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808制种技术探讨

2015-12-28 02:07:22冯联祥韩仁长余洪根丁龙黄冠方先勇陈世春赵辉范钦武尹凯凯
园艺与种苗 2015年6期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父本

冯联祥,韩仁长,余洪根,丁龙,黄冠,方先勇,陈世春,赵辉,范钦武,尹凯凯

(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

Y两优808是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育恢复系豪恢808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不育系Y58S配组育成的两系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该品种在安徽种植全生育期139 d左右,2010—2011年基地示范种植,实测单产11 310 kg/hm2,2011—2012年示范栽培,所有品种综合表现第一。株型紧凑,叶片着生角度小,上三叶挺直,分蘖力较强,后期功能叶不早衰,后期落色好。株高120 cm左右,有效穗255万/hm2左右,穗长30 cm,每穗粒数280粒,主茎穗穗粒数500粒左右,千粒重26 g。丰产性好、适宜性广。稻米外观品质较好,食味好。耐高温、耐低温,田间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图1)。2013—2014年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南、江苏进行了Y两优808新组合制种,现就该品种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 亲本特征特性

1.1 母本Y58S特征特性

Y58S不育性稳定,叶直凹卷,株型松紧适中,株叶形态好,茎秆硬,耐肥抗倒力强,分蘖力中等,谷粒细长,谷尖显鹰嘴钩状,幼穗分化第VI期到始穗期的时间较长。穗长26 cm,千粒重25 g,柱头外露率88.9%,双柱头外露率59.6%,抗倒伏能力较强(图2)。对“九二O”敏感性较差,异交结实率较高。灌浆期湿度大,易感稻粒黑粉病。在湖南地区种植5月27日播种,8月10日始穗,播始历期75 d,主茎叶片数13叶。

1.2 父本豪恢808特征特性

豪恢808是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选恢复系。株型高大,茎秆粗壮,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对“九二O”敏感,开花时间早,午前花多。单穗花期5~6 d,花粉量大。在湖南地区种植4月25日播种,8月13日始穗,播始历期110 d,主茎总叶数17叶(图3)。

图1 Y两优808

图2 母本Y58S

图3 父本豪恢808

2 Y两优808新组合制种技术

2.1 选择适宜基地,严格设置隔离

制种基地,要求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能灌能排、道路交通便利、隔离条件较好、有足够的晒场、最好是上年制种茬口,这样有利于夺取优质高产稳产。

(1)空间隔离。制种区四周500 m范围内没有粳稻,200 m范围内没有籼稻;四周不得种植其他任何异性水稻品种。

(2)时间隔离。母本抽穗扬花与周围水稻抽穗扬花期错开20~25 d。

2.2 规划留足秧池,提前准备苗床

留足育秧所需秧池,秧池是培育壮秧的基础,必须按规划的制种面积留足育秧所需秧池。秧池必须选择制种茬或空白茬,不得安排粳稻茬口。按父本秧池1∶(60~80),母本秧池1∶(15~20),留足育秧所需秧池。及早进行冬翻和春耖晒垡,熟化土壤,增温透气,提前下足基肥,再进行多次耕耖,最终达到土熟土松,肥足肥匀(秧池禁止用草木灰和过多鸡粪,防止死苗)。根据播种时间,秧池必须提前上水沤制,严禁活剥皮。彻底防除再生粳稻。①播种前进行人工清除;②播种后待板面无积水时用扫茀特药剂1 350 mL/hm2对水150 kg均匀喷雾。阴雨天气用药应注意及时排水至板面无积水,防止药害伤苗。

2.3 必须按期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培育多蘖壮秧是实现高产的基础。Y58S育性转换敏感期要求日平均气温保持在24.5℃以上,最佳扬花授粉气温在30~32℃,且要求适当的昼夜温差和相对湿度。播种期的安排,应按品种规定的安全抽穗期、向前进行倒算的方法制定播种期。Y两优808组合一期父本播种时间为4月25日,二期父本播种时间为5月5日,母本播种时间为5月27日,播种时差32 d,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

2.3.1 浸种催芽。

(1)晒种。浸种前7 d选晴天将种子晒6~8 h,然后将晒好的种子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晒种时不能直接把稻种摊在水泥地板晒,以免晒伤稻种。

(2)选种。将种子清洗干净,捞取秕谷,黑粉粒。

(3)浸种。浸种时间不宜过长、最好采用“日浸夜露”的方法,浸种时最好将种子放入流动清水中先浸6 h(无流动清水的要每隔4~6 h换水一次,并洗净种子),再用强氯精浸种12 h(消毒期间不换水),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残留药液至干净。洗净后继续放入清水中浸种12 h,最后捞起催芽。

