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因子HY402H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关系及其意义

2015-12-30 08:45俞敏,覃鹏飞,黄奕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8期

补体因子HY402H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关系及其意义

俞敏覃鹏飞黄奕平李明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广东深圳518116)

摘要〔〕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Y402H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1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同年龄段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健康组,测定两组补体因子HY402H的多态性差异,并分析病例组不同基因型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变化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血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C〔(4.84±1.0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95±0.75)mmol/L〕显著高于健康组〔(4.13±0.93)mmol/L、(2.64±0.82)mmol/L〕(P<0.05)。HY402H基因型为CC、TC的左侧IMT分别为(1.10±0.42)mm、(1.08±0.37)mm、右侧IMT分别为(1.11±0.35)mm、(1.08±0.40)mm均显著高于基因型为TT的患者(P<0.05)。结论补体因子HY402H基因多态性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关系尚不明确,但是可能与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补体因子;HY402H基因多态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

通讯作者:李明(1958-),男,硕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研究。

第一作者:俞敏(1984-),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研究。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但公认为血脂代谢异常是该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AS)在该疾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已证实〔1,2〕,血管内发生AS的过程中补体系统起到关键性作用。一些补体成分,比如C3,C5a等,可作为A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直接影响患者发生AS、冠心病及脑血管病的潜在概率。补体因子H(CFH)是人体内十分重要的补体之一,是一种可溶性单链血清蛋白,它在人体内的作用是与B因子或Bb竞争性结合C3b,阻碍C3转换酶的生成。本研究探讨补体因子HY420H基因多态性与AS性脑梗死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临床确诊的1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AS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同年龄段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健康组。纳入标准:①脑梗死的诊断参考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②经过头颅CT、MRI检查确诊;③接收了本研究的各项检查。排除标准:心源性栓塞、脑出血、脑血管肿瘤、甲状腺功能障碍、梗死后出血的患者。病例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60~87岁,平均(73.2±7.8)岁;体质量指数(BMI)(23.5±3.1)kg/m2;收缩压(114.6±8.2)mmHg,舒张压(76.3±9.4)mmHg;冠心病史8例,高血压史14例;糖尿病史5例,吸烟史(>5支/d)31例。健康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60~85岁,平均(71.6±7.2)岁;BMI(22.8±3.0)kg/m2;收缩压(118.3±9.5)mmHg,舒张压(73.7±7.7)mmHg;吸烟史(>5支/d)28例。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生化指标检测方法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8 ml,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U5800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血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1.3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为HPSONOS 5500,探头频率为10 MHz。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在涂抹耦合剂后采用超声探头分别检测两侧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处(BIF)及颈内动脉(ICA)颅外段。测量血管内膜-中膜厚度(IMT)、管壁内径和粥样硬化斑块回声强度。

1.4HY402H基因多态性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4 ml,3 000 r,离心10 min,弃去上清,收集沉淀细胞。采用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白细胞中的DNA,采用核酸分析仪检测所得DNA浓度,贮存在-80℃冰箱中。由上海生物工程服务有限公司设计PCR序列,上游引物:5'-AGGACTACAGGTGACT-3',下游引物:5'-CACAGGTCAAAGAGTACTCC-3'。各取1 μl的上下游引物,2 μl dNTP混合物,1 μl模版DNA。先采用95℃变性30 s,55℃退火30 s,72℃延伸30 s,循环30次,最后一次循环后,72℃延伸5 min〔3〕。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AS9.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生化指标比较病例组ALT、TG、BUN、Cr、HDL-C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C、LDL-C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见表1。

2.2两组HY402H基因多态性分布两组TT、TC、CC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见表2。

2.3病例组不同HY402H基因左右两侧的IMT检测值比较HY402H基因型为CC、TC的左〔(1.10±0.42)mm、(1.08±0.37)mm〕、右侧IMT〔(1.11±0.35)mm、(1.08±0.40)mm〕均显著高于基因型为TT〔0.83±0.26)mm,(0.84±0.26)mm〕的患者(P<0.05)。

