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佟金萍 副教授 曹 倩 秦 腾 陈国栋(、常州大学商学院江苏常州 364、河海大学商学院 南京 0098)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粗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经济增长道路,高速的经济增长以高昂的资源环境为代价。“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已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尽管国家一直致力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然而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中国的GDP增长了15倍,而能源消费增长了近4倍,单位GDP消耗的主要资源和污染物排放远高于发达国家。由此可见,我国经济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较高,还未打破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之间的联系,即实现两者脱钩。
脱钩最先出现在物理学领域,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不同的变化趋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发展,脱钩逐渐被应用到经济领域,得益于此,国内外众多学者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从判断脱钩状态的脱钩测度方法看,脱钩的方法有很多,有计量分析法、变化量综合分析法、弹性分析法、描述统计分析法、差分回归系数法、脱钩指数法等。目前采用较多的主要有脱钩因子法、Tapio脱钩方法、Dr脱钩指数;从状态划分看,OECD国家把脱钩分为相对脱钩与绝对脱钩两种状态。Jukns(2003)则将脱钩分为初级脱钩和次级脱钩,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利用的脱钩为初级脱钩,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脱钩为次级脱钩。Petri Tapio(2005)进一步将脱钩细分为八个状态,分别为弱脱钩、强脱钩、衰退脱钩、扩张连结、衰退连结、扩张负脱钩、强负脱钩、弱负脱钩。陆 钟 武(2011)教授基于IGT方程和IeGTX方程,分别导出了资源脱钩指数和排放脱钩指数。又根据脱钩指数值,将GDP与资源消耗及废物排放的脱钩程度分为绝对脱钩、相对脱钩和未脱钩3种状态;从应用领域看,脱钩在交通、资源环境、能源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的同时,不断被应用到新领域,其中在碳排放和土地资源方面的应用最为广泛。
虽然目前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研究脱钩的方法存在一定缺陷,脱钩因子法简单把脱钩分为脱钩和未脱钩,不能准确客观的反映复杂事实,Tapio脱钩方法的划分过于精细,容易导致混乱。Dr脱钩指数法的划分比较符合脱钩渐进的过程,但划分略简单。
有鉴于此,本文基于改进状态的Dr脱钩指数法,全面、系统地测算并分析了我国1978-2013年期间以及2000-2012年期间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关系,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未来我国区域能耗变化进行了预测。
本文采用Dr脱钩指数测算方法,并对其脱钩状态划分进行了改进。Dr脱钩指数的公式如下:
其中,R为同期内单位GDP资源消耗的年下降率。G为一定时期内GDP的年增长率。本文对脱钩状态划分的改进如表1所示。
表1 两种经济状态下的资源脱钩状态分类
图1 1978-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状态
表2 中国1978-2013年Dr脱钩指数计算下的脱钩弹性及状态
图2 2000-2005年、2005-2010年和2010-2012年全国GDP和能耗Dr脱钩的区域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在未脱钩和绝对脱钩上,沿用陆教授的划分,而把相对脱钩分为强脱钩和弱脱钩,临界值为0.5。选择0.5作为临界值,其原因一是它是(0,1)区间的中值,二是根据脱钩公式的推导,资源消耗保持不变的临界值为,得Dr值为1;R=0时,得DR值为0,取R得中位数,,代入公式得Dr值为0.5,因此选择0.5作为划分临界值是符合此脱钩公式原理的。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从图1可 以 看 出,1978-2013年,中国GDP和能源消耗总量都呈持续增长趋势。GDP的年增长率在10%上下波动,能源消耗量年增长率在15%上下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大;两者的发展趋势总体相同,但不完全吻合,需要进一步作分析。
根据公式(1),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1978-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总体处于弱脱钩态势,平均脱钩指数为0.444。“六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中期的脱钩弹性值分别为0.620、0.320、0.511、0.754、-0.024、0.421、0.414,其中脱钩程度最高和最低时期分别为“九五”计划和“十五”规划。
第二,1978-2013年,我国GDP与能耗脱钩程度先升再降,然后又升再降,呈上升趋势的区间有1979-1990年和2000-2010年,呈下降趋势的区间有1990-2000年和2010-2013年。
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的脱钩情况,基于2000-2012年我国30个省(未包括西藏、台湾、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和能源数据,测算这12年来各省的脱钩状况。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3)、《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1-2013)和各省统计年鉴,地区生产总值采用2000年的不变价格。
我国30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态势演变如图2所示。由图2 可知:
2000-2005年,我国56.7%的省份未脱钩。有12个省份(北京、天津、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北、贵州、甘肃、青海)实现弱脱钩,即弹性值在0.5以下,占全国样本总数的40%。2005-2010年,我国大多数省份脱钩程度达到最高。全国96.7%的省份实现了脱钩,其中有5个省份(北京、吉林、上海、山东、贵州)实现了强脱钩。脱钩程度最高的是北京,其弹性值为0.858,脱钩程度最低的为山西,弹性值为-0.169。2010-2012年,我国实现脱钩的省份有所下降。全国90%的省份实现了弱脱钩,比上个时期下降了6.7%;弹性值小于0的有3个省份,0-0.5之间25个,0.5-1之间2个,还没有省份弹性值大于1,实现绝对脱钩。