(4)催芽。将种子冲洗干净捞起沥干水后,用35~40℃温水洗种预热3~5 min,之后把稻种装入布袋或箩筐(透气性好的编织袋),四周可用农膜和无病稻草封实保温,一般每隔3~4 h泼一次温水,稻种升温后,温度控制在35~38℃,温度过高要及时翻堆,经过20 h左右露白破胸,稻种露白后调降温度到25~30℃,适温催芽促根,待稻芽长到半粒稻种长、根长1粒稻谷长时即可播种。

2.3.2 培育多蘖壮秧。

(1)播种前秧田管理及播种技术。清除秧田杂草,平整畦面,下足底肥(根据当地栽培需要施足底肥),将畦面推平即可播种,播种最好是在阴天或16:00之后进行,父母本在播种时做到稀播、匀播,撒施呋喃丹,播种后泥浆踏谷,湿润稀播育秧,播种后保证5 d内畦面无水。

(2)播种后的秧田管理。秧田一般追施2次肥,一次是在一叶一心时,施好断奶肥,用尿素112.5~150.0 kg/hm2,促进早分蘖,培育壮秧。另一次是在移栽前5 d左右施1次送嫁肥。及时防治病虫,尤其是灰飞虱、稻蓟马、稻象甲及潜叶蝇等。灰飞虱发生的高峰期要坚持每天用药防治1次。药剂可选用福戈、蚍蚜酮、烯啶虫胺、蚜虱净、毒死蜱及敌敌畏等,用药期间应多品种交叉使用,以防害虫产生抗性。三叶期前应间隙湿润灌溉,脱水上水;三叶期后进入分蘖阶段,应正常水层管理薄水勤灌。

2.4 定点定期查苗,准确记载叶龄

准确记载叶龄是确定合理播差期,保证花期相遇的核心。要建立田头档案,按时准确记载叶龄,确保花期相遇。要有代表性地定好苗情点,按照大的连片种植的制种组合6.67~13.33 hm2定1个苗情点,新组合按每匡定1~2个苗情点。小苗期每3 d记载一次,苗后期可 5~7 d 记载一次,按叶龄数 0、2、5、7记载,及时上报生产服务中心汇总,建立苗情点档案,为制定父母本播差期提供决策依据,为确保花期相遇奠定基础。

2.5 综合防治病虫,保证无病无虫

2.5.1 苗期分蘖期。两系杂交水稻制种苗期和分蘖期的主要病虫有稻蓟马、稻象甲、潜叶蝇、灰飞虱、条纹叶枯病及黑条矮缩病等。尤其是近几年来,灰飞虱连续暴发为害秧苗,产生条纹叶枯病及黑条矮缩病死苗。防治的药剂可选用48%乐斯本1 500 mL/hm2,或48%毒死蜱1500mL/hm2,或10%蚜虱净600g/hm2,或 25%蚍蚜酮 225~300 g/hm2,或 10%烯啶虫胺150~300 mL/hm2以及敌敌畏等(以上药剂均为每公顷每次用量),为提高防治效果,在用药期间应多品种交叉使用,以防害虫产生抗药性。

2.5.2 拔节孕穗期。应以防治纹枯病、螟虫、灰飞虱及稻纵卷叶螟为重点。防治的药剂可选用20%井岗霉素45袋,48%乐斯本1 500 mL/hm2,48%毒死蜱1 500 mL/hm2,20%辛硫磷 2 250 mL/hm2,10%蚜虱净600 g/hm2,10%烯啶虫胺 150~300 mL/hm2等(以上药剂均为每公顷每次用量),搁田后应选用40%福戈120~180 g/hm2加爱苗 225~300 mL/hm2,禁止其他农药代替。水稻田禁止使用菊脂类农药,以防杀害天敌,导致稻飞虱繁殖猖獗发生为害秧苗。

2.5.3 抽穗扬花期、灌浆结实期。制种田抽穗扬花、灌浆结实后期病虫主要有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稻曲病、穗颈稻瘟病、稻飞虱及纵卷叶螟等,受其危害不但影响产量,而且严重影响质量。因此,必须坚持适期及时用药防治稻粒黑粉病、稻曲病、稻瘟病及其他病虫害。为了提高种子产量、质量和色泽,一是要求在搁田前后用75%三环唑300 g/hm2对水150 kg喷雾防治稻瘟病;二是要求所有制种田割叶前后都用2~3次药。防治的药剂可选用:爱苗225~300 mL/hm2,50%灭均成 750~900 g/hm2,75%三环唑 300 g/hm2,40%福戈 120~180 g/hm2,10%蚜虱净 600 g/hm2,25%扑虱灵 600 g/hm2,48%乐斯本 1 500 mL/hm2,48%毒死蜱1 500 mL/hm2,20%辛硫磷2 250 mL/hm2等(以上药剂均为每公顷每次用量)。

