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优秀男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的心理监控与心理训练

2015-12-28 08:32:50胡福江,刘旭光,张双玲
山东体育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心理训练

山东省优秀男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的心理监控与心理训练

胡福江1,刘旭光2,张双玲2

(1. 山东省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山东 济南250012;2. 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 山东 济南250012)

摘要:以山东省4名优秀男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了古典跤运动员的心理监控的主要指标以及两种心理训练的方法及效果。历时4个多月的时间,利用拟定的监控指标对运动员的相应心理状态进行纵向跟踪测试,并根据心理监控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心理训练。结果表明,人格特点和自信心作为基本的监控指标,能够客观准确的了解运动员;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心境状态、成就动机以及竞赛状态焦虑的平均值在不同的时间段的变化并不显著,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是仍发现个别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水平偏高。通过心理训练,运动员能够积极地进行自我放松,放松训练的效果较为显著(t=-2.853,P<0.05),但是肱二头肌的肌电没有反映出较明显的表象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古典跤;心理疲劳;心境状态;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4.86

收稿日期:2015-05-20

作者简介:胡福江(1975-),男,高级教练员,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Psychological monitoring and training of Shandong elite man classical wrestler

HU Fu-jiang1, LIU Xu-guang2, ZHANG Shuang-ling2

(1.ShandongSportsManagementCenterofWeightlifting,WrestlingandJudo,Jinan250102,Shandong,China; 2.ShandongResearchCenterofSportsScience,Jinan250102,Shandong,China)

Abstract: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classical wrestlers' psychological monitoring indicators and the methods and effect of mental training. 4 elite men classical wrestlers of Shandong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In 4 months, the proposed monitoring indices were used to test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athletes, and mental training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elf-confidence as basic monitoring index can understand the athletes accurately; in different stage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verage of athletes' mental fatigue, mood stat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state anxiety, namely, these indicators are stable. But individual athlete' mental fatigue level is high. By mental training, athletes can relax themselves actively, the effect of relaxation training is significant (t=2.853,P<0.05), but the EMG of the biceps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image training was no significant.

Key words:Greco-Roman wrestling; mental fatigue; mood state; mental training

在运动员的竞技训练监控体系中,心理状态的诊断与监测同身体机能和运动技战术的诊断与监测同样重要,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科学的训练监控体系。在优秀运动员训练过程的心理监控中,采用单一指标或单监测手段是不合理的,因此对古典跤运动员的全方位心理监控及心理训练,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和保持[1]。

本研究从古典跤项目的特点入手,选取相应的心理指标,建立古典跤项目心理监控体系,从而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训练。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国家男子古典跤队的4名优秀山东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属于不同的公斤级,平均年龄26.5±2.38。

1.2研究工具

1.2.1心理量表

1)艾森克个性量表(EPQ),采用北京大学陈仲庚修订之中国版问卷,该问卷有85 项,四个分量表。其中E ( 内、外向)、N( 神经质)、P ( 精神质或倔强、讲求实际) 分别表示艾森克人格理论中的3个维度。L 测定被试掩饰或社会性,也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

2)运动自信来源问卷(Vealey, Hayashi, Gainer-Holman, &Giacobbi)该量表有8个分量表:技能掌握分量表、能力展示分量表、心理/体力的准备分量表、身体自我呈现分量表、社会支持分量表、替代经验分量表、环境舒适度分量表、情境优势分量表、教练员的领导分量表,共43个测题,完成本测验一般需要4~6分钟。

3)心境状态量表(POMS),采用祝蓓里的修订版本[2],全表共有40个条目,分为7个分量表,紧张、愤怒、疲劳、抑郁和慌乱5个分量表评分越高,心境干扰程度越大;同时精力和自尊感分量表的评分越高,心境干扰程度越低。

4)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Raedeke和Smith(2001)将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划分为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的降低和对运动的消极评价3个方面[3],该量表共包括15个题目。利用中国运动员进行心理疲劳状况评定[4],得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9,分半信度为0.81。

5)竞赛状态焦虑问卷(CSAI-2)(Martens, Burton, Vealey, Bump, &Smith,1990),该问卷包括3个分量表,分别测量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各9个测题,共27题。以运动员为样本对问卷进行的信效度检测,结果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同时效度。

6)运动成就动机量表(AMS),该量表包含两个维度,共23个条目。其中追求成功分量表(Ms)13题,避免失败分量表(Mf)10题。被试根据题目内容回答自己的认识与态度,对问题的阐述按赞同程度进行5个档次的选择(采用Likert五点量表,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

1.2.2维也纳心理测试系统(VTS)

