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数字影音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2016-01-04 20:56魏紫徐强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影音数字音乐

魏紫+徐强

根据台湾“经济部数字内容产业推动办公室”公布的数据,2013年岛内数字影音产业总产值约861亿元新台币,较2012年的668亿元增长28.89%,为八大次产业中增长最高的项目。分析其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1)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持续推动,用户总数已突破百万大关,数字服务订户数近40%,带动岛内数字电视及网络电视收入加速增长;(2)电影事业的复苏,加上近年来电影强调视觉特效的运用,诉求更高声光影感官刺激的数字电影销售也随之增长;(3)智能终端的兴起,带动网络视频、数字音乐服务模式接受度和普及率持续提升;(4)数字看板在生活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间接带动其应用服务产值提升。

不过需注意的是,数字KTV产业持续受大环境景气冲击,消费者减少到KTV消费的次数,加上APP软件的出现,许多免费的移动或线上KTV软件纷纷出现,严重打击数字KTV企业营收。

“数字电视元年”启动,带动产值快速成长

台湾无线电视模拟信号于2012年6月30日正式关闭,并自7月1日起宣告台湾正式迈入无线电视数字时代。目前岛内无线电视台企业共有5家,针对不同的客层需求提供不同的节目,如台视家庭台以家庭主妇与工作女性为主要收视来源,因此提供有关于婚姻、两性、亲子教育与家庭伦理等资讯的节目;华视教学台则以终身学习为诉求,提供无广告干扰的纯教育、文化学习环境;民视的台湾交通电视台则提供即时路况与天气预报资讯以强化移动收视特性。

同时,有线电视的数字化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根据台湾“国家通讯委员会”统计,至2013年底为止,全台共有504万有线电视收视户、共90万数字机顶盒订户,全台湾数字化比例平均18%。其中凯擘公司推出名为kbroVision的1080高画质数字频道,近年来更积极推动有线电视往数字化发展,并于2012年9月推出业界第一个结合联网电视、网络电视及数字电视的Super MOD(即超级多媒体点播节目)整合式平台,整合影音内容、数字学习及游戏,提供2万部随选影音及联网电视互动服务,其中7000部免费。

根据台湾“国家通讯委员会”统计资料,目前岛内有线电视数字服务普及率已由2011年11.28%在2013年第四季大幅提升至45.64%,由于各大有线电视企业积极提高数字化比率,加上亮点计划持续鼓励企业加速数字化,每季都增长3至4个百分点,整体呈现稳定且持续增长的趋势。台湾“行政院”已明确规定有线电视全面数字化时程为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1日将是“有线电视全面数字化元年”。目前岛内以嘉义、台南市、台北市等县市数字化脚步比较快,将来全台湾全面数字化后,数字光纤宽带除了提供宽带上网,还能提供整体数字化服务,如数据、视讯、语音通讯服务。

针对有线电视数字汇流时代来临,收费机制也在随之改变。根据台湾“国家通讯委员会”规划,有线电视开放跨区经营加上全面数字化之后,部分区域势必因为更多企业加入经营行列而竞争激烈。台湾“国家通讯委员会”通过有线电视跨区经营后,已经收到15个厂商申请案,除吸引全台湾数字、新北市、超级、全联、大台北、北都数字、新高雄等7家新进企业抢进,既有企业台湾宽带旗下群健、台湾大旗下永佳乐、威达云端、西海岸、大丰等也提出申请。其中有7家企业已拿到筹设许可,正积极架设网络,并全面进行频道上架的谈判,2014年开始推出服务,因为新进企业及既有企业申请跨区经营,岛内有线电视产业即将进入竞价、削价抢客的“战国时代”。

分组付费方面,台湾有线电视发展一开始就是一价到底吃到饱的收费方式,民众早已习惯,产业相关收视与授权费用分配也以此为依据,因此有线电视分组收费或基本频道收费从推动开始一直备受争议。目前收费方案将可能分成一组“基本频道普及组”与数组“基本频道套餐组”,其中普及组包括至少11个公用、节目总表等频道,规定收费上限为200元新台币;套餐组由系统企业决定搭配,单组费用上限订为130元新台币,套餐总和上限为300元新台币,而套餐与普及组总和,即系统企业向收视户收的总费用上限为500元新台币。如果能在各地形成高度竞争,让用户选择增加,部分地区未来也将考虑解除有线电视收费600元新台币上限,预料未来有线电视版图将会重新洗牌。

