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调结构,配套技术促发展眉山市柑桔老果园改造红红火火

2015-12-26 10:43
中国果业信息 2015年3期
关键词:东坡区眉山市眉山

本刊记者 张 放

根据市场调结构,配套技术促发展眉山市柑桔老果园改造红红火火

本刊记者 张 放

【导读】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的眉山市作为四川省最大的柑桔集中产区,也存在大量的低产低效老果园需要改造。近年来,当地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通过技术措施和品种更新,大力发展“晚熟”柑桔,生产效益大幅提升,果农和业主在缺少外来资金与项目的扶持下,纷纷积极投身老果园改造,使得眉山市成为全国柑桔产业整体效益较高的区域之一。

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的四川省眉山市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市,尽管温光热等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不是柑桔生产最适生态区,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眉山市不仅成为四川省最大的柑桔集中产区之一,而且也是全国柑桔生产整体效益较高的产区之一。眉山市以树冠覆膜、果实套袋为主的柑桔果实留树越冬延迟采收技术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蜚声业内外,而近几年以不知火、清见、春见等晚熟杂柑为主的特色柑桔高效生产更是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个规模较大的柑桔老产区,眉山市也面临着“老果园”改造这一现实问题。在全国其他产区就如何引导果农和业主推进老果园改造而备感头疼的时候,眉山市柑桔老果园改造工作却在农户的主动参与下搞得红红火火,个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其他产区学习和探讨。2015年3月 10—13日,本刊记者前往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东坡区等柑桔产区,就当地柑桔产业发展与老果园改造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就相关问题与眉山市农业局经作站站长、高级农艺师王孝国进行了探讨。

记 者:作为四川省最大的柑桔产区,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眉山市柑桔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王孝国:眉山市柑桔种植历史悠久,距今已有 1000多年。早在唐代,眉山生产的柑桔即为宫廷贡品。20世纪 90年代初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来,眉山市以柑桔为主的水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据业务部门统计,截至 2014年,眉山全市柑桔种植面积已达 87.29万亩(5.82万 hm2),年产量达 83.67万 t,面积和产量均居四川省地市(州)第一位。眉山市所辖东坡区、仁寿县、丹棱县、青神县和彭山区等五县(区)均有柑桔生产,其中,东坡区柑桔生产面积最大,达24.71万亩(1.65万 hm2),占全市柑桔种植面积的 28.31%。目前全市已建成了东坡区白马镇、三苏乡、广济乡,彭山区黄丰镇,仁寿县黑龙滩镇、中农镇、新店乡、河口乡,丹棱县杨场镇、丹棱镇,以及青神县白果乡、高台镇等连片面积在万亩以上的柑桔生产专业乡镇,形成了以杂柑、椪柑、脐橙为主,早、中、晚熟品种和熟期配套的柑桔生产格局,主栽品种有脐橙(9号脐橙、纽荷尔、眉红脐橙等)、椪柑(台湾椪柑、中岩早椪柑、岩溪晚芦等)和杂柑(不知火、清见、春见、爱媛系列等)等。1999年以来,东坡区、青神县、仁寿县(新店乡、河口乡)和丹棱县先后被相关组织和部门评为 “中国脐橙之乡”“中国椪柑之乡”“中国清见之乡”和 “中国桔橙之乡”;2009年,“青神椪柑”成功申报成为产地证明商标。2014年,眉山全市柑桔产值达 24.36亿元,柑桔产业已成为眉山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眉山市东坡区高接换种柑桔园

记 者:“老果园”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新果园,老果园的“老”可能体现在栽培品种老、栽培模式老、栽培技术老以及植株衰老等方面,生产上可能具体表现为 “低产老果园”“低效老果园”“低品质老果园”等。眉山市柑桔老果园的成因有哪些?生产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王孝国:眉山市柑桔老果园主要是由于种植时间长造成的植株衰老,以及由于栽培品种选择盲目与传统栽培模式形成的低产、低质、低效。

