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辉,张兴无,陈守一,李向林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
火龙果为仙人掌类果树,果实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对人体具有降脂、延缓衰老、美容和排出重金属等多种功效、目前火龙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面积和产量都增加很快。在贵州南部低海拔、高热量地区种植的火龙果不但产生了很好的直接经济效益,还对石漠化起到较好的治理作用。但火龙果耐贮性相对较差,为了提高该区火龙果的耐贮性,提高其种植效益,笔者对该区火龙果进行了根施普钙试验[1-3],现将其介绍如下。
1.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贵州省罗甸县龙坪镇,年平均温度19.6℃,7月平均温26.7℃,1月平均温10.0℃,极端低温-3.5℃,极端高温40.5℃,≥10℃的有效积温6 600℃,年降雨量1 100~1 300 mm,无霜期345 d。中等肥力,缓坡地。
1.1.2 试验植株及肥料。试验植株为紫红肉火龙果,成龄株,树势中等,肥料为普钙。设1个处理和1个对照,处理为每柱施普钙532.9 g,对照为不施普钙。处理和对照的其他管理相一致。2柱(每柱3株)小区,2次重复(即普钙和对照各12株),随机区组排列。
1.2.1 施肥方法。于2012年12月5日和2013年4月2日各施1次,肥料各占50%。施肥方法为将滴水线内树盘表土刨开后撒施,然后覆盖。
1.2.2 贮藏试验方法。2013年8月13日果实成熟后对施普钙和对照的各采16个果进行常温贮藏。其中6个用于测固形物含量,其余10个用于失重率变化及耐贮时间研究。采果当天测一次固形物含量和果重,然后第3天、第6天各测一次固形物含量和果重。以后每天下午同一时间观察一次处理及对照的烂果情况,以果面有明显烂斑而无商品价值为烂果统一标准记载每天的烂果数,并将烂果捡出,如此观察记载直至果实全部烂完。
1.2.3 计算方法。以采果当天的果重减贮后相应天数果重的差,除以采果当天果重的商为贮至该天的失重率,以处理及对照各贮藏时间的烂果数除以总果数(10)的商为烂果率,以处理及对照各个果的贮藏天数(从贮藏开始日期到该果腐烂日期之间的天数)之和除以总果数(10)的商为各处理及对照的果实均耐贮天数。
均耐贮天数的计算方法如下:按处理或对照果实腐烂被捡出的先后顺序给该处理或对照的果实编号:1号果、2号果…10号果。1号果的贮存天数(从该果始贮日期到腐烂被捡出日期之间的天数,下同)用d1表示,2号果的贮存天数用d2表示,…10号果的贮存天数用d10表示。每个处理或对照的果实贮存天数之和用S表示,每个处理或对照的平均耐贮天数用avd表示。然后按下列公式计算:
2.1.1 对固形物含量及耐贮时间的影响。从表1可看出,施普钙对火龙果固形物有一定的影响,采果当天和贮后第6天施普钙的稍高于对照,贮后第3天的对照稍高于施普钙的,另外还可看出,施普钙的从贮后第3天到贮后第6天固形物降低了0.2%,而对照降低了0.7%,说明施普钙有减缓固形物降低的作用。从耐贮天数看,对照在贮后第5天开始出现烂果,施普钙的在第7天开始出现烂果,对照在贮后第12天全部烂完,施普钙的在第13天全部烂完。均耐贮天数施普钙的为10.4 d,对照为9.8 d,即施普钙的比对照平均多耐贮0.6 d。从图1也可看出,对照的烂果率折线多数地方位于施普钙的上方,这说明施普钙对提高火龙果的耐贮性有一定的作用。但折线挨得较近,且有多处交织的地方,说明作用有限,提高火龙果的耐贮性主要还是要从低温贮藏和耐贮品种选育方面做工作。
表1 根施普钙对火龙果常温贮藏固形物含量及耐贮时间的影响
图1 施普钙对火龙果常温贮藏耐贮性的影响
2.1.2 对失重率的影响。从表2可看出,贮后第2天至第6天失重率都是施普钙的处理小于对照,说明施普钙有减慢果实失重的作用。
从表3可看出,施普钙与否对果实大小影响不大(施普钙的比对照略大一点),但对挂果量影响较大,施普钙约提高10%的挂果量,说明对产量影响大。
表2 根施普钙对火龙果常温贮藏失重率的影响 %
表3 根施普钙对火龙果果实大小及结果量的影响
施普钙对火龙果延长贮期,减缓固形物降低,减缓失重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对挂果量的增加作用较大,即施普钙能提高火龙果的耐贮性和产量,尤其是提高产量的作用较大。普钙含有钙和磷等其他元素,提高火龙果的耐贮性可能是钙起了主要作用,也可能是钙与其他元素共同对火龙果的耐贮性起了提高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增施钙肥对提高火龙果耐贮性和产量有作用,施用量要根据具体的土壤、品种、植株大小、气候条件等情况来确定,这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许孝堂.钙素营养与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关系[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0,(5):34-35.
[2]刘光栋,杨力,宋国菡,等.镁钙营养对肥城桃品质影响及合理用量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98(6):30-33.
[3]苏明申,叶正文,李胜源,等.施钙对桃品质和贮藏性能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2007(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