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发布
由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和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编撰的《2015年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3月24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经济日报、环球时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能源报、企业观察报、中国石油报、中国石化报、中国海洋石油报、中国化工报、中国石油企业杂志等20多家首都媒体及有关资深专家共计50余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彭元正主持发布会。
《蓝皮书》全书共分国际篇、国内篇、合作篇和专题篇四大部分。全书共32.6万字,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
2014年全球GDP增长3.3%,与2013年增幅一样。其中,发展中国家GDP增长率约为4.4%,较2013年的4.7%有所下滑;发达国家GDP增长率为1.8%,较2013年的1.4%有所上升。世界石油消费相对2013年小幅增长95万桶/日,达到9115万桶/日。其中,美国石油消费平稳增长,日本和欧洲石油需求连续萎缩,中国石油消费仍然维持增长态势。
供应方面,2014年世界平均石油产量维持在9200—9300万桶/日之间,全年平均同比增长120万桶/日,远高于2013年同期10万桶/日的增长。其中,非石油输出国组织产量增长198万桶/日。北美地区的增产对于非石油输出国组织产出的增加贡献最多,紧接着是拉丁美洲地区国家。与之对应,受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产量下降、沙特减产以及伊朗制裁的影响,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石油产量却在小幅下降。
2014年,世界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达到7300亿美元,较2013年增加5.1%。世界各个地区,油气勘探开发投资都有较大增长。其中,中东地区的勘探开发活动最具活力,增长10%;北美地区和原苏联地区增幅次之,分别为8.5%和7.5%;亚太地区勘探开发投资有3.3%的增幅;欧洲和非洲地区增幅为2.8%;拉丁美洲油气勘探投资增速为1%。
2014年,受油气市场供需、金融、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WTI价格和布伦特价格经历了先震荡上升,后急剧下降的波动过程。其中,WTI现货价格由2014年7月22日的104.59美元/桶下跌到12月22日的55.25美元/桶,跌幅高达47.17%;布伦特现货价格由2014年7月22日的106.48美元/桶下跌到12月22日的58.32美元/桶,跌幅达到45.23%。
莫北/图
展望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仍不明朗,尤其是中国、巴西和俄罗斯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的放缓将会制约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与此同时,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成员国石油供应的稳定和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的持续都将进一步导致原油供应过剩。全球石油供过于求将致使2015年国际油价总体维持低迷。
中国2014年GDP增幅为7.4%,CPI涨幅为2%。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情况下,中国对化石能源的需求依然强劲。2014年全年原油表观消费量高达51785.3万吨,同比增长5.8%;全年累计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805.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9%,增速低于市场预期。中国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增速有所放缓,全年生产原油共2.1亿吨,同比增长0.6%;天然气产量约1234.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9%。中国油气供应形势依然紧张,油气生产企业着眼资源可持续性,加大油气勘探力度。截至2014年底,中国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到10.83亿吨,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6000亿立方米。下游方面,2014年底中国炼油总能力达到7亿吨/年,成品油产量约为3.17亿吨,同比增长7.1%,增速比2013年增加2.7个百分点。油气管道方面,截至2014年底,中国已建成油气管道总里程10.34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6.3万公里,原油管道2.03万公里,成品油管道2.01万公里。展望2015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预计中国石油消费需求增速将有所放缓,原油产量将继续增加;成品油市场供需总体平衡,汽油将继续供大于需,柴油供应依旧偏紧;天然气消费随着管网的建成将明显增加,供应能力继续加强,但局部地区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国油气国际合作成果显著,中国油气企业从坚定“走出去”到努力“走进去”“走上去”,海外业务形成五大油气合作区、四大油气战略通道、三大油气运营中心的战略布局,在全球34个国家运营着89个项目。中国已成为世界多国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同时也推动着国际能源秩序的多极化。比如,从1991年中国石油提出把跨国经营作为三大战略之一,到1993年海外勘探开发正式起步,再到2011年成功建成海外大庆,中国石油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脚步铿锵,与中国改革发展同频共振。从南美、北非、中亚及亚太等传统资源国迈向北美及澳洲等能源高端市场,从投资常规油气项目扩展到油砂、超重油、煤层气、页岩气、深水等非常规油气项目,从立足上游延伸至下游的炼油、贸易仓储等油气全产业链,中国石油海外业务从零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中国实现资源进口多元化、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油气企业“走出去”,油气投资业务有力地带动服务保障业务的协同发展,国际业务也为国内企业改革发展积累了经验,形成国内支持国外、国外反哺国内、国内外业务良性互动、带动产业整体发展的格局。此外,中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国际能源治理,与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国、消费国以及国际能源组织都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中国油气企业“走出去”会直接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度,但其意义远不止此,二十多年来的国际油气合作已使中国成为全球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最主要的贡献国之一。
发布会上,彭元正还就《蓝皮书》的天然气产业改革、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趋势、国际油价暴跌原因、“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油气企业发展战略等专题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副会长张殿国,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书记连建家,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董秀成以及石油企协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