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富
【关键词】数学本质 思考力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31-0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基于探究这一活动载体而展开的,最终目的是将感性的现实抽象为数学问题。这是一个带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此时教师所要扮演的角色不是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投入数学探究,激发思考潜力,发展数学能力。但事实上,教师在实践操作环节往往过分注重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忽略对数学本质的把握,导致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遇到问题不知道灵活处理。如何设置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力呢?笔者认为,把握好数学本质是关键。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思考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会将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并整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营造学生熟悉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将生活实际和数学问题建立联系,同时设置一些数学问题,打破学生的已有认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时,笔者将生活和数学问题结合起来,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首先出示一个长方体木块,让学生将这个木块涂漆,然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有学生问:是要将每一个面都涂上油漆吗?学生的这个问题让笔者产生了新的思路,于是展开追问:你认为现实生活中使用长方体的面有哪几种情况?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认为有的是需要计算3个面的,有的是需要计算4个面或5个面的,也有计算2个面的。笔者让学生举例说明。学生指出,长方体的鱼缸就是需要计算5个面的,底面不用计算;在粉刷教室的四面和顶部时只粉刷5个面,底面也不用计算。那么,该如何计算表面积呢?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很快理解了表面积的计算原则:首先要确定实际应用中使用了几个面,然后再进行计算。这样不断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让学生积极投入数学探究的情境之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提供操作空间,训练思考层次
建构主义理念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教师的强加灌输毫无用处,因为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的,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已经有了基础:一方面是潜在的数学认知,另一方面是隐性的数学经验。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让学生充分实践和体验,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建构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根吸管剪成三段不同长度的吸管,然后将这三段吸管连接起来,看看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操作后发现有三种情况:一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二是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三是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究竟哪一种情况能够围成三角形呢?笔者引导学生展开操作,并猜想和思考:如果将两边固定,让第三条边变得越来越长,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先进行猜想,然后再实际操作,最终验证后认为,只要最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但如果第三边变长到大于两边之和,那么就不能围成三角形。也就是说,要将这三根吸管围成三角形,必须要能满足一个条件,即最短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样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表象到内化的过程,让数学思维步步深入,有效建构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数学概念。
三、建构模型,提升思考维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的本质是要理解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从理解到掌握,再到内化运用,这是数学学习的关键,也是教学的难点。为此,教师要设计多层次的数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知,建构数学模型,提升思考维度。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建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模型,笔者展开了四个层次的引导设计。层次一:你认为可以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建立联系吗?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认为,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层次二:如何让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和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学生动手操作,将长方形的侧边剪开拼到另一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层次三: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高与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推理,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底边乘高。层次四: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经过反思后指出,是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而后进行归纳推理得到的面积公式。由此,学生一步步推导出了面积计算公式的数学模型,从不同的维度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为下一步学习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做足了准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教师的教学责任所在,更是核心内容。教师要把握数学本质,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責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