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霞
虚拟的在场:新媒体时代谣言传播的技术动因
■雷霞
传统媒体时代,谣言主要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和扩散。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信息非常容易变异和扭曲,因此容易产生带有不确定性的信息,从而形成谣言。新媒体时代,存储、查询、搜索等数字技术避免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失真,信息的不确定性本应减少,但现实中,谣言的产生与传播并未减少,反而更多。本文试图探讨新媒体时代谣言产生和传播的技术推动因素。其中,技术提供的虚拟的“在场”感,是谣言蛊惑大众最重要的杀手锏。
新媒体;谣言;技术动因
谣言是被广泛传播的、含有极大不确定性的信息。新媒体时代,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可能被个人与群体共同加工、增减、修补而产生变异,也有可能在个人与群体追求真相与明辨的过程中被证实或证伪,从而消除其不确定性。①口耳相传时期容易产生谣言,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无法储存和还原信息,在多人口耳相传的过程当中,信息往往被增加、减少或者根据言说者和听闻者的不同理解、不同记忆、不同表述等产生意义的偏离,从而导致信息的变异和扭曲。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形式变得更加多元,而存储信息也随着新媒体和科技的发展与普及变得简单和快捷。按道理来说,有了新媒体技术的保障,信息传播应该变得不像传统的口耳相传方式下的信息那么容易失真和走样,但事实正好相反,正是因为有了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发展,使得谣言的编造也更加“本真化”,即“感觉更像是真的”“在场的”,极大地增加了谣言的蛊惑性。
与此同时,人们对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能够更方便地接触和接收,也更容易留下深刻印象。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Warwick)的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类对社群网站上面发布的简短讯息的记忆能力,远远超过书籍上的文字与人的脸孔。专攻记忆研究的Laura Mickes的实验结果也表明,以正确率统计,人类对Facebook上讯息的记忆能力,是书本句子的1.5倍;另一个类似的实验中,将文字替换成人脸,其结果是,人对Facebook更新上的脸孔记忆力是书籍上的2.5倍之多。②人类对新媒体信息的记忆更加深刻,这就使得谣言信息一经新媒体传播,便会比传统媒体传播更加有效。
技术进步带来的信息生产、传播与接收,甚至人们对信息的认知与记忆的改变等对谣言的制造、传播与扩散都产生了新的影响。首先,有了新媒体技术之后,世界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能在瞬间被扩散和传播,因此,“听说”某个地方发生了某个事件,不再像口耳相传时代那么容易引发由于时间和地域以及“不在场”的质疑;其次,正是因为有新技术提供的存储手段和传播途径的保真性,看上去的确是“在场的”画面和影像,使得信息的接收者更加容易相信“这看起来的确像是真的”;再次,网络上多数人好像都在言说这个信息,无论是在转发、在关注、在质疑、在认同,都会将这一信息推到了舆论的前沿,成为热点,因而也就更加容易被放大、被扩散。
所有的文字、音频、视频和图像都好像在以“在场”的方式告知大众“实情”来影响大众的判断和感知。“有图有真相”便是“在场”的真实性再现。但图像所表明的以点带面的特点早就证明了“眼见”不一定为实。事实上,信息符号最全面的视频介质,其影视化的语言是有着很大的欺骗性与偏见的。不同的角度、光线、时间点,以及技术上的处理和剪接等等都能够很轻易地实现“断章取义”。这就给谣言的制造、产生与传播扩散提供了极佳的技术保障和便利。
在Web2.0之后的新媒体时代,有了技术的保障,信息发布者可以随意发布信息,也可以随意撤销、删除自己发布的信息,即便有的内容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或者属于不实信息,但溯源的难度增大了,信息发布者的顾虑也必然减少了。删帖容易,查根源难,成为新媒体时代谣言数量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调查实验室在对关于整治网络谣言舆情的调查中发现,公众接触网络谣言的最主要渠道排前三位的是网络论坛(70.2%)、微博(63%)和QQ聊天(45.2%),其后是微信(35.8%)、人人网等社交网络(33.8%)、手机短信(33.8%)、海外网络(13%)。③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Web2.0之前的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可溯源性很强,信息发布者只要是发布了信息,或者在论坛、贴吧发了贴,自己是没有权限修改或删除自己发布的内容的,而信息无论真伪,都可以溯源,有据可查,因此,信息发布者比较谨慎。但在Web2.0之后的新媒体时代,个人拥有了更多的权限和操作上的便捷,可以随意增添和删除自己发布的信息,并有了更多的即时互动性,信息的传播更加活跃和复杂,对信息的溯源也更加困难,同时也增大了对谣言信息传播的控制难度。