眉山市柑桔种植历史悠久,较大规模发展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尽管时间不长,但目前全市已有很大一部分柑桔园树龄在20年以上。据统计,截至2014年,全市树龄较长的柑桔老果园约 30万亩(2万 hm2),约占全市柑桔面积的 30%。因此,眉山市柑桔老果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树龄较长形成的。

同时,眉山市柑桔大发展时期正值国内农产品短缺、果品市场供不应求、水果种植效益高企的年代,加之囿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眉山在发展柑桔产业时与周边及全国许多产区一样,在栽培品种和栽培模式的选择上盲目跟风,柑桔生产也经历了以红桔为主到以甜橙为主再到以宽皮柑桔为主的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全市柑桔生产中11—12月成熟的红桔、甜橙等传统中熟品种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传统品种在种植初期,由于市场果品供应量少,物以稀为贵,尽管其品质一般,但还是卖出了好价钱,为种植户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全国柑桔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张,果品市场逐渐饱和,并由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加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柑桔果品的外观和内质有了更高要求,因此,本身品质就无特色的眉山柑桔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价贱销滞”渐成常态。尤其是随着一些优新品种的引进,眉山原有的曾崭获无数殊荣的“脐橙”(如 9号脐橙)等传统品种的优势也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不断走低。因此,眉山市柑桔老果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品种”选择的传统化、大众化造成的低产低质低效“老果园”。如2007年底东坡区等地生产的 9号脐橙、罗伯生脐橙,销售价格低至五六毛钱一斤仍少有人问津,给种植户造成了很大损失。

另外,眉山市柑桔产业发展初期,也沿用全国其他地方的栽植方式,大都采用矮化密植技术,进入盛果期后植株之间枝叶交错重叠、封行郁闭严重,造成光照不良,树冠内膛空虚,枯枝增多,树势早衰,结果部位外移,产量锐减,品质变差。同时,随着经济效益的下降,农户管护积极性下降,郁闭老果园病虫害严重,加之偏施化肥,土壤酸化板结,植株生长势差,抗逆能力逐年减弱,进而陷入低产低质低效的恶性循环。

记 者:从生态条件、自然资源等角度来看,目前眉山市柑桔生产面积已经很大,面积上要有较大突破已不太可能。面对生产者不断持续高涨的柑桔种植热情,眉山市及各区(县)当前对柑桔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王孝国:从规模上来讲,目前眉山市已是四川省最大的柑桔产区,丹棱等个别区县柑桔种植面积已占当地可利用土地面积的 70%~80%,要想在规模上再有大的突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目前我们的工作重心已放在已有柑桔园的提质增效上,总体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稳定生产面积,调整品种结构和熟期结构,积极开展“三品”提升行动,加大老果园改造力度,以品质和品牌拓市场、增效益,全面提高眉山柑桔产业的整体效益。

一是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晚熟”柑桔。眉山市冬无严寒,无霜期长,能保证晚熟柑桔果实挂树安全越冬,是发展晚熟柑桔的最大优势。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专家介绍,眉山市及成都平原周边地区是发展晚熟柑桔的最适宜区。目前眉山市柑桔鲜果采果可以从 9月持续至翌年6月,基本实现了柑桔鲜果的周年上市。为了促进“晚熟”柑桔发展,我们一方面大力推广优质晚熟柑桔品种,重点推广能自然越冬或低成本越冬的优质晚熟品种,如不知火、清见、春见、沃柑等优质特色杂柑品种,做大晚熟柑桔面积;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柑桔留树延迟采收技术,重点在中熟甜橙、椪柑园推广,延迟中熟品种采摘上市时间,提高果实品质,错开上市高峰,增加经济效益。我们规划通过 3~5年的时间,将早、中、晚熟柑桔种植比例由目前的 2∶4∶4调整为2∶2∶6。

二是加强科技支撑,提高果品质量。一方面是加强柑桔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在重点区县建设 1个良种苗木繁育园,引进、筛选优质柑桔新品种,推广营养袋(钵)育苗技术,保证品种纯正和种苗质量,保证新建果园的种苗供应;同时,大力推广高接换种技术,加快老果园品种改良进程。另一方面是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从建园、种苗、施肥、病虫害防治到采后处理,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在全市柑桔产区重点推广山坡地“坡改梯”、平坝地“深沟高畦”、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确保上市销售的眉山柑桔果品优质、安全。

