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1-05 11:31王成文周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临床疗效

王成文?周平

【摘要】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肝功能异常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 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 且治疗组复常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复常率分别为92.5%、90.0%、97.5%, 对照组分别为90.6%、87.5%、84.4%,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常时间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而对照组发生2例不良反应。结论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 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肝功能异常;异甘草酸镁;复方甘草酸苷;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096

作为新一代的甘草酸制剂, 异甘草酸镁有许多的功效, 如保护干细胞膜、抗炎等功效。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 天然甘草酸的异构体在抵抗不同类型的肝毒剂的疗效明显好于天然甘草酸[1]。在本次调查研究中, 给予肝功能异常患者注射异甘草酸镁治疗, 与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此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40例急性肝炎患者, 32例慢性肝炎患者。男50例, 女22例, 年龄22~65岁, 平均年龄(38.5±8.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慢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加入5%葡萄糖静脉注射, 1次/d, 若患者ALT、AST出现好转, 便在正常注射量的基础上逐渐减少, 达到100 mg/d或50 mg/d;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80 ml加入5%葡萄糖静脉注射, 1次/d, 若患者ALT、AST出现好转, 便在正常注射量的基础上逐渐减少, 达到100 mg/d或50 mg/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 两组均同时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C等保肝药物。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及复常时间比较 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 但治疗组复常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2 肝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ALT、AST、TBIL分别为(314.0±113.0)U/L、(234.0±130.0)U/L、(72.7±32.8)μmol/L;

第1周分别为(314.0±113.0)U/L、(110.0±71.0)U/L、(56.8± 25.4)μmol/L;第2周分别为(80.0±38.0)U/L、(86.0±34.0)U/L、(43.0±16.9)μmol/L;第3周分别为(42.0±29.0)U/L、(47.0± 28.0)U/L、(29.3±11.4)μmol/L;第4周分别为(31±23)U/L、(39±

15)U/L、(21.9±7.9)μmol/L。对照组治疗前ALT、AST、TBIL分别为(310±111)U/L、(203±101)U/L、(69.8±31.5)μmol/L;第1周分别为(166.0±62.0)U/L、(112.0±69.0)U/L、(55.2±25.1)μmol/L;

第2周分别为(81.0±41.0)U/L、(90.0±45.0)U/L、(42.5±16.1)μmol/L;

第3周分别为(44.0±33.0)U/L、(49.0±31.0)U/L、(30.2±11.3)μmol/L;第4周分别为(35.0±21.0)U/L、(41.0±13.0)、(22.6±9.5)μmol/L。两组第4周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4周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肝功能复常例数及复常时间比较 治疗组ALT复常37例(92.5%), 复常时间(17.0±10.5)d, AST复常36例(90.0%), 复常时间(24.5±11.5)d, TBIL复常39例(97.5%), 复常时间(22.0±9.0)d。对照组ALT复常29例(90.6%), 复常时间(24.5±13.5)d, AST复常28例(87.5%), 复常时间(27.0± 13.0)d, TBIL复常27例(84.4%), 复常时间(24.0±10.5)d。两组复常时间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复常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不良反应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3例颜面轻度水肿、腹胀、面部毛囊炎增多, 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未停药, 治疗组未出现相关症状。

3 讨论

作为中草药甘草有效成分中的一个, 甘草酸试剂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 主要被应用于保肝降酶。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可知, 甘草酸剂有抗氧化、保护肝细胞、抗细胞凋亡和抗纤维化等作用。

α体甘草酸虽然在甘草酸中的含量较少, 但却具有良好的亲脂性, 同时其具备不良反应少、抗炎活性强和肝脏靶性高等优点[3]。含量超过98%的异甘草酸镁作为单一的18-α异构体甘草酸, 在抗氧化、保护肝细胞等方面具有更强的治疗效果, 通过静脉注射后, 其会在人体内迅速分布, 具有清除速度慢、纯度高和起效快等优点, 与甘草酸剂相比, 具备更好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并且对各类肝病都具有治疗效果。通过动物实验可知, 由于四氯化碳(CCl4)导致的肝纤维化和肝组织损伤, 可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 减轻肝组织损伤、抑制胶原合成, 对于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异甘草酸镁有明显抑制的作用;对于D-氨基半乳糖诱发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 其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和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等优点, 异甘草酸镁的治疗效果显著, 好于异甘草酸镁。异甘草酸镁于体内的分解迅速, 肝选择性同时高于β体甘草酸, 并且转化为甘草次酸的速率高于异甘草酸镁和β体甘草酸[4]。

作为由甘氨酸、β体甘草酸和盐酸半胱氨酸合成的复方药剂, 美能内含有的活性β体甘草酸有免疫调节、保护肝细胞等作用。在多年的临床治疗使用过程中, 美能都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对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作用, 已经成为常用的肝保护剂[5]。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 将三代甘草酸制剂美能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比较, 可得出在病症的改善、生化指标趋向正常等方面, 两组都达到了良好的治疗结果, 但异甘草酸镁在ALT复常时间上明显短于美能(P<0.05), 同时美能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副作用, 异甘草酸镁与其相比并未出现任何副作用。

综上所述,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 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且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夏俊.异甘草酸镁在化疗后肝功能异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9):958-959.

[2] 沈华强.异甘草酸镁与硫普罗宁对肝胆术后肝功能异常的疗效比较.中国药业, 2013, 22(5):42-43.

[3] 王湛, 王杰军.异甘草酸镁治疗化疗后肝功能异常60例临床观察.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 16(7):869-871.

[4] 俞志斌, 陈培瑛, 覃防, 等.异甘草酸镁预防肺癌化疗致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9):10-12.

[5] 张国强.异甘草酸镁治疗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2014(35):46.

[收稿日期:2015-08-12]

猜你喜欢
复方甘草酸苷临床疗效
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剂量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分析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应用意义评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