利用以往的新闻事件,甚至是以往的谣言信息,经由技术性的改造而重新整合,以“新闻”或者“谣言”的方式传播开来的现象屡有发生。将以往新闻事件中的新闻要素,或者谣言信息中的不同构成因子进行拼接,要么转换地理位置,要么转换故事中的某些元素,要么改变故事中的当事人,要么转换故事发生的时间等等,使得重新拼接的文字、视频和画面大面积传播。
有了新媒体技术的保障,一些以往的旧帖经由网友移花接木式的加工,完完全全变成了新近发生的故事,在网上甚至传统媒体上传播的现象并不鲜见。比如,近几年来流传于网络上的关于兰州城管被打的新闻与谣言,就是拷贝沉贴,死灰复燃的证明。
2009年、2011年、2012年,分别都出现了相同的兰州城管被打的“新闻”;2013年6月20日,新浪微博造谣者“@潇湘秦火火”发布微博称:“兰州昨日发生大事,数十名城管砸小贩的摊,没想到小摊贩均是回民”,从而使该微博瞬时大范围传播开来。而究其来源,与前几年出现的兰州城管被打“新闻”同源。几年间,该“新闻”反复出现,同一张图片也多次重现,是将“旧闻”变“新闻”(谣言)的典型案例。
一般来说,无论是专业的编辑、记者,还是普通大众、网友,在炮制这样的谣言时,往往是选用陈年旧帖或旧闻中那些容易吸引眼球、容易引起广泛社会关注和热议的事件要素,因为,这样炮制出来的信息一旦发布,很容易引起轰动。
新媒体技术为制造谣言提供便利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情境拼接,以“新闻”的方式发布以假乱真的信息,无论是文字的、图像的、声音的、影像的还是多媒体的,经由对人物、地点、时间、不同事件、画面、音频、视频等的技术拼接,制造成全然像“新闻”那样的稿件,并以“新闻”的面目出现在各个新媒体平台上,被大众想当然地认为是“新闻”再进行评论和转发,成为像模像样的“新闻”,成为披上了“新闻”外衣的谣言,而披上了“新闻”外衣的谣言以“新闻”的面目被网友转发,在网络上大行其道。2003年4月1日,香港14岁少年将新闻组、ICQ上流传的“香港将宣布成为疫埠”的谣言复制成《明报》即时新闻网页的形态,并上传至近似明报网站的网址。这一以“明报专讯”名义发布的网络谣言顿时造成社会恐慌,导致当天下午部分香港居民抢购风潮。④
微博、微信上信息的转发与评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再加上微博信息来源本来就非常多元,很多时候信息在被转发和评论的时候,评论者或者转发者都不知道被评论或转发的信息是当前发生的事件还是历史事件,是被移花接木的伪造事件还是真实事件。
同时,新媒体整合了音频、视频,更加丰富、更有“在场”感,因此更加难辨真伪。在雅安地震期间,2013年4月21日下午,网络上传播一条谣言:“雅安又一辆救灾军车坠崖”。该谣言就是由一名在当时经过“事发”地点的网友拍摄画面并加以妄断,然后经过画面剪辑,制作了虚假的信息,并加以传播。实际情况是,在该“事发”地点,某军团正在用租来的吊车对4月20日翻入河中的运输车实施作业,并于2013年4月21日16时30分将其吊至平板车,并进行加固,运返营区。但因为大众受“有图(影像)有真相”思维惯性的影响,大都认为该信息是真实的,直到四川军方发布真实信息辟谣。
这种情境拼接分为两种,一种是信息要素都是真实的,但经由人为的剪辑、删减和加工之后,成为每个要素真实,但整体虚假的信息;另一种是本身掺和了真实和虚假信息。当这样的信息经过互联网技术的传播与放大时,便极具迷惑性。
当大众对各种新媒体的技术渐渐了解,对容易辨认的谣言信息有了免疫力,谣言制造的技术和智力难度便随之加大,制造和传播谣言的技术也在逐渐升级,无疑使得谣言信息更加难以辨别,形成了制造谣言的技术越来越高明、谣言信息越来越难以辨认的螺旋上升现象。
有些时候,新媒体平台上产生了一些娱乐性与游戏性的谣言信息,那些清楚信息中故意留有破绽的网友很可能是在其基础上“添油加醋”一番,再与网友们分享,将信息戏谑化,以“众娱众乐”为目的。不过,不明所以的网友则容易当作事实来理解和看待。2013年5月29日,微博账号为“中大热点”的用户发布了一则信息,信息还附有一张《关于2013年中山大学校名改动的通知》的红头文件截图。新浪微博用户“@中大热点”称:“真不想改名啊”并配上大哭表情,足以以假乱真。(见图1)
图1 新浪微博截图⑤
《南方都市报》记者在采访中山大学宣传部老师时了解到,此事纯属子虚乌有。⑥从微博所附文件图片放大的截图可以看出,其所用字体并非一般官方文件的惯用字体,“逸仙大学”的“逸”字还少了一点,而且文件上的每一行字末都有回车符。种种故意流露出来的痕迹实际上非常像专门找茬的游戏。
在新媒体时代,有的时候,网友们明知是不实消息,但为上下接龙或别的“好玩”的原因而对这些消息进行传播,也是一种新媒体时代特有的“谣言”传播中的娱乐性因素和特质。
但另一种情形是,谣言信息的制造者是出于娱乐和好玩的心态,但信息发布和传播后,却被大众误以为真,并造成严重的后果。2008年5月28日23时38分,西安某学院大学生贾志攀多次入侵陕西省地震信息网,并在网站上发布了“23时30分陕西等地会有强烈地震发生”的消息。⑦该信息发布后10分钟内,点击量达767人次。贾志攀后来承认确实是“为满足好奇心”。⑧
