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3)
浅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以《我与地坛》为例
朱玲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3)
职业学校因学生独特的生命特点,语文课程渗透生命教育的课题更值得探究。高职语文教材第四册散文鉴赏单元收录的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内含的生命教育价值尤其丰沛。本文认为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必须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实际状况,深入探究并充分利用《我与地坛》中蕴含的生命教育价值,设计并采用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路径,从而改善职业学校学生漠视生命的态度、生命意识淡薄的现状,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感与生命的价值。
《我与地坛》 职业学校 语文教学 生命教育
当前,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漠视自身和他人生命的事件频繁发生,在职业学校学生身上,类似现象更令人担忧。语文教材中蕴含生命教育价值的文章不少,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尤其突出。这篇课文对生命的本质、如何对待生命中的苦难等问题进行了思索。笔者认为,只有尊重文本、尊重作者,真实、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生命意识的渗透,感受到生命教育的巨大力量,切实感受到史铁生对生命的思索,从而达到改善职校学生生命意识淡薄、漠视生命现状的目的。
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双腿瘫痪,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他的一生是与病魔斗争的一生,正如他自嘲地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在不幸遭遇发生后,他用超乎常人的信念支撑下去了,这信念来源于地坛、来源于那个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他的生命观在《我与地坛》中得到了淋漓的展现。对于职业学校学生而言,他们的生命际遇固然与史铁生不同,但他们可以通过对文本的学习,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在他们生命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获得具有极大价值的启示。
1.爱惜生命,感悟生死,笑对坎坷。
生命只有一次且甚为短暂,如何珍爱生命是每个人毕生的课题。职业学校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处于花样年华的他们却对生命漠视,对生命中的挫折表现出无力承受,在挫折面前往往丧失生活斗志,缺乏生命张力,甚至没有人生目标,成日浑浑噩噩,从而无法树立健康的生命价值观。通过学习《我与地坛》,史铁生以自己人生残酷的经历,以及在地坛里十五年的思索,终于把生死之事想透彻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经历了人生巨大苦难的史铁生,从无情病痛中的自暴自弃,到欣然接受命运安排而投身写作,再到看淡人生安然释怀,他早已看透死亡。人生固有一死,在不可避免的死亡到来之前,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现在职业学校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娇生惯养长大,生长在温室之中的他们,心灵往往比较脆弱,没有接受过生活的历练,太过自私、自我,爱钻牛角尖,某些职业学校学生甚至轻视生命,产生许多生命的悲剧。他们通过学习《我与地坛》,了解到活到最狂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如若选择了轻生,就没有《我与地坛》的问世,就没有这篇文章留给世人的启迪鼓舞;史铁生的名字也无法被众人熟知,他只会轻如鸿毛地死去,也伤害了爱他的人。教学中应该使学生发自内心地领悟到如史铁生所说的那样,笑对生活的坎坷,每一天都期待人生旅途中下一站更美丽的风景。
2.感受人间至情,体悟生命真谛。
文中,深沉厚重的母爱令人万分感动,作者的母亲是一位善解人意、无私、柔弱又坚强的女性,她在儿子最艰难、最痛苦的时候,陪伴着他,照顾着他;在儿子熬出头了,母亲本该分享儿子的荣誉之光时,却走了,再也不能回来了。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给了史铁生巨大的生命支柱与生命启示,指引他面对苦难应该做出怎样的抉择。当他至爱的母亲永远地合上疲惫的双眼时,这种痛失至亲的痛苦真是难以言语。不是抱怨母亲撇下自己,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深深的悔恨,一种无限的遗憾。母爱是相似的,无论是任何人的母亲,都同样深爱着自己的儿女。孩子遭遇挫折,母亲内心更是千百倍的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们,他们抱怨母亲的管教,抱怨母亲的唠叨,更甚至因为和母亲发生口角、矛盾,做出轻视生命的事情。职业学校学生来自单亲家庭、贫困家庭比较多,他们对至亲至情的感受不比普通学校学生少。但是他们偏执、年轻气盛,不懂情感的表达,
往往伤透家人的心。他们在感受文章中母子间的情谊时,内心会产生极大的共鸣,首先要感受爱,继而要懂得爱,最后要报答爱。除了母亲外,地坛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都给了作者活着的希望,因为他深深地爱着地坛,默默地关注园中的人,他爱那里的一切,他懂得从别人身上寻找自己的那份支撑与慰藉。这是来源于别人的一种爱,温暖着作者内心的温度。
