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雷,刘志强,努 尔,艾力西热·买买提,温希军,赵 兵
(1.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畜牧科学院科技住处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羊寄生虫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在我国非常普遍,特别是放牧羊群,成年羊只感染率几乎达到100%,不过是感染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而已。寄生虫病主要是由吸虫(肝片吸虫、双腔吸虫、血吸虫、前后盘吸虫、小肠吸虫)、绦虫(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无卵黄腺绦虫)、线虫(血矛线虫、马歇尔线虫、奥斯特线虫、毛圆线虫、细颈线虫、似细颈线虫、仰口线虫、古柏线虫、夏伯特线虫、毛首线虫等)、原虫、蜱、螨、虱、蚤寄生在羊体内、外引起的,寄生虫除骨头里不能寄生外,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中都可寄生。这些寄生虫寄生在羊的体内、外,吸血(如捻转血矛线虫、硬蜱、软蜱等)、夺取营养(如吸虫、绦虫、线虫)、机械损伤(如脑多头蚴、棘球蚴等)、释放内、外毒素(血液原虫)、传播疾病(硬蜱传播脑炎、Q热、细菌病等),造成羊只的消瘦、生长缓慢、贫血、拉稀、流产、生产性能下降,感染严重的羊只出现死亡,可以说,羊只感染寄生虫病后,寄生虫病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危害羊只的健康,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减少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寄生虫病已成为危害养殖业发展的重大因素之一。
近30年来,兽医工作者和养羊者已认识到寄生虫病的危害,并开展了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如定期开展春季驱虫、秋季驱虫、定期驱虫、预防性驱虫等。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些驱虫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有效防控寄生虫病,不能有效减少寄生虫病的危害,而且都属于盲目驱虫,即:在驱虫前不确切知道羊只是否感染寄生虫,感染什么寄生虫,只是根据经验或想像羊只感染什么寄生虫病,就到药店购药进行驱虫;驱虫后效果如何,是否将寄生虫驱出也不清楚,这种盲目驱虫的结果就是“年年驱虫年年有,有些地方还出现某些寄生虫病上升的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近年来关于寄生虫病相关研究成果。在自然状态下,羊消化道线虫发育规律为:羊只秋季感染寄生虫;虫体冬季在羊体内以低生活力方式存活;春季开始大量吸血,夺取营养,繁殖产卵;夏季羊体内寄生虫达到高潮,之后,虫体由于寿命结束而不断排出,这是羊线虫发育的主循环,图1中的 1~6。
由于虫体春季开始不断的排卵,羊只每天都有可能再感染寄生虫,感染后的寄生虫在羊体内大约30 d左右成熟排卵;根据西北地区的天气情况,羊寄生虫一年最多可进行4个发育周期,这是羊线虫发育的侧循环,图 1 中的 1~3 和 7~10。
图1 绵羊胃肠道线虫发育周期模式图
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对羊只投驱虫药,丙硫苯咪唑在投药后6~8 h达到高峰,持续到72 h;伊维菌素0.5 h达到高峰,12 h后为0;吡喹酮0.5 h达到高峰,持续到72 h,也就是说,投一次驱虫药,可保证3 d羊只不感染寄生虫。
40℃和4℃是外界环境中虫卵或幼虫的上、下发育阈值,20℃~26℃是外界虫体发育的最佳温度。当温度低于4℃,就会对寄生虫产生杀灭作用,如感染性幼虫在-10℃~-22℃时,12 h死亡;如温度在40℃8 d、50℃0.5 h时就会造成寄生虫死亡。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春、秋驱虫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春季驱虫一般在5月底,而寄生虫病的主要危害在3-4月份,因为3-4月份是羊只一年中最瘦的时候,也是饲草料不足、母羊带羔的时候,此时正是消化道寄生虫大量吸血、夺取营养的时候,常常造成羊只的“春乏死亡”,春季驱虫不能有效减少寄生虫对羊的危害。
第二,寄生虫在3月份之后就开始排卵,已完成了自己的生活史。而春季驱虫不能切断寄生虫发育史,起不到寄生虫病的净化作用。
第三,驱虫药对虫体有效,但对虫卵无效。春季驱虫对驱出的虫卵及雌虫体内发育成熟的虫卵无效,春季驱虫时间的温度大多在15℃以上,这些寄生虫虫卵仍具感染性,对环境可造成污染。
第四,一次投药驱虫,只能保证3 d羊不感染寄生虫。
第五,秋季驱虫大多在9月份,此时的温度在15℃左右,有些地方驱虫后的羊只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寄生虫病。
定期驱虫和预防性驱虫属于盲目驱虫模式。如果羊没有感染寄生虫病给羊投驱虫药,存在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问题,并且造成食品和环境的污染。如果不知道羊感染什么寄生虫病,购药就存在盲目性,不同的寄生虫病要用不同的药物治疗,选药不正确治不了寄生虫病。
