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理论在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中的应用与启示

2016-01-01 03:21刘晋强景普秋
统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劳动力农村模型

刘晋强,景普秋

(1.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6;2.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经济与管理研究

推—拉理论在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中的应用与启示

刘晋强1,景普秋2

(1.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6;2.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合理、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回顾乡—城劳动力转移经典模型发现,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在应用于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时存在一些缺陷。基于“推—拉”理论,首先分析了中国乡—城劳动力转移,并对模型进行了拓展。接着,围绕推力、拉力、摩擦力、助动力构建了指标体系,对影响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来推动我国乡—城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

乡—城劳动力转移;推—拉理论;二元经济结构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与此同时,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凋敝、城市化水平低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低,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从当前发展阶段来看,其关键是要合理、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国农村人均占有耕地数量少、土地报酬及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劳动力盲目、过度转移而引起的城市拥挤与农村撂荒。从国际经验看,一些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顺利实现了转移,从而较早地实现了城市化与工业化。还有一些国家则由于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问题,因而阻滞了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一)乡—城劳动力转移经典模型

国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较早,比较有影响的理论主要有刘易斯等人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拉尼斯一费景汉理论、托达罗的城乡预期收入差异理论和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等。

刘易斯(1954)的二元经济模型主要是基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劳动力转移经验以及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而提出的。该模型认为,经济社会存在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其中,传统农业部门的经济活动在总产出和就业中占绝对优势,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绝对数量,绝大部分人口的生存依赖于传统农业部门,且分散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现代工业部门生产则集中于城市。农业部门使用传统技术,土地在生产活动中占重要地位;现代工业部门使用现代技术,资本在生产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农业部门的实际工资是由制度性的分享原则决定的,而工业部门的工资是由竞争原则下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决定的。该模型有两个基本假定:一是在现代部门既定的工资水平下,其劳动供给是无限的;二是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工业部门吸收的劳动就业量决定于资本积累水平。在这样的假设下,由于工业部门的劳动边际收益率高而引发了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入,同时城市工业部门由于高劳动生产率和低劳动力成本而获得巨额的超额利润[1]。厂商将利润全部用于资本积累,劳动力的雇佣数量进一步增加,厂商的利润也增加。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部门,直到两部门劳动力的价格都由市场决定为止。

拉尼斯和费景汉基于刘易斯模型,发展了劳动力转移模型。他们认为,刘易斯模型的主要缺陷在于没有认识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乡—城劳动力转移的前提,因此应加大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他们将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此时农业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城市现代部门以一定的工资水平就可以获得劳动力;第二阶段,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零但小于平均产量,此时供应给工业部门的农产品价格开始上升,城市工业部门工资率上升;第三阶段,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城市中的工业部门,此时农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率都由市场决定[2]。

托达罗在对发展中国家乡—城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城市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虽然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但仍然会留在城市。这与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描述出现了偏差,在他们的模型中,城市不存在失业问题,只要工业通过资本积累扩大生产,就可以全部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针对这种情况,托达罗解释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决定因素和城市失业问题。与之前的模型不同,托达罗区分了农村劳动力对向城市迁移预期收入差距的反应与对实际收入差距的反应,引入了就业概率的概念。他认为,预期收入是决定迁移者决策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只要预期收入大于迁移所付出的成本,迁移就会发生。发展中国家虽然存在城市失业,但大量农村劳动力仍会滞留在城市,对于这一现象托达罗模型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托达罗还强调了缩小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和发展农村经济对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重要性。但是,这个模型也存在不足,它太过强调城市正规部门是劳动力市场工资的决定者,认为城市非正规部门只起到一种补充作用,并且过分关注了收入对于迁移者的影响而忽视了其他因素。

(二)国内对经典模型的应用和修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二元经济的特征也愈来愈凸显。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对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国内学者在劳动力转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由于我国国情特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城市中一部分工作岗位是不对农民开放的。朱镜德(1999)根据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建立了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下的两阶段迁移模型,将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分为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到城镇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再到城镇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两个阶段[3]。赖小琼(2004)在托达罗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迁移者在城里生活的成本,而不仅仅是迁移成本。迁移者在考虑收益时,加入了技能性收益和文化性收益,而不仅仅是货币收益[4]。何景熙(2001)认为,托达罗模型中的迁移者的行为是非理性的,与现实中综合考虑成本收益的理性迁移不符合,从而建立了寻求充分就业的“开流断源”模型[5]。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

根据西方经典的人口流动模型,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差距或预期收入差异,这一点在我国也基本适用。许多学者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都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的首要驱动力是城乡收入差距。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2006)认为,城市工业发展是乡—城劳动力转移最根本的动力[6]。盛来运(2007)认为,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有收入差距、人力资本、耕地面积、交通等16个因素,并对此进行了验证[7]。一些学者对于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与迁移意愿做了调查性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人力资本最高的劳动力的迁移愿望并不是最强的。对于这种现象,一种解释为“相对剥夺”,即农村中人力资本高的人到城市中所感受到的地位和所获取的收入,与城市的人相比会有一种“相对失落感”,这些人往往更愿意留在本地。迁移意愿比较高的往往是农村中间层次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人力资本过低而不能胜任城市中的绝大多数工作,也不至于产生所谓的“相对剥夺感”。另一种解释为,我国特殊的制度(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导致了人力资本高的农村劳动力不能和城市劳动力得到同样的工作、享受同样的福利,因此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李勋来、李国平(2005)将制度因素加入模型中,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因素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重要的影响[8]。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向是历来争论的焦点之一,例如是就地解决还是进入城市,是鼓励城镇建设还是鼓励大城市建设?鼓励发展大中城市的主要观点有: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效益高;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强;城市作为增长极扩散作用强,能够拉动经济发展。支持城镇化发展,即鼓励乡镇企业发展、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主要观点有:城镇中乡镇企业的发展曾经极大地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农民进入城镇的成本较低,不会带来“城市病”现象;城镇的发展可以促进邻近农村的发展。温铁军、温厉(2007)认为,当前农村城镇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还不够明显,还没有吸引乡镇企业集聚来发挥规模经济;许多地方政府打着城镇化的口号,非法买卖土地以获取利益。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强调城镇化、注重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避免了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衰落、城市膨胀等问题。因此,他们认为,城镇化的发展可以有效缓解“三农”问题[9]。周天勇(2001)认为,增加农民在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以及控制城市的工资水平来阻缓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政策,并没有增加农民收入,反而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增大,而且带来了一些其他问题,如分散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农村人口不断增加、乡镇企业无法发挥聚集经济等。他认为,应该充分发挥我国的劳动力优势,把他们转移到城市的中小企业中去[10]。

