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卫星发展势头强劲,管理亟待规范
——2 0 1 6小卫星发展与管理研讨会召开

2016-06-30 06:33云成报道
卫星应用 2016年4期
关键词:星座卫星报告

●云成_报道



小卫星发展势头强劲,管理亟待规范
——2 0 1 6小卫星发展与管理研讨会召开

2016年4月7日,“2016小卫星发展与管理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办,原总参通信部杨千里副部长任大会主席,特邀张履谦院士、戚发轫院士出席会议。同时邀请了科技部高新司、国家遥感中心、工信部电信管理局、海洋局科技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代表约170人参加了会议。杨千里主席在致辞中讲到,本次会议主要探讨小卫星发展现状、空间碎片监管、轨道频率申报和协调、业务运营模式和监管、小卫星发射和测控以及商业航天等发展小卫星面临的政策法规与管理等内容,希望对拟进入此领域的各有关单位提供参考。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继云代表主办方领导致辞。

小卫星具有七大发展趋势,空间碎片监管影响巨大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敏做了题为《小卫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报告。报告分析了小卫星二十年历经的五次浪潮,提出了针对小卫星的七点现状与再认识,总结出小卫星的七大发展趋势。他最后指出,中国小卫星的二十年是向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目标不断前行的二十年。二十年的艰辛历程造就了小卫星技术的不断创新、市场的不断繁荣和商业化基础的逐步奠基。

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副主任刘静做了题为《小卫星星座及空间碎片监管相关问题》的报告,报告从空间碎片环境概况和危害、小卫星发展形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空间碎片减缓指南和实践、小卫星星座减缓考虑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空间碎片监管问题。她在报告中指出,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2015年6月8日成立,主要任务是空间碎片和近地天体日常跟踪与监测、风险研判、空间突发事件应急联动运行保障,空间碎片监测能力论证与建设,支撑开展空间碎片技术发展战略规划和法律规范研究。小卫星星座计划的实施将使空间物体数量剧增,小卫星立法已成为国际外空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未来针对小卫星星座管理的空间交通管理规划出台之前,小卫星首先应该遵从航天管理部门对空间碎片减缓管理的基本要求。因为小卫星质量小、成本低,星座规模庞大,对空间环境的影响巨大,应该遵从更严格的减缓要求。实施空间交通管理将是解决小卫星在轨运行安全的最根本途径。

☆ 大会主席杨千里发言

小卫星业务经营遵循程序,用频本质就是守法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曾繁声处长做了题为《微小卫星管理相关情况概述》的报告。报告分析了微小卫星对管理模式带来的冲击,详细讲解了2014年12月19日中国无线电协会业余无线电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业余小卫星工作会议纪要》,说明了申报卫星网络资料国内相关程序,报送卫星网络资料的申请材料,卫星网络的国际国内协调内容及方式,获得设置空间电台许可的基本条件等。

北京羽寻科技有限公司李辉总工做了题为《小卫星用频问题》的报告。她指出目前存在违规使用卫星业余业务频段的现象,给出了小卫星合法用频操作指南,用案例说明了频率论证基本方法。她强调,新的卫星操作者由于不熟悉申请规则可能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一方面可以通过国家主管部门和相应的技术支持部门获得帮助,另一方面应该说这些规则一旦实施,实际上比看上去要容易得多,对一个有能力研制卫星的团队来说一定有能力完成相关申请程序。小卫星用频本质就是守法。

了解小卫星相关政策,开发小卫星应用领域

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委员王黎明做了题为《卫星通信业务定位及相关政策分析》的报告。他针对小卫星投资问题给出了几点思考,强调了要注意频率和轨道协调,卫星规划、设计与发射协调,申办卫星网络空间电台执照问题。报告中指出,国内持有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运营企业有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和北京船舶导航通信有限公司。凡在卫星移动通信网内开展动中通和静中通业务,需要遵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终端地球站管理办法》。目前,获得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经营许可的电信运营企业有中国卫通、中信网络、中国电信等单位。最后建议应该规避风险、因势力导、谋后而动、循序渐进。

北京遥感信息研究所吴春华研究员做了题为《遥感小卫星应用与相关政策》的报告。她指出,遥感应用的相关政策包括遥感卫星原始资料、遥感卫星应用的成果及活动三个方面。具体包括: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终端地球站管理办法、国家保密法、测绘法、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高分卫星数据管理暂行办法,资源三号卫星数据管理规则,中国人民解放军卫星导航应用管理规定,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国防科学技术成果国家秘密的保密和解密办法等。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陈宁宇做了题为《数据采集小卫星星座发展现状》的报告。他讲到,数据采集小卫星星座主要定位于短数据通信。目前国外已有DCS星座系统在轨运行提供数据采集服务,且在不断升级研制新一代系统。卫星AIS和ADS-B则主要以搭载现有星座的形式开展全球化业务运营,与DCS逐渐融合形成广义的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小卫星星座系统,具有广域覆盖性和功能多样性,应用前景广阔,将在未来全球化商业航天市场中发挥巨大的潜力。