未来我国区域脱钩态势如何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能源消费总量的预测来了解未来我国区域脱钩态势是预测脱钩态势的重要方法。我国能源消费需求的自然发展趋势表现为S型曲线变化。Logistic模型具有数学计算的简单性和经济含义上的明显性,更能灵活地描述能源消费S型变化趋势。因此,采用Logistic模型预测能源消费总量变化,从而来预测脱钩态势,公式如下:
式中,yt表示第t年能源消费的 Logistic模型预测值,t表示年份,b、r、k为Logistic模型参数。
首先,对我国各省级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变化进行了预测,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2015-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较快的省份有天津、黑龙江、安徽、海南、陕西、青海和新疆,其中15年内陕西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3.6倍,增长最快;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较慢的省份有内蒙古、上海、浙江、山东、广东、江苏等,其中浙江的能源消费增长率几乎为0,增长最慢。能源消费总量过亿吨标准煤的省份由24个增长到27个。2030年时,已经实现脱钩态势的省份有内蒙古和浙江,脱钩态势较好的还有河北、上海、江苏、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和宁夏。总体来说,2015-2030年,大部分省份的能源消费总量都呈增长趋势,还没有实现绝对脱钩,节能压力不容乐观。
表3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我国各省级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变化预测(2015-2030年) 单位:万t标准煤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如下:
1978-2013年,我国GDP和能耗整体处于弱脱钩状态,其中“九五”计划时期脱钩程度最高,“十五”计划时期脱钩程度最低。目前实现弱脱钩主要得益于能源效率的提高。由于技术进步不仅能提高能源效率,还能引起的能源回弹效应,这使得因能效提高节约的能源量抵消因经济增长以及能源价格降低带来的能源消费的增加量的能力降低。因此,我国GDP和能耗弱脱钩的状态还将会持续一段时期。
2000-2005年,我国省级层面上主要表现为未脱钩状态,2005-2012年则表现为弱脱钩状态。全国大多省份脱钩程度先上升后下降,上升幅度大于下降幅度,2005-2010年脱钩程度最高。
2015-2030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有逐渐上升趋势。在自然趋势和国家规划和政府的宏观引导双重驱动下,我国能耗的增长率会逐渐下降,在2030年左右,我国能耗增长率在3.4%左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与能耗未有实现绝对脱钩的态势。
通过以上分析,得到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在现有的条件下,很难短时间内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将有助于逐渐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第二,提高能效,推动技术创新。降低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已逐渐成为我国推进脱钩进展的最重要手段和方式。第三,平衡东、中、西部发展,逐步改善中、西部因经济、技术落后而导致能源浪费、能源结构不合理现状。第四,考虑区域特征,强化区域政策导向。根据八大经济区的脱钩现状和区域特点,差异化制定能源发展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20111h/content-1825838.htm,2011-03-16/2011-04-22
2.白春礼.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R].中国科学院,2012
3.钟太洋,黄贤金,韩立等.资源环境领域脱钩分析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8)OECD.Environmental Indicator Development,Measurement and Use[R].Paris:OECD,2003:13
4.Tapio P.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Degree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1970 and 2001[J].Journal of Transport Policy,2005,(12)
5.陆钟武,王鹤鸣,岳强.脱钩指数:资源消耗、废物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定量表达[J].资源科学,2011,33(1)
6.Jukns Romualdas.Transition Period in Lithuania-do We Move Sustainabilit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3,4-9
7.盖美,胡杭爱,柯丽娜.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2)
8.苑清敏,邱静,秦聪聪.天津市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脱钩关系及反弹效应研究[J].资源科学,2014,36(5)
9.王崇梅.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
10.吴丹.中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脱钩态势评价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14,29(1)
11.李忠民,姚宇,庆东瑞.产业发展、GDP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1)
12.彭佳雯,黄贤金,钟太洋等.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研究[J].资源科学,2011,33(4)
13.孙耀华,李忠民等.中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5)
14.武红,谷树忠,周洪等.河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资源科学,2011,33(10)
15.田云,张俊飚,李波.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施工比较及脱钩效应[J].自然资源学报,2012,34(11)
16.梁日忠,张林浩.1990-2008年中国化学工业碳排放脱钩和反弹效应研究[J].资源科学,2013,35(2)
17.公维凤,周德群,王传会.省际低碳经济增长路径优化及碳排放脱钩预测[J].科研管理,2013,34(5)
18.陈百明,杜红亮.试论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脱钩研究[J].资源科学,2006,28(5)
19.张文斌,陈英,张仁陟等.基于脱钩分析方法的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4)
20.杜强,陈乔,杨锐.基于Logistic模型的中国各省碳排放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