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
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民国北派通俗文学研究
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
主持人语:民国时期,相较于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派通俗文学,以京津为中心的北派通俗文学产生影响较晚,基本于20世纪末30年代初才在全国广泛受到欢迎。自古燕赵多侠士,与南派通俗文学细腻阴柔的才子文风相比,北派通俗文学以其平实、古朴、清新的豪迈之气取胜,以张恨水、刘云若、还珠楼主、王度庐、白羽、郑证因、耿小的为代表的通俗小说作家的创作,在社会言情与武侠小说领域别开生面,将民国通俗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度。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相较于南派通俗文学研究已取得的成绩,北派通俗文学研究由于多方面原因,开展得尚嫌不足,无论是作家生平考证、作品文本开掘还是媒体研究,尚有大片处女地有待开垦。近年来,经由部分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无论是作家、作品考证、爬梳,文本解读还是媒介研究,北派通俗文学研究者以扎实的史料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求实精神,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本刊第三期“还珠楼主研究”专题和本期“民国北派通俗文学研究”专题,都是近期北派通俗文学研究进展之一斑。
关于徐春羽,不要说现代文学研究界,恐怕在通俗文学研究者中,均所知不多。这一方面与徐春羽作品数量以及武侠小说创作成就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史料发现不足。张赣生先生在通俗文学研究的重要论著《民国通俗小说论稿》中称:“在民国武侠小说鼎盛时期,可以与北派四大家一较短长者,除了朱贞木,就只有徐春羽。”评价不可谓不高。而张先生也凭借扎实的史料基础,发现在1942年《立言》画刊登过的一则关于彼时名武侠小说家徐春羽、还珠楼主和白羽的近著广告中,将徐春羽列在第一位,且称赞“三君皆为第一流武侠小说家”,但是,关于徐春羽的生平,限于史料难得,该文语焉不详。王振良先生的《徐春羽家世生平初探》一文,通过家属访谈、按图索骥、史料爬梳等手段,对徐春羽家世生平进行了细致考辨,特别是生卒年考辨,填补了目前所知的史料空白。而对于徐春羽其人其作的深层考察,想必也会随着对徐春羽认识的加深而逐渐展开。
民国社会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家,文学史对张恨水赞誉有加。事实上,在历史现场,艺术成就及文学魅力可以与张氏分庭抗礼的尚有一位,那就是刘云若,甚至在部分同时代批评者那里,刘云若的艺术成就要高于张恨水。二人被誉为“民国通俗社会言情小说领域的双星座”。但相比于张恨水研究取得的卓著成果,刘云若的研究明显滞后且不足。本期侯福志先生的《刘云若小说研究》和倪坦的《从〈粉墨筝琶〉看刘云若“社会言情小说”中的社会性》,均通过细密的资料搜集和文本的细致解读,对刘云若其人其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刘云若小说研究》对刘云若小说发表的报刊、小说总数以及小说版本都进行了系统梳理,分辨了刘云若小说的创作分期,对刘小说的误读情况进行了考辨,并在其他作家、报人、评论家对刘云若的评价基础上,肯定了刘云若的小说成就。无论治学态度、研究方法还是结论,都可圈可点。该文在刘云若小说研究中,不容忽视。而《从〈粉墨筝琶〉看刘云若“社会言情小说”中的社会性》一文,对以往张恨水作品偏重于描摹社会现实而刘云若作品偏重于言情的一贯认识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刘云若的《粉墨筝琶》广泛摹写了天津沦陷后的市井民情,以不同于延安文学的书写方式,凸显了“抗日反汉奸”的时代主题。同时,该作品对天津地区风物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存在主义母题的呈现,均是作品社会性特质的有力证明。因此,倪坦认为,刘云若的小说不仅有艺术价值,而且有更深刻的社会认识价值。该论文能够对“定论”提出质疑,而且有丰富的资料佐证,论证分析环环相扣,注重细节呈现,注重比较分析,不难看出年轻研究者勇敢无畏的学术锐气、勤奋朴实的治学态度和活跃开阔的研究视野,令人鼓舞。但是需要注意批评的客观性—张恨水偏向社会,刘云若偏向艺术是为的评。偏向艺术并不代表否定其社会性的追求。刘云若作品的社会性的确应该加以重视,但不能就此否定他作品中的艺术性。文学评价的有效性与客观性以及对语言的驾驭,或许是作者和许多年轻学者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