三是创建知名品牌,打造中国晚熟柑桔之乡。目前眉山市晚熟柑桔面积已达35万亩(2.33万 hm2),其中,晚熟品种 25万亩(1.67万 hm2),留树延迟采收面积10万亩(0.67万hm2),面积和产量均居四川省首位,“晚熟”已成为眉山市柑桔产业的最大亮点。市、县(区)政府正齐心协力,稳步推进“晚熟”柑桔发展,突出“晚熟”特色,通过举办各种节会和走出去等措施,叫响眉山“晚熟”品牌,打造中国晚熟柑桔之乡。

▲记者在丹棱县果园了解柑桔留树延迟采收情况

记 者:对于所有水果产区而言,老果园改造不是一个新话题,也不是近几年才开展的工作。眉山市柑桔老果园改造从政府层面提出并实施已经有多少年了?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王孝国:眉山市政府提出柑桔老果园改造已有 10多年时间,通过技术创新和引进优新品种,采取树冠覆膜、果实套袋和高接换种等措施对传统中熟品种老果园进行改造,大力发展“晚熟”柑桔。通过 10余年的努力,目前眉山市不仅“晚熟”柑桔生产面积稳步扩大,而且随着品质的提升、市场的拓展,“晚熟”柑桔生产效益大幅提升,改造老果园、发展“晚熟”柑桔也渐渐成为广大果农和业主的主动要求和自觉行动。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市完成改造柑桔老果园10万亩(0.67hm2)以上,2014年仅东坡区柑桔品种改良面积就达 50243亩(3349hm2)。老果园改造也为农户和业主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如青神县柑桔种植大户郭池祥,种植椪柑 15亩(1hm2),以前在 11—12月采摘,销售价格仅2 元/kg左右;实施留树延迟采收技术以后,果实留树至翌年2月采摘,销售价格提高到 4~6 元/kg,产值翻了一番以上。又如丹棱县龙滩村,2013年以前这里的果农大面积种植的是中熟品种的脐橙,果实 11—12月成熟上市,果园收购价每斤仅八毛钱左右;2013年全部高换成不知火杂柑,并于 2014年开始大量结果,2015年3—4月果实成熟上市,果园收购价达 10~12 元/kg,价格上涨了 6倍以上,生产效益大幅提升。

在推进柑桔老果园改造中,我们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狠抓优新品种引进和选育。从20世纪80年代大面积发展柑桔产业开始,眉山市各县(区)就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十分重视优新柑桔品种的引进和试种。1995年引进杂柑品种不知火,之后又陆续引进了清见、春见、爱媛 38号、沃柑等 50多个柑桔新品种。与此同时,各县(区)也加强了本地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并先后选育出了眉山 9号脐橙、中岩早一号椪柑、眉红脐橙、寿柑和大雅柑等优质柑桔品种,为全市柑桔老果园改造和品种改良提供了充足的良种储备。

二是狠抓适用技术创新与推广。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眉山市科技人员和果农不仅探索总结出了冬季树冠覆膜、果实留树越冬延迟采收技术,使中熟柑桔采收上市期由当年的 11— 12月延迟到翌年2—4月;而且对传统的柑桔高接换种技术进行改良,采取多头切接或腹接,并配套合理的肥水和枝梢管理技术,使得树龄几十年的柑桔树在高接后第 2年即可恢复树冠并试花结果,第 3年就开始大量结果,第 4年就能达到丰产。毫不夸张地讲,我们眉山人总结和推广的这两项技术在全国各柑桔产区均处于领先水平,而且也正是这两项关键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才使得全市柑桔老果园改造工作得到了快速推进。为了使这两项技术能够大面积地应用于生产,我们每年均要制订相关培训计划,在春季花果管理、夏秋枝梢管理、秋季建园等关键环节,采取召开现场会、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重点推广坡改梯、深沟高畦、高接换种、病虫害综合防治、水肥一体化、配方施肥、果实套袋、树冠覆膜、果实留树延迟采收等适用技术,全市每年培训果农就达10万人次以上。同时,每个区(县)还都建设了 1个以上的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展示和新技术示范,采取召开现场会的形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东坡区农技人员陈天清(左二)向记者介绍当地嫁接技术改进情况▲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方面积极争取部省级项目资金,用于柑桔老果园改造。彭山区、仁寿县、丹棱县和青神县先后被确定为四川省现代农业重点县,每年安排项目资金支持产业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市、县(区)财政拨出专项资金对柑桔产业进行扶持。近几年,青神县、丹棱县每年都要安排 50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扶持柑桔产业发展,重点对柑桔种苗、土地流转、高接换种、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扶持。另外,青神县还成立了椪柑产业推进办公室,专职引导和扶持椪柑产业发展。