在数字服务订户数部分,全台湾现有62家有线电视企业,总收视户498万,全台湾家庭(总共828万户)有线电视普及率超过60%。过去有线电视用户数的普及率最高时曾达70%,在MOD刚推出时的替代性不高,近年来随着MOD频道与内容增加,替代效应逐渐产生,在数字机顶盒订户数目前统计有227万户,数字化普及率超过45%,中华电信的MOD也有125万用户数的表现。

无论是中华电信MOD、台湾大宽带Super MOD等网络电视数字机顶盒,在企业持续引进新的电视频道如LPGA球赛、2014年世足赛等丰富内容下,用户数仍有望持续增长,多数企业也看好2013年岛内电视业销售值呈现增长态势。不过,由于布建光纤网络等数字化建设,以及提供免费机顶盒予收视户造成了成本压力,部分有线电视系统企业营运面临挑战,然而推行有线电视数字化也将造成数字机顶盒高画质优势不在,显示未来数字化趋势下,产业竞争愈趋激烈。

数字电视移动化,OTT势力不容小觑

除了传统的无线、有线及卫星电视之外,随着近年网络宽带技术快速发展,台当局积极开放相关电信业务,以宽带网络作为介质传送电信讯息的网络电视也逐渐在电视市场上崭露头角,其中以中华电信推出的MOD多媒体视讯服务为代表。目前中华电信的MOD已发展出两个平台,其中第二平台(简称MOD2)于2012年9月正式推出,除规划将从电视屏幕拓展到手机及电脑屏幕,还与美国谷歌合作,整合谷歌旗下YouTube沙发电影院平台Leanback,并于当年10月开始提供MOD用户直接从电视浏览或收看YouTube影片。这是双方第一次合作,也是台湾首次将YouTube上架到电视的数字平台。

另外,MOD2也经营广告频道,以为MOD创造额外营收挹注。截至MOD2为止,包括奥运期间所创造出来的6000多万元新台币的广告收入在内,MOD已经带进8000多万元新台币广告业绩,全年顺利突破1亿元新台币目标。

另一方面,随着海外OTT(注:即Over the Top TV的缩写,是指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机顶盒、智能手机等)网络串流影音服务的兴起,这股热潮近年也蔓延至岛内市场。根据创市际市场研究顾问公司公布台湾在线影音流量报告,2012年11月份台湾每人每月平均收看88.4次影片、花费840.1分钟,相当于每天近30分钟,而调查也显示近75%的在线影音使用者中,一半以上使用者在通勤时间观看在线影音,移动装置成为多数人享受影音娱乐的方式,这样的使用热潮也吸引其他两大电信企业远传及台湾大哥大相继投入此战场。

目前远传电信的影视平台服务包括“远传影城”及“远传移动电视”,同一个帐号可支持多平台使用,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智能电视(Smart TV),也不限制只有远传用户才可以使用。目前拥有电影、影集等合计超过1800部,2013年底超过1万部,累计加入远传影视平台服务的用户数已达30万户,实际开机率达50%以上,其中北部用户占57%,中南部约43%。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电影和影集外,看好台湾演唱会风靡的热潮,“远传影城”也推出演唱会专区服务。

台湾大哥大电信公司则携手威望国际公司的Catchplay、得利影视、福斯国际、momo亲子台等60家影视内容供应商,于2012年11月底联合推出加值服务“myVideo”,抢攻移动影音服务市场,采用月租及计次型收费,提供跨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平台都可使用的影音科技。目前上市影片超过1000部。目前服务人数近30万,为充实myVideo节目内容,更斥资争取包括MLB、NBA等国际级高水准的体育赛事加入,及提供美国好莱坞DVD同步电影播出。