3.寻找目标,坚定信念,勇于追求人生价值。
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了目标却缺少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人生态度消极,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够体现在何处,这是多数职业学校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只有认识到生命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才能体验到生命存在的幸福感,才能意识到社会对其生命存在的认同。史铁生遭遇重大人生挫折后,坚强地确定了人生发展的新目标,并坚定地朝着目标奋进,最终获得巨大成功。能启发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好好规划个人生涯,既有促进近期成长的短期目标又有适合终身发展的长期目标,有了人生目标,心灵才有寄托。学生应该在《我与地坛》这篇文章中感受到生命不息的力量,精神的强大能够抵挡一切不幸的洪流,无论顺境、逆境,都勇于追求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理想。正如泰戈尔所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才是生命的过程。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而是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及超越生命价值的增值。
职业学校学生漠视生命,缺乏生命活力,遇到挫折不能冷静面对,更缺少战胜挫折的勇气与智慧。在《我与地坛》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对改善职校生漠视生命的现状无疑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在《我与地坛》教学中,不难让学生感受到地坛是作家史铁生心灵的栖息地,是他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史铁生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在地坛中,史铁生重树并升华了自己的生命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实际,设计了以下四条路径,对学生渗透生命意识。
第一,与学生一起洞察人生。《我与地坛》一文中遍布了充满生命哲思的语句,教师对这些语句进行适当点拨,并注重学生个体感悟,和学生一起在字里行间启迪人生。如文中的一句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这看似普通,实则内涵深厚的句子,能够让师生感知到的实在太多。生命是一条永不停歇的时间之河,这时间之河直奔向前,引得孔子感慨“逝者如斯”,苏轼直呼“大江东去”。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使人们总保持着快节奏的生活状态,难以停下匆忙的脚步思索人生价值,甚至丢失人生目标。我们只有在沉静的思索中才能看到时间,叩问内心,触摸到生命。还有一些句子,如“记不清都是在地坛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的思索史铁生整整用去了十五年的时间,他在地坛中沉静地思考,并得出了如此结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般看透了“生”、“死”,正如苏轼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样,便豁达了、解脱了、释然了。他从轮椅上重新“站立”了起来,成了思想上的巨人,人生之路再次洒满阳光。有人说,史铁生的生命观是消极的宿命论,但笔者却不这么认为。这不是悲观地消解生命,而是饱经苦难之后对生命彻底的觉醒,是在生与死的边缘冷静思辨后的理性认知。我们要教会学生的,正如陈永光所说的,一个人,不妨经常问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心中的欲望到底有多大?我心中的正义到底是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我到底想干些什么?就像史铁生一样。如今的世界过于浮躁,学生青春躁动,很难安静下来体悟人生。教师如果能够带领他们沉下心来,洞察感悟,就定能促使他们心灵健康成长。
第二,引领学生感悟生命中的挫折。每个人的一生中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挫折,学生正值青春年少,他们经历的挫折一般如中考失败等,与史铁生在人生最美好的年龄残废了双腿相比,实在微不足道。文中写道,“(废弃的)地坛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废弃”、“荒芜冷落”是古园的特征,也是当时作者对生命最真切的感受,这也是作者在瘫痪最初几年选择待在地坛的原因。史铁生在“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作者突遭不幸之后,一度颓废地认为自己被命运和社会抛弃了。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自己“仿佛是茫茫荒原上一枝孤独的花枝,孤寂无助地张望着整个世界,却等不到一点阳光,一滴雨露”。“失魂落魄”是作者那时最真实的写照。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产生“绝望”的感觉:遭遇灾难,被人误解,怀才不遇……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在吟咏着这一沉重的主题,如“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无人信高洁,谁为表寸心”等。其实每一个都应该坦然接受命运中的各种遭遇,甚至应该对挫折本身充满谢意,如果不是遭受挫折,那么人生怎能获得成长。职业学校学生面对一些复杂现实遭遇,再加上由于学习成绩不佳,在初中阶段备受老师冷落的压抑,不难让他们感悟生命存在的挫折,叩问生命的本原,唤醒他们生命意识的觉醒,这恰恰是生命自觉的真正开始。