组别ALT(U/L)TG(mmol/L)TC(mmol/L)BUN(mmol/L)Cr(μmol/L)HDL-C(mmol/L)LDL-C(mmol/L)病例组28.6±17.31.62±0.804.84±1.064.85±2.1487.5±9.41.18±0.272.95±0.75健康组24.9±16.21.60±0.794.13±0.934.67±1.9585.3±8.91.21±0.322.64±0.82t/P值1.561/>0.050.178/>0.052.252/<0.050.622/>0.051.67/>0.050.717/>0.052.79/<0.05

表2两组的HY402H基因多态性分布(n=100)

组别基因型〔n(%)〕TTTCCC等位基因频率TC病例组47(47)43(43)10(10)0.5520.448健康组54(54)38(38)8(8)0.6040.396χ2值0.980.5190.244 0.512P值0.3220.4710.621 0.474

3讨论

脑梗死的发病因素种类繁多,具体的致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但AS既是脑梗死发病的重要病因,也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5〕,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慢性炎症”学说及“自身免疫”学说是该疾病发病的可能机制,认为炎症和免疫机制发生异常引起该疾病的发生。补体系统参与了机体免疫系统的构成,该系统活化后分泌的物质共同参与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在机体发生感染、免疫功能异常时发挥治疗性作用,它还具有监督体内免疫功能是否异常的作用,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补体系统产生的物质可对人体的正常组织造成损伤。CFH Y402H基因多态性是CFH常见多态性之一,位于第9外显子。CFH Y402H基因突变多是1 277位置上的碱基发生C→T的改变,造成其转录的mR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明显改变,发生正电荷的组氨酸代替了具有疏水性的酪氨酸,该变异存在于CFH发病过程中,其主要的突变位点在于肝素、C反应蛋白(CRP)结合位点区域S-位点半胱氨酸富集蛋白(SCR7)〔6〕,减少患者体内CFH与肝素或CRP的结合数量,明显降低CFH对C3b的亲和力〔7〕,从而发挥抑制补体系统活化的作用。所以,CFH Y402H基因多态性对CFH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CFH基因很可能是CI基因的一个重要候选基因。血浆LDL-C水平升高是AS的重要危险因素,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8〕。CFH Y402H多态性是该基因序列的1 277位置发生基因突变,发生T→C突变,产生Tasl限制性酶切位点〔9〕。本文检测病例组和健康组患者的TT、TC、CC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可能因为本研究样本量小,纳入标准有关。本文可见CFH基因Y402H变异的发生与IMT增厚有关,其可能机制为CFH氨基酸序列的改变造成CHF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使其无法有效与CRP、肝素等结合。CFH基因Y402H变异降低了它对局部组织的保护能力,一些因素可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加重,最终导致AS发生〔10〕。但CFH Y402H基因多态性与AS和AS性疾病的关系还不确定。

4参考文献

1邓远琼,刘伯胜,邓远琪,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其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2):3057-61.

2罗春华,李国静,刘敏,等.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30):3676-8.

3相波,丁晓洁,张磊,等.脂联素基因多态性(-11377C/G,-3964A/G,-45T/G)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31(2):125-9.

4刘文虎,罗永伟,孟令海,等.复发性和首发性脑梗死患者头颈部CT血管成像特点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8):823-6.

5Lorenz MW,Marlins HS,Bots ML,etal.Prediction of clinical cardiovascularevents with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irculation,2007;115(4):459-67.

6方凯,田君,秦雪英,等.补体因子H与ARMS2基因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关联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6):467-71.

7相波,丁晓洁,张磊,等.脂联素基因多态性(-11377C/G,-3964A/G,-45T/G)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31(2):125-9.

8张晋霞,张志勇,刘斌,等.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9):2381-3.

9胡晓雁,肖志杰,刘晗睿,等.脂蛋白脂肪酶-447C/G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20(10):918-22.

10李凤,陈明,喻明,等.MMP-2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初发及复发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32(2):104-7.

〔2014-07-19修回〕

(编辑苑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