随着新兴媒体通过互联网加速进入家庭多屏收视(电视、电脑、平板、手机)载具中,为推动岛内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台湾“国家通讯委员会”在2013年9月举办“有线电视数字化宣导政策暨研讨会”,广邀企业参与并共同宣誓加速岛内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除针对有线电视从模拟转换数字化而面临的收视内容量和频道数增加外,也宣布将提供高画质,提供用户更弹性的多屏收视经验。因此如何使数字内容在各屏幕间互相切换,成为各企业倾力发展的方向,其中中华电信MOD的多屏服务就提供MOD用户在移动装置上安装MOD App后,能以手机、平板电脑遥控电视,外出时连网收看MOD上订阅的付费内容。

另外,岛内拥有104万有线电视用户的凯擘公司,则与台湾大宽带于9月24日共同发表有线电视多屏收视服务Home Play,方便用户在家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收看电视节目,或将手机、平板电脑内容分享到电视上。

根据全球电信与媒体市场调研公司(Informa Telecoms & Media)调查报告显示,未来宽带网络环境越趋健全,预计到2016年全球智能影音联网装置将突破18亿台,其中又以联网电视为大宗。过去互动电视发展初期,营运企业已习惯在平台上提供随选视讯及数字录放影的服务,随着平板电脑和社交网络使用率的增长与普及,Catch-up电视(注:国际最新流行的一种电视App功能,可以选择观看不同日期的电视节目)及其他网络服务接受度日益增高的同时,营运商更须进化到第二屏幕及社交电视来加强原本互动服务介面与功能,而付费电视企业们也需通过以影音为中心的互动电视服务来提供差异化以求生存,因此付费电视中互动电视服务将可能成为其未来的发展主力。

由于OTT网络电视视讯服务减少对机顶盒的依赖,相关企业仅需将全力放在IP技术,即可提供线性数字内容播放,故其势力越来越庞大,典型代表如YouTube网站、美国的Netflix以及Hulu都可谓是市场先锋者。2013年美国有56%将近1.8亿的用户在使用线上影音,通过Youtube、Hulu、Netflix等开放式网站收看影音内容,反观有线电视的订户则在同期减少58.8万户。而中国大陆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中,超过80%的用户都在消费各类新兴的视频业务,传统有线电视的地位正在下降,知名OTT网络视频企业有爱奇艺、搜狐视频、优酷土豆等。由于竞争激烈,很多视频运营商都在尝试自制内容,将用户价值、营销价值和产品体验进行整合。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ComScore 的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台湾约有1002万名使用者观赏线上影音,当中最受欢迎的影音网站有YouTube、Yahoo奇摩影音及中国大陆优酷土豆网。台湾在OTT投入的企业也不在少数,现有的OTT企业包括:天空传媒的yam宽带电视公司(2000年成立);真实龙马数字媒体集团的龙马宽媒体公司(2004年成立);中华联网宽带公司的watchNOW.tv(2007年成立)与5TV(2010年成立),以及威望国际公司的CatchPlay(2011年成立);壹传媒集团的壹电视于2007年10月推出网乐通服务,虽已在2012年10月宣布结束,却也让台湾的OTT发展出更多尝试。

未来的数字汇流应用服务不只是在第二屏幕应用上带动内容无缝串流,在硬件上,电视机、机顶盒及数字内容也将由原先的HD高清晰度画质朝向超高软件界面画质(Ultra HD)迈进,有线、无线、移动网络逐渐融合趋势下,各类终端与网络的结合开始出现多样化应用,电视收视的设备逐渐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消费终端取代,其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议题,就是Zero-TV(未付费订阅任何传统电视服务)对付费电视产业的影响。根据台湾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报告显示,Zero-TV将是付费电视产业最大的威胁,由于智能终端销售增高、宽带连网普及,OTT线上影视服务更容易,其影视用户在2012年即达到127,300户,而Zero-TV用户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43.2%,预估在2017年将超过OTT用户增长至346,800户。根据尼尔森公司对北美地区的调查,发行有越来越多用户认为传统付费电视月费过高,订阅意愿低,对频道不感兴趣,且主要收视逐渐转变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像是不用付费的Zero-TV、或是低费率的Netflix影音电视服务内容,预期将为未来的付费电视产业带来严峻挑战。

