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民
在持续“打虎拍蝇”、净化和重构政治生态的大好形势下,通过“刮骨”“断腕”等“外科”手术,清除了附着在部分干部队伍身上的一些“毒瘤”,使我们党员干部的肌体逐步健壮起来,广大群众从心里感到高兴。然而,在中央“八项规定”的严令下,少数同志没有从正面去理解执行,却在所谓的“避嫌”上动起了歪脑筋,沾染上了一种“不作为”的“内科病”,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主要症状
“不作为”是从十分张狂的“乱作为”遭到整治以后,“病毒”转移而产生的一种外表看似温和,实际危害很大的“内科”疾病。其症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变为“门也开、脸也好看、就是事不办”。对待群众的表面态度似乎好了不少,但应该办的事情却推三阻四、故意拖延。有的借口需要“研究”,有的推托汇总“请示”;有的大吐自己的“苦水”,有的埋怨执法的“艰难”。
二是从“嘴里没有味,开个现场会”变成“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一天”。成天“看守”办公桌,接到电话只是“听”,哼哼哈哈不表态,上下左右“不得罪”。
三是从“拍脑袋决策,拍胸脯指挥”改为“拿文件照抄,按稿子照念”。传达上级精神“一字不动”,实际举措一条没有;上级不催不动,甚至推而不动;群众建议充耳不闻,新的形势视而不见。
此病在不同患者身上虽然程度不同、表现各异,但发展蔓延开去,却十分危险,有可能 “内毒攻心”,导致“全身瘫痪”,甚至“不治身亡”。
发病根由
把脉“不作为”,发病的根由其实与“乱作为”同属“心因”,都是私心所致。“乱作为”的病根是以权谋私、为所欲为;“不作为”的根由是私心作怪、想保“官位”。“不作为患者”主要以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干事就不会“惹上事”。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忘记了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忘记了“在其位就必须谋其政”的基本道理。
有少数干部之所以患上“不作为”的疾病,是由于提拔时就“先天不足”。在修身、律己、做人方面不严不实,在做事、创业上并无多大作为,而在“用权”方面却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才华”,通过歪门邪道走上了“官位”。一旦失去了可以“乱作为”的气候条件,自然就会患上“不作为”的毛病。
还有少数同志患病的原因属于“后天失调”。原本就缺少有所建树、有所作为的基本功,就位后又缺少艰苦环境的磨炼和复杂情况的考验,所以适应不了“四个全面”的新局面,“不作为”实际是“不会为”和“不能为”。过去,在“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旧套路中,能够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今天,在依法治国、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必然捉襟见肘、手足无措。这些患者长期养成的可以信口开河作指示、指手画脚乱指挥的工作方式一旦被阻断,本以为可以随心所欲的权力逐步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于是,就成了啥也不会的木头人。
治疗方略
“不作为”与“乱作为”都是重要“病症”,都需要根治和防控。但二者毕竟属性不同。“乱作为”狂躁不安,如果控制不住,会走向危及党和国家安全与人民根本利益的违法犯罪深渊。“不作为”一般情况下会贻误公务,也会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但不会“谋财害命”。因此,诊治“不作为”,宜采取以下方略:
一为“点穴法”。要一针见血地点破“不作为”的“私心之穴”。“不作为者”都是自以为“不干事既不违法,也不犯罪”;“别人管不着,没啥大不了。”如果把“不作为”与“乱作为”的“为私之根本”点破以后,相信大多数患者会立刻“脸红”起来;然后,对症治疗就比较容易了。
二是“温补法”。不少“不作为患者”确实是长期养尊处优,缺少锻炼,造成了今天的“缺钙”“贫血”和“无能”。这就要给他们增加必要的“营养”,组织他们“健身”,使之健壮起来,练就能够施展拳脚、有所作为的本领。
三是“换位法”。可以借鉴足球教练的办法,凡是“不到位”“不作为”的,要及时调整换下来,让他在场边认真反省。党章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动脱党。”对那些教育不改,仍然长期不作为的党员干部,就必须把他换下来,让愿意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顶上去。我们正迈入决战决胜“十三五”的关键时期,正是用人之际,决不能让尸位素餐的“不作为”者妨碍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百米冲刺。
(责任编辑:罗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