Y两优系列组合扬花期遇到阴雨天气稻粒黑粉病偏重,使用进口爱苗效果比较好,要加大用量,增加防治次数,严格掌握用药时间。使用方法:割叶前7~10 d用第1遍,割叶前3~5 d用第2遍,抽穗30%~40%用第3遍,抽穗70%~80%用第4遍。每次用爱苗300 mL/hm2。喷药时间应掌握在9:00前或15:00以后。

2.6 栽前下足基肥,插足基本苗数

2.6.1 下足基肥。栽前应下足基肥,用复合肥375 kg/hm2,加尿素112.5 kg/hm2。父母本移栽之前3~5 d必须用好出嫁药,福戈加砒蚜酮,有利于促进提早活棵,促进生根。

2.6.2 按期栽插。父本移栽秧龄不得超过50 d,叶龄9叶左右(时间6月14日前);母本移栽秧龄18~22 d,叶龄5叶左右保证6月19日前移栽结束。

2.6.3 插足穴数。父本栽后4~6 d方可移栽母本,禁止刚栽父本接着就栽母本。父本与父本间板子幅宽为2.27 m,父本株距26.67 cm,插单行父本为34 500穴/hm2,双行父本为67 500穴/hm2。母本插12行,株距13.33 cm,母本两边留操作行23.33~26.67 cm,母本要插足45.0万穴/hm2。

2.6.4 栽后管理。栽插后的秧苗在水层管理上应深水活棵,薄水分蘖,活棵后除进行化除外,要间隙灌溉,脱水、上水,有条件的可以日灌夜排。水层必须间隙灌溉,脱水后再上水,前水不见后水,这样有利于促进秧苗的健壮生长。

2.7 预测预调花期,确保花期相遇

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产量高低的核心就是要花期相遇。Y两优808组合花期相遇的标准为:Y两优808组合母本比父本早3 d为宜。对花期有差异的特定条件下,应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

(1)对偏早的一方。父本偏早的,在幼穗分化三期前偏施肥料,用尿素112.5~150.0 kg/hm2单施父本。母本偏早的,在幼穗分化3期前进行偏施肥料,用尿素225.0~262.5 kg/hm2,施母本中间8行。施偏肥时,必须放干田水(掌握天气情况,阴雨天禁止用肥调。具体根据当时田间实际情况而定)。

(2)对偏迟的一方。父本偏迟的,在幼穗分化3期喷施调节剂:①每次用98%无氮磷酸二氢钾7.5袋(1 500 g/hm2),对水 75~90 kg 均匀喷雾,每隔 3 d喷1次,可用2~3次;②每次用神抗15袋/hm2,每隔3 d喷1次,可用2~3次。母本偏迟的,在幼穗分化3期喷施调节剂:①每次用98%无氮磷酸二氢钾15袋(3 000 g/hm2),对水 150~225 kg均匀喷雾,每隔 3 d喷1次,可用2~3次。②每次用神抗30袋/hm2,喷施2~3次,每隔3 d喷1次。幼穗分化7期时,对偏迟的一方:父本用调花宝30 g/hm2,母本用调花宝75~90 g。在幼穗发育8期初,父本用“九二O”15 g/hm2,母本用“九二 O”30 g/hm2进行花期调整,促进提早抽穗。

2.8 若遇低温灾害,及时盆栽镜检

Y两优808母本是光温敏核不育系,为了防止受光温条件的影响,应特别关注幼穗分化4~6期时的温度,看是否有连续3 d以上的低温,Y58S起点温度为23.5℃,若遇低于23.5℃的低温要立即灌深水10 cm以上,以水温调节田间温度,预防育性转换;并且在始穗期做好逐日始穗的隔离栽培,每个品种逐日盆栽20棵,隔离条件要求放在四周绝无外来花粉的庭院内,每棵必须隔离,每天要观察记载是否有散粉穗粒,记载每穗的抽穗日期,并做好考种工作,检查不同抽穗日期有无结实情况,记入隔离盆栽档案,用于查看新组合制种纯度是否受光温影响产生育性转换,为种子的收获、收购提供决策依据。

2.9 适量喷施“九二O”,搞好人工辅助授粉

2.9.1 适量喷施“九二O”。“九二O”的用量因组合和气温高低不同情况有别。一般情况下,除花期调整外,日平均气温30℃时,Y两优808在湖南地区用900~1 200 g/hm2,低温阴雨应适当增加用量,总之将穗子抽出不包颈为宜。一般掌握父母本同时始穗15%左右连续3 d喷完“九二O”,喷施“九二O”应掌握“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Y两优808喷“九二O”时间在8月13日左右,在每天的10:00前和16:00后细水均匀喷施稻穗上效果最佳,每次对水150 kg/hm2均匀喷。