而民众同时使用媒体的现象增加,在看电视的同时使用平板电脑或是智能手机比例增长,也吸引了电视营运商对于互动服务电视服务浓厚的意愿和兴趣,特别是针对那些与影视内容直接相关的服务。目前台湾也有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尝试第二屏幕互动电视的应用,例如台视节目《王子的约会》就与资策会合作通过专属手机App软件,让观众在节目开始前抢先收看预告,节目进行时,也同步收到参与者的资料,并直接参与猜谜活动。

三立电视台也为顺应新媒体浪潮,于2013年11月设立了“原生新闻网站”三立新闻网,成为全台湾首创,同时整合偶像剧、综艺节目、外景节目、谈话节目、纸本杂志和电视新闻、网络新闻,以及网络名家的资讯整合型新闻网站,经营团队由一群热爱网络的年轻人所组成,希望藉由网络社群的力量,改变台湾混乱的媒体、社会风气,营造出值得信任的内容服务,以最贴近大众生活的角度解释时代脉动。除了即时新闻外,名家专栏、线上解盘直播、节目影音回顾、主播的悄悄话,也都是三立新闻网备受欢迎的特色。从2013年11月上线至今,三立新闻网已经邀请到了超过50位在政治界、产业界、媒体界以及网络上颇有知名度的名家作为驻站作家,尽管才成立不满4个月,仍成功完成许多次单一文章突破50万点阅人次的记录。

此外作为新媒体潮流先锋,更规定在每一戏剧或节目制播前进行App相关规划,像是推出戏剧App及多媒体互动电子书,如知名偶像剧《就是要你爱上我》、《真爱黑白配》、《含笑食堂》和节目App《青春好7淘》,提供汇整且更全面及细致的互动花絮、影音、剧照,给阅听众多元互动的体验,可称是岛内电视节目制作机构通过移动装置与观众互动的创新模式,未来将可预见会有更多丰富的第二屏幕互动电视应用出现。

在线音乐服务模式持续普及

近年来数字唱片和音乐的支出快速在全球增长,根据美国尼尔森公司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全球数字音乐市场预计每年增长15%,到2017年将达到225亿美元(约6823.12亿元新台币),收入的提高主要从订阅服务而来,预测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国际知名市场调查企业Pricewaterhouse Coopers(简称PwC)的报告也指出,全球数字唱片市场将于2015年超越实体唱片市场,于2016年占全球总唱片市场收入比重达55%。

顺应着全球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岛内使用者付费的观念有所提升,加上消费者对于付费下载音乐的服务接受度提高,而资金雄厚、具平台及渠道优势的电信营运商的跨足,更让数字音乐服务快速向上攀升,平台企业搭配电信企业,如愿境网讯(KKBOX)与中华电信合作,以及电信企业如台湾大哥大的my music(前身为ezPeer+)和远传电信的omusic,皆为产业的成长贡献极大力量。

KKBOX自推出数字音乐服务平台后,表现优异,在岛内市场与中华电信合作,海外则在与日本第二大电信企业KDDI的合作下,成功进军日本市场并有所斩获。另外KKBOX也跨足社群网站市场,与脸谱(Facebook)达成合作关系,成为Facebook在亚太区第一个正式合作的音乐伙伴。网友可在Facebook上看到朋友正在聆听的歌曲,还可直接点选试听或留言按赞,听的歌曲也会同步张贴在涂鸦墙上,期望通过社群分享的力量,扩大KKBOX的使用规模。在商品服务上除149元新台币的月租模式外,KKBOX也推出音乐商店,以每首歌售价19元新台币的模式提供DRM-Free的单曲下载服务,进军单曲下载市场,藉此打造全方位产品模式。

目前KKBOX曲目数已近200万首,音质则为320kbps AAC,是目前业界最高品质。在海外市场除港澳和日本外,也将进军新加坡和马来西亚。KKBOX服务可在电脑,以及苹果、安卓、微软智能手机等多种平台上使用,另外也已在台湾产裕隆汽车上推出音乐服务。

