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2015-12-29 06:57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消费信贷消费观分配

徐 敏

(长春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消费需求虽然是每个消费者个体选择的综合结果,但我国当前正处于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双重转型期,消费需求不足更多地受到转型和制度因素的影响。因此,发源于西方国家且不考虑社会转型和制度因素的西方消费理论并不能完全解决我国的消费不足问题,我国经济现实迫切需要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指导。但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学者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研究不足,甚至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内涵也未能达成共识。

一、文献综述

马克思本人没有明确提出消费理论,更没有明确界定消费理论的内涵。国内学者在研究马克思消费理论的过程中,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内涵进行了一定研究,但迄今为止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

唐小彬认为马克思消费理论包括十大原理:一般意义的消费兼具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两种含义的原理,特定意义上的消费只有生活性消费一重含义的原理,在人们的生活中存在各种消费需要的原理,消费需要和消费需求之间相互区别和相互联系的原理,消费与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相互作用的原理,生产结构必须适应消费结构的原理,消费力、绝对消费力和社会消费力的原理,必需消费品每天的平均需要量的原理,在消费资料的范畴中应包括一定量的服务的原理,消费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的原理。[1]尹世杰将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内涵概括为:社会需要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消费需要在社会需要体系中的地位,需要的满足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消费需要的层次性,需要与需求,不断满足消费需要的途径。[2]王瑞华将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内涵概括为消费与生产、消费与消费力、消费与人的自由时间三大方面。[3]朱晓认为马克思消费理论研究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消费力、人的自由时间及其重要作用。[4]洪银兴、葛扬根据《资本论》中马克思的相关论述,认为马克思消费理论包括消费与生产、个人消费、消费力与消费结构、消费与人的自由时间。[5]白学秋、谭祖开将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内涵界定为:消费的分类即资本主义消费的本质,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拉动作用,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适度消费观,影响消费的经济制度因素。[6]赵萍将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内涵概括为消费的概念、消费的地位、消费的社会属性、社会制度与消费、供求关系与消费、劳动价值论与消费、生产理论与消费、再生产理论与消费、剩余价值论与消费、经济危机理论与消费、积累与消费、消费与自然、消费力理论、信用消费。[7]杨宏认为马克思消费理论包括消费与生产同一、消费在生产全过程中的作用、消费力理论、和谐消费四个方面。[8]赵振华认为马克思主要从消费的分类、生产消费辩证关系两方面研究消费,并将消费划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资本家的消费和工人的消费;马克思对生产和消费辩证关系的研究既包括对一般意义上生产和消费辩证关系的研究,也包括对不同社会制度下(资本主义以前的农耕社会时期、资本主义制度、未来社会制度)生产和消费关系的研究。[9]魏红霞将马克思消费理论概括为经济价值维度和伦理价值维度两个方面,前者指马克思对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后者指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消费异化的研究。[10]柯利认为马克思消费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适度消费理念,强调依靠科技对产品可循环和再利用的循环消费理念,强调人类要不断增加对发展资料和精神产品的增量消费理念。[11]陈承明、李巍认为马克思对消费的研究包括社会再生产的消费理论、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理论和未来社会的消费理论。[12]隋牧蓉对马克思消费理论内涵的界定与陈承明、李巍完全相同。[13]李长春、蒋和胜将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内涵归结为简单商品流通中的消费、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消费、资本主义流通过程的消费、资本主义总过程中的消费。[14]崔秀红认为马克思消费理论主要研究了四大问题:消费划分为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关系;消费结构与收入和生产结构的关系;消费观。[15]

从目前国内学者对马克思消费理论内涵的研究来看,有的学者是根据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具体内容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内涵进行界定,有的学者是在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的基础上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内涵进行界定。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第一种方法具体而丰富,但缺乏系统思考;第二种方法抽象而概括,但又不能囊括所有的理论。

二、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科学内涵的界定

马克思并没有系统提出他的消费思想,而是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对消费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论述,所以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科学内涵的界定要抓住主线,同时将主要内容概括进来。纵观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对消费问题的论述,特别是根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59-1861年经济学著作和手稿》《工资、价格和利润》《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界定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内涵。