▲2014年春季采取切接技术高接换种的柑桔植株一年后树冠恢复情况

记 者:据我们调查了解,随着栽培管理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生产效益的不断攀升,在缺乏政府资金扶持的情况下,近年眉山地区不少果农仍然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柑桔老果园改造中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回顾和总结眉山市柑桔老果园改造工作,您认为老百姓积极参与老果园改造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王孝国:眉山市并不是国家划定的柑桔生产生态最适宜区,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和技术也并不是眉山地区所特有的,在全国柑桔生产整体效益不佳的情况下,近几年眉山市柑桔产业却能异军突起,在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较小的情况下当地农民和业主发展柑桔的热情持续高涨,并主动投资投劳对低产低效老果园进行改造,使眉山市成为全国柑桔生产效益较好的区域之一,这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密不可分:

一是政府引导。自眉山市建市以来,市、县(区)政府对发展柑桔产业就高度重视,在“晚熟”柑桔生产效益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大力宣传老果园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设示范基地,示范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引导和鼓励果农主动投身到老果园改造中去。

二是市场推动。效益是推动眉山柑桔产业发展的核心。柑桔产业一直就是眉山市助农增收的第一产业,即使是一般的甜橙(脐橙)品种,通过树冠覆膜、果实套袋等技术措施,果实留树越冬延迟至春节后采收,每年每亩(667m2)仍然有 3000元以上的收入,远远高于粮食等其他大田作物的收入。而近两年随着品质的提升、市场的拓展,不知火、清见、春见等晚熟杂柑售价连年攀升,由几年前的一块多钱一斤上涨至三四块钱一斤,到今年(2015年)果园销售价已升至10~12元/kg,每亩(667m2)产值高达 3万元左右,是粮食作物的 10多倍。可观的经济效益极大地刺激了农民发展 “晚熟”柑桔的积极性,2014年全市新植和高接换种晚熟品种的柑桔面积就达 10万亩(0.67万 hm2)以上。

三是能人引领。产业发展离不开土专家(致富带头人)。如东坡区的李永安,长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作,建设柑桔良种母本园 100余亩(0.67hm2),先后引进、示范优质柑桔品种 50余个,筛选出适宜眉山及周边地区种植和发展的春见、爱媛38号、沃柑等优质杂柑品种,推广面积 5万亩以上(0.33万 hm2),年产值8亿元以上;仁寿县徐文科,经过多年摸索,解决了清见安全越冬、落花落果严重等问题,自己种植清见50多亩(3.33hm2),示范带动全县发展清见 4万多亩(0.27万 hm2),年产值 6亿元以上;还有丹棱县的陈波、青神县的李学才等,都是自己发展几十亩果园,以品种、技术、效益示范带动周边农民发展。