农民工问题及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也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独特现象。进入21世纪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但进城的农村劳动力的权益却得不到保障,由此,学者们开始关注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的生存状态及权益问题。李强、唐壮(2002)提出,非正规就业是中国城市农民工的就业主渠道[11]。郑功成(2006)提出,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中的政治分割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将能否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提升到关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高度[12]。刘传江、徐建玲(2007)提出的政策建议包括,通过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权益、加强社会保障、取消歧视和深化户籍改革等方面[13]。宋洪远等人(2002)将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与管理歧视总结为:户籍管理歧视、就业制度歧视、社会保障歧视和教育培训歧视[14]。蔡昉(2001)将劳动力迁移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农村劳动力从农村的传统农业到城市的非农产业的转移,第二个过程为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我国农村劳动力不能完成真正迁移正是第二个过程中存在着制度障碍,在这个过程之中,农村流动劳动力是净受损人[15]。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问题,如人口红利与刘易斯拐点的争论,也是关注的话题之一。人们普遍认为我国是劳动力丰富的国家,而在近些年沿海地区却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大部分学者认为,“民工荒”的产生是由于企业对技术工人要求较高、技术工人工作繁重并且生活成本高、工资低导致的。但是,还有一部分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蔡昉(2007)研究发现,2006年我国农村存在1.2亿剩余劳动力,认为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发挥劳动力优势。我国放开“单独二胎”和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也验证了这一结论[16]。

经典模型是否适用于我国?根据模型,我国现阶段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动力和政策导向应该如何确定?本文试图在对经典模型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解释和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理论模型。

二、对乡—城劳动力转移经典模型的反思

我们首先对乡—城劳动力转移经典模型进行回顾与反思,探讨经典模型的适用范围,进而指出本文的研究视角。

(一)要素自由流动、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的刘易斯模型

1.刘易斯模型的主要观点。关于劳动力转移问题,刘易斯构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他认为,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乡—城劳动力转移的唯一因素。他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分为农业和工业两个部门,由于城市的劳动边际收益率高而吸引农村劳动力发生转移。由于高劳动边际收益率和低劳动力成本,城市工业部门获得了超额利润。城市工业部门将获得的超额利润继续投入生产而不断壮大,又源源不断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直至两部门劳动生产率相等为止。刘易斯模型有两个基本假定:一是在现代部门工资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可以吸收任意数量的劳动力;二是资本积累可以带来等比例的就业增长。

如图1所示,OA为农村劳动力在农村从事传统农业生产所获得的收入,OM为城市现代部门提供的工资水平,在这种工资水平下,劳动供给是无限的。城市工业部门在低工资的优势下获得超额利润,而资本家将全部利润用于扩大规模。模型已经假设资本积累可以等比例地增加劳动岗位,因此市场面临的劳动需求曲线不断向右移动,由D1到D2再到D3,劳动力的数量由L1到L2再到L3。随着城市现代部门的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直至城市工业部门将所有的劳动力完全吸收。此时,农业的边际生产率不再为0,两部门的工资开始由市场决定。劳动供给曲线不再平直,而是向右上方倾斜。城乡二元的结构逐渐趋于平衡,劳动力由乡到城的转移与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同步完成。

图1 刘易斯模型

刘易斯模型认为,一国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与城市化进程(即劳动力从农村传统农业转移到城市非农产业)是一体的,这一过程使得城乡的二元体制逐渐趋于一元,经济也会得到快速发展。因此,他建议加快工业化的发展,增加城市的就业机会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大力推动乡—城劳动力转移,为一国工业化发展阶段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模型刻画的发展模式下,城市工业化发展与劳动力的乡—城转移同时进行,一国经济可能也由此得到较快增长。

2.刘易斯模型的局限。刘易斯模型存在的主要局限是,其基本假定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近些年,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经常爆出“民工荒”现象,而且主要出现在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根据许多学者的测定,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同时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工资水平肯定要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务农收入,可是“民工荒”现象确实存在着。可见,刘易斯模型中对于城市工业部门收入只要高于农村收入即可获得无限的劳动供给这一假设过于简单,不符合实际情况。在我国,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的约束,大多农村劳动力所从事的工作压力大、环境差、休息时间短,在城市打工的收入只是高于农村但无法满足预期,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动机并不强。刘易斯模型是以城市的充分就业为假设前提的,但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现实情况与理论发展出现背离。当时产生的一个现象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正,城市中存在严重的失业和城市贫困,但乡村人口还是不断迁移到城市中,许多劳动力虽然在城市中找不到工作,但仍长期滞留在城市中。显然,这种现象利用刘易斯模型无法阐释。

(二)要素自由流动、城镇化超前的托达罗模型

1.托达罗模型的主要观点。托达罗提出了预期收入模型,认为预期收入是影响乡—城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而预期收入的决定因素是劳动力在城市中找到工作的概率。由于城市中存在失业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做出迁移决策时,不仅仅考虑城乡绝对收入差异,还会考虑城市的就业概率。就业概率的引进很好地解释了存在失业的城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进入城市这一现象。假设d(t)为城乡预期收入差距,π(t)为就业概率,则城乡预期收入差距为城市中工业部门的实际收入Yu(t)与就业概率π(t)的乘积减去农村农业部门的实际收入Yr(t)。

其中,M表示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数量,f′>0表示乡—城劳动力转移是预期收入的增函数,就业概率π(t)由城市现代部门工作创造率与城市等待就业的人数(即失业人数)决定。

其中,r0为城市现代部门工作创造率,N为城市现代部门总就业人数,S为城市地区总劳动力规模。因此,分子为城市现代部门新创造出的岗位需要的人数,分母为城市中等待就业的人数(即失业人数),二者的比值即为在城市中就业的概率。

城市现代部门的工业创造率r0等于工业产出增长率(λ)减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ρ):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城市中等待就业人数(即失业人数)的增加会导致就业概率的降低,就业概率的降低会导致城乡预期收入差距的减小。城乡预期收入差距越小,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就越低,转移到城市中的人口就越少。

一部分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中找不到工作,但他们却滞留在城市中。他们认为在城市中待的时间越长,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就越高。对此,托达罗利用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在找到工作以前的n期净收入的贴现值来进行解释。贴现公式如下:

其中,p(t)为t期前农村劳动力找到工作的累加概率,p(t)Yu(t)表示t期农村劳动力可能获得的工资,Yr(t)表示在农村时的实际收入,r为贴现率,c(0)为迁移成本。

根据上式的定义,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一个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等待的时间越长,其就业概率就越高,预期收入差异的贴现值就越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动机也就越强。因此,托达罗认为,影响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最终决定因素是预期收入差异的贴现值。

从宏观角度来说,预期收入差异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的重要因素。在一个具有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国家,城市工业部门收入高,农村农业部门收入低且存在剩余劳动力,城市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导致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当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劳动力大于城市现代部门所创造的岗位时,就出现了失业现象,预期收入差距就会下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也将下降。当劳动供给等于需求时,城市达到一个动态均衡的失业率。

2.托达罗模型的局限。托达罗模型假定在发展中国家农村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这与我国的国情不相符合。农业部在2000年测得我国剩余劳动力达1.52亿人,涂胜伟、何安华(2011)测得2008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为1.2亿人,全国约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

根据托达罗的分析,在城市中待的时间越长,其找到工作的概率也越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存在失业的情况下还会滞留在城市。在我国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中找不到工作,大多会返回农村,而不是长期滞留在城市等待机会。更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象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多是跟随村里已经外出打工的人发生迁移,自己独身一人外出打工的比例非常小。

在我国,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小、农产品价值低、农业生产资料成本高,因此,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非常低。换句话说,与进入城市可能获得的收入相比,农村劳动力从事传统农业的收入非常低,农民在做出是否迁移的决策时,不会考虑机会成本,这可以从许多外出打工的劳动力无偿转让自己耕地的事实得到证明。此外,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城市对劳动力需求比较大,城市中存在的非正规部门也可以吸收大量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因此我国城市中的就业率要比托达罗所预计的高。由此,我们将改造后的托达罗模型表述为:

