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明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在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扬弃”的基础上轰轰烈烈地开展着,但课堂创新也要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于各地区不同实际,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坚持适度的原则,必须坚守“底线”,否则只能是邯郸学步,一事无成。
关键词 课堂 创新 “底线”
随着新课改和高考改革进入“深水区”,在高考指挥棒下的课堂教学也日新月异,课题研究和实践成果层出不穷。传统教学中“一言堂”、“满堂灌”等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大部分教师们舍弃,取而代之的是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一大批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如体验教学法、唤醒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经验成为争先效仿的对象。在高考命题特色有所改变的前提下,课堂教学的探究和分组讨论也搞得如火如荼,热火朝天。但课堂无论如何创新,永恒不变的就是教学质量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要增强。不久前国人广泛关注的以杨培东等四位美籍华人获得提名竞争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后三位日本人(其中一位为美籍)笑到了最后。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将课堂教学创新与解答“钱学森之问”联系起来。创新课堂不是越新越好,也不是越另类越好,课堂教学创新也应该有节操,坚守自己的“底线”。
一、勿让学生沦为课堂“孤儿”
有人说没有不会教的教师,只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我们知道这两个观点都是不科学的,虽然学生的学起根本决定作用,但教师教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是不能忽视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凭借知识和权力的优势独霸讲台,垄断话语权,操纵学生的思想,成为课堂中名副其实的大独裁者。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是显然易见的:教师目空一切,根本无法了解学生的需求,理论上的重难点、易错易混点可能与学生真正的需要有很大的差距,导致教学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教师惟我独尊,完全沉浸在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构思和想象中,学生在教师的强势下听课,学习具有很大的被动性,缺乏能动性、建设性和创造性,无法从任务型学习解放出来。
1.警惕教师成为课堂的观众
新课改下,许多教师认识到教师独裁课堂教学的危害,开始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定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先后提出双主体,即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上因教师的主体过于霸道,不仅用教案控制教学节奏,还用学案控制学生的学习,双主体与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实质的区别。有人提出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有人改为引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的积极作用。有些教师为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探索“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但在实际过程中完全依靠学生的自学,这种教师“缺位”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成为没有教师的“孤儿”。教师的引导和指点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重要,教师的缺位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失去正确的方向,在学习的道路上缺乏应有的领路人。
2.警惕教师遗忘课堂的角落
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孩子,这样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课堂就是要发现和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创新潜能。由于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教育的差异性,学生存在着不同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多层次、多模式,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们各自不同的兴趣、特长、能力倾向、思维方式、气质和性格进行订单式培养,努力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被尊重和重视中茁壮成长。但在应试教育下,好多学校的分层教学并不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划分的,而是简单粗暴地根据成绩分类。甚至几个学期下来,某些教师总是和几个踊跃发言的学生频繁互动,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其他学生成了观众。这样,因为教师对成绩后进同学的偏见可能导致对这批同学视而不见,导致这批学生成为脱离教师视野甚至完全被放弃的学习上的“孤儿”。这样,在创新课堂的幌子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也就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二、勿让学生变为课堂“雏鸟”
传统高考的答案要做到丰富多彩是特别艰难的一件事。既然高考的参考答案就是标准答案,就是宝贵的分数,就是学生升学的依据和台阶,那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全不理会高考命题中参考答案的设计是不现实的。当前高考命题的参考答案设计在精准方面有了一些松动,有了一些弹性,但前景仍然不容乐观。还有一些学校在创新课堂方面走在前面,可能导致我们去“复制”,学生由此被这些经验牵着鼻子走,成为人云亦云等待教师“喂食”的“雏鸟”。
1.警惕预设成为迷信的圣经
教师应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固然生成的价值高于预设,在关键时刻预设也要让位于生成。诚然,预设耗费了教师大量的心血,可能还牵扯到环环相扣的教学进度。但学生有需要,教学时机已经来临,我们为什么不能暂时舍弃预设,和学生一起兴致盎然地一起去拓展,一起去探究,一起去欣赏不一样的风景呢?由于书本知识往往是以集中思维的形式,总结前人探求出的唯一答案,而传统的教学又只重视证明这唯一答案的正确性,作为高考得分的唯一凭证,我们也就失去了质疑的勇气和反抗的动力,也就满足于教师的知识喂食了。或许我们对张着大口嗷嗷待哺的雏鸟们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事实上这与我们日常的“喂食教育”颇为相似。创新课堂不应该是学生对教师思想观点的模仿秀,也不是对教材知识或者标准答案机械教条地照搬照抄,而是应该有学生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反思,应该有学生意志的参与和个性的张扬。