(一)消费及消费结构理论

在马克思之前,古典经济学消费理论对消费进行了一定研究,但是古典经济学消费理论将消费划分为生产的消费(维持生产者的消费)和非生产的消费(维持非生产者的消费),并且仅重视生产的消费而忽视非生产的消费。马克思突破了古典经济学的这种传统,将消费划分为生产的消费和个人的消费。他指出:“工人的消费有两种。在生产中他通过自己的劳动消费生产资料,并把生产资料转化为价值高于预付资本价值的产品,这就是他的生产消费……工人把购买他的劳动力的资本家而支付给他的货币用于生活资料;这是他的个人消费。”[16]卷1,659在这里,马克思以工人的消费为例对消费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消费既包括生产的消费,也包括个人消费。生产的消费是生产者通过劳动对生产资料的消费,个人消费是本来意义上的消费。这说明古典经济学消费理论中生产的消费和非生产的消费都包含在了马克思的个人消费的概念内。马克思对消费内涵的界定超越了古典经济学的界定,提出了个人消费概念,为消费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消费结构方面,马克思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消费资料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马克思将消费资料划分为必要消费资料和奢侈消费资料,并说明必要消费资料进入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消费,奢侈消费资料至进入资本家阶级的消费,而且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消费的必要消费资料也有所不同。从消费满足人的需要的不同层次的角度出发,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并因此把消费资料划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

(二)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论

在以往的经济学中,“消费,这个不仅被看成是终点而且被看成最后目的的结束行为,除了它又反过来作用于起点并重新引起整个过程之外,原来不属于经济学的范围。”[17]30马克思突破这种传统的认识,对消费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科学界定。

1.消费与生产的关系

首先,消费生产着生产。消费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消费是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的终结行为。其次,“生产生产着消费:(1)是由于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2)是由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3)是由于生产通过它起初当作对象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因此,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动力。同样,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17]33-34最后,消费与生产具有同一性。“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同一性表现在三方面:(1)直接的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2)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中介,这表现为它们的相互依存……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3)两者的每一方由于自己的实现才创造对方;每一方是把自己当作对方创造出来。”[17]34

2.分配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在分配与生产的关系方面,马克思认为生产决定分配。“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17]36

在分配与消费的关系方面,马克思认为生产要素的分配决定消费资料的分配,而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要素分配的格局。“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生产的物质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所有的只是生产的人身条件,即劳动力。既然生产的要素是这样分配的,那么自然就产生现在这样的消费资料的分配。”[18]卷3,436

3.消费与交换的关系

交换范围决定消费的规模。马克思指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即以提高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来生产剩余价值,要求生产出新的消费;要求在流通内部扩大消费范围,就像以前[在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时]扩大生产范围一样。第一,要求在量上扩大现有的消费;第二,要求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来造成新的需要;第三,要求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18]卷8,88-89

消费也制约着流通的规模。马克思指出:“把再生产消费所造成的限制撇开不说,商人资本的周转最终要受全部个人消费的速度和规模的限制。因为商品资本中加入消费基金的整个部分,取决于这种速度和规模。”[16]卷3,238-339

4.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

马克思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但反过来也决定于分配、交换和消费,即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在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例如,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更细。随着分配的变动,例如,随着资本的积聚,随着城乡人口的不同的分配等等,生产也就发生变动。最后,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17]40-41

(三)生产和消费比例关系理论

由于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越来越凸显,马克思非常重视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并对生产和消费比例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马克思生产和消费比例关系理论是由三部分理论组成的:

1.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马克思将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其中第Ⅰ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第Ⅱ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简单再生产是以消费为目的的生产,其进行的基本条件是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公式表示为:

由公式(1)可以推导出简单再生产的两个实现条件:

公式(2)表明第Ⅰ部类的产出量必须与第Ⅰ部类、第Ⅱ部类为维持简单再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总和相等。

公式(3)表明第Ⅱ部类的产出量必须与第部Ⅰ类、第Ⅱ部类为维持简单再生产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总和相等。

2.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扩大再生产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而进行的生产,其实现的基本条件是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第Ⅰ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的总和等于第Ⅱ部类不变资本与追加不变资本的总和,即:

由公式(4)可推导出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实现条件:

公式(5)表明第Ⅰ部类产出必须满足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补偿需要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

公式(6)表明第Ⅱ部类的产出必须满足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补偿需要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

3.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随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也日益激化,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不断爆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了大量篇幅对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运动进行了研究,发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运动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决定的。“因为资本的目的不是满足需要,而是生产利润,因为资本达到这个目的所用的方法,是按照生产的规模来决定生产量,而不是相反,所以,在立足于资本主义基础的有限的消费范围和不断地力图突破自己固有的这种限制的生产之间,必然会不断发生不一致。”[16]卷3,285资本以获取剩余价值为根本目的,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必然发生。

(四)消费力理论

马克思提出了消费力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消费力理论。在马克思看来,消费力就是消费的能力,包括绝对消费力和社会消费力。绝对消费力是与生产力相对应的消费力,而社会消费力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其次,这个消费力还受到追求积累的欲望,扩大资本和扩大剩余价值生产规模的欲望的限制。”[16]卷3,273在绝对消费力和社会消费力中,对整个社会的消费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消费力。但是受对抗性分配关系的影响,工人的消费能力非常低;受获取剩余价值和扩大再生产的限制,资本家阶级的消费能力也有限,因此整个社会的消费力非常低。因此,马克思从消费力角度对整个社会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运动进行了深度解析。

(五)消费信贷理论

消费信贷是信用的一种形式,马克思在其信用理论的基础上对消费信贷的形式、作用和风险进行了分析。从形式来看,马克思认为消费信贷包括分期付款、赊销赊购、消费贷款三种形式。从作用来看,马克思认为消费信贷使得较小的货币量可以实现较大数量的消费,从而可以起到加快整个再生产过程的作用。“流通手段的流通加速了……一方面,这种加速是技术性的;也就是说,在现实的、对消费起中介作用的商品流转额保持不变时,较小量的货币或货币符号,可以完成同样的任务……由于信用,流通或商品形态变化的各个阶段,进而资本形态变化的各个阶段加快了,整个再生产过程因而也加快了。”[16]卷3,493-494同时,马克思也认识到消费信贷的风险,他指出:“另一方面,信用又使买和卖的行为可以互相分离较长的时间,因而成为投机的基础。”[16]卷3,494

(六)消费观理论

马克思反对奢侈消费,认为奢侈消费实际上是财富的一种异化。“享受这种财富的人,一方面,仅仅作为短暂的、恣意放纵的个人而行动,并且把别人的奴隶劳动、把人的血汗看作自己的贪欲的俘获物,所以他把人本身,因而也把自己本身看作可牺牲的无价值的存在物。在这里,对人的蔑视,表现为狂妄放肆,表现为对那可以勉强维持成百人生活的东西的任意糟蹋,又表现为一种卑鄙的幻觉,即仿佛他的无节制的挥霍浪费和放纵无度的非生产性消费决定着别人的劳动,从而决定着别人的生存;他把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仅仅看作自己无度的要求、自己突发的怪想和任意的奇想的实现。”[19]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进行了大量调研并进行了猛烈抨击,如:“最勤劳的工人阶层的饥饿痛苦和富人建立在资本主义积累基础上的粗野的或高雅的奢侈浪费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当人们认识到了经济规律时才能揭露出来。”[16]卷1,757由此可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公平消费的批判最终归结为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公平分配的控诉。

三、马克思消费理论对我国扩大消费需求的现实意义

从以上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科学内涵的界定来看,马克思消费理论从多个方面对消费进行了研究。马克思对消费的研究不是现象层面的研究,而是本质层面的研究,因此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对当今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消费问题的解决必须以马克思消费理论为根本指导,并着重做好以工作。

(一)整体推进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研究消费的逻辑起点,在马克思消费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中重要的一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生产、分配、交换的影响。因此,对消费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要破解消费不足的难题,必须综合考虑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辩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要整体推进而不能偏颇。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生产决定消费的性质、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结构,因此对我国消费不足问题的研究必须从研究生产开始。从生产对消费绝对量的影响来看,近年来我国投资率偏高,这是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从生产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来看,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缓慢,特别是高收入者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满足,很多高收入者都到国外去消费,这与我国生产结构过度向中低档商品倾斜有关。一方面是部分商品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我国居民的部分需求国内还无法满足。因此,扩大消费既要调整我国当前的投资消费比例关系,还要调整我国的生产结构即产业结构。

