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1.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00 2.《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编辑部,四川成都 610072
科技学术期刊稿件初审环节的体会
李萍1,2
1.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00 2.《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编辑部,四川成都610072
结合实际工作,以《高原山地气象研究》为例,对科技学术期刊初审环节各项工作进行了介绍,指出了稿件初审环节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初审工作提出了建议。
科技学术期刊;初审;政治内容;科学内容;语言文字;体会
初审环节作为整个审稿过程的开端,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他审稿环节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也影响到编辑部与投稿作者群体的关系。因此,正确认识初审,做好初审环节各项工作是保证科技学术期刊质量和水平的前提。
初审是三审制中的第一级审稿,要求初审者要在通读全稿的基础上,对稿件的政治导向、思想倾向和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稿件的具体内容、体裁、文字等进行全面审查和研究,对稿件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对稿件的质量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出“采用”“退修及如何退修”“外审”等审稿意见,并随同稿件一起依次报送复审、终审,由终审者做出最后决定。初审者只有对全部稿件进行认真、细致的审读,才能在全面了解稿件情况的基础上对其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判断与评价,从而为复审、终审提供分析和判断的基础。
笔者所在的《高原山地气象研究》,作为气象类科技学术期刊,初审主要是对稿件的政治性、科学性、语言文字进行全面审查和研究,对来稿的质量做出评价,并提出明确的审稿意见。对那些与我刊办刊宗旨不符,或具有明显政治性错误,涉及国家机密,以及涉嫌一稿多投、学术不端等行为、学术质量差的来稿,按退稿处理并通知作者;对原创性的、质量较高的稿件提出“采用”的意见,对一些有创新点但仍需修改的来稿采用“退修”意见。《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稿件多为气象行业、气象科研院所以及高等院校气象专业的学术文章,不同文章研究方向各有侧重。因此,初审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要求编辑必须结合我刊办刊宗旨,严格做好初审环节各个工作,为复审遴选出有科学价值的学术文章。
2.1政治内容的审核
审稿中必须对稿件进行质量评价,首先必须对其政治内容进行审核。科技学术期刊的来稿一般没有明显的政治内容,《高原山地气象研究》主要以收录高原山地气象类学术文章为主,专业性、方向性很强,从2007年改刊至今,未发现政治性问题的学术文章。但气象类文章中必然有涉及大量的气象数据资料,以及涉及西藏等敏感地区观测站点分布的内容。为防止来稿引用没有正式公开发表的秘密资料和内部文件,或未经公布地形图及和站点数据,我刊要求来稿签订保密责任书。同时,编辑部也要求每个编辑必须熟悉国家保密相关规定,熟悉气象行业资料的保密内容及范围。如:《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观测布局综述》(《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2,33(1))一文中涉及了大量测站的经纬度,初审编辑对此进行了认真地核实,确认无涉密后进入复审,最后通过终审刊发。
2.2科学内容的审核
1)研究方向的审核。主要是看来稿是否符合期刊办刊宗旨,《高原山地气象研究》主要刊登高原山地气象领域内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专题评述、新技术和成功的经验、学术和科研动态等。编辑部曾收到一篇题为《避雷针防雷范围计算方法浅析》的文章,经过初审编辑审读,认为该文内容与我刊办刊宗旨不符,编辑做了退稿处理,向作者说明了原因并建议作者改投其它期刊,事实上,《高原山地气象研究》作为西南地区为数不多的气象类期刊,经常收到不符合办刊宗旨的气象类稿件,通常在初审后退稿并提出改投他刊的建议。
2)原创性审核。学术文章最重要的就是其原创性。对原创性的审核主要是判断来稿反映的学术成果或结论是否原创,是否涉嫌一稿多投的行为或学术不端。初审编辑应根据自身专业知识积累对论文的创新性作出初步的判断,并通过借助网络、监测系统等准确判断出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高原山地气象研究》在收稿的同时,都要求作者附上《版权转让书》,《版权转让书》中包含了作者原创以及来稿无一稿多投等行为的声明,较好地保证了论文的原创性。同时,利用中国知网开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对文章的学术不端进行检测。文字复制比>30%的来稿,在两位编辑(必须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以上(含高级职称)的编辑)会同审稿后予以退稿。文字复制比≤30%的来稿,初审编辑通常也会将来稿与查重的相关文章进行仔细对比,确定其重复部分是否涉及到论文的核心和实质,并根据其文章内容是否有创新点确定能否进入复审。
3)创新性的审核。科技学术期刊,要求来稿具有创新性和较高学术水平,因此,学术期刊编辑首先要看文章的论点是否正确、是否有新意、是否能反映本专业学科前沿、提出的论点是否有论据支撑、是否具有说服力等。初审中认真审读文章的标题、作者信息、摘要、引言、结论、参考文献,都有助于对稿件创新性做出判断。一般而言,学术文章的题目往往概括了文章论点,摘要、引言说明了文章涉及的研究成果,结论归纳了文章的创新点,参考文献也能反映出稿件研究内容的新颖程度,初审编辑要注意相关内容的审读,对于一些有创新点的文章,也可能出现标题表达不够鲜明、摘要或引言中没有相关叙述、结论中归纳不清晰、参考文献陈旧来源层次较低的问题,编辑要加以辨别,并提醒作者进行修改补充或直接退稿。
2.3语言文字的审核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在初审中,加强了对来稿语言文字的审核。主要检查来稿是否有错别字,文章的图表、涉及的气象专业术语、数字和标点符号是否规范、有无错误。我刊要求来稿附英文摘要,因此,初审编辑还要检查英文摘要中词语使用有无错误,语法是否正确等。本着对来稿作者负责的态度,对于符合我刊办刊宗旨,有创新点,但文字性错误较多的来稿,通常联系作者就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对于文字性错误较多且无创新点的来稿,予以直接退稿。如《川西高原红原机场建设气象条件可行性分析》(2010,31(3)),其原稿的英文题目为The construction feasibility o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analysis of Hong Yuan airport in west Sichuan Plateau,题目不仅长,而且在书写形式上有错误,因此建议并指导作者进行了修改。
3.1客观公正,重视编辑初审环节
作为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应对来稿一视同仁,根据稿件质量进行取舍,不因作者是业内专家、或者是国家重大项目资助来稿就放松对初审的要求,也不因作者来自气象行业基层或是高校的学生就先入为主地认为稿件水平很低不予采用。必须认真对待每一篇来稿,特别是要鼓励和指导论点有创新点,有写作热情的青年作者,培养期刊高水平的作者群。
3.2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审稿能力
1)加强编辑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参加新闻出版单位或相关机构的培训,不断夯实编辑知识,提高编辑审稿的能力。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科技学术期刊编辑要努力提高网络编辑能力,善用新媒体,适应时代对科技期刊发展的要求。
2)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就《高原山地气象研究》而言,随着高原气象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作为气象期刊的编辑,必须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主动了解、积极把握高原气象相关学科领域发展的动态。通过参加国际国内大型气象会议、行业期刊交流会等了解气象专业发展前沿动态;在日常工作中也要通过归纳积累专家返回的审稿意见、参加定稿会等获取相关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审稿水平。
总之,初审工作是期刊编辑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关系到期刊的质量和水平。作为科技学术期刊编辑,要善于在初审工作中进行总结,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好稿件质量的第一关,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1]王萍,甄志勇,温泽宇,等.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提高的方法和措施[J].科技与管理,2010,12(5):137-140.
[2]中国编辑学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G2
A
1674-6708(2015)152-01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