奥地利Schuhfried 公司的VTS,包括强大的管理软件 (VTS 基本软件)、个别测验,以及选用的特殊输入装置(回应面板)。

1)注意力干扰测试(STROOP)

本实验是的颜色-词汇干扰实验的电脑应用版,首先是呈现单独的颜色单词,确定颜色命名速度;两个干扰条件“颜色”和“词汇”,如:红颜色的“绿”字,根据要求进行有准又快的反应。通过记录反应时和正确反应的次数评估抗干扰能力。

2)反应时测试(RT)

在5—10分钟的时间内,根据屏幕上出现的刺激(声音或视觉信号),按下相应的反应键,自动记录反应时。

1.2.3BFB生物反馈仪

由奥地利SCHUHFRIED公司研制的Biofeedback 2000 X-pert 型生物反馈仪,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可精确地测量人体的皮温、脉搏、皮电、体位、呼吸、肌电和脑电信号,并将信号通过无线蓝牙实时传输到电脑,通过专业软件显示,让受试者直接看到自己的生理参数并在程序的引导下进行反馈式调节。选取的测试指标是:脑电(放松波)、肌电(肱二头肌)。

1.3研究过程

1.3.1依据古典跤运动员的专项心理能力,确定心理监控的指标。

通过阅读文献、观看古典跤的训练和比赛、与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访谈,了解到古典跤项目的心理特点如下:与对手进行直接的对抗,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信心;古典跤比赛以对手和场上情况的变化而采取对策,而且赛程中教练不能叫停,也不允许教练在场边进行指导和提示,因此需要运动员进行独立的、灵活的思考,采取争取的策略;运动员的激烈竞争中, 身心皆处于极度紧张状态, 此种紧张强度是人正常生活教学训练中不可比拟的;对手一进行某动作,或表现出某种动作,要求运动员进行快速的反应,采取措施防守或将其制服;在比赛的较量中,不仅要求把注意指向对方的动作变化,同时也要兼顾自己的动作和姿式;不仅要将注意分配到上肢动作也要分配到下肢动作,尤其在打跪撑时更需此品质,瞬息变化的比赛情景和摔跤竞赛的回合性,要求运动员注意转移的能力要强[5]。

图1 优秀古典跤运动员的专项心理能力结构图

1.3.2对四名优秀运动员在国家队集训期间进行纵向跟踪监控。

自2014年8月至2014年12月,按照集训期间的赛事安排,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8~9月):备战亚运会和世锦赛阶段;

第二阶段(10月份):备战全国冠军赛阶段;

第三阶段(11~12月):出国集训前的准备阶段。

1.3.3在心理监控的同时,穿插进行心理训练,主要包括放松训练和表象训练。

1.4统计方法

利用spss16.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T检验。

2研究结果

2.1运动员的心理监控

2.1.1运动员的人格特点

表1 运动员的艾森克人格测试结果

从表1的人格测试结果中,基本了解每名运动员的人格特点,结合与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沟通中了解到的信息,全面了解运动员。结果表明:运动员C能与人友好相处,较好地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解人意;运动员B则表象出常常焦虑、紧张担忧、郁闷不乐、忧心忡忡,情绪起伏较大,对事情的反应较为强烈;另外两名运动员在情绪稳定性、倔强性、以及内外向方面均较为居中。

2.1.2运动员的自信心来源

自信是影响运动行为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通过了解运动员的自信来源,能够加深对运动员的了解,从而更有效的激发运动员的自信心。

表2 运动员的自信心来源

通过表2的结果,发现运动员A的自信来源于:自己的心理和体力上的准备,替代经验;运动员B的自信来源于:替代经验,环境舒适度,教练的领导;运动员C的自信来源于:技能掌握、证明自己的能力、身体自我感知以及重要他人的支持;运动员D的自信来源于:技能的掌握、证明自己的能力、身体自我感知和替代经验。

2.1.3运动员的心理疲劳

通过调查每名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程度,发现其中3名运动员的状态较好,保持较高的成就感,情绪和体力旺盛,对运动消极的评价也较少,但是有1名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程度较强(3个指标上的均值均大于10)。

表3 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方差分析

但从整体的结果(表3)分析中,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水平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即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以及比赛任务的增多,运动员的成就感没有明显的降低(F=1.229,P>0.05),情绪体力也保持在稳定的状态(F=1.241,P>0.05),对运动的负评价并未增多(F=1.773,P>0.05)。

2.1.4运动员的心境状态

从4名运动员在心境的7个维度上原始分的平均值的折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运动员的积极情绪(精力和自信)都处于较高的水平,消极情绪(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较少,只有一名运动员的疲劳水平偏高(M疲劳 >15)。通过方差分析的结果(表4),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总体心境在3个多月的时间内一直保持较为稳定,各个变量在不同阶段上的组间差异并不显著。