从分配的角度来看,消费是分配的结果,分配结构决定消费结构。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与劳动收入份额较低、居民收入占比较低、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有关,因此改善消费需求不足,既要提高劳动者报酬,又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更要缩小收入差距。

从流通的角度来说,流通的范围、途径和速度对消费有重要影响。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的消费也存在较大差距,打通全国物流、缩短商品在不同地域之间流通的时间和成本也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

而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综合角度来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扮演的角色不同。一般情况下,经济起飞阶段生产和交换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较为突出,经济走向成熟阶段和大众高消费阶段消费和分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则更为重要。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经济起飞,正走向成熟阶段,此时需要提高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扩大消费的关键是做好收入分配工作。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进行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改善民生等工作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未来中国经济能否顺利完成结构调整和双重转型,关键是做好收入分配工作。

(二)妥善处理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是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核心。按照马克思消费理论,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归根结底是由整个社会的分配制度决定的,而分配又取决于生产方式,因此生产方式即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决定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生产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投资消费的比例关系,近年来我国投资率逐渐提高而消费率不断下降,这是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按照马克思消费理论,正确处理我国生产和消费比例关系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经济起飞阶段,的确需要大批的投资才能推动经济快速增长,这已经为各国的经济实践所证实。但是当经济完成了经济起飞而逐渐走向成熟时,必须重视消费,并促进社会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由于路径依赖的存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高度重视生产而片面忽视消费的经济发展方式。而与重视生产的基本发展理念相对应,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片面重视生产与投资,这是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2013年,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看全面工作,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实际成效,看解决自身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成效,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通知》的出台说明我国政府的发展观已经发生变化,在新形势下树立并坚持这一科学的发展观是今后调整生产和消费比例关系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同时还必须辅之以必要的税收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确保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

(三)正确处理生产力与消费力的关系

生产力和消费力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另一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分工、合作、技术进步、科学发展、人口增长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社会分配关系和资本积累动机影响社会消费力的大小。生产力和社会消费力之间需要相互协调,这是因为社会消费力是有支付能力的消费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如果远远超过了社会消费力的承受范围,则容易导致供过于求,甚至可能出现经济危机。但是生产力和社会消费力受不同因素影响,因此生产力和社会消费力之间又往往存在一定矛盾。当生产力和社会消费力不协调时,应努力提高社会消费力,使社会消费力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就是社会消费力不足的表现,而改变消费需求不足、提高社会消费力的关键是促进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我国的收入分配表现出以下特征:(1)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不断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2000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为52.71%,2011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到47.04%,下降了5.67个百分点;(2)近年来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2000年的32.17%下降到2011年的28.1%,而政府部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7.87%上升到2011年的8.53%,企业部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59.96%上升到2011年的63.37%;(3)基尼系数持续扩大。1978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298,1987年超过0.4,2003年达到0.46,2010年进入0.5区间,2011年为0.55。[20]很显然,我国目前正处于库兹涅茨增长与分配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收入差距仍远远高于国际警戒线。劳动要素所有者、居民是消费的主体,而我国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劳动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以及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都呈现下降态势。切实提高我国社会消费力,必须调整这种收入分配格局,同时缩小收入差距。

