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怡_报道
卫星移动通信应用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2016年4月7日,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宣布成立卫星移动通信应用发展委员会。来自卫星应用产品研发、运营和服务以及行业重点用户的专家、领导100多人出席会议,围绕我国自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发展、发挥卫星移动通信网络的综合效益、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展开务实、深入的研讨。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李湘宁副局长对卫星移动通信应用发展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说,近年来我国卫星事业发展迅猛,在轨卫星总数全球第二,自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蓄势待发。但是我国在卫星通信应用领域存在着“天地脱节”等不足,天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十分突出。他指出,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牢牢把握卫星通信发展机遇,围绕我国卫星通信的建设、发展与应用,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和国家智库的重要作用。
卫星移动通信应用发展委员会目前由60位专家委员组成,并邀请孙家栋、沈荣骏、尹浩、陆建华等院士为高级顾问。
研讨会由卫星移动通用应用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吕子平总工程师主持,多位专家参与了会议,分别就卫星移动通信在应急保障、典型应用、发展定位、系统监测和在林业、海洋、水利、地质、民航、海外工程、汽车互联网以及户外出行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服务发表了真知灼见。
中国地质调查局李超岭副总工程师在讲话中谈到,西部地区多为通信网络的盲区,卫星电话或电台等联络方式的推广应用受自动化程度低和成本高的限制,很难满足野外地质工作的指挥与管理,2010年至2013年对这些情况进行了改善,实现不同北斗运营商通信协议的互联互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服务委员会朱伟华在讲话中谈到,坚持终端推广与应用服务相结合,要借助“互联网”发展机遇大力推动“互联网+天基信息应用”促进卫星移动通信的大力发展,推动卫星移动通信造福于民。
最后,由吕子平等专家与列会代表进行了互动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的市场潜力巨大,在重点行业中越来越具有刚性需求。但是,目前的用户大都使用的是国外系统和终端,这对国家的信息安全很不利。我们必须抓住发展机遇,突破技术障碍,把握融合趋势,开发自主的卫星移动通信产品;同时,要创新商业模式,搅活一潭死水,抓住市场化的牛鼻子,构建起自主可控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满足各行各业各界的需求,真正让卫星应用走进千家万户。
●黄宝怡_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