2014年春季采取腹接技术高接换种的柑桔植株一年后树冠恢复情况

记 者:目前全国各地还有相当大面积的低产低效老果园亟须更新改造。但从各地介绍的情况看,老果园改造工作推进并不顺利,一些地方干脆把工作重心放在新建果园上,忽视或放弃了老果园的改造。您认为目前阻碍眉山市柑桔老果园改造的制约因素有哪些?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王孝国:总体来讲,目前制约眉山市柑桔老果园改造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效益不稳定。效益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效益好,果农才有积极性。近几年柑桔市场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不稳定,在价高销畅的年份,农户收入高,发展柑桔产业的积极性也就高,如近几年本地晚熟杂柑不知火、清见价格连年攀升,农户纷纷对老果园采取高接换种的方式进行改造,大力发展晚熟柑桔生产。春节过后,全市各个柑桔产区均可见到农户高接换种的身影,一些技术好并积累了一定资金的能人还走出眉山到外地(如重庆长寿、忠县)承包柑桔老果园,采取高接换种方式发展晚熟杂柑。而前几年晚熟杂柑种植技术不配套,品质差,消费者不认可,市场销售价格低迷,生产效益低且极不稳定,农民种植积极性受挫,不少青壮年农民纷纷外出打工,不愿意投资改造老果园。

二是政府扶持力度小。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岷江和青衣江贯穿境内,两岸以平原和河流冲积平坝为主,其余地区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生态环境优良,柑桔园立地条件相对较好,但过去建园标准大都偏低,果园基础设施较差,随着果树投产年限的增加,果园肥力、植株产能和果实品质下降,不少柑桔园成为低产低效的老果园,需要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加以改造。但眉山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地方财政有限,加之眉山非农业部划定的柑桔生产最适生态区,国家相关项目很难争取,因此,各级财政对眉山柑桔产业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小,目前仅青神县成立了椪柑产业推进办,每年安排 500万元以上资金扶持产业发展。另外,近两年随着“不知火”杂柑在市场上知名度的提高、销售价格稳步上涨,丹棱县也加大了对柑桔老果园改造和新建园的资金扶持力度,对种植和改造面积达到 10亩(0.67hm2)以上的农户与业主,每亩(667m2)给予 600~800元的补助。东坡区、仁寿县两个柑桔生产大县(区)则基本没有专项资金扶持,老果园改造工作进展相对缓慢。

▲2015年3月12日·果农利用晴好天气抓紧对柑桔老果园实施高接换种

三是技术推广人员少。市、县(区)、乡(镇)农业部门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渠道,也是眉山柑桔生产中一些关键技术和品种引进、落地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市(包括各县区)农业部门在职的水果专业技术人员仅有 15人,其中,40岁以下的仅3人,40~50岁的有5人,其余的均在50岁以上;而市农业局经作站负责果树的仅有1人。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直接面对果农,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但是现在大部分乡镇农技人员没有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许多成熟技术不能及时送到生产者手中,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老果园改造和眉山柑桔产业效益的整体提升。

四是农村劳动力紧缺。尽管近几年眉山市以“晚熟”为特色的柑桔生产效益显著提升,但是,不少年轻人还是认为外出务工收入来得更快更直接也更“体面”,大都不愿留在农村务农,即使种植柑桔的纯收益有可能远比务工收入多得多。因此,同全国许多农村地区一样,眉山市也存在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留守农村的多为老弱妇孺,不仅劳动能力差,而且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偏低,接受新事物、新科技、新观念的能力也差,很多人对老果园改造缺乏信心、决心和能力。

以上阻碍柑桔产业发展和老果园改造的四大关键因素中,我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生产效益的不稳定。目前眉山市柑桔生产仍然以分散农户为经营主体,大部分农户柑桔种植面积不大,加上果品市场价格波动大,农资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农户种植柑桔的收入极不稳定,影响了农户投资老果园改造的信心和积极性。

2014年7月4日·果技人员正在给农民讲解高接树枝梢管理技术(王孝国供图)

记 者:为了进一步推动老果园改造,眉山市及各县(区)将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王孝国:尽管市、县(区)财政相对较为困难,扶持柑桔产业发展的资金有限,但是各级政府对发展柑桔产业还是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进一步推进柑桔老果园改造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柑桔老果园改造的扶持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建立老果园改造专项资金,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扶持,刺激老果园改造全面铺开。

二是进一步加强良种储备。继续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合作,及时引进优新品种和先进技术,抢占市场先机。

三是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加大老果园改造宣传力度,让果农真正意识到老果园改造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提高果农优质生产意识。采取集中学习、现场指导等形式,加强高接换种、果实留树越冬延迟采收等关键技术的培训,提高技术到位率,促进老果园改造早见效、见高效,减少老果园改造对农户收入带来的影响。建设老果园改造示范基地,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与示范,推动老果园改造有序开展。