其中,d0为新的预期收入差距,π0为我国当前的就业概率,其值均大于托达罗模型中的d和π。设F为非正规部门,则π0为:

3.托达罗模型政策含义的反思。托达罗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会增加城市的就业压力,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会造成农村劳动力的不足。因此,在政策方面,他建议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具体的措施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增加农民的收入以减小城市高工资的吸引力;适当控制城市中的工资率水平;增加农村中的就业机会。

综观我国对于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虽然在近十年来,更加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采取了阻缓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政策,即使在当前阶段,依然存在许多阻碍因素。周天勇(2001)提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可能不是依据托达罗模型,但我国的户籍制度、乡村工业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等措施都与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相吻合。阻缓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政策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人口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乡镇企业分散无法产生集聚效应,分散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等。

托达罗的政策含义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阻缓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政策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第一,我国由于人多地少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大部分农民通过土地获得的收入是十分有限的。许多农村劳动力在决定向城市迁移时可能不会考虑放弃耕种土地的机会成本。第二,我国城市工业部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并不会引发城市的大量失业。第三,预期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长期看,这种流动会逐步改善城乡二元分割,减小城乡差距。相反,单纯通过加大农村投入来提高农民收入、减缓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政策并不能解决农民增收难、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增大这一难题。

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机会成本非常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要高于模型中的概率。结合起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面临的预期收入差异要比托达罗模型中大。根据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及我国现实可知,阻缓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应加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力度。

(三)农村推力、城市拉力共存的推—拉模型

1.推—拉模型的提出。为什么会出现人口的迁移现象?人口迁移是否是盲目无序的?早在19世纪末,就有社会学家提出了相关的人口迁移规律。E G Raven stein(1889)提出了人口迁移的主要规律。迁移规律是对移民特征及其迁出地、迁入地的广泛概括。(1)经济律,迁移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2)城乡律,乡村居民比城市居民迁移的可能性大;(3)性别率,短距迁移以女性见多;(4)距离律,迁出地迁移人口随着距离迁出地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而交通运输工具的改善可以使相对距离缩短而增加迁移量;(5)双向律,向外迁移的过程中伴随着回迁,具体讲就是每一支从乡村到城镇的迁移流(each stream of rural-urban migration)会产生一支反方向的由城镇到乡村的迁移流(Counter-stream of urbanrural migration)。

E G Raven stein的某些观点有时代的烙印,他强调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显然与维多利亚女皇统治时期英格兰发展迅速的城市化现象有关。从历史上看,上述七条法则适用范围各有不同。因此,要公正地评价最好能将拉氏的观点置于19世纪晚期英国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E G Raven stein开拓性的研究是人口迁移理论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他的理论是实证研究的一个典范。其后,许多学者进行了更深广的探讨,因此,他提出的迁移规律被认为是“推—拉”理论的雏形。

2.推—拉模型的演进。D J Bagne在1969年提出了著名的推—拉理论,该理论有两个假设前提:一是迁移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迁移者做出迁移决定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二是迁移者是在对迁出地与迁入地的成本收益进行比较的前提下做出的决策。迁出地的推力主要指不利于农村生活、生产的恶劣条件,包括耕地减少、存在剩余劳动力却无就业机会、基础设施条件差导致的生活水平低、收入水平低。这里所提到的将居民从居住地“推”到迁入地的因素只包括迁出地恶劣的生活、生产条件而不包括迁入地良好条件的吸引。吸引迁出地居民到迁入地的拉力主要包括更高的收入水平、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加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等。当迁入地的拉力大于迁出地的推力时,迁移行为就会发生。

E S Lee梳理出了完整的推—拉理论。他提出,无论在迁出地还是在迁入地都存在三种因素,即拉力、推力和中间障碍。第一,迁出地对迁移的人口同时存在着推力和拉力。迁出地的推力主要有自然资源匮乏、交通不便、收入水平低等,迁出地的拉力主要有熟悉的社会关系、安定的生活等。第二,迁入地对迁移的人口也同时存在着推力和拉力。迁入地的拉力主要有更便捷的生活条件、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等,迁入地的推力主要是环境陌生、生活地点不稳定等。第三,在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存在着中间障碍,他所提到的中间障碍主要是指迁出地的交通状况、迁移费用等。

Lee的推—拉理论不仅仅是对人口迁移理论的一个阶段性的历史总结,而且为后来的乡—城劳动力迁移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学者们不断在框架内加入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来阐释劳动力转移的规律。之后,在对国际范围内移民以及国内农村到城市移民的研究中,学者们都努力去寻找迁出地的推力因素及迁入地的拉力因素,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来进行阐释。

3.推—拉模型的局限与改进。随着学者们对推—拉理论中推力因素及拉力因素的不断剖析,发现模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推—拉理论将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过程描述为迁出地的排斥力与迁入地的吸引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若吸引力大于排斥力,则发生迁移;如果吸引力小于排斥力,则迁移不会发生。根据理论,人们做出迁移决策主要受外观因素的影响,而个人因素在理论中则被忽视。其次,在Lee发展的推—拉理论将中间障碍定义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生活习惯不同等“惰性”。一个人或潜在移民在某地居住期限越长,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小;距离越远,迁移的可能性越小。但是,Lee研究的是西方经济社会中的人口迁移,是一种自由的人口迁移政策,国家对于国内的移民没有限制。然而,在研究我国及东南亚地区时,迁移政策、社会等级制度都会不同程度地限制劳动力的自由移动。最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劳动力转移的新的因素不断增加。20世纪60年代从美国蔓延到全世界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着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产业布局,进而对于劳动力的迁移量及迁移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基于推—拉模型研究了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推动那些有利于乡—城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发挥作用,并通过政策改变那些阻碍乡—城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从而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三、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推—拉理论的拓展模型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二元制度制约了乡—城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后至今,虽然情况有很大改善,但制度约束依然存在。伴随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乡—城传统劳动力转移模式发生了改变。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对传统推—拉模型进行了拓展,以期对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进行阐释和预期。

(一)基本假定和推—拉模型拓展

1.基本假定。一般情况下,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机制也可以用推—拉理论来阐释,即迁出地的推力与迁出地的拉力共同作用。推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迫”进入城市,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拉力使城市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加具有吸引力,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当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劳动力市场达到了均衡。但是,在研究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时,由于特殊的制度因素对乡—城劳动力转移会造成一定的摩擦力,信息化的发展对迁移也有一定的助动力,因此,需要对传统的推—拉理论进行拓展。

在对推—拉理论进行拓展之前,需要确定相关定义以及假设。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在界定农村转移人口时必须考虑农村工业部门,即乡镇企业的存在。根据一些学者对于我国三元经济结构(农村农业部门、城市工业部门、农村工业部门)的论述,我们将农村转移人口定义为在农村传统农业部门没有充分就业而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及农村工业部门的人口数。假定:(1)迁移行为的发生建立在农民为理性人的基础上;(2)农民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这里的收益是广义的收益,除经济收益外,还包括更好的教育与医疗条件、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等。

