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2016-01-05 11:24:03袁华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27期
关键词:维修电工工种电工

袁华

摘 要:通过研究技工学校电工类专业教学的主要特点,以及根据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对工人技能培训的要求,探索电工专业基础理论、技能训练一体化和技能拓展等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

电工类专业教学特点;教学改革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5018302

教学改革的核心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想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车间。为此各学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有的专业实行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有的专业实行了内容模块化与弹性学分制相结合的模块式教学,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么,对于具有涉及专业知识多,技能范围广的维修电工专业采用何种形式的教学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呢?

1 技工学校电工类专业教学的主要特点

电工类专业属于特殊工种,该专业教学与机械专业教学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电工类专业工种类别没有机械专业工种类别那么多。电工类专业工种从操作技能方面要求主要分为维修电工和企业供电这两个专业,这两个专业培养对象都属于特种作业人员,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才能上岗。

(2)电工类专业工种的教学内容差别不大。首先维修电工专业和企业供电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在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在教学要求上各自有所偏重。例如对《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维修电工专业和企业供电专业所学的内容及要求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电路基本知识和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分析计算,而后者则重点掌握磁路、磁场、电容器的作用和非正弦交流电路的分解计算。其次就技能训练要求来比较,维修电工和企业供电这两个专业相同之处在于都要培养技校生能正确使用工具、仪器仪表,会正确安装、调试和维修低压电气线路和设备,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良好安全文明生产习惯。区别在于维修电工专业主要安装、调试和维修电动机、变压器、生产机械及低压供电设备;而企业供电专业主要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变配电系统、高压设备和二次电路。

(3)电工类专业工种的技能训练的要求高。由于维修电工专业和企业供电专业的特殊工种决定了它们的技能训练要求的质量必须要高,必须要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课题进行训练,才能保证电工类专业工种的学生养成按电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技能训练的良好文明生产习惯,这就决定了这两个专业的技能教学训练时间比较长、设备配置多、训练强度大、教师责任心要求高等特点都不同于其它通用工种的技能训练。并且许多维修电工专业和企业供电专业具体操作技能,都是无法用理论讲解来替代的,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强化训练才能掌握。

(4)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对工人技能培训的影响。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普及,可利用计算机所编程序运行后远距离遥控替代原来的手动操作控制。对电工专业工人掌握新技术的技能培训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2 自动化生产技术对电工专业技术工人知识、技能的要求

2.1 知识结构要求

(1)基础知识:主要指适应电工类专业岗位所必需的前提性知识,包括电工安全技术教育的基础性知识和电工专业计算需运用到的三角函数、复数、导数与积分等数学知识、计算机知识和机械专业各工种都应具备的知识,也包括现代企业管理和法律、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2)专业知识:主要指从事电工类专业所需要的电气设备工作原理、安装技术和维护检修的理论知识。

(3)经验性知识;主要是指在企业长期从事电工作业所积累的实践操作技能。

(4)关联知识:主要是指适应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提升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行业知识、产业知识。

2.2 技能结构要求

(1)基本技能:主要指电工类专业的两个工种毕业生必须具备的钳工、焊工基本操作等通用技能。

(2)专业技能:主要指电工专业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必须具备该工种相应等级的专业技能。例如:初级电工能安装、调试小型电动机、变压器、生产机械及维修一般低压供电设备故障;中级电工应能安装、调试和维修中小容量电动机及和较复杂电气线路设备;而高级电工则能设计出满足生产机械需要的较复杂电气线路,并安装、调试好该线路供生产使用。

(3)拓展技能:主要是指电工专业技术工人能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须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等相关跨专业的技能。

2.3 其它能力结构要求

其它能力结构要求主要包括敬业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创业能力等。

3 探索电工专业技能教学的新模式

3.1 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电工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1)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用来指导学生的动作技能的训练。

(2)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终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的中级技能人才。

2005年以前,我校的电工专业教学计划安排是按照中国劳动部培训司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强调理论联系实践,课程安排都是先理论授课完后,再进行实际训练,这样的授课方法教学效果并不好。我校从2005届电工班开始,大胆进行教学课程改革,把电工专业理论课程和实习课题进行整合,把电工专业教室分成理论教学区和实习课题训练区,教师授课采取边理论边实践,由实践再回到理论的“一体化”教学新模式,由于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来讲解电气设备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示范安装、通电演示。学生可以观察到电气设备的整个通电工作过程,而不需抽象理解,老师讲完课示范安装后还可以由学生自己动手实习,在动手中理解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并培养相应的动作技能,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收到了很好效果。

3.2 规范过程的技能训练教学模式

电工专业技能训练课题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电工专业中级以上实际操作技能。而中级电工操作技能掌握的主要途径有:

(1)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掌握,这是由理论——训练——掌握的过程。

(2)在反复强化训练中不断积累经验而形成,是由模仿——规范——熟练——自动掌握的过程。

虽然以上两个途径都重视技能训练,但教学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对于电工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的技能形成,应以第一个途径为主来训练。对于接受能力较差或动作技能形成较慢的学生,就可以采取第二个途径来训练。

3.3 以模块教学为主的拓展技能训练模式

电工专业拓展技能的教学课程目的是:

(1)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将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技能迁移的能力,使之成为复合型的技术工人。同时,也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相近工种操作技能的方法,为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不断提高创造条件。

(3)及时将本工种新技术(如:电子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新工艺(如:热敏电阻式温度继电器的植入)、新设备(如:固态继电器、智能接触器等)、新材料(如:光电材料和压电材料等)推广普及中产生的新技能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目前我校电工专业正在以模块式教学为主实施学生技能的拓展训练,并增加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模块和变频及直流调速模块。通过对电工专业的学生进行这两个模块的针对性培训,提高了电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电工基础(第四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胡淑珍主编.电机及拖动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3]王福成主编.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4]王琳基主编.电子与电气控制应用技术[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5]史颂平,梁春生等编.变频调速智能控制节能技术[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0,(6).

猜你喜欢
维修电工工种电工
《电工电气》征订
电器工业(2024年1期)2024-01-10 16:12:26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问题探析
维修电工故障排除技能分析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22
维修电工开展电气设备检修与维护的有效对策分析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08
特变电工
能源(2019年9期)2019-12-06 09:33:00
特变电工
能源(2019年5期)2019-06-19 09:36:44
一种维修电工防触电实训检测台的设计
电子制作(2019年23期)2019-02-23 13:21:28
特变电工
能源(2019年12期)2019-02-11 07:11:42
我能按照从事有毒有害特殊工种办理提前退休吗
人事天地(2017年6期)2017-06-12 18:07:50
新形势下如何实行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