图2 运动员心境状态均值的折线图

2.1.5运动员的成就动机

运动员成就动机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阶段的成就动机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即运动员的成就动机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对每名运动员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后发现:发现运动员C和D的成就动机倾向于追求成功,不怕失败;而运动员A和B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均处于较高的水平。

表4 运动员3次心境状态的方差分析

表5 运动员3次成就动机的方差分析

2.1.6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

表6 运动员3次竞赛状态焦虑的方差分析

CSAI-2的调查结果(表6)表明,4名运动员都具有较高的自信心水平,认知焦虑与躯体焦虑水平相当,不同阶段的方差分析结果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对每名运动员进行个性化分析发现,运动员A和B的焦虑水平要高于运动员C和D。

2.1.7运动员的注意力和反应时

表7 4名运动员的注意力和反应时结果

利用相应的测试软件和仪器,对运动员的注意力和反应时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四名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都较好,但是反应时及反应后采取行动的运动时仍需进一步提高。

2.2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根据心理监控的结果,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以提高自我调控能力。研究的开始阶段以放松训练和表象训练为主,因为这两种心理训练是最基础的,运动员易学易掌握,效果较为明显。

放松训练以腹式呼吸为主,表象训练一开始是观看视频,然后由视觉表象到动觉表象进行深入练习,均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进行练习,并利用生物反馈仪进行效果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运动员进行腹式呼吸时的放松程度显著高于自然状态下的放松水平。

表8 运动员进行腹式呼吸和表象训练前后比较结果

图3 4名运动员放松训练前后 ∂波对比折线图

图4 4名运动员表象训练前后 肱二头肌的肌电对比折线图图

运动员在进行动觉表象时(插捧、歪拿等连贯的需要上肢配合的动作),记录其利手一侧的肱二头肌的肌电作为表象训练的测试指标,表8中的结果表明,表象训练时的肌电与自然状态下的肌电并没有显著的差异(t=-1.524,P>0.05)。通过个性化的分析(图4)结果可以看出,只有运动员陈的肌电有较为明显的升高,而其他运动员的肌电升高并不多。

3分析与讨论

3.1古典跤运动员的心理监控

通过对拟定的心理监控指标的跟踪测试,基本上能够整体把握优秀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为运动员的系统心理训练和比赛心理调控提供参考。

人格是每个人的行为和心理特征的综合。了解运动员的人格特点,对于了解运动员的训练现状、运动表现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解其人格特点与表现的关系,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和引导,设计适合个人特点的训练和参赛方案。

每个人的自信心水平不同,自信的主要来源也不同。有的运动员的自信主要源于自身,因此自我心理和体能上的准备、自己的技战术等就至关重要;有的运动员的自信源自于他人(榜样、教练、家人等),这部分运动员就要多与重要他人进行沟通,多从外界寻求力量;还有的运动员的自信主要来源于环境等外部条件,就要提前熟悉赛场环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运动训练中出现运动性疲劳是必然的,但关键是如何监控运动性疲劳的程度,防止过度疲劳。运动员的心理疲劳表现在3个方面:成就感的降低、情绪体力耗竭、对运动的负性评价。通过监测,发现4名运动员的整体疲劳感没有显著地变化,但是个别运动员出现较为明显的疲劳情况。在作为近段时间的心境状态的监测指标时, POMS通常是在每个训练期之前或之后完成。它是获得运动员情绪的普通指标,可以用来系统监测训练负担,也是运动员每个时期刺激因素的观察指标,同时也能够反映出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程度。国内外有研究表明,心境状态量表(POMS)是也是监控运动疲劳的方法之一[6-7]。

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力,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去做,而且能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8]。通过对4名运动员的成就动机进行监控,发现运动员在成就动机的倾向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运动员C和D的成就动机倾向于追求成功,不怕失败,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为;而运动员A和B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均处于高位,即两种动机力量势均力敌,能够感受到心理冲突的痛苦。这可能与他们目前的好成绩有关,两名运动员在各自级别上具备冠军的实力,体验过达到高峰时的感受,因此赛前不可避免的会有保守想法,既想成功卫冕,又害怕失败。

Morris,Davis和 Hutchings 认为认知状态焦虑较躯体状态焦虑的更不易变化,因为认知焦虑的变化需要更为复杂的认知方法。在这些研究中, 认知状态焦虑能比躯体状态焦虑说明更多的成绩变异[9]。运动员赛前的状态焦虑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比赛成绩。通过对状态焦虑的监控,结合4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我们可以发现,适中偏高的焦虑水平是优秀古典跤运动员的最佳唤醒水平。