2.推—拉模型的拓展。基于经典的推—拉模型,结合当前信息化的背景及我国国情,对推—拉模型进行拓展,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推力因素及拉力因素进行了分析;二是对传统推—拉模型中的“中间障碍”进行定义;三是将信息化的推力作用加入到模型中。分析表明,乡—城劳动力的转移是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在迁移动机转变为迁移事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人力资本约束与制度障碍,这些构成了转移的摩擦力。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助动力,具体见图2。

图2 乡—城劳动力转移推—拉机制图

3.推—拉模型的基本思想。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不断增加,而耕地面积不变甚至在相对减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过少,再加上农业机械化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农村成为隐形的失业人口。

农村剩余劳动力完成迁移的第一步,即由农村传统农业向城市非农产业的转移。由于农村生活条件差、收入水平低、教育医疗资源匮乏,再加上一部分早期外出打工的劳动者获得了较高的收入,使得留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感受到了“相对剥夺”,因此在社区迁移网络的帮助下,人们开始考虑迁出农村。这些因素为转移的推力,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农村的迁移网络。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更好的教育与医疗资源、更便利的城市生活,这些都吸引着农村劳动力而构成拉力。交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进城提供了可能,农民开始转移到城市,这只完成了迁移的第一步。

由于人力资本不足及制度障碍,导致农村劳动力在完成迁移的第二步即在城市中居住下来时遇到了困难。摩擦力的存在,使得第二步的实现困难重重。首先,要在城市中定居下来需要稳定的工作,而稳定的工作需要较高的人力资本。其次,我国的户籍制度阻碍了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完成第二步,即在城市中定居下来,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现实中的摩擦力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非常大,人力资本不足导致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途径进入城市找到工作。即便找到工作,也是城市非正规部门的“脏险累”工作。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社会保障难、子女上学难,缺少对城市的归属感。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外出的农民工都只是把城市当作打工赚钱的地方,失业或年老后都会回到家乡。

信息化的发展可以通过改变第一种摩擦力来推进乡—城劳动力的转移。通过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削弱人们对于社区迁移网络的依赖,减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找工作的搜寻成本。因此,信息化在农村劳动力实现乡—城转移时提供了动力,但在制度障碍方面,农村劳动力依靠自身力量无法完成,只有通过政策变动才可能完成转移的第二个过程。

(二)来自农业、农村发展的推力

1.农业发展与土地约束。主要指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释放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以及人均耕地偏少导致收入水平不高两个方面。

(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著名的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指出,农业部门劳动力进入工业部门的前提条件为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隐形失业者。由于边际生产率递减,农业总产出在达到一定值后,增加劳动力农业总产出不再增加。增加的这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等于0。因此,这一部分劳动力不再创造新的价值,他们在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中被称为“多余劳动力”。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的农业剩余被认为是工业部门扩张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流动的决定性因素。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般是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例如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种植技术的突破等。世界上乡—城劳动力转移速度比较快的国家,基本上农业生产力水平都比较高。正是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才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而反观那些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国家,大多因忽视农业的物质投入而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我国在1978年前,虽然有着较为严格的人口迁移限制,但即使当时放开政策限制,乡村人口也不会产生大规模的流入城市,因为当时农业生产率低,在某些年份,农民生产出的粮食除上缴外甚至不够自己消费,而当时的城市实行的是统购统销的政策,城市人民生活的口粮由农村提供。如果农民进入城市,则连最基本的吃饭问题都无法解决。1978年后,随着体制的改革,农村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在随后的时代发展过程中,虽然发生过几次限制农民进城的“行政命令”,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已势不可挡。

(2)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是农民获得收入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耕地的减少或丧失,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状况。耕地面积对于乡—城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更为直接。农民由于主观因素(转让)或客观因素(被征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丧失,不断增长的农业人口与减少的耕地必然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就是产生剩余劳动力,一部分劳动力无地可种。例如,英国著名的圈地运动产生了大量的失业农民,这些失地农民被迫流入到城市中,被当时的英国政府当作“流浪汉”对待,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直到工业革命的爆发,城市工业部门的发展产生劳动力的需求,才逐渐将这些失地农民吸收。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人多地少的一个国家,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量耕地被征用为建设用地,再加上一些地区不恰当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缩减了我国的耕地面积。2013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同时,我国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处于联合国确定的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0.8亩)。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迫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转入到城镇的非农产业中去。

2.农村收入差距。主要包括绝对收入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两种情况。

(1)农村地区收入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可能是推力中最直观的因素。在推力因素中,我们所谈到的农民收入水平低主要是指其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所获得的收入不能改善生存状况。在这里我们所涉及的低收入水平是与城市高收入相对比的结果,也即所谓的相对低收入。

当农民通过传统农业获得的收入不能满足其生存状态或其支出时,就开始考虑放弃传统农业,而转入城镇中的非农产业中去。在我国,造成农民收入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供求角度来说,粮食的供给是相对充足的,而需求相对稳定,这就会造成粮食价格不高,农民收入水平偏低。从本质上来说,农业产品由于所含附加值低,其创收能力相比附加值高的工业产品来说要低得多。二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种植经济作物并不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收入,而农民在农业生产、生活、子女教育、医疗中的各种费用却不断增加,收入不能满足其支出需要。为了弥补收支缺口,农村劳动力就会到城市工业部门获取收入。

(2)“相对剥夺”感。与绝对收入差距相比,相对收入产生的剥夺感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样具有影响。杜鹰的研究表明,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来自于低收入地区,但并不是最低收入户。主要原因为,非最低收入户在同一个村子中其“相对剥夺”感较低,而收入最低户“相对剥夺”感比较强,但其由于支付不起必要的迁移成本或缺少必要的人力资本积累而没有迁移的能力。因此,收入中等、“相对剥夺”比富裕的人更强,同时可以支付迁移成本的农村劳动力,发生迁移的可能性最强。

3.农村社会发展。包括教育资源匮乏及社区迁移网络两方面。

(1)教育资源缺乏。当人们解决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后,就开始注重个人人力资本的积累,而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一个地区缺乏教育资源时,人们就可能从缺乏教育资源的地区转移至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因此,农村匮乏的教育资源也成为推力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居民由于自身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很多居民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曾有受挫经历,因此更加注重子女的教育问题。但我国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因而引致特殊的因为子女教育而产生的人口迁移。

(2)社区迁移网络。社区迁移网络是指社区内有迁移经验的劳动力所创立的社会关系,此概念由Findley于1987年提出。一个社区中有迁移经验的人越多,社区迁移网络社会关系越广泛,则越有助于本社区内劳动力的迁移。这个理论与我国的事实也相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就是跟随曾经在城市打工的亲戚朋友一起迁移。

(三)来自非农产业与城市发展的拉力

1.就业与收入的吸引。城市中较高的收入水平与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1)高收入水平的吸引。无论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还是托达罗模型,都强调了城市工业部门与乡村传统农业部门工资率的区别对乡—城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作用。相关调查问卷显示,“城市中的高收入水平的吸引”在众多迁移动因中排名第一。

(2)更多的就业机会。托达罗模型与现实更为接近的一点就是,在城镇存在失业的情况下,将就业概率引入到模型中,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转移不仅仅取决于城乡的工资差别,还取决于他们在城市中能够找到工作的概率。因此,城市中高的工资收入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转移到城镇工业部门的想法,而城镇中的就业机会决定着迁移能否转变为现实。

