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
【关键词】思想品德 时政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111-01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么激发学生对于思想品德学科的兴趣,让学生认真地理解知识点,是摆在每一位思想品德老师面前的课题。思想品德学科是一个比较抽象晦涩的理论学科,有大量的知识点等待学生去一一攻破,单凭常规的听、说、读、写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帮助九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时政素养,笔者尝试在课堂引入时事材料,鼓励学生讨论分析。以下是笔者在过去一年所采取的时政素养培养策略。
一、组织时事新闻评述大赛
九年级是中学思想品德教学难度最大的年级,有大量繁琐抽象的概念需要学生识记。为了激发学生对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从法律知识到时政知识的自然过渡,我校思想品德学科组教师设计了一次时事新闻评述大赛,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挑选一则自己感兴趣的时事新闻,利用已经掌握的政治知识来评述这则新闻,字数为800字左右。一石激起千层浪,“两会热词”“马航失联”“尼泊尔地震”等出现在学生的政治小论文中。渐渐的,在课堂上提问的学生开始多起来了,不少学生开始针对不理解的知识点提问,逐步发散思维,询问更深层次的问题,原本比较沉寂的思想品德课活跃起来了。课后,学生们也开始聚在一起讨论报纸上的新闻,对于一些热点新闻讨论得十分激烈。
二、趁热打铁,开展时政热评活动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学习热情,笔者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前五分钟让他们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运用课本上的知识点对新闻进行简要评述。时政热评活动使学生们忙碌起来了。课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整理新闻素材、查找课本观点、进行讨论筛选,忙得不亦乐乎,其他学生则对同学的成果充满期待,听得专注,点评得犀利,有的小组还做好笔记,学习别组的先进经验。作为教师,笔者为他们提供实时帮助,例如提供必要的技术设备,教他们做好课件,筛选知识点,帮助他们完善观点,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讨论……短短的5分钟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不经意间,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为笔者接下来的课程讲授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三、用生动的时事热点解决抽象的知识难点,打造高效课堂
作为老师,最头痛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如果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背起来很吃力,遗忘的速度也非常快,一转眼就不记得了。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课堂上,笔者常用一些鲜活的时事素材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知识点,例如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先用“涨工资了,收入分配改革”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同时分析为什么要进行收入分配改革,让学生理解收入分配改革会调整人民的收入,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而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一步步改善人民的生活,让大家都富裕起来,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半个月后的一节晚自习,有一名学生问我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笔者还没来得及回答,旁边的同学抢着回答:“你忘了老师说的涨工资新闻啊?”提问的学生马上反应过来,笑着说:“哦,涨工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就是共同富裕。”这件事让笔者深刻地感受到,利用时事热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远比单纯的说教效果好多了。学生记得准、记得快且印象深刻,自然越学越有劲头,越学越有成就感。
四、引入时事热点,提高复习效果
转眼到了中考复习的时间,这个阶段学生要回顾、掌握、记忆、整合大量的知识,是非常辛苦的一个过程。为了提高复习效果,培养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度,笔者在复习阶段引入必要的事实材料,既避免枯燥的背诵、练题,又让学生轻松地理解知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笔者引入最近南宁构建“海绵城市”这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时事热点,让学生在了解这个时政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讨论,明白“海绵城市”既属于生态文明建设又属于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又引导学生进一步阐释“为什么属于生态文明建设”“为什么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这对南宁的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中学生可以为此做些什么”,通过抛出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记得更加牢固。在学生发表自己对时事热点新闻的理解时,也在不断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对身边发生事情的政治敏感性,不断提高他们的答题水平,有些学生甚至养成了每日看报的好习惯,这对学生将来的生活是大有益处的。
在这一年培养学生时政素养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笔者也不断加深自己对于教材的理解,思考怎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愉快体验,在以后的工作中,笔者会不断积累培养学生时政素养的经验,努力将这个工作开展得更好!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