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徐梅
(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平台的构建研究
李徐梅
(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提上日程,高等职业教育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宗旨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社会应用型人才,重点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专业实训教学成为高职教育尤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计算机专业是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为社会培育了大批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而计算机专业比一般专业课程更加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各种社会及教学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结合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现状研究,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平台的构建进行现实研究,对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的革新提出策略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专业实训平台
近两年来,本科院校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造成了高职院校招生压力日益增加,导致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也明显下降,从而使得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而一向被看好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也陷入了瓶颈,综合大多数高职院校,选择计算机专业就读的学生比较多,而且毕业后计算机行业的毕业生也比较多,但持续走低的就业率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教学模式带来了深刻的改革思考。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市场对于计算机方面的应用人才需求日益扩大,但是在现实中,却出现了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须要重新思考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模式改革问题,计算机专业是一门理论知识丰富、操作性强的实用型专业,因此,在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时,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二者缺一不可。本文就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分析,详解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的必要性,针对如何构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平台提出组织和实施方法,为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秉承着“专业教育承载职业技能培养”的职责,实训教学既要考虑“岗位面向、工作胜任、职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必须适当配合当前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约束[1],在教学活动中逐一落实。促进学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习和实训锻炼,并熟练运用课程学习内容解决实训训练中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构建与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实训平台,让高职学生达到学习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知行合一。
1.1 重理论轻实训的教学观念
高职计算机专业在培养学生时,没有完全认识到计算机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前进,并将这种变化融入计算机学科教学中,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普遍沿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传授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知识灌溉,造成很多学生“纸上谈兵”,课本的理论知识掌握得相当牢固,在实践中很容易混淆操作方法,电脑硬件检修有困难,小型网站做起来吃力,这样的培养只会造成学生的“跛腿”发展,不利于学生就业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
1.2 落后的计算机教学设备
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经费不足的困境,在教学设备上也不能及时更新,甚至选择陈旧的计算机教材,使得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缺少实践性和系统性。计算机专业是一项不断更新发展的信息技术专业,教学设备不能跟随计算机的发展而更新,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进行教学设备落后的计算机专业实训,接受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必然让学生缺少认识新型计算机技术的机会[2],不具备专业发展方向的前瞻性,使得学生学习内容和社会计算机发展相脱节,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和发展,在面对职业选择时,难免出现困境。
1.3 计算机专业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更迭的知识累计的上升过程,特别是在IT行业不断革新发展的当前社会,各种应用软件和计算机设计语言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如果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这一专业特质,不能自我学习和更新知识,在实训锻炼中缺少“举一反三”的创新意识,这就难以满足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的需求,将会被行业无情淘汰。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注重对学生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从社会中计算机行业需求和发展出发,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的实训平台。尤其是当下很多企业,在进行人才选用时,不仅要考核人才的专业技能,评估人才的职业道德,还需要人才具有相关的管理经验,计算机专业亦然如此。
从最近的人才需求结构上看,计算机行业人才普遍短缺,软件企业看中的专业能力依次是编程能力、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与操作系统知识,除这些专业能力之外,对于其他综合职业素养也比较看重,比如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道德以及合作创新能力等。因此,构建计算机专业实训平台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这样的专业实训,可以全面检查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实训锻炼中完成计算机知识系统的巩固,独立自主地解决实训训练面临的困难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在这样的实训锻炼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面对行业竞争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
3.1 创新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主要以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3],在计算机教学中,需要摒弃以往的理论教学与实训训练完全脱离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如“项目案例教学”,边讲解知识边训练技能,并结合计算机行业的新技能突破案例,进行有效的讲练结合,使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要点深入理解、熟练使用。并且在这个实训平台里,教师可以按项目编班,模拟公司企业流程进行计算机课堂案例学习,使学生通过项目案例的设计与学习,对所学知识得以有效地掌握和应用,在这样创新教学中,使学生得到“普遍能力”和专业技能锻炼。
3.2 加强校内实训平台基础设施搭建
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学做”三者合二为一,就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即实训教学,所以实训教学基础设施必须跟上。
3.2.1 更新教学设备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面向网络化、多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就需要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必须跟上计算机的更迭创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学设备的更新,完善先进的教学设备对于学生认识计算机专业未来发展趋向有重要的心理作用,面对型号齐全、功能健全、计算信息强大的新型教学设备,使得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充满期待,对今后的行业发展方向有着明显的定位,也激发了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激情,从而在实训训练中很好地做到知行合一。
3.2.2 重新建构计算机专业教材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工具书,是学生学习内容的载体。所以,教材的编写一定要适应计算机应用发展方向,既不能与行业目标相脱节,又不能片面的追求教学针对性。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教材编写顺序,认识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使学生边学边练,在实践中完成理论知识的完善。当然,也不能忽视对于计算机技能考试内容,对于计算机行业的认证考试也作为实训的主要内容,新的计算机专业教材更具有实用价值,也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
3.2.3 精化师资建设
在进行学生实训平台构建中,教师具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全面的计算机知识体系建构以及教学创新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师团队[4]的培养更为迫切,建设规范的实训教学指导教师团队,鼓励教师进修,了解计算机行业最新动态,进而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
3.3 引进企业化项目的实训模式
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把握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在构建实训平台时,可以引进企业化项目,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在学生实训中,营造企业化训练场所,提供多种形式的学生应用能力训练,有效缩短学生技能与企业需要的差距。然后建立计算机行业最新的软件开发项目案例库,在这个案例库中,对学生所要掌握的开发技能和创新技能重点选题,提供这样一个有利于学生在校接触行业的机会,认识到计算机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对学生起到鼓励作用。最后,在不更改学校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将“企业化项目开发应用”如教学实训中,让学生提前认识企业的运行模式,以及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企业化项目开发,有效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3.4 跨专业的综合实训教学
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行业竞争中,高职院校的学科和专业划分也越来越细化,但是,在实际问题解决中,需要的能力将呈现出复杂化、系统化,单一的专业知识很难解决这样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一个人在学好本专业知识时,也要了解和熟悉其他专业,但是学生在校的时间和精力又比较有限,不可能完全掌握。这就要求在实训中,充分模拟计算机行业的运作模式,解决更切实际的计算机应用型问题,需要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合作实训,在不同专业的合作实训项目中,让不同专业的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进步,既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通过跨专业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平台的构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培养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的重要内容。学校只有在全面了解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整合本校教育教学资源,运用“教学做”的实训教学理念[5],构建具有特色的科学的实训教学体系,搭建适合计算机专业人才发展的实训平台,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当学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他们才能从容地面对市场,与计算机行业零距离接轨,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通过这样的发展模式能有效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实现高职教育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6):21-22.
[2]颜颖.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课程的研究与改革[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26-28.
[3]徐星,魏艳芳.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2):56-57.
[4]陈步英.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0):276.
[5]杨长虹.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实训体系的构建[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3-44,46.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Training Plat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Xumei
(Guizhou Tongren Polytechnic,Tongren 55430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on the agenda,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lso won the great development,the purpos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social talents of high-quality,high skills training,emphasis on train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professional training teaching become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eaching cont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major is a major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which has fostered a large number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s,and the computer science is more emphasis on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than the general professional courses. However,due to the impact of various social and teaching factors,vocational college computer professional training teaching effect is not ideal. I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professional training study,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raining platform of practical study,strategy analysis of the reform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computer is proposed.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omputer major;professional training platform.
作者简介:李徐梅(1975-),女,贵州铜仁,硕士研究生,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