2.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交通。城市大多处于地理条件较好的平原、河谷地带,交通比较方便。

(1)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越近,则迁移的费用越小,发生迁移的可能性越大。这也符合我国劳动力转移的相关事实,即我国劳动力省内转移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跨省转移,且在跨省转移中,劳动力转移的数量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经济比较发达,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更大,而中部地区较之西部地区由于距离东部近,因而中部比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大。

(2)交通的发展。交通的发展使得农村劳动力可以顺利转出,同时也使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距离变得“相对”更近。美国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及汽车的普及大大加快了其城市化进程。交通设施的便利,尤其是铁路网的建设,可以大大降低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成本。对于具体到某一个潜在迁移者来说,其居住地与外界交通的便利性是影响其是否发生迁移的重要因素。

3.优越的社会设施和生活条件。与农村相比,城市中优越的社会设施和便利的生活条件也是推动乡—城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推力之一。

(1)更好的教育资源。与农村地区相比城市具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子女的教育正成为中国父母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让孩子受到城市良好的教育。北京市人口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超过两成的外来人口,其迁移原因是为了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因而子女教育已成为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2)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城市便捷的生活、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吸引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当人们解决保暖问题后,就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农村地区文化娱乐活动相对匮乏,而城市除工作时间外,文化娱乐的设施、场所、活动种类都要比农村丰富得多。例如,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在闲暇时间可以观看音乐会、歌剧、电影等,而在农村地区人们则无法享受到这些文化娱乐活动。

城市生活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主要表现在“新生代农民工”上。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出生于上世纪80、90年代,结束一定的学校教育后便进入城市打工。由于他们没有长时间在农村务农的经历,对农村的依赖度不高,更向往及习惯城市的生活方式。甚至对于一些在城市暂时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也愿意留在城市,因为他们相信城市的工作机会要比农村多。

(四)来自转移主体和制度约束的摩擦力

1.传统推—拉模型对中间障碍的界定。传统推—拉理论认为,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如Lee将中间障碍定义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生活习惯不同等“惰性”。一个人或潜在移民在某地居住期限越长,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小;距离越远,迁移的可能性越小。这种定义在研究当前我国劳动力转移特征时仍有一定意义,但也忽视了两种更重要的因素。一是忽视了个人因素。一个事实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都了解城市工业部门的收入高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而一部分发生了迁移,另一部分没有发生迁移,主要就在于人力资本的区别。二是忽视了政策因素。传统的推—拉理论基于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情况,而在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乡—城劳动力转移是自由的,是不受限制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为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对乡—城劳动力转移都有一定的限制政策,这在研究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也应予以重视。

2.人力资本不足导致迁移不畅。人力资本是指人的知识、能力和健康。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将人力资本理论引入到研究乡—城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中。

(1)受教育程度。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受教育的年限越高,向外迁移的可能性就越高。通过对转移到城市中农村劳动力的研究发现,文化程度越高,更换工作的频率越低,在城市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返回农村的可能性也越低。我国农村地区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为文化程度水平普遍偏低,80%人口为初中及以下学历。由于文化程度水平低导致思想观念落后,安土重迁,缺乏进入城市的生存技能。

(2)外出经验。曾经有过外出打工经验的农村劳动力进行迁移的可能性更高。首先,有过外出打工的经验,表示其思想比较开放,且已经克服了进入城市的心理恐惧;其次,有过外出经验的人,在迁入地或在迁出的过程中可能积攒了一部分社会资源,而这种社会网络对于再次外出以及在城市中找到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最后,有过外出经验的农村劳动力可能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这也十分有利于再次找到工作。

3.城乡二元制度导致迁移受阻。基于户籍制度的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的歧视使农民工无法在城市定居下来。虽然当前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已不再受到户籍限制,国家也制定了相关措施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制定法律措施保障农民工在城市的合法权益不受伤害,但由于依附于户籍制度的其他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制度在城乡居民身上依然有很大的区别,因而我国当前劳动力转移并不流畅。

(1)社会保障难。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虽然可以在城市工作,但一旦失业,在城市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年老后,农民工也不能享受和城市劳动力相同的社会保障,这主要是源于户籍制度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

(2)上学难。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弟读书难问题,政府出台了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减免学杂费等优惠政策。但是,跨省高考制度没有改变,跟随父母在所在省份读书的孩子,在高考时必须返回家乡参加高考。基于户籍制度的教育制度,使得大多数农民工都为只身到城市打工,并没有携带子女。

(3)就业难。由于一些地区存在对农村户口劳动力的歧视,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在非正规部门就业,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这些工作危险程度高、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甚至有时薪资还得不到保障。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认为,虽然在城市打工工资高,但如果要不到工资,一年工作白干,这也十分影响其转移的积极性。

(4)受歧视。城市对于进城农民工存在歧视。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居民也会存在失业现象,而城市将失业错误地认为是农民工进城所致;另一部分原因为城市居民将一小部分农民工的素质低、犯罪等问题扩大为整体农民工的形象。同时,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受到歧视,其对城市的归属感下降。

蔡昉(2001)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由于受城市高工资的吸引,那些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人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到城市中的工业部门中,但这只完成了劳动力转移中的第一步,这些到城市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很多并没有在城市定居下来。我国劳动力转移的第二步即在城市定居下来,由于受就业制度、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的影响,农民工还很难真正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五)来自信息网络化的助动力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引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空间组织、城市形态演进、人类生活方式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从空间角度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和信息传递的时间和距离大大缩短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减小政策及人力资本对转移的摩擦力。

1.信息化降低了劳动力转移的搜寻成本。信息化的发展减小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找工作的搜寻成本。学者们在对我国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的途径进行调查时发现,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是通过之前进入城市的老乡、亲戚介绍进来的,因此提出了社会关系网络的作用。在我国之前的乡—城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它的作用甚至比收入差距这一动力更大。具有迁移动机,但没有发生迁移行为的农村劳动力,并不是缺乏物质资本,而是缺少社会关系网络这一社会成本。

信息化的发展可以使用工单位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之间的信息更加对称,解决工厂招不到人、农民工在城市找不到工作这一困境。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复杂多变,供给和需求的自发调整需要依据充分的市场信息。就业信息化最大的好处就是使在劳动市场搜寻工作的时间和成本大大降低。因此,通过信息技术来改变当前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求职渠道,是加快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2.信息化提高了劳动力人力资本。通过信息化手段培训可以低成本地提高农村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生产方式的改变,同时对于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也逐渐提高。新增就业岗位对体力劳动者的需求不断较少,而对懂电脑、有技能的求职者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信息化的培训手段则具有成本低、质量高等优势。同时,由于工作方式大多通过电脑等完成,受过培训的妇女、年纪稍大的人也可以从事这些工作,扩大了就业人群。

四、推—拉理论视角下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

截至2013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为53.73%,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城镇化率为78%,我国在未来有超过2亿农民需要进入城市。城市化是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能否将2亿多农民顺利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不仅仅是劳动力转移问题,而且是关乎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及经济的发展。然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进入城市,不是我们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受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根据上文分析,我们将影响因素主要分为来自的农村推力、城市的拉力、人力资本不足与政策带来的摩擦力、信息化的助动力四个方面。对影响乡—城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建立计量模型,对各个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比较不同因素对乡—城劳动力的作用力的大小。