2013年11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宋伟民教授的一项研究结果在网上被大肆传播,传言称该研究结果表明,“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一旦形成无法逆转”。《新京报》记者认为,“雾霭导致鲜肺变黑肺”相关报道疑似“植入广告”,因为在该报道的最后,举出了某川贝枇杷膏和枇杷露两种止咳的具体药物,并称该“药物对PM2.5引起的呼吸道毒作用均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⑨《光明日报》记者则在2013年11月19日采访宋伟民时得知,宋伟民的研究课题是“关于两种止咳药物对预防和治疗大气PM2.5对呼吸道毒作用研究”,其目的是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两种止咳药物对PM2.5暴露所导致的大鼠肺损伤有何预防和治疗作用。⑩该报道明确表明,“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一旦形成无法逆转”的说法没有得到当事人宋伟民的认可,并表示该说法太过夸张。但同时可以看出,该项目的初衷就是对比两种药物的功效,那么,相关的谣言仅仅是将该项目的部分成果进行了断章取义,至于药物是不是植入广告,则不明确。只不过,在新媒体时代,靠着网络传播的快捷、大范围与低成本,网上营销利用一切信息,包括谣言,来进行炒作和植入广告的现象时有发生。
另外一种情形是,在谣言信息后面的评论或跟帖中,也有可能出现纯粹的广告。一般是,以一个微博账号,或者网络账号,发布一个纯粹的广告信息,以评论或跟帖方式发布在各种新闻跟帖、论坛,或者微博评论中。这也是在新媒体时代缺乏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把关人的前提下容易出现的现象。
传统媒体时代,谣言的传播和扩散主要靠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尤其是通过熟人之间传播的信息往往以在场的见闻或者见证人的视角登场,使得谣言可信度增加。但新媒体时代的谣言已经不需要这种只靠口耳相传的形式来传播,由于便捷而完整的复制、粘贴和转发、分享,信息已经完全可以原汁原味地传播,除非是传播者出于某种目的故意增删或修改之后再分享。
移动新媒体平台带来信息生产与传播的便利,也自然地带来了谣言信息的制造与传播的便利。易于传播很重要,会极大增加传播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传播积极性越高,参与主题和主体越多,信息传播中的“谣言”也将越多。信息的传播因简单的复制、粘贴、分享而变得便捷,最重要的是,除非主动更改,不然不会被扭曲变形。但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多的制造手段和方法。注意到这些新的手段和方法,对于谣言的认识、预防和控制都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注释:
①雷霞:《“信息拼图”在谣言传播中的作用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7期。
②海知部落:《英研究发现:人对Facebook讯息的记忆力是书的1.5倍》,2013年1月31日,http://www.iknowing.com/iknowing/note/46713423949403.html。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合力构建聚民心尚理性的网络舆论空间》,2013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014版。
④闵大洪:《从网络谣言到网络假新闻》,新华网传媒人物专栏,2003年6月23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3-06/23/content_931727.htm。
⑤来源:新浪微博:http://weibo.com/。
⑥刘黎霞、高菲:《中大更名“逸仙大学”?纯属“学生恶搞娱乐”》,2013年5月30日《南方都市报》GA16版。
⑦西部网:《陕西地震信息网遭黑客攻击紧急发布信息辟谣》,2008年5月30日,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08-05/30/content_1256007.htm。
⑧北大法律信息网:《贾志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案》,http://vip.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db=fnl&gid=117651106。
⑨邓琦:《复旦大学称“雾霾使鲜肺6天变黑”报道不实》,《新京报》,2013年11月19日A18版。
⑩曹继军、颜维琦:《专家称“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一说夸大其词》,《光明日报》,2013年11月20日第10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潘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