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祖祥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湖南 邵阳 422000)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向祖祥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湖南 邵阳 422000)
目的对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作为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和预防的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40例肿瘤并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40例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为62例,占44.3%;泌尿道感染患者38例,占27.2%,皮肤软组织感染22例,占15.7%,血液感染10例,占7.1%,胆道感染为7例,占5%,1例患者发生多部位医院感染,占0.7%。结论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多为多药耐药菌,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龄、住院时间较长、放疗化疗、罹患慢性疾病、留置导管等,属独立危险因素。
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肿瘤患者;医院感染
肿瘤患者发病后,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经常会合并多种症状,包括多器官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和白细胞下降等,很容易引发医院感染,对患者的治疗、康复和生存质量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我院对140例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总结其病原菌分布及其危险因素,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40例肿瘤并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2例,女48例,年龄为23~72岁,平均年龄为(45.2±2.3)岁,包括肝癌、胃癌、肺癌、胰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等。对患者进行侵入性诊疗操作主要包括脾脏切除手术、三腔二囊管、留置导尿、插入鼻胃管、腹腔穿刺和深静脉插管等。
1.2 方法
1.2.1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取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标本,对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鉴定菌株时严格按照临床医学中《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进行药敏试验时可应用CLSI推荐的K-B法。
1.2.2 危险因素的数据分析:分析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时候,可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并应用WHONET进行药敏数据分析,如P值<0.05具有明显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1.3 诊断标准[2]:判断肿瘤患者并医院感染时,可以我国卫生部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实现对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准确判断。
2.1 感染部位分布: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可知,140例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为62例,占44.3%;泌尿道感染患者38例,占27.2%,皮肤软组织感染22例,占15.7%,血液感染10例,占7.1%,胆道感染为7例,占5%,1例患者发生多部位医院感染,占0.7%。
2.2 病原菌分布:140例肿瘤并医院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40例病原菌,具体的分布构成见表1。
表1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构成比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肿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知,肿瘤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主要包括高龄、放疗化疗、罹患慢性疾病、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长和留置导管等,具体见表2。
表2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随着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不断增加,目前,该类疾病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和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可知,病原菌分布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肺炎链球菌等。对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因素进行总结和探讨发现,其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为长期卧床、化疗、慢性衰竭和放疗等。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住院期间通常需要接受的检查和治疗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如手术、留置导管和放疗、化疗等不同种类的侵入性操作,并且会对患者使用大量抗菌药物。因此,在临床医学中肿瘤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如情况严重,患者甚至会因为终末感染而死亡。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我院肿瘤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然后依次为泌尿道、皮肤软组织、血液感染和胆道感染等。在对肿瘤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检测时,医护人员应重视对上述部位的检测和观察,以尽早发现医院感染,并及时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3]。本组研究中,我院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大部分为多药耐药细菌。其中,β-内酰胺酶的主要代表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该菌于细菌之间传播耐药质粒,已经出现多药和耐药现象。医院感染中的重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很容易形成生物被膜,并且具有一定的多药耐药机制;甲氧西林耐药菌株中的主要机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药物耐药性。因此,在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必须进行严密的监控,避免病区中这些耐药菌株的蔓延流行。针对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可采取相应的处理,如对患者慢性疾病给予积极治疗,采用一定的支持疗法,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患者对化疗和放疗的承受能力;尽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避免对患者使用的侵入性操作或者减少使用次数;切断肿瘤患者医院感染途径,对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技术进行规范等。
综上所述,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多为多药耐药菌,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龄、住院时间较长、放疗化疗、罹患慢性疾病、留置导管等,属独立危险因素,给予相应的处理,可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
[1]王良兴,杨乐和,余方友,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致肺部感染的耐药谱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769-771.
[2]张锦林,倪美鑫,季屹红,等.肿瘤专科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334-1336.
[3]黄娥,范文,段六生.肿瘤患者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78-179.
R446.5
B
1671-8194(2015)08-0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