(四)充分发挥消费信贷对扩大消费的积极作用

马克思对消费信贷的论述不多,但其肯定消费信贷对扩大消费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注意到了消费信贷的风险。按照“经济大循环”理论,农业社会和工业化初期以“吃穿”为主导需求,工业化中后期以“住行”为主导需求,服务社会以“服务”为主导需求。而对照“经济大循环”理论可以得出消费信贷的大致发展趋势。农业社会和工业化初期,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社会对资金的需求不大,信用较为落后,所以消费信贷的规模较小。工业化中后期,经济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消费信贷的供给也增加,工业化中后期“住行”需要耗费的资金量非常大,社会对消费信贷的需求大大增强,因此此时消费信贷的规模会不断扩大。服务社会以“服务”为主导需求,消费信贷作为一项金融业务已经有了成熟的发展,消费信贷会涉及更多领域,消费信贷的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住行”需求是社会的主导需求,消费信贷的大规模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消费信贷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消费信贷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消费信贷品种少,获取消费信贷的成本过高,我国居民消费信贷的意识也较为淡薄。消费信贷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路径,欲扭转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必须扩大消费信贷的有效供给,改善消费信贷的有效需求,加强政府对消费信贷的有效监管。扩大消费信贷的有效供给应做好:(1)增加银行消费信贷资金供给;(2)创新住房公积金使用方法,多渠道充实消费信贷资金;(3)丰富消费信贷品种;(4)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加入消费信贷行业。扩大消费信贷的有效需求应加强消费信贷宣传,完善消费信贷服务,降低消费信贷成本,提升人们贷款能力。加强政府对消费信贷的监管包括加强对消费信贷的法制监管、规模监管和个人信用监管三个方面。

(五)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此处的消费观是指整个社会的消费观,反映社会主流的消费观念或者消费习惯,科学的消费观要与本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们的收入情况等相适应。如果一国居民的消费观超越了本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则容易产生过度消费观;如果一国居民的消费观远远低于本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则容易产生过度节俭的消费观。过度消费观和过度节俭消费观都不利于消费,因此,科学的消费观首先是适度的消费观。从社会公平角度来看,消费观应该是公平的消费观。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科学的消费观还应该是绿色消费观。

扩大消费需求必须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从实际情况来看,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居民消费观以节俭观为主,但部分居民也存在奢侈消费观念,同时绿色消费观也初露端倪。当前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应推动我国适度消费观、公平消费观、绿色消费观的形成,推动社会适度消费、公平消费、绿色消费,并以此带动我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六)将消费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马克思主张消费公平,反对消费差距过大,并在消费理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消费差距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没有阶级对立,但是不同消费者之间的消费差距也是存在的。合理的、适度的消费差距有利于扩大消费和改善消费结构。如果消费差距过大则不利于扩大消费、改善消费结构,甚至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引起消费差距的因素是多维的,但主要因素是收入差距。因此合理控制消费差距,应主要控制收入差距。

以上从六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消费理论对我国当前扩大消费需求的现实意义,其中大部分的研究最后都指向了收入分配,这说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我国扩大消费需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马克思消费理论这一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消费理论,以其对消费问题的科学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当前正处于提升消费需求的发展阶段,应充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消费理论,并积极探寻马克思消费理论对我国扩大消费需求的指导意义。特别是,我国经济实践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碰到了很多新问题,应该结合新的实际大胆探索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1]唐小彬.论马克思关于消费经济的十大原理[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1):12-18.

[2]尹世杰.学习马克思关于消费需要的理论[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1-6.

[3]王瑞华.论马克思的消费理论[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2-45.

[4]朱晓.马克思消费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学理论,2010(33):44-46.

[5]洪银兴,葛扬.《资本论》的现代解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459-466.

[6]白雪秋,谭祖开.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J].商业研究,2011(2):1-6.

[7]赵萍.消费经济学理论溯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79-212.

[8]杨宏.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视域下我国老龄消费市场开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21-29.

[9]赵振华.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及其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11(1):18-21.

[10]魏红霞.马克思消费理论中的两个维度及其现实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12(2):124-127.

[11]柯利.马克思消费理论对低碳生活的启示[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2):47-49.

[12]陈承明,李巍.消费经济学概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18-23.

[13]隋牧蓉.马克思消费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和谐消费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34-41.

[14]李长春,蒋和胜.马克思消费理论探讨[J].天府新论,2013(1):48-54.

[15]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507-511.

[16]马克思.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30.

[20]纪玉山,关丽洁.浅析“中等收入陷阱”形成机制及跨越对策[J].政治经济学研究,2013:31-43.

猜你喜欢
消费信贷消费观分配
后疫情时代个人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正确认识消费
消费观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消费信贷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述评:基于多学科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