(一)指标与数据的选择

1.自变量选择与界定。本文基于推—拉理论,从农村的推力、城市的拉力、转移过程中的摩擦力和信息化的助动力四个方面来概括影响乡—城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建立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对影响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由于在定性分析中的具体指标如“相对剥夺”感、社区迁移网络、外出经验等,有一些需要通过调查走访获得具体数据,还有一些指标很难量化。本文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选取了8个指标(见表1)。

(1)农村劳动生产率。根据费景汉—拉尼斯的劳动力迁移模型可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前提。农村劳动生产率越高,就会产生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可能进入城市中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去。农村劳动生产率根据农业部门的产值除以农业从业人员数计算获得。

(2)人均经营耕地面积。耕地为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人均耕地面积越多,则此地区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越小;人均耕地面积越少,此地区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越大。对于失地农民来说,则不得不放弃非农产业到城市中去。大多数南方发达省份,由于城镇化率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很多耕地,因而外出打工的人数也比较多。

表1 推—拉理论视角下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指标选择

(3)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是城市工业部门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重要的拉力之一。在刘易斯和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中,都指出农村传统农业部门与城市工业部门工资率的差异为乡—城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因素。但是,在托达罗的模型中,首次提出了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概率问题。考虑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虽然城市中也存在失业现象,但大部分农民工还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即使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短时期处于失业状态,但其一旦找到工作,其在城市中的收入要远高于农村。

(4)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主要进入城市的第二、三产业。第二、三产业越发达,则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强。虽然第二产业大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但制造业部门中的组装环节仍是劳动密集型,并对劳动力的需求比较大。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相比,资本对劳动的排斥相对较低,投入相同的资本,第三产业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根据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规律,在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第三产业创造岗位需求的能力更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最强。本文用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空间。

(5)城乡教育经费差异。教育逐渐成为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之一。我国教育资源也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比城市要匮乏的多。我国近些年的情况表明,在“撤校并点”政策的影响下,由于部分农村地区没有小学或距离最近的小学较远,导致家庭迁移到城镇地区。从广义来说,劳动力的成人教育也属于教育的范畴。相比农村地区,来到城市的农民工可以接受到更好的职业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本文选取城乡教育经费的差异来表明城乡—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的差异。城乡教育经费差异越大,则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拉力越强。

(6)市场资源分配率。国外学者对于劳动力的流动理论大多建立在自由流动的基础上,而我国在很长时间内都限制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近些年,随着户籍限制的放开,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入城市。但是,建立在户籍基础上的城乡分割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制度依然处于城乡分割的状态。另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较大的是我国的土地制度。我国农村劳动力通过土地无法获得较高的收入,但卖掉土地进入城市又无法获得市民所享有的社会保障,因此出现土地撂荒的现象。由于土地流转这一指标不容易获得,本文采用了市场化程度指标来进行替换。借鉴相关学者对市场化程度的研究方法,利用GDP中市场分配的比重来近似反映资源分配的市场化程度[17]。

(7)就业人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一方面,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村劳动力越容易在城市找到工作,收入水平也更高,其留在城市的可能性越大。另一方面,接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思想开放度较高,很想走出去看看。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对一个地区农民工文化程度的调查显示,文盲仅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8%,初中文化程度占70.2%,高中文化程度占12.1%,尤其是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待在农村务农。

(8)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信息化的发展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动力。首先,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已经进入城市的亲戚、朋友这一社会关系网络,获取城市工作的信息。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获取工作信息而发生迁移。其次,电视、网络对信息的传播等可以加强人们与外界的交流,使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最后,农村劳动力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等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可以通过掌握信息化技术或一技之长,进而在城市中找到工作。本文用地区宽带上网用户数来表示地区信息化发达程度。宽带上网用户数越多,则农村劳动力获取信息更便捷,发生转移的可能性越大。

2.因变量选择。因变量为乡—城劳动力转移数量Y。本文在确定乡—城劳动力转移数量时,参考李勋来等的计算方法,利用城镇从业人数减去城镇职工人数得到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人数,在乡镇企业的劳动力数量为乡村从业人员数减农业就业人数,农村转移劳动力总量为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民工”数量与转移到乡镇企业中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之和。

3.数据选择与整理。由于信息化方面的数据近几年才有所统计,因此本文选取了2008~2012年的年度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各省《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通信年鉴》。采用2008~2012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横截面数据,运用eview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分析。

(二)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计量分析

1.基于面板数据的回归。为避免直接回归造成伪回归,因此应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选用LLC检验法,统计量所有P值均小于0.05,说明序列是平稳的(见表2)。

表2 单位根检验结果

本文通过各省份的数据来分析影响乡—城劳动力转移的因素。首先,确定面板数据模型的类型。通过固定效应似然比检验来选择变截距模型或混合回归模型,通过Hausman检验来确定选取变截距模型中的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还是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

似然比检验显示,P值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因此拒绝模型为混合回归模型的原假设,运用变截距模型。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P值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因此拒绝原假设,选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

2.回归结果分析。确定面板数据模型后,对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回归结果表

回归结果用式子可表示为:

(1)城乡收入差距的回归系数为正值,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t值检验。城乡收入差距的系数为0.071,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劳动力转移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他因素不变时,城乡收入差距增长1个单位,将会导致乡—城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增长0.071个单位。这与之前的理论分析也相一致,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则城市工业部门高工资对于农村劳动力的拉力也越大。

(2)人均耕地面积的回归系数为负数,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t值检验。人均耕地面积的系数为负值,表明人均耕地面积对劳动力转移是负向作用。人均耕地面积越小,则越能促进乡—城劳动力转移。人均耕地面积的回归系数为-0.031,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人均耕地面积每增加1个单位,则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量减少0.031个单位。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为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推力。在我国南方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村地区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多。从另一个角度说,土地的适度集中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利于减少我国农业人口比重,有利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3)二、三产业占比的回归系数为正值,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t值检验,表明二、三产业占比对劳动力转移是正向作用。二、三产业占比的系数为0.503,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二、三产业占比每增加1个单位,则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增加0.503个单位。二、三产业占比主要反映城市中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它们决定着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因为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解决在城市中的工作问题,才有可能长久地待在城市,才有可能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因此也可以说,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空间。

(4)就业人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就业人员比重的回归系数为正值,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t值检验,表明文化程度对劳动力转移是正向作用。就业人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就业人员比重的系数为0.446,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就业人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就业人员比重每增加1个单位,则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增加0.446个单位。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更容易在城市中找到工作,工作的稳定性也相对较高。这也说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劳动力的转移。

(5)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回归系数为正值,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t值检验,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劳动力转移是正向作用。农业机械总动力的系数为0.071,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增加1个单位,则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增加0.071个单位。用农业机械总动力指标来代表农村机械化水平,农村机械化水平越高,则对劳动力的替代越强,就会释放出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推力之一。

(6)中学教育经费拨款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为5%的t检验,表明在此模型中,中学教育经费拨款对乡—城劳动力转移无显著的影响作用。这与之前城市相比农村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会对乡—城劳动力转移产生拉力的假设并不相符。这可能是缘于两个因素。一是我国跨省高考制度没有改变,跟随父母在所在省份读书的孩子,在高考时又必须返回家乡参加高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依然是只有本地户口才能导致就地高考。基于户籍制度的教育制度使得大多数农民工都为只身到城市打工,并没有携带子女。二是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的工作地点不稳定,哪里有工作就迁移到哪里,考虑到经常迁移不利于孩子的稳定学习而让孩子在老家就读。可能的原因还有,虽然城市更好的教育对于一些重视教育的农村家庭产生迁移到城市的拉力,但其收入无法负担在城市的生活。