2.警惕名师成为创新的障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许多名师的经验可以共享,可以借鉴,可供学习,但却不可复制和抄袭。教师在得分率的引诱下让学生迷信参考答案从而成为标准答案的学舌“鹦鹉”。名师的许多做法和创新可能对我们来说启发多多,但这不能成为我们照搬照抄的理由,在名师面前我们需要做“明师”。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照搬一些“水土不服”的先进经验,致使我们放弃自己以往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不顾教情学情实际,盲目模仿甚至机械照搬时髦的教学结构和模式,只字不易地采用名师教案。由于脱离实际和对名师经验并未彻悟,不仅教者牵强别扭,难以得心应手,学生也无所适从。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教学效果反而降低。
三、勿让学生成为课堂的“过客”
新课改形势下,虽然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高考分数、升学等功利性目标面前甘拜下风。再加上教师创新课堂展示及各种竞赛评比,实质上学生成为创新课堂的“过客”。
1.警惕多媒体一用就灵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对课堂创新增加了很大的科技含量。未来教室不仅是多媒体、白板教学,而是向更高科学技术延伸。许多学科竞赛都对使用多媒体提出特别要求,即不使用多媒体一票否决。要想课堂出彩,也需要集图片、动画、音响、音乐为一体的多媒体发挥作用。学科竞赛似乎不是教学实力的展示,而是PPT的大比拼,多媒体一用就灵的观点在某些教师的思想里已经根深蒂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的过度使用促使教师与学生的注意力从教材转向屏幕,师生之间的关注和互动减少,课堂教学活动异化为键盘的操作和鼠标的点击。多媒体等高新技术的使用导致师生对多媒体产生了严重的依赖,似乎离开多媒体就不会上课。学生的主要活动变成了频频变换的屏幕。有的课上三言两语能讲清的问题,也用课件模拟或作成三维动画,随时随地可取的实物也要用课件模拟。有时甚至连一句教学概念也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法不过是传统“注入”教学模式的变种。课堂教学改革只不过是由过去的人工“满堂灌”变为由电子机器代劳。
2.警惕学生沦为陪练道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仅是教学对象,这是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最大的区别。传统观点将青年学生的可塑性理解为橡皮泥,可以任意被捏成任何形状,忽视了学生也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喜怒哀乐。在某些创新课堂中,有些教师不仅将学生视为与多媒体、黑板、粉笔一样的教具,甚至成为教师表演借位展现个人高超教学技艺的道具。如为了表现出在创新课堂中师生“双边”或者师生、生生的“多边”活动,不时提出一些无须动脑的问题让学生整齐划一地回答;为装门面经过多次劳民伤财地排练、上演意义不大的模拟、表演活动。还有分组讨论,貌似热闹非凡,学生热情高涨,“议论纷纷”,似乎学生沉浸于教师提出的课题中,但这种分组讨论的表演作秀成分大于实质意义,学生不过又一次被赶鸭子上架充当一次道具而已,讨论流于形式。各种摆架子、耍花枪式的点缀,使得学生疲于应对,牺牲了思考反思的时间,成就教师创新课堂“高超”的教学艺术。
四、勿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丑”
课堂创新建立的基础是尊重学生,相信并尊重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享受到经过艰苦探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一位教师为了激励数学学习落后的学生,几乎每一节课都要提问这位学生一个比较简答的问题,每一次回答后都会毫不吝惜自己热烈的表扬,这在初期对该学生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随着该生数学能力突飞猛进,教师仍然继续提问简单的问题,并在每次成功回答后给予热烈的表扬,这样学生感觉到很受伤,感觉这位教师瞧不起人,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受挫,成绩也开始一落千丈。
1.警惕向学生提出白痴问题
创新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质疑、答疑、释疑、生疑的过程,让学生在质疑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但有些教师将课堂创新理解为质疑提问,于是传统的令人痛苦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令人恐怖的“满堂问”,有质疑也问,无质疑也问,问题提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学贵有疑”,任何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都须以设问的方式进行。但课堂质疑应当正确处理“疑”和“思”,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有“疑”有“思”,由“思”生“疑”。通过教师的质疑引爆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这要求教师对问题要精心准备,精心备课,善于围绕重难点引疑、导疑、设疑,创设“疑”的环境,激发学生勇于质疑问难,学会思考、分析、解决疑难。师生、生生在这样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2.警惕对学生提出虚假表扬
创新课堂须正确处理批评与赏识的关系,创新课堂需要赏识,也需要巧妙地惩罚。当前课堂赏识过于泛滥,一味地对学生表扬,无论学生作出如何回答,教师总是千篇一律简单贫乏地“你真棒”、“好极了”,学生在如此言不由衷的为赏识而赏识的廉价表扬面前变得麻木,失去了兴趣,这样赏识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其结果不是导致部分学生满足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丧失进取、探索之心;就是导致学生感觉自己像小丑一样被教师戏弄,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创新课堂要落到实处,就应该坚守创新教育的底线,勿让创新课堂成为对中国教育和中国学生的伤害。“钱学森之问”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创新,但这个创新有自己的底线和节操。我们既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落后的做法,与时俱进地创新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但我们也需要适时适度,让学生在不断质疑、释疑、生疑的道路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责任编辑 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