火箭发射开展预订,小卫星测控运维已实现自动化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盛英华研究员做了题为《小卫星发射服务项目研究》的报告。他指出,小卫星发射服务快速兴起,国外小卫星发射服务模式多元化。他从小卫星市场规模评估、小卫星发射费用估算和小卫星发射盈利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小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研判。他总结出,小卫星星座发射收入预估为6亿美元,中小遥感卫星发射收入预估6亿~6.5亿美元,微纳卫星潜在市场发射收入预估为5亿美元。在小卫星发射费用估算中,采用类比法估算出合100kg载荷发射费用约220万(约合人民币1300万元);采用有效载荷估算法,100kg能力可为15颗左右3U卫星提供发射服务,发射服务费用约在1500万人民币。同时通过卫星产业价值链预估了小卫星的盈利能力,即国外发射服务3%,年均发射70次左右,产值约55亿~60亿美元;国内发射平均20次,发射服务产值在40亿元人民币左右。他指出了小卫星发射可行路线,即通过现有火箭改进,采用低成本运载+通用中小型运载火箭的途径,同时军民使用分线体制。他最后指出,欲参与国际商业航天竞争,我国小卫星航天发射需要遵循市场导引、总体牵引、能力协同和互利共赢的原则。

北京羽寻科技有限公司蓝天翼总经理做了题为《火箭与发射服务》的报告。他指出,现在已经可以像订机票一样订火箭发射了,从发射需求、发射运力和发射服务三个方面进行了类比分析。国际发射运力的三个关键词是萌芽、发展和爆发。中国发射运力具有实力强、产品全、成功率高和潜力大四个特点,并且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报告分析了国外的发射服务的三个主要特点,即具有官方、自营、第三方等健全的平台;因发射时间、搭载价格一目了然、法制健全已实现公开透明;已逐渐形成发射服务产业。国内在发射服务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北京宇航智科科技有限公司关晖总经理做了题为《小卫星测控管理模式与发展》的报告。报告中分析了国内外小卫星测控管理现状,指出了小卫星寿命期间和寿命末期不同的测控管理任务,针对发展我国小卫星测控系统,给出了全球布站、相对集中管理、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在线服务、按需服务和高度自动化七点建议,最后提出了一种小卫星测控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资本青睐商业航天,领军企业强力联合

川财证券有限公司宋瑾做了题为《浅谈航天产业的投资方向》的报告。我国卫星密集发射的时期或已过去,未来每年卫星发射数量将趋于平稳。 而由航天技术衍生的系统复杂、技术密集、多学科交叉的应用端方兴未艾,未来有望持续高增长。报告指出,目前看好遥感卫星图像、卫星通信(卫星宽带建设)、卫星导航在军工、民用领域的广阔市场空间。

休斯网络技术公司李庆安顾问做了题为《OneWeb宽带通信星座给卫星通信行业带来什么冲击?》的报告。他指出,空客防务和航天部门正在制造6颗实验性卫星,OneWeb星座的投资者包括欧洲空中客车集团、印度巴蒂企业集团、美国休斯公司、国际卫星组织、美国高通公司、可口可乐、墨西哥萨利纳斯集团,七巨头投资OneWeb使全产业链要素的强力整合。针对国内发展小卫星产业的启示是:OneWeb星座整合了卫星通信全球产业,从依靠谷歌单打独斗,到现在与行业领军企业进行联盟。成功争取同步轨道卫星运营商、卫星地面系统研发生产商、卫星制造商、卫星发射商投资入股,实现了同步轨道卫星与低轨宽带卫星产业的深度融合;成功拿到LEO轨道的频谱资源是OneWeb大概率走向成功的关键。

民营企业困惑重重,急需相关政策引导

在专题讨论环节,参会专家和代表针对我国发展小卫星和管理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探讨。目前很多民营企业欲投资小卫星行业,但对国家准入政策、具体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方向及目标并不明确。相关专家针对商业小卫星的投资利润和回报、商业模式及国家如何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小卫星产业表示了担忧。

张履谦院士在发言中指出,目前我国小卫星产业发展还处于自发状态,国家应当通过顶层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支持和引导。他强调,卫星应用是无所不能、无人不用的。我国北斗产业通过相关扶持政策进行统一管理,逐步走向健康发展道路。小卫星应用将改变人们工作生活方式,应通过需求牵引、技术推动的方式促进小卫星健康发展,小卫星发展的美好春天即将到来!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李明副院长在发言中指出,将来航天商业化是不可回避、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应针对以下四个机遇采取相关行动。第一,通信卫星技术已经成熟,处于爆发式发展期,低轨宽带移动通信小卫星对科技、社会和国家安全非常重要,前景广阔,应当创造需求而引领技术发展。第二,商业卫星遥感正在启动期、酝酿期和试水期,市场回报将非常可观。第三,利用太空加工人工晶体、蛋白质等的物质利用技术值得重视。第四,外太空物质资源开发(如开发空间太阳能发电)前景可期。同时,他强调应该注意准入政策、频率轨道位置资源、空间环境、商业模式等四方面的问题。建议通过“产学研用金政”六个方面联合发力,利用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他最后提出了二点建议:一是研究急需、迫切的应用方向,同时相关单位和企业成立小卫星技术联盟及创客组织,争取国家扶持基金,渡过小卫星发展最难的启动初期。二是欲进入小卫星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应该与相关工业部门开展合作,紧抓无限商机,在轨道革命中获得共赢,实现各自的利益和目标。

●云成_报道

猜你喜欢
星座卫星报告
miniSAR遥感卫星
静止卫星派
星座
12星座之我爱洗澡
报告
星座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星座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