台湾大哥大电信看好在线数字音乐加值服务市场,其旗下台湾酷乐时代ezPeer+更名为myMusic后,与“个人云My系列”并列,提供所有人,包括非台湾大哥大用户使用单一帐号的方式,在3个载具享受个人存放在云端的同份歌单,移动装置上、电脑、家中联网电视皆可同步,体现数字汇流时代个人云端服务。不同的是,myMusic服务目前仅提供月租149元新台币的模式。如今,myMusic付费会员数超过25万,贡献唱片公司年营收增加约40%至70%。

远传电信则藉由Omusic服务抢攻市场,除过去的单月下载模式,更于2012年5月推出全新Omusic月租无限听,只要月付149元新台币即可享受新歌抢先听,全球劲曲听到饱,音乐社群偶像互动的超值服务,其针对歌迷喜爱的歌手推出新歌抢先听,音档可媲美CD超高音质,可望带动Omusic用户增长。

除KKBOX及电信营运商外,在手机移动软件App潮流的带动下,传统唱片业界也开始跨足数字音乐市场。台湾滚石移动公司率先引领唱片业界跨界合作,顺势在苹果手机系统上推出YOYOROCK数字唱片行,将音乐专辑数字App随身化,让歌迷通过手机就可将喜爱歌手的MV及写真一次购足。数字专辑App不仅收纳整张专辑歌曲,还包括实体原有的照片集、MV等产品,部分还开创新型态的独家内容,让歌迷可与喜爱的歌手有更多的互动。目前与滚石移动合作的包括金牌大风、台湾索尼等岛内各大主流唱片业,另外也开放与独立音乐者合作,以协助台湾独立创作有更多元的展售空间,藉由使用者付费的规则,养成消费者音乐购买习惯,持续带领数字音乐版权奋战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数字音乐服务近年来在岛内有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版权仍是困扰企业最大的问题,更是影响公司获利的重要关键。以海外两大数字音乐服务企业Spotify和Pandora为例,虽然用户数有不错的表现,如Spotify的用户至少为3300万,Pandora的注册用户则超过1.5亿,但高价的音乐版权费却压跨了厂商的经营,让企业虽获利上亿元的营收,但却仍处于亏损的情况。因此对岛内企业而言,版权也将是需要克服的重要问题,方能让数字音乐服务能走得更远也更稳健。

音乐授权、艺人经纪、体验经济再造音乐产业新动能

根据IFPI国际总会发表的《2013年全球唱片年鉴》指出,全球唱片产业的收入在2012年上升了约0.3%,达到165亿美元(约合4926亿元新台币),是1999年以来的第一次增长,拜数字收入连续两年增长加速之赐,涨幅高达9%,主要数字收入的来源有数字下载、订阅服务和广告分享模式均呈现增长趋势。台湾唱片出版事业基金会统计,台湾整体的音乐市场增长率在2012年也呈现负增长,然而数字音乐的销售却增长38%。

尽管实体唱片销售市场萎缩,发片量减少,且网络上仍充斥许多未授权的数字音乐,无法有效提升音乐代理及授权营收表现,但市场上随着KKBOX、iTunes等岛内合法的网络音乐平台逐渐成熟,且欧洲串流音乐服务商Spotify于2013年4月进军亚洲香港地区推行音乐串流服务并展获佳绩,9月正式登台后也获得不错回响,能弥补实体唱片销售衰退困境,使得2013年整体声音出版业也有9.03%的增长。

在数字音乐席卷全球、CD唱片销量逐步下滑之际,近年来唱片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慢慢从实体的唱片销售,转变为授予版权所产生的权利金,其中授权的对象,大部分是来自线上的数字平台,如海外的Spotify、Pandora,及岛内KKBOX、myMusic等。尽管数字收益提升,音乐出版受到数字化冲击,消费者购买数字音乐、免费线上收听或是通过社群网站分享、网络下载等模式收听音乐已逐渐成为主流,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影音播放功能的提升,消费者更倾向通过移动装置上网下载或收听音乐,故对于实体唱片购买意愿降低,尽管Apple iTunes、Spotify、KKBOX、myMusic、Omusic等网络音乐服务平台用户数快速增加,唱片企业可获得相关版权费用,仍不足以弥补实体唱片销售收入衰退幅度,像是在2012年台湾共有100多位歌手发片,但却只有罗志祥的《有我在》以及五月天的《第二人生》突破10万张销售量,故2013年唱片音乐业市场规模小幅下滑至217亿美元(约6478亿元新台币),较2012年小幅衰退0.47%。

