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静
【摘要】大学教育逐渐呈现出同质化的趋势,高校的办学定位与目标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研究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与教学型高校的定位与培养目标有着显著的区别。教学型高校在办学层次、学生素质、教学资源、办学条件、培养目标等方面和研究型高校存在着客观的差别,这些差别的存在决定了教学型高校在学生培养模式、管理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不同于研究型高校。因此,教学型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明确定位,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就业的意义不言而喻。
【关键词】就业率;教学型高校
教学型高校教学型高校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基层的,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与生产实际的联系,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有各种不同的途径。教学型高校选择人才培养方式和模式的原则应是:用最小的力量、最短的时间来达到最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本课题的研究就对课堂有效性教学提出更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教学型高校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及其转化对于学生的直接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型高校就业现状的实证分析
教学型高校就业现状的实证分析从就业终端开始研究,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人才的需求相一致,有利于解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信息实现高效对称问题。
二、教学型高校的课堂教学现状研究
(一)教学型高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教学型高校的定位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教学型高校顾名思义主要是以教学为主的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是这类高校应该思考和关注的主要问题,这一点有别于研究型高校。学校的定位主要是服务于某一区域或某一行为的发展,目标更加接近于现实的生产力。
(二)教师教学现状研究
1.教师对教学的预期
教学型高校教师对于教学的探索更多的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度不够,导致学生对于学习本身的目标没有明确的认识,更谈不上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教师对于教学的预期应不局限于课本本身,可以通过任务的方式延伸教学,从课堂到课下,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教师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师讲授,学生预习、学生听课、做笔记等,更多的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则经常被忽略,如何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学生的主导式学习是教师教学观念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教师教学方法
1.学生对学习的预期
学生对于学习的预期更多的是停留在应试的层面上,对于学习本身的兴趣探索的较少,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修够学分,最终可以拿到相应的证书。学习的短期目标是比较明确的,但缺乏对于长期目标的思考,这对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2.学生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持续性
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持续性更多的源自于学生对于学习的预期,学习的预期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可持续性的发展等。
(四)现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教学型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单向的,教与学的被动式。被动式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预期,教师的教学预期等。教与学双向的预期不对称就决定了教学本身的质量和学生的可持续学习的质量。
现状分析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学生学习的知识的转化力不够,学生就业后不能够直接进入工作的角色,所学知识不能够很快的完成相应的工作,课堂教学的有效转化较差。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与学双方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构建教学型高校课堂教学高效转化的措施研究
(一)推广实施高校入学前的企业实践
学生在入学前可以选进入专业的相关行业或是企业进行相应的社会实习,在社会实习的过程中认识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明确工作岗位对于相关专业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情况,有利于学生在入学后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消除入学后很长一段时间学习的盲目性,为有效的规划大学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二)教与学两方面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改革(知识的单向传递)
通过上述现状的分析,教师与学生从思维模式上全面改革也显得特别的重要,只有从思想层面上认清了教与学的本质,才能为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提供正确的指导,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三)教师质量评价体系与学生考核制度体系的改革(学生的考核制度缺乏弹性)
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不能依赖于传统方式,学生考试成绩不能成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新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显得特别的重要。学生的考核制度体系也应当变革一下,不能再以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了,应更加注重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让化,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力量。
(四)政府支持专项资金用于教师与学生的培训
高校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因此为保证其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其真正做到服务地方经济,实现高校的四大职能,政府应当启动相应的专项资金用于教学型高校教师的培养与学生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