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红
【摘要】近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是一个由“基本封闭”转为“开放、自由与兼容”并且“鼓励个性发展”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出现的文化折衷主义盛行一时且影响深远。本文对近代中国文化折衷主义的历史发展做了详细阐述,最后又提出了对它的理解与反思。
【关键词】近代史 近代文化 折衷主义
【中图分类号】K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18-02
一、近代中国文化折衷主义的提出与内涵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战败,国家处在生存死亡之际。此时,中国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勇敢地站出来,对西方列强对中国发起的鸦片战争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他们认为,西方列强之所以在鸦片战争中取胜,很大原因在于他们拥有先进的工业技术以及军事技术。在这个时期,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大力支持“中体西用”,为当时的国家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而这里的“中体西用”正是近代中国文化折衷主义的实际内涵。
二、近代中国文化折衷主义的初期发展
1.19世纪60年代
19世纪60年代,“中体西用”观念已经在中国各个阶层、各个领域流传开来。同时,中国近代思想家冯桂芬在他的著作《校邠庐抗议》中也对“中体西用”这一观念进行了确定的定义。该本著作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生产等多个领域,明确承认了中国文化“不如夷”的思想。冯桂芬的主张,基本界定了近代中国文化折衷主义——“中体西用”的内涵。
2.洋务运动时期
在这个时期,洋务官僚和初期的维新派人士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与贯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洋务派与先前的林则徐、魏源等人都是提倡“中体西用”的,但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林则徐、魏源等人对西方文化是接受、认同的;而洋务派是出于有意识的对西方文化抗拒,虽然他们也主张“中体西用”,接受西方文化,但他们人为地规范了西方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三、近代中国文化折衷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进入19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一部分更加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从洋务派群体中分离出来,即早期的维新思想家。他们在思想认识上对“中体西用”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认为“中国教化最好,民物最殷”,并主张在学习西方文化时,“不必尽改旧章,专行西法”。由此看出,早期维新思想家对“中体西用”的理解与认知相比洋务派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进一步发展了”其实是早期维新思想家将“中体西用”中的“中体”范围缩小了,而将“西用”的内涵与外延扩大了。这种“缩小”和“扩大”的变化,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近代中国时期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正在不断向前发展。
四、近代中国文化折衷主义的理解与反思
1.近代中国文化折衷主义的理解
对于近代中国文化的折衷主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从本质上讲,近代中国文化的折衷主义就是“中体西用”观念的实施与变革。无论是作为一种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指导思想,还是作为一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都是一种文化模式,是一种解决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价值选择。当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行为对它的理解与运用方法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如何理解,如何运用,都反应了它作为一种文化反应与选择的功能与价值。
其次,近代中国文化的折衷主义打破了中国千百年来以自身传统文化为中心的观念,提倡解放思想、让近代中国人学会了用全新的眼光看外部世界。这是因为“中体西用”,中国人才能通过“西学中用”“以夷攻夷”等,推动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在思想上,中国人从最初的排斥一切外来文化、拒绝一切西方事物,到承认西方、学习西方、运用西方,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在对待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问题上的观念变化与思想进步。
最后,我们应当明白,近代中国文化的折衷主义毕竟只是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交流、融合中的最初形式,并不是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最佳选择。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并不是建立在对中西文化的科学分析和价值判断之上的,而是一种具有折衷意味的价值选择,没有严谨性、科学性。
2.近代中国文化折衷主义的反思
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历经上千年的风风雨雨,才有了今日的繁荣富强,而近代中国的文化折衷主义也只不过是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的一片浪花。但是,它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留给当代人太多太多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例如,面对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如何应对?面对西方文化,我们是全盘接受,还是全盘否定,若接受,接受什么?若否定,又否定什么?
参考文献:
[1]熊吕茂.中国近代文化思潮述评[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
[2]姜昱子.近代中国文化观的革新历程[J].江汉论坛,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