PwC公司也预估,台湾整体音乐市场未来5年增长率可能只有1%,但如果掌握数字音乐、音乐会/演唱会这两个增长来源,扩及两岸、全球华人音乐市场,虽然实体唱片的销售值持续下滑,仍可望带动声音录制与音乐出版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以及台湾音乐产业的转型。以华研数字音乐为例,目前虽然实体产品营收占比逐年萎缩,但在两岸三地的授权收入却是呈倍数增长,因此年营收逐年提升,未来华研也会持续推展授权业务、演艺经纪人收入作为营运动能。而台湾音乐串流龙头KKBOX虽面对海外对手Spotify的竞争,但也看好未来音乐会/演唱会效益,并购和多股份有限公司及旗下拥有的Registrano活动报名系统,于2014年推出网上售票与活动报名服务“KKTIX”(也称“KK售票亭”),希望朝提供大型演唱会和娱乐活动的售票业务迈进,构建出更好的平台服务。

台湾影视制作效益增,平面媒体也跨行

随着2013上半年台当局及相关企业积极推动数字汇流,开启岛内数字影视时代,带动岛内影片服务业销售值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台湾“文化部影视及流行音乐产业局”为营造出“2013台北电视节”十年光景,邀请到岛内外知名的电视台、视频企业、影视传播企业、制片企业等参展,包括中东半岛电视台、英国BBC、土耳其都首度参展,也吸引美国、希腊、法国等版权买家参与,累积共有92家来自亚洲、欧美、中东等国际重要买家、电视厂商参展。

除推动节目外销,在影视制作方面,对于制作高品质及高画质节目的企业也予以补助,故带动本产业厂商相继投入数字影片制作,使得2013上半年岛内影片制作服务业销售值大幅增长42.66%。

由于韩国、日本、美国等已开发国家因拥有较成熟电视产业生态,且节目制作经验与行销均较为丰富,故带动岛内外市场版权收入以及广告经费持续蓬勃发展,而中国大陆电视产业受惠于网站视频的发展,消费者在网络平台观看电视剧和节目比重越来越高,也带动电视节目网络播放版权收入及广告收入增加。2013上半年《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电视节目持续风靡台湾市场,其中《中国好声音》唱响两岸,其原因不只是与台湾差距高达数十倍以上的制作费,更是在版权引进、捆绑式合作、广告营收与衍生商品营运等商业模式的创新。

尼尔森公司2013年调查台湾各类戏剧节目播出时间比例发现,台湾本地戏剧及中国大陆戏剧节目播出时间比例自2012年起明显扩大,韩剧则明显减少。在观众的收视偏好上,也由早期以日韩剧为主的浪漫爱情故事,转变为从古代历史到现代生活、职场生态,更有穿越时间、空间的各种传奇剧型。反观台湾在“韩流”、“陆潮”、“哈日”后自制的偶像剧不仅岛内表现成果丰硕,海外销售的市场表现也不俗,未来台湾戏剧如何开创“台风”的戏剧风格,以紧凑创新的剧情、贴近民众生活、取得观众共鸣值得期待。

在内容产制上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新兴模式,便是平面媒体转型为数字影音内容产制的媒体平台,对于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而言,当平面传递的资讯或内容能够通过影片以说故事的方式呈现,对于阅听者来说不仅更能快速理解,甚至在数字影音广告的发展上还更具优势,像是壹传媒Next Media所推出的“动新闻”堪称为典型代表。2013年8月,联合报系旗下的新闻频道事业体udn tv正式开台,一天24小时不间断提供全面数字化的高画质节目,包括自早上7时至夜间11时提供9节整点新闻播报,着重政治、财经、公共政策、国际形势等重要议题;此外,并提供全方位的自制优质节目,满足视听者生活消费、科普、艺文、音乐、体育、休闲娱乐等多元需求。udn tv勇于迎接数字汇流的时代挑战,提供多元载具的收看服务,矢志成为平面媒体数字转型过程中,深化兼具知识性与专业性的内容素养外,更成为订制创新便捷阅听模式的先驱者。