第三,教会学生与生命中的苦难抗争。能够坦然接受生命中的挫折,那么是在挫折处跌倒就此瘫倒在原地,自怨自艾;还是选择在挫折处重新站立起来,自立自强,这是学生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从小都接受过“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教育,道理说起来简单,可真正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因此,史铁生与生命中的苦难抗争的经验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文中写道,“我常觉得这中间有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
四百多年”。人生路上,苦难与幸福总是结伴而行。正如作者的精神家园地坛一样,“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留下了岁月的印记,更留下了“废弃”数百年后的沧桑。然而地坛虽然“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但“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时光飞逝,浪花淘尽,生命的光华绝不会因时光流逝而剥蚀淡褪,它会像地坛中的“老柏树”一样“愈见苍幽”。生命因苦难而变得深沉,因磨砺而变得厚重,苦难和磨砺都是生命的养料,它们能够使生命如老柏树一样更“茂盛得自由坦荡”。通过感知作者与地坛,学生逐渐明白:一切挫折都会过去,战胜挫折之后可以重新开始。因为就连死亡都并非只能意味着终结,更何况人生中的苦难与挫折。文章字里行间到处渗透出生命意识。生命就是一场与人生苦难的抗争,这场战争可能会伴随生命的始终,只有不断地战胜苦难、超越痛苦,才能最终与幸福拥抱。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哪怕不幸成为命运的“弃儿”,也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强地面对一切苦难,在苦难中重识自我、完善自我。这是地坛给予史铁生的,也是史铁生给予我们的生命启示。
第四,感受生命的永恒和力量。生命具有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永恒。正如史铁生在文中所说的:“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地坛在四百年间被肆意雕琢,又历经沧桑,但在不断变化中却显现出永恒,这其中亘古不变的元素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永恒和力量。作者通过十五年的时间,苦苦沉思,只为告诉自己,同样是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生命的永恒就是生命的自在自为。生命应自由自在,不必他人欣赏,不需他人鼓掌。就像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中的那一群尽力高歌的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一片苍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鸟儿、虫儿,这些微小到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在各自生命领域彰显自己的生命价值。透过文本,我们能够读出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那便是——不管怎样微小的生命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喜怒哀乐、忧伤情思,并且不因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不顺从苦难、死神等一切人生路上的障碍,只顺从生命本身的理想——只要有片刻的存在,就要活得精彩,并让精彩成为永恒,这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通过以上解读,学生从文本中的不同角度细细品味,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结合生命实际,能够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感与生命的价值,对生命本身能够产生更深刻的体悟,从而改善生命意识淡薄、漠视生命的现状,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1]郭春林.生死之思——史铁生及其《我与地坛》的意义[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孙冬梅.高职语文人文教育探究[J].职教通讯,2010 (3).
[3]卢芝兰.超越生死感悟母爱——从《我与地坛》透视史铁生的心灵[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6).
[4]胡象光.解读《我与地坛》的宿命意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0).
[5]赵仲春.领悟生死哲理——《我与地坛》的景物描写[J].新高考,2010(3).
[6]黄放华,曾超莲.生命之关照与生存之和谐——生态视域中《我与地坛》的阅读[J].文艺理论,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