反应时和注意力作为古典跤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是监控的主要方面。在反应时测试中,采用简便、易行的按键式手反应时,针对呈现的刺激进行快速准确的按键反应。结果表明运动员的反应时存在一定的差异,大级别运动员的反应时要慢于小级别的反应时,这可能与大级别运动员的体重、手指灵活性等有关。因此在此指标上,我们采取纵向跟踪,观察随着训练,每个人的反应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本研究中采用STROOP范式对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进行监控,结果发现4名优秀运动员你的抗干扰能力均较好。只有较好地抗干扰能力,在训练和比赛中才能集中注意力并进行合理的分配。另外今后应注重在运动情境中,对运动员的专项知觉进行定义、监测与反馈。

3.2古典跤运动员的放松训练和表象训练

放松训练和表象训练对于古典跤运动员的成功非常重要。例如,运动员在赛前过度紧张和兴奋,以至于场上脑袋空白,对对方的战术意图不清;肌肉紧张,动作不到位、力量不足等。或者由于赛前没有清晰准确的表象,对手的奇招就会打乱已有的节奏等。所以现在很多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认识到了放松和表象的重要性。

放松是指降低肌肉的紧张度、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以及使心情平静下来。腹式呼吸是一种典型的肌肉—心理放松技术,主要通过控制和关注呼吸,放松身体、平静心情。表象就是在脑海中创建或重建自己的经验。表象一种运动技能和现实里表现一种运动技能是相似的,区别在于表象是运动员在心里体验动作过程,虽然没有实际经历一场摔跤比赛,而是在心里感受赛场氛围、感受肌肉的运动、感受对手的攻击。

已有的研究中大多选取前额脑电(EEG)、手指皮电 (SC)、皮温(ST)、指端血容(BVP)和心率(HR)等生理指标对放松和表象训练进行监测,本研究中采用脑电中的放松波和肱二头肌的肌电这两个最直观的指标,发现腹式呼吸的放松波显著高于自然状态,这再次验证了腹式呼吸的放松效果,同时也表明4名运动员基本能够掌握腹式呼吸的技巧,从而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放松。但是肱二头肌的肌电在表象时的变化并不显著,说明运动员的动觉表象水平还有待提高。这可能与运动员不能完全区分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因为在学习表象训练的时候,是采用观看视频—视觉表象—动觉表象这样一个过程,要想通过肌电测到运动员的动觉表象(肌肉运动时的感觉),需要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表现能力。张君梅(2012)利用实验法对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对增加肌肉力量的作用的研究[10],结果表明动觉表象能够显著地增加肌肉力量,但是肱二头肌的肌电活动没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对于内部表象效果监测的指标,还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和脑电等。

4研究结论

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的专项心理能力结构包括:运动感知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运动激活能力以及良好的注意力。研究表明,长期的心理监控能够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变化,主要的监控指标有:人格特点、自信心水平及来源、运动心理疲劳、心境状态、动机水平、状态焦、注意力和反应能力等。放松训练和表象训练作为运动员的基本心理训练,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放松能力和肌肉感知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忠秋.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的心理监控[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3,1:14-18.

[2] 祝蓓里.POMS 量表及简式中国常模简介[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 : 35-37.

[3] Raedeke&Smith.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walidation of an athlete burnout measure. Journal of Sport &Exercise Psychology, 2001,23281—306.

[4]周毅刚,郭玉江. 优秀运动员运动疲劳、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体育学刊,2007, 14(5):63-67.

[5]汪路线.对我国优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盛泽田抱腰滚桥与提抱连贯技术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

[6]Dergluna Do, nansoarstrom.Rsyenofogiealmonitoring and medulation of training load of world class canoeists.Med Sci Sports Excre.1994,26:1036.

[7]廖八根,罗兴华,甘少雄.柔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心理监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3):31-33.

[8]杨勇.我国优秀青少年篮球队群体凝聚力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9] Martens R, Vealey R A, Burton D. Competitive Anxiety in Sport [M].Champaign,IL:Human Kinetic Publishers,1990.

[10]张君梅.运动表象训练对肌肉力量的作用[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猜你喜欢
心理训练
探析初中阶段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亚太教育(2016年36期)2017-01-17 18:22:40
浅析小学阶段乒乓球训练
东方教育(2016年6期)2017-01-16 21:45:45
小学生抗挫折心理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东方教育(2016年10期)2017-01-16 21:36:21
跆拳道心理训练方法探讨
体育时空(2016年11期)2017-01-06 18:58:29
柔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初探
武术研究(2016年11期)2016-12-16 13:53:31
射击心理训练的研究进展
射箭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体校训练中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7期)2016-09-30 16:15:26
浅析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
青少年女子举重训练负荷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11期)2016-05-10 18: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