影音租售及数字电子看板稳定向前

前些年产值下滑的台湾影音租售业,2012年在云端服务等新商业模式的推动下,产值逆势反弹出现微幅增长,其中威望国际的CatchPlay在2011年推出全新的云端娱乐服务“CatchPlay.Me”后,表现优异,2011年约发行150部电影和超过250部DVD,片库总时数超过2500小时。2012年更跨足电视服务平台,其CatchPlay电影台于11月正式在中华电信MOD及凯擘系统开播,未来还将针对手上握有的1300部影片建立数字片库,与台湾大哥大合作推出网络随选付费服务。除CatchPlay外,中保集团旗下乐到家国际娱乐公司与美国百视达的加盟合约于2012年8月正式结束后,也以乐到家品牌继续服务原有会员。乐到家全省直营店有35家、加盟店22家,会员数将近400万名,目前也已成立电影发行部门,代理岛内外影片发行及数字影音通路,正式跨足电影发行业务和数字影音市场。

如今数字电子看板已被广泛用于传达商业、公告、新闻以及各项生活资讯,并提供不间断的多媒体资讯传递服务,除了常见于展场行销外,在公共场所、超商常见的数字广告看板,内置“人脸生物特征辨识与测量机制”,从消费者一踏进超商,所有的消费属性、消费行为、商品喜好、客人的性别,还可依年龄将客层分成小孩、青年、成年人、中年人及老年人等五个特殊族群,都能被这套测量机制分辨出来。在统计各种消费者及用户的相关资料后,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进行更有目标性的行销工作,目前年营收逾1亿元新台币的前线媒体,就是用这套测量机制以“目光取代鼠标”的目光营销来建立庞大数据库,协助客户将每一笔数据精确分析,作为媒体广告播放与行销策略的依据,提高营销媒体的精准度,未来这些庞大的分析资料也会通过云端数据库提供给广告客户,而销售渠道企业也能通过此屏幕播放最新、最重要的讯息及广告,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依照不同时间消费型态来进行门市架上的补货及配送。

根据台湾拓墣产业研究所观察,目前电子看板的成本上硬件占65%至70%,软件则占15%至17%,未来发展主要在建立相关的经济生态链上。在岛内台当局和厂商的大力推动,加上广告媒体及建筑设计上的应用发展新趋势下,数字电子看板产业表现稳健增长。目前其应用除了户外广告媒体外,也成为各场所的资讯展示互动平台,包括博物馆、展览场所、医院、学校,甚至是公车站牌,也开始导入数字电子看板服务,提供消费者除了固定的资讯外,还包括查询和咨询互动的功能。诺亚媒体公司为其中的佼佼者,其成立仅5年,但旗下的台北小巨蛋LED天幕已成为台湾户外LED数字电子看板指标性厂商和户外数字看板应用整合服务龙头企业。近年来,诺亚媒体公司除积极抢攻岛内大都会交通要道、商圈户内外数字看板商机,也跨足中国大陆设置上海LED天幕,在两岸LED数字电子看板市场具有相当强的领导地位。

相关厂商除了建立更完善、精准的广告系统外,也都积极研发适地性(LBS)、社群性(SNS)为主的资讯看板服务,值得注意的梦蝶社群数字看板在今年底前就推出结合适地性与社群性的看板服务,将户外看板打造成媒体平台、连结移动社群媒体、增加UGC互动,发挥更高的媒体传输效益,此应用目前已申请专利且于2013年底推出“哇!上小巨蛋”App应用程序,使用者只要用该App上传创意图文,通过审核后该服务就会用App推播并通知在小巨蛋的播出时间,并于播出时拍摄实况,上传到使用者的Facebook,是目前市场上创新应用的新服务。

猜你喜欢
影音数字音乐
答数字
影音
数字看G20
音乐
影音
影音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影音月历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