(7)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回归系数为正值,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t值检验,表明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对劳动力转移是正向作用。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系数为0.329,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每增加1个单位,则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增加0.329个单位。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指标主要体现信息技术对于乡—城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回归结果表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能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减少用工方和劳动力的信息不对称等方式促进劳动力的转移。

(8)市场资源分配率的回归系数为正值,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t值检验,表明市场资源分配率对劳动力转移是正向作用。市场资源分配率的系数为0.372,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市场资源分配率每增加1个单位,则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增加0.372个单位。本文用市场资源分配率来代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自由程度,也可以体现出我国在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劳动力转移越自由,不受制度的阻碍,则劳动力转移越顺畅。

3.实证分析结论。回归结果表明,除中学教育经费拨款不显著外,其他指标均显著,且通过检验。人均耕地面积与农业机械总动力主要体现农村地区的推力因素,人均耕地面积越小、农业机械总动力越高,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推力越强。城乡收入差距与二、三产业占比主要体现城市的拉力因素,它们分别代表城市高工资的吸引力与城市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空间。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则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迁移的动机越强;城市中二、三产业越发达,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强。就业人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就业人员比重与市场资源分配率的回归系数都为正值,表明二者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正向作用。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越高,则越容易发生迁移。市场资源分配率越高越有利于劳动力转移。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主要体现信息化对劳动力转移的助动力,实证结果表明,其对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是显著的。一个地区信息化水平越高,则该地区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越多。根据回归系数的大小,我们可以得到不同因素对乡—城劳动力转移的作用程度的大小。二、三产业占比、就业人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就业人员比重、市场资源分配率对乡—城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更大。

五、合理推动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推—拉理论,通过对我国2008~2012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影响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根据本文对于推—拉理论的拓展,将影响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为四个方面:农村地区的推力、城市地区的拉力、转移过程中的摩擦力及信息化的助动力。我们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从推力、拉力、摩擦力、助动力四个方面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总体思路:加大农村地区的推力,主要通过提高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释放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提倡适度的土地集中经营,但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强城市地区的推力,主要是加强城市地区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通过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转移空间;减小转移过程中的摩擦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使其迁移动机变为迁移行为,减小制度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阻碍,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使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能够“生根发芽”,真正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提升信息化的助动力,加强农村地区信息设施建设,通过信息传播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开放程度,通过远程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通过信息化的劳动市场解决劳动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加大农村地区的推力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而人口城市化水平是反映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有了迅速的发展,但相比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截至2013年末,我国城镇化率为53.73%,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为85%左右,这意味着我国还需要大力发展城镇化水平,而这就需要合理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农村的国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而人均耕地面积少,广大农民很难从土地上获得收入的大幅提高,因而,合理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城镇化的关键一步。

1.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拉尼斯—费景汉模型表明,农业的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美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在农业实现大范围的机械化情况下产生的。拉美地区由于在农业中广泛采用电力、良种、农药等新的生产技术,使得农业部门中就业的劳动力占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大大降低。反观印度,由于在农业中投入的现代生产工具和物质要素少,截至2010年,印度农业的劳动力比例占55.8%,但农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仅为8.6%。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无法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阻碍了其城市化发展进程。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释放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相应建议。

一是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农业生产的地形条件、发展状况不同,应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推动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大省,应推广性能优异的全套机械化设备,实现全产业链条的机械化。在丘陵、山区等不适宜推行大型机械设备的地区,推行小型、轻便化的农业机械设备来减少人力投入。对于不同的作物,配套以专门的机械设备,尽可能实现播种、灌溉、施肥、杀虫、收获的全程机械化。对于果业、畜牧业要进行分类指导,提高机械化水平。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于农户购置农机产品给予补贴,做好补贴政策的宣传及实施。对于农民贷款购买农机予以多元化的信贷支持,解决农户购机的资金问题。同时,加大农机制造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其研发及制造能力。对于从事农机经营、维修服务的企业减免征收企业所得税。重点扶持高性能、全地形、节能环保的新型农用机械的技术研发,提高我国农机制造技术水平。

2.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结果,人均耕地面积对于乡—城劳动力转移起着反向作用。人均耕地面积越多,则农民转移的意愿越小;人均耕地面积越小,则农民转移的意愿越大。根据其他国家的案例,城市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土地集中程度的提高,只是方式不同而已。英国的圈地运动使当时的农民背井离乡,流落到城市中,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才将大量在城市“流浪”的失地农民吸收到工业部门。美国的城市化初期,农场本来就集中在少数农场主中,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释放出了大量的劳动力,而城市工业的发展则吸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美国走的是一条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的道路。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科学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进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释放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国家承认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承包权,且农民在承包的土地上只有种植粮食作物的权利,再加上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民通过土地很难获得收入的提高。加强土地的流转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让土地适度集中在种田能手或农业企业手中,而转让出土地的农民也能通过流转获得收益保障。一种有效的方式就是土地入股,农民将土地出让给农业企业,根据土地的质量、大小确定自己的股份。土地由农业企业进行经营,年底对农民进行分红。

重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在这一点上,拉美城市化的教训却值得我们思考。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在独立后,走上了一条迅速城市化的道路。其大庄园制度使得失地农民涌向城市,城市病现象严重。因此,虽然土地的集约经营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有利于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建设,但也要根据本国实际发展情况、发展阶段,有目标、有计划地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有7亿多农民,土地不仅是农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还是一份社会保障,如果盲目进行改革,必定会造成经济停滞、社会不稳定现象的发生。对于失地农民,主要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个制度要涵盖农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使得在土地集中经营后依旧有生活保障。此外,政府应组织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能够在城市找到工作。

(二)加强城市地区的拉力

根据推—拉理论,城市中的工业部门与农村中的农业部门的工资差异是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拉力之一。文中的实证检验也验证了城乡收入差距对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推动作用。从长期看,只有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二、三产业的转移,才能逐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果我们没能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而是将他们禁锢在农村的农业部门,城乡差距会继续加大,从而不仅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我们要加强城市的拉力,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努力解决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达国家城市中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超过60%,而我国这一比例在30%左右。由此可见,第三产业对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有非常大的潜力。第三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比较低,就业弹性高,有利于吸收劳动力就业,缓解城市中的失业问题。我国要解决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就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2.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在城市中的中小企业就业。大型企业一般资本技术含量高,对劳动力的需求比较少。中小企业启动资金少,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城镇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我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其对周边地区劳动力的就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大量的劳动力进入城市,产生了大量的消费需求,又促进了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

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主要面临用工难、负担重、融资难等问题。(1)中小企业用工难问题。社会存在剩余劳动力与中小企业用工难这一问题看似矛盾,但在现实情况中确实存在。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中小企业工作环境差、工资低、管理混乱等问题无法吸引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劳动力就业观念问题,认为中小企业不正规,没有发展前途。中小企业应改善自身问题来留住员工,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劳动力就业观念,搭建就业信息平台,使就业信息更加顺畅。(2)中小企业负担重问题。创立中小企业孵化园,给予新创建的中小型企业以政策优惠,并加强集聚效应。对于大量创造劳动岗位的企业,应给予税收优惠或补贴。(3)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成立专门的担保公司为一些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担保以解决其资金问题,全面落实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