羊寄生虫病的发生与当地生态环境有关。如果环境中存在寄生虫虫卵和幼虫、存在寄生虫的中间宿主,羊就会感染寄生虫病,因此,消灭环境中引发寄生虫病的条件和因素,切断寄生虫传播途径是减少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羊寄生虫病的发生与羊养殖者密切相关。对养殖一线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养殖户进行科普宣传,向他们讲解寄生虫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科学防治方法,开展群防群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
无病预防原则,是指在羊有可能感染寄生虫病或感染初期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的原则。这里的“病”,指已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寄生虫病已发展到中、后期(寄生虫在体内已寄生几个月)。
坚持无病预防原则,在羊只刚刚感染寄生虫病不久,或有可能受到寄生虫感染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寄生虫病对羊的危害,减少寄生虫病给养殖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早期治疗的效果也好于中、后期的治疗。
对于羊寄生虫病的防治,主要是驱虫治疗;而驱虫时间的正确与否,决定了驱虫效果,不科学的驱虫,只能保证羊只3 d左右的时间羊体内没有寄生虫。而选择正确的驱虫时间,驱虫后保护期可达2~4个月。
各地在进行寄生虫病防治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冬季驱虫、转场前驱虫、舍饲前驱虫和治疗性驱虫中的一项或二项,并坚持高密度、高强度驱虫工作,2~3年后就可看出驱虫效果。之后,以监测为主。
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已研制出《动物粪便虫卵诊断盒》(专利号:201020287944.9)和《肺丝虫幼虫诊断盒》(专利号:201020506910.4)。本诊断盒可用于羊、牛、猪、马、犬、兔、家禽及野生动物的吸虫病、绦虫病、消化道线虫病、肺丝虫病、球虫病的诊断,可为正确使用驱虫药品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用于寄生虫病的监测。该诊断盒可反复使用,应用成本为每个样品5分钱。
在开展羊寄生虫病防控工作前,首先要用上述诊断盒对驱虫羊群进行寄生虫感染情况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驱虫,用什么药驱虫,驱虫后3~5 d对驱虫羊群再采样,检测驱虫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科学驱虫防控寄生虫病,避免过去的盲目驱虫。
方法:每群羊采粪样10份,每份约10~15 g;每份再分3份,分别用漂浮法、沉淀法和贝尔曼氏细虫分离法对粪样进行诊断。
判断:如果虫卵、细虫检测结果为阴性,无虫卵,无幼虫,就不必进行驱虫。如发现寄生虫虫卵和幼虫,应与说明书上的图谱进行对照,鉴定寄生虫感染的病原。因不同的寄生虫要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根据鉴定结果,购买特效药进行驱虫。在驱虫后3~5 d,再采集粪样进行复检;如虫卵、幼虫复检结果为阴性,证明驱虫效果良好;如仍为阳性,说明我们买了假药,应重新购药驱虫。
对剖检诊断和区系调查检出的虫体要进行虫种鉴定,确诊寄生虫病的病原。虫种鉴定资料可参考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研制的 《物种身份证编码信息网》(www.wzsfz.com),该网站提供了寄生虫的分类、虫种描述和图谱。
《动物粪便虫卵诊断盒》和《肺丝虫幼虫诊断盒》只能鉴定到属(少数到种),不能鉴定到种,但鉴定结果不影响驱虫药的选择。
[1]王光雷,刘志强,努尔,依米提.我国九省(区)羊病调查报告[J].草食家畜,2010,(1):10-12.
[2]解晓钰,王光雷.放牧羊只的最佳驱虫时间[J].新疆畜牧业,2008,(04):25.
[3]北京农业大学主编.家畜寄生虫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4]王光雷,王琪.绵羊胃肠道线虫的消长规律与驱虫时间的选择[J].西北农学报,1993,(1):95-98.
[5]王光雷,王琪.绵羊胃肠道线虫的消长规律、驱虫时间与生产效益[J].中国兽医科技,1994,(5):38-44.
[6]王光雷.动物寄生虫病防治实用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7]姜晓文,张春燕,于文会,徐利.复方伊维菌素乳液在山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0,37(8):169-171.
[8]王光雷,阿不都努尔·阿地迪买买提,吐尔逊·哈斯木等.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M].北京: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9]王光雷,刘志强,努尔.动物粪便虫卵、幼虫诊断盒[J].草食家畜,2011,(4),封 4.
[10]王光雷.绦虫的分类与编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11]王光雷,牛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J].兽医导刊,2013,(12):15.
[12]王光雷,王玉珏.牛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