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林
摘要: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而如何提升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会计教学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为了提高会计教学有效性,从教师要参与实践、教师在学中做等教师方面的“做上教”,从创新实践与理论联系实际等学生的“做中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会计;教师教学;做上教;学生学习;做中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170-02
会计,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会计学科涉及领域广,它综合了经济、审计、税收、预算、鉴证、市场营销等多学科的知识,是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给会计教育教学本身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何提升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会计教学质量是每一名会计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入手,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旨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教师要在做上教
⒈教师要参与实践,在做中教。教师的舞台角色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教育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生,是教师神圣的使命。上课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灵魂,一节好课,它决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所以,教师要在做上教,因为会计学科不是孤立的理论,它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不应局限于“黑板”教学。作为成人教育战线上的教师,面对着生活、工作阅历超过自己甚至年纪相仿的学生,我们更要在各方面提高自己。成人学生重返学校参加学习的目的是希望所学的知识能直接联系实际,服务于实际,是为了在实践中应用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着教材宣读,势必会使授课内容干瘪、乏味、空洞而不易使人接受,更谈不上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会计学科不是乏味的理论课程,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不通过实践也只是纸上空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一切机会参与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将工作实践很好地整合到会计课程的教育教学当中,把工作经验结合实务及理论进行讲授,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气氛,使学生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我认为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的“双师化”和“双职化”建设亦尤为重要。“双师型”、“双职型”教师要求教师既能教书育人,又能生产管理经营,所以,我们应该鼓励会计课程的教师在社会中兼职,到会计岗位或事务所中担任一定职位,以提高会计教育的水平。
2.教师要终身学习,在学中教。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关键在教师。“没有先生的进步,也就没有学生的进步。”知识是不断更新的,“上一次大学管一辈子”的时代已一去不返。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知识总量及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知识的报废率越来越高,会计学专业的任教老师,更要熟练掌握新规则、新制度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践教学工作中。作为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者,要能够敏锐地抓住学科发展动态,教学内容必须及时、迅速地把本学科中新的、前沿的知识内容补充进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如在对“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税收征收范围这方面知识教学时,任课教师不能用过去的思路和观念进行教学,因为“营改增”的改革最近几年一直在持续。如自2012年1月1日起,上海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改增”试点,并于2013年8月1日将“营改增”改革范围推广到全国。而自2014年1月1日起,又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同时自2014年6月1日起,又一次将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成不变地按照原先规定的增值税征收范围“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进口货物”进行照搬教学的话,肯定无法适应教学的需要。所以,教师要通过终身学习以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更新、补充、拓展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我们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及业务技能,在做中教,在学中教。
二、学生要在做中学
⒈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陶行知先生说过:“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如何让学生在做中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创造多彩课程,“教无定式,学无定法”。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多少会计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毕业后能否在各种情况下随机应变、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是否具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相当一部分课程是理论性极强的法律、法规等,比如《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该课程内容就多是一些生硬的法规条文,理论性极强,课程内容枯燥,如果采用单向知识灌输,学生学起来必然觉得索然无味,课堂气氛势必沉闷。针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的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灵活选择典型案例,运用案例教学法,将知识点有效地融合,从而让学生在边做边学,在完成案例分析的同时迅速掌握知识点,并且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引路人,教师要发挥指挥家的能力。传统的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采取单向的填鸭式教学,单纯地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教师的职责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要善于把其传授的知识转化为一种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东西渗透进学生的大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我们任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让学生要做中学。比如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创设现实生活中会计教学情境的情景教学法,这种方法可以将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高度参与,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凝聚在一起,激发其学习兴趣,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讲授会计支付结算的凭证填写要求这部分知识点时,课程设计时可以有意识地选用类似银行开支票时情景,事先复印一些结算凭证、票据等仿真的复印件,在理论知识讲解结束后,给学生每人发放一张仿真支票,让学习练习根据实际发生的某项经济业务签发支票,带领学生进入模拟实验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自填写支票的过程,掌握出票金额大小要同时记载、出票日期必须使用大写、出票日期加“零”或加“壹”的规范写法等等知识点,同时掌握票据的绝对记载事项有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等相关内容。通过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做上学,做中学,以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endprint
3.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做中学。教育部特别强调素质教育,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会计是一门学到老的学科,会计知识的储备需要不断更新,理论知识需要融入实际才能够更好地掌握。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或流于形式的案例教学活动,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学生能亲身接触会计工作本身,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就能打破传统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会计知识的规律性,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成人教育教学面向的对象是有社会阅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成年人,他们工作在各个工作岗位,有些人本身可能从事的就是跟会计相关的工作,所以我们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优势,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会计工作的经验就是平常工作中不断的积累,实践是对专业知识的检验和再记忆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在做中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而日常会计业务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程序,都必须以会计理论为基础。工作实践可以很好地将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进行详细而具体的认识,从而缩短抽象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比如:学生可以学会根据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编制会计凭证,填写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可以熟悉操作电算化软件,编财务报表,对账、结账、纳税申报及税款抵扣等等实践操作,从而巩固会计核算的知识,掌握会计核算基本规律,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学会并掌握相关的会计知识,从而高效率地学好会计这门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实践操作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税务、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重要关系,熟悉会计业务的操作流程、行业行规。
三、结束语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艺术无止境,作为会计教育工作者,要熟悉专业技能、及时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躬亲示范做上教”;在课程设计上调整课堂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训指导,要做到让学生“知行结合做上学”。为此,教师在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为“做上学”准备好素材,而学生课前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课堂需要的“做中学”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会计教学质量,提升会计专业相关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品琴.创新会计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09,(24).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凌学军.实践教学视角下的高职会计教学方法改革[J].大众科技,2011,(10).
[4]朱小平,姚颐,况熙,杨效红.中国会计教学改革走向何处——关于我国会计教学情况的调研报告[J].会计研究,1995,(09).
[5]许香兰.大学会计教学改革之我见──兼谈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教学的影响[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0,(1).
[6]陈占葵,刘和平.对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谈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宜春学院学报,200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