新,包括语言运用的创新,但不一定非得为了博得关注而使用不规范的现代汉语,规范表达并不影响用语生动、活泼,好的规范用语同样能得到读者的认可。
前面提到了对比手法是一种比较容易运用的写作手法,而“这次,我没有______”就比较适合运用这种手法,下面我们就结合这个写作题目再谈谈对比手法的运用。
1.突出对比的细节。叙事性文章中的对比不仅仅是大致故事情节的前后对比,更精彩的对比应该体现在细节描写上。“范进中举”一文中对比手法运用比较典型,我们以胡屠户为例看看他对范进中举前后有什么态度变化。范进中秀才时他拿的贺礼是“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而范进中举人时他拿的是“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同样一个范进,从胡屠户嘴里说出来的中举前是“尖嘴猴腮”,中举后是“品貌又好”“体面的相貌”……如此等等都是细节对比,这些典型细节的对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写作“这次,我没有______”这个题目也要从细节对比上为文章增添色彩。下面佳作“这次,我没有带‘伞”一文就不乏丰富的细节描写,这些描写为形成有力对比提供了支撑。
2.用好对比的方式。一般来说,用“这次,我没有______”这个题目写作,最可能用到的是纵式对比的方式。“这次”是近指,这次“我”怎么样了,而之前、以往“我”则不是这样的,这就自然形成了对比。在具体写作时也不是一定先交代之前的情况,再写现在的情况,可以合理地运用倒叙、插叙等手法,让对比的方式灵活起来。下面佳作“这次,我没有带‘伞”一文,就先交代了当天早晨与妈妈争执的情况,然后插叙了之前妈妈努力为“我”“预定”满分的情况,这样安排既不影响形成对比,也使文章不显得单调。
3.安排对比的详略。对比也不是“一对一”那样工整,要合理安排叙事的详略。从对“这次,我没有______”这个题目分析可以得出,应该着重写好“这次”的情况,把它作为重点详写,而对以往的情况可以进行略写。前面说到“范进中举”,其实这篇小说对范进中举前的情况写的就比较简略,而对中举后的情形则写的较为详细,但这不影响对比的效果。
总之,写作“这次,我没有______”这个题目难免会用到对比手法,我们结合以上提示用好这种手法,一定会使文章的主题表达更为鲜明。
这次,我没有带“伞”
车窗外,蒙蒙的细雨斜织着,远处的群山笼罩在雨雾中。早晨与妈妈争执的一幕浮现在我眼前……
“帆啊,妈知道你能力强,即使不帮你‘活动,你也肯定能得满分!”“那你还找人干啥?瞎子点灯——白费蜡!”我的话充满了火药味。“咱这不是为了保险嘛!”妈妈讪笑着说。“说到底,还不是不相信我的实力!”我像连珠炮一样说道:“妈,拜托,去年我的实心球和跳远已经是满分了,800米比满分用时还少20秒呢!我是年级第一名,你还怀疑我?”“咱不是怕万一……”妈妈的脸上写满了无奈。“万一,万一,哪有那么多万一!反正你别再找关系了!你都不知道同学们有多恨我!你要找了,我就不去考试了,你看着办吧!”我扔下饭碗,一头冲进雨雾里。
“别……那你带上伞呀!”
我没有回头,妈妈的喊声被淹没在雨雾里……
“啊——”公共汽车驶过了一个水沟,同学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夸张地齐声喊叫。
车厢内热烘烘的。我随手把车窗打开,窗外的雨丝挟着清新的水汽扑面而来,我心里顿时轻快了很多。
妈妈是我校的一名教师。去年信息技术考试和今年春天的实验考试,她怕我考不到满分,都陪着我去考点,并且托各种关系帮我“预定”满分。虽然结果很理想——满分,但我并不清楚这是我努力的结果,还是妈妈的“功劳”。虽然在校练习的整个过程,我是那么一丝不苟,可是获得满分后,我并没有丝毫的满足感,也没有丝毫的兴奋感,相反还有一些失望。
这次与妈妈的“斗争”我终于赢了——我没带“伞”!
没有“伞”的负担,心情格外轻松,我一定要做好考前预热,一定能发挥出最佳水平!我信心满满。“嘀——”车子驶到考点了,同学们有序地下了车。天空依然飘着雨丝,我仰起头,舒了一口气,甩开大步轻松地走向考点。
没带“伞”的感觉真爽!
(本文摘自互联网)
本文篇幅不长,但特色还是比较鲜明的,至少表现在以下三点:
1.语带双关,构思巧妙。父母关爱子女,似乎天经地义,但有些“关爱”就像保护伞那样让子女失去了接受风雨洗礼的机会,因此不被子女领情。本文的情景恰恰是一个有风雨的日子,而“我”又执意不带雨伞,这里“风雨”“雨伞”都语带双关,构思巧妙,耐人寻味。
2.细节丰富,内容充实。本文不仅注重情节的叙述,更有丰富的细节描写,“我”和妈妈争执时的语言描写,“我”走向考场时的心理描写等,既增强了情节的真实感,也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3.巧用对比,主题鲜明。这次,“我”为什么执意拒绝妈妈的“雨伞”呢?文中插叙了去年信息技术考试和今年春天的实验考试妈妈为“我”托关系“预定”满分的情况,与这次体育考试的情况形成了对比,也使文章的主题更为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