2.9.2 人工辅助授粉。要求以父本开花时间为准,上午父本开花10~20 min,待花粉饱满时开始拉花,隔20~30 min一次,至父本闭花为止,一般每天进行4~5次,雨后天晴开花早,应随开随拉,以免错失良好授粉机遇。

2.1 0 及时严格除杂,保证种子纯度

种子生产中应坚持严格反复除杂保纯,特别是喷“九二O”前后,要跟踪督导各基地负责人在喷“九二O”前除清田间父母本中所有明显的杂株、变异株,同时应除清隔离区内和种子区域内同类父本中的杂株,并要进行反复查找,使田间杂株率真正达零的要求。

2.1 1 突击抢收抢晒,夺取丰产丰收

为了保证将丰收果实真正拿到手和确保种子发芽率,必须督导种农适期收获成熟种子。机械收割的,应选择落粒少、破壳低的收割机,机械收割母本种子前都必须先割清父本,并运离制种田,要拾净父本行子里遗留的父本穗子,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收割母本种子。Y两优808组合最终收获时间安排在9月初,在收获前要仔细除杂1次,收获前要关注天气情况,选择晴天收获晾晒,如有长时间阴雨天气要抢收抢晒,要求达到安全水分以下,保证发芽率85%以上,做好收贮工作,确保种子质量,种子安全入库。

[1]缪文华,查联群,贾东升,等.杂交稻制种母本栽培方式与效益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10):109-110.

[2]雷东阳,周晓娇,肖层林,等.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气象决策支持系统[J].中国农业气象,2009(1):96-101.

[3]邓晓娟,常剑渊,肖层林,等.影响两系杂交稻制种纯度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作物研究,2010(1):46-51.

[4]王莹,陈广红,李振宇,等.两系杂交稻制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81-82.

[5]杨文清,卢华金,阮柏苗,等.温州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1):11165-11167.

[6]殷剑敏,魏丽,王怀清.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气候风险评估的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1(4):469-477.

[7]梁建设,任秉,张健,等.不同赤霉素对杂交稻制种的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5(2):173-175.

[8]叶仁华,尹设飞,刘日华,等.杂交稻制种业农业保险现状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5(2):272-273.

[9]周锦连.杂交稻制种-大棚番茄栽培模式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95-697.

[10]汪扩军,帅细强,袁隆平.湖南省两系杂交稻制种的适宜区域与时段[J].杂交水稻,2000(6):16-19.

[11]邓芳萍,姚克敏,苏高利.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3(2):236-244.

[12]黄同星.杂交稻制种花期调节的几种方法[J].杂交水稻,2002(6):27-28.

[13]彭莉,刘寿东,帅细强,等.绥宁县超级杂交稻制种气候风险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15):10-14.

[14]雷东阳,肖层林,陈立云.两系杂交稻制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作物研究,2008(S1):390-393.

[15]马铮,毛安润,徐士库,等.杂交稻制种亲本开花习性及花遇标准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5(5):35-36.

[16]田大成,张素英,秦春林.杂交稻制种喷施“九二〇”增产机理及其衡量指标的探讨[J].杂交水稻,1990(6):20-23.

[17]丁获蛟,潘冬安,高志强,等.杂交稻制种母本撒直播的花遇规律及成因研究[J].杂交水稻,1993(3):11-14.

[18]彭华碧.三系杂交稻制种优质高产技术总结[J].杂交水稻,2004(4):17-19.

[19]胡达明.杂交稻制种授粉花粉悬浮速度测定与应用研究[J].杂交水稻,1996(1):11-13.

[20]周宗岳,莫志军,卿洪禹,等.对赤霉素在杂交稻制种中使用的一些新探索[J].杂交水稻,1996(2):38-39.

猜你喜欢
两系杂交稻父本
广适籼型两系不育系7011S
中国稻米(2023年6期)2023-12-13 02:12:22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神农传人
——农民邓祚荣曾绘的水稻“两系”育种神话图谱
时代报告(2021年4期)2021-06-02 07:03:40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中国稻米(2016年5期)2016-10-28 08:46:24
树脂包膜缓释肥在机插杂交稻上的肥效初探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选育进展
中国种业(2016年5期)2016-09-24 07:53:46
石门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11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10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
茶叶通讯(2014年1期)2014-02-27 07:55:32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
种子科技(2012年1期)2012-01-23 08: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