(三)减小转移过程中的摩擦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除受到推力与拉力外,转移过程中还存在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我们将它们定义为摩擦力。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转移动机后,并不能将其转变为迁移事实,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比较低,在转移前又缺乏相关的技能培训,很多人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也极其不稳定,发生回流的现象比较严重。其次,蔡昉将劳动力转移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农村劳动力从农村的农业转移到城市中的二、三产业,这个过程依靠农民自身可以完成;二是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劳动力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社会权利与城市居民趋同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这个过程在我国还受到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限制,且这一过程农民自身无法完成。

1.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一是高度重视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初中文化水平为劳动力转移的一个分水岭,初中文化以下的农村劳动力向外迁移的意愿本身比较低,其文化程度在城市也很难找到相应的工作。因此,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例如,上文中提到的“撤点并校”政策,本意为整合教育资源,但在实际过程中实施不到位,导致很多农村的孩子无学可上,必须到较远的地区上学,这就是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

二是切实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本较低。由于人力资本低,大部分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的都是一些危险系数高、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的工作,而这些工作报酬相对并不高。另外,沿海地区制造业企业对于技术性工人的需求量非常大,大部分农民工因没有受过相关技能培训而被拒之门外。政府应鼓励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那些初高中毕业报考职业技术学校的农村生源的学生予以补贴。对于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应由政府出资,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2.减小转移过程中的制度阻力。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除特大城市还保留有基于户籍买房、上学的制度外,中小城市对于农村劳动力已完全放开。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我国当前劳动力已完全实现自由流动,即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城市中的非农产业这一过程已经实现,但在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过程中却受到了阻碍。主要表现为在城市中就业难、社会保障难、子女上学难及受歧视,这些都导致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对于城市没有归属感,在城市的工作大多为暂时性的,并没有作长期迁移的打算。然而,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受歧视这些都与城乡二元体制有关,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真正的转移,即完成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必须继续深化对城乡二元制度的改革。

各级政府要转变之前城乡二元分割的管理思路,重视农民工市民化这一问题。很多地方政府只是把进城的农村劳动力当作廉价的劳动力,并不十分关注其在城市的各种权益。当农民工利益与城市利益发生冲突时,大多数地方政府也是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忽视农民工利益。转变思路,就是要把农民工问题当作一件大事,把农民工问题与地方的工业化、城市化联系起来。

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改善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强制用工单位与劳动力签订用工合同,强制用工单位为劳动力上意外伤害险。基于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点,改革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使其能够跟随农民工跨省流动。对教育制度进行逐步改革,加快实现异地高考制度,使农村劳动力可以带自己的子女进行迁移,享受城市更好的教育资源。通过舆论提高农民工的地位,城市公共服务共享,减少农民工与当地居民的文化隔阂。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不可避免涉及到各方利益的冲突,但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民工的利益,树立长、中、短期目标,按步骤完成。

(四)提升信息化的助动力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我国乡—城劳动力的转移存在正向作用。信息化越发达,越能推动劳动力之间的转移。首先,信息化的发展可以让农村地区的人们思想更开放。研究表明,内陆地区由于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少,存在一定的恋家心理,不愿意向外迁移。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便利,可以通过港口与外界交流,其竞争意识更强,迁移的动机也较强。信息的传播可以成为内陆地区了解外界的重要手段,思想开放程度也会大大提高。其次,就业市场信息化可以帮助劳动力减小搜寻工作的成本,使得一些没有社会关系网络禀赋的农村劳动力也有外出打工的可能性。最后,通过信息化培训手段可以低成本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

1.加强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一是要改善农村信息化基础条件。在农村地区已基本接通电话、电视的情况下,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强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村信息化基础条件。在移动电话普及的今天,要重点加强农村地区电信网络覆盖率,在方便农民生活的同时提高其与外界沟通的能力。二是要在农村基层组织中设置信息员这一职位,信息员起到沟通农村内部与外界的作用。在以往推行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都注重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外界的信息传递到农村中,而忽视了将农村内部的信息传递出去。信息化的建设必须做到双向流动,缺失其中一环必将导致信息的沟通不畅。

2.搭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信息平台。构建劳务信息平台,加强劳务输出地与劳务用工地的信息对接。据统计,2013年我国有近1.7亿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跨省、跨区流动。由于我国区域发展差异比较大,南方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对劳动力的需求比较大,而内陆省份劳动力比较丰富。由于就业信息的不畅,可能会导致沿海省份的“用工荒”与内陆省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并存的现象。因此,应通过政府搭建信息平台来解决这一信息不对称问题。沿海省份政府搭建企业用工信息平台,企业用户可以随时登陆平台发布招工信息如招工人数、要求等,而内陆省份将赋闲在家的农村劳动力的信息录入劳动力信息平台,主要包括希望工作的地区、岗位、自身技能等信息。将两平台进行对接后,劳务输入省份的用工单位可以通过平台直接搜寻到满足其需求的劳动力并与其取得联系,劳务输出省份可将用工信息通过电视、广播等手段传递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信息的对接可以大大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减少农村劳动力找工作的搜寻成本。

[1]宋丽敏.中国人口城市化与就业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07.

[2]蔡新会.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乡城劳动力迁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

[3]朱镜德.中国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下的两阶段乡—城迁移理论[J].中国人口科学,1999(01):7-9.

[4]赖小琼.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拓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4,2(02):33.

[5]何景熙.“开流断源”:寻求充分就业的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理论与模型[J].人口与经济,2001(02):66-68.

[6]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6(04):55-56.

[7]盛来运.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7(03):56-57.

[8]李勋来,李国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5(07):76-77.

[9]温铁军,温厉.中国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J].中国软科学,2007(07):56-57.

[10]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1(03):77-78.

[11]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J].社会学研究,2002(06):35-36.

[12]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06):35.

[13]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01):66-67.

[14]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J].管理世界,2002(05):66-67.

[15]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04):78-79.

[16]蔡昉.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J].中国人口科学,2007(2):38-39.

[17]李勋来,李国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5(7):56-57.

[责任编辑:李莉]

The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Push-pull Theory in Our Country'Rural-urban Migration

LIU Jin-qiang1,JING Pu-qiu2
(1.Academy of Resource-based Economy Development,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06; 2.School of Economics,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06,China)

The key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about agriculture,rural and peasantry is to advance the surplus rural labor to urban areas and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reasonably and orderly.Through the review of the classical foreign theory of rural-urban migration,the study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defects when Lewis model and Todaro model are applied to China conditions.We analyze Chinese rural-urban migration based on"push-pull"theory,and extend the model,building the index system according to thrust,tension,friction,momentum,etc.,and carrying ou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s rural-urban migration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Finally,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China's rural-urban migration order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rural-urban migration;push-pull theory;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F276

A

2095-106X(2015)03-0072-18

10.13782/j.cnki.2095-106X.2015.03.014

2015-07-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L060)

刘晋强(1990-),男,山西晋城人,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与区域发展;景普秋(1970-),女,山西运城人,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资源型经济、城市与区域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力农村模型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模型小览(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