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与内在机制——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

2015-12-30 06:26:38张海云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35期
关键词:产业布局总产值曲线图

■ 张海云(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

关于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及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已经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诸多突出成果,但整体来看,现有研究依然缺乏系统性,或是集中于某一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或者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宏观影响。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为主,主要集中在通过GDP增长情况及三次产业结构变迁角度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及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缺少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定量分析以及更为精确的动态计量模型的运用,论证结构存在疏漏和不完善之处,因果关系无法让人绝对信服。在研究区域上以宏观范畴为主,并未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及生态环境变化关系进行区域尺度上的研究。

本文首先建立了陕西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并进行指数提取,然后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陕西省经济增长、产业布局效益和生态环境质量相互影响的力度和方向,最后应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方法分析了陕西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的互动规律,试图为陕西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优化及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新思路。

陕西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互动关系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根据前人对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及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结合陕西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指标选取,指标选取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数据的可得性与可操作性因素,以及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及可比性原则。据此,构建了能够全面反映陕西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本研究中的数据来源于历年《陕西省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陕西省统计局网站。

(二)数据分析与结果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陕西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指数(FGDP)、产业布局效益指数(FCYBJ)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数据(FSTHJ)。据此,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陕西地区经济增长、产业布局效益和生态环境质量之间互动关系。

1.序列平稳性检验。为防止分析过程中出现伪回归,首先利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陕西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指数(FGDP)、产业布局效益指数(FCYBJ)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数据(FSTHJ)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该序列在经过一阶差分之后为平稳序列,即FGDP、FCYBJ和FSTHJ均为一阶单整序列I。

2.协整检验。在证明序列为一阶单整序列之后,对序列进行协整检验。整检验过程中,首先构建陕西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指数(FGDP)、产业布局效益指数(FCYBJ)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数据(FSTHJ)之间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由于VAR模型与滞后阶数差异存在密切关系,还需综合考虑LR、FPE、AIC、SC和HQ准则,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LR、FPE、AIC、SC和HQ准则最终预测误差均指向滞后1阶。因此,本文选取滞后1阶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然后,运用迹统计量检验法和最大特征根检验法,根据建立的VAR模型对FGDP、FCYBJ和FSTHJ进行协整检验,如表4、表5所示。

表1 陕西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表2 序列平稳性检验结果

表3 VAR模型的滞后阶数

表4 协整关系的迹统计量检验

表5 协整关系的最大特征根检验

表6 FGDP、FCYBJ和FSTHJ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表7 陕西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与环境污染关系模型表

图1 工业废水排放量与GDP变动曲线图

图2 化学耗氧量与工业总产值变动曲线图

图3 酚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变动曲线图

图4 工业废气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变动曲线图

图5 工业烟尘排放量与GDP变动曲线图

由表4、表5可知,经济发展实力指数(FGDP)、产业布局效益指数(FCYBJ)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数据(FSTHJ)之间具有一个协整向量,三者为长期稳定关系。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证明了序列的协整关系之后,对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FSTHJ是FCYBJ的单向Granger原因,FGDP是FCYBJ和FSTHJ的单向Granger原因,即陕西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经济增长制约与影响着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影响与制约产业布局效益。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优化、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只有三者处于协调发展状态时,才能保障整个系统处于良性运作中。

陕西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互动的内在规律

(一)建立关系模型

应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方法分析陕西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互动的内在规律,所取各指标口径均为2013年年末口径,数据来源于《陕西统计年鉴(2013)》。运用spss分析软件得到陕西省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与环境污染关系模型表,如表7所示。

(二)数据分析

结合上述关系模型,生成陕西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与GDP关系变动曲线图(见图1),其回归拟合系数R2值为0.8497,曲线呈倒“U”形,说明陕西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发展间的函数关系与实际值之间具备较高的拟合度,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不断减少。

为进一步研究陕西地区工业总产值与水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关系,选取化学耗氧量和酚类排放量两个环境质量指标分别生成化学耗氧量与工业总产值变动曲线图(见图2)和酚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变动曲线图(见图3)。化学耗氧量与工业总产值之间为负相关,回归拟合系数为-0.8554,两者间的函数关系曲线呈“U”形,说明随着工业总产值的上升,化学耗氧量在逐渐下降。同时酚类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的相关系数为0.757,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回归拟合系数为0.6135,说明随经济发展,酚类排放量也在增加,从图3的拟合曲线中可以看出,陕西地区酚类排放量已出现微弱的下降趋势。由此推断,陕西地区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导致酚类排放量上升,而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对环境治理的投入,使酚类排放量开始下降。

为研究陕西地区废气污染与工业总产值、GDP之间的关系,选取工业废气量与工业烟尘排放量两个环境指标,生成工业废气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变动曲线图(见图4)和工业烟尘排放量与GDP变动曲线图(见图5)。由图可知,随经济的不断发展,陕西地区工业废气排放量与工业烟尘排放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三)研究结果

1.污染排放总量受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由经济发展与工业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可知,各种污染物排放总量随经济发展而不断下降,经济发展程度越高,水、大气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也就越低,这主要是因经济发展为环保工作投入了更多资金支持,以从经济补偿方面弥补企业在经营中用于治理污染的成本,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与产业布局优化的目的。

2.产业布局是影响环境污染物质组成的重要因素。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各种污染物质的生产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但是由于各城市产业布局差异,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也存在相应差异。陕西地区由于其产业布局的特殊性,化学耗氧量和酚类排放量均与工业总产值密切相关,工业烟尘排放量与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环境变化主要受到大气及水污染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陕西地区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纺织等产业部门的集中生产所造成的,说明陕西地区大气污染物质受到不同产业部门的影响。

结论与建议

首先,发展循环经济,为产业布局优化与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指明方向。循环经济以生态学规律为依据对人类经济活动进行指导,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加快产业布局优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因素。未来陕西地区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间的进一步互动与产业布局优化,尤其要注重发展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尽可能地减少废物排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以低碳发展为导向,优化产业布局。陕西地区应积极改造或直接淘汰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工业,推动第二产业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方向发展,综合考虑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等综合因素,加快发展高层次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推动金融、保险、旅游、文化等行业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产业布局优化。

最后,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实现陕西地区经济实力、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上的立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针对湖泊、湿地等禁止或限制开发区的主要生态类型,设立专门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以用于生态修复与维护,通过合理开发与保护,推动陕西地区经济实力、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王雪辉.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时空耦合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杨林青.西北五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比较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3

3.余凤鸣,周杜辉,杜忠潮,张阳生.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2(4)

猜你喜欢
产业布局总产值曲线图
我国天然花岗石临矿产业布局初见端倪
石材(2022年1期)2023-01-07 09:28:51
秦皇岛煤价周曲线图
秦皇岛煤价周曲线图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业布局特征研究
2019年来宾市蔗糖业总产值近100亿元
广西糖业(2020年3期)2020-09-25 08:32:44
广西北海市银海区多产业布局就业扶贫车间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08-24 07:35:00
秦皇岛煤价周曲线图
秦皇岛煤价周曲线图
隆力奇 加速“一带一路”产业布局
陕西林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千亿元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