四是进一步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其组织和联结作用,切实带动果农参与老果园改造。

五是进一步创建品牌,开拓市场。做大做响“丹棱不知火”“青神椪柑”“仁寿清见”等区域品牌,从政府层面做好品牌策划与宣传推介工作;继续举办青神椪柑节、丹棱不知火推介会等节会活动,组织专业合作社、果业协会、种植大户等新型主体参加全国农博会、西博会等展示展销活动,提高眉山“晚熟”柑桔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和占有率,以市场需求和生产效益倒逼果农自觉开展老果园改造工作,全面推动眉山市以“晚熟”为特色的柑桔产业发展。

▲东坡区业主李培明(左二)向记者介绍老果园改造情况

采访后记

2015年的春天来得似乎比往年都要早,才到3月中旬,年味还未褪尽的巴蜀大地就已被温暖的春日所普照。眉山市丹棱县、东坡区等地的柑桔园里,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南腔北调的客商,10~12元/kg的收购价格,漾开了无数农民心间的忧虑,丰收的喜悦再次写满每个人的脸庞。行走在连片的桔园里,偶遇的除了来来往往的客商与采桔的果农外,还有忙着高接换种的农民。收购价格连续 3年稳中有升,每亩(667m2)1万~2万元的纯收益,已让这里的农民真切感受到发展“晚熟”柑桔的巨大效益,采取高接换种等方式对柑桔老果园进行改造已成为众多眉山桔农最为迫切的现实需求,也是绝大多数果农和业主的自觉行为。在东坡区三苏乡白家村,诚实守信的“四川好人”李培明告诉记者,他正把前几年高接换种的天草杂柑园再次高接换种成“大雅柑”,因为“天草”杂柑在当地不仅树脂病严重,容易引起植株黄化,而且由于果肉不化渣,果实品质较差,市场售价仅八九毛钱一斤;而“大雅柑”不仅果实品质远优于“天草”,而且由于目前栽培面积小、市场上商品量不多,近年售价高达七八元钱一斤,种植利润十分可观。李培明告诉记者,根据市场和效益不断调整发展品种,这是他介入水果产业短短几年收获的一大成功经验。

眉山市柑桔老果园的成因以及老果园改造所面临的困难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应该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眉山市果农和业主能够在缺少政府财政及项目资金的支持下,争先恐后地对老果园进行自觉改造,并取得显著成效,则有它相对独特的地方。效益是推动产业发展和老果园改造的最关键因素,这一点在眉山市柑桔产业发展和柑桔老果园改造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据了解,目前眉山市种植的生产效益很好的杂柑如“不知火”“清见”“春见”等品种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已引进当地种植,但是销售价格大幅上涨、生产效益显著上升却是近三年的事情,因此,当地农民纷纷采取高接换种方式大面积改造柑桔老果园也是最近两三年才显得特别普遍。眉山市“晚熟”柑桔产业能够收获今天如此高的效益,老果园改造能够取得如此喜人的成绩,记者认为,以下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和探讨。

东坡区果业协会副会长李永安向记者介绍新品种引进与试种情况

一是政府对产业的扶持要抓住关键环节。无论是水果产业发展还是老果园改造,要调动农民与业主参与的积极性,最强的说服力就是种植效益的提高,让农民和业主真切感受到投资投劳对老果园改造是“划算”的,是有利可图的。正如眉山市农业局经作站王孝国站长所讲,利用市场和效益倒逼产业调整,推动老果园改造,这是最有效的办法。面对完全市场化的水果产业,如何才能提高产业效益?瞄准市场需求,根据生态条件,走差异化发展战略,无疑是最佳选择。从生态条件来讲,眉山市发展传统的早中熟柑桔在品质上并无特别突出的优势,但是发展 2—6月采摘上市的“晚熟”柑桔则具有很强竞争力。对此,本世纪以来,眉山市各级政府就加大了对发展“晚熟”柑桔的规划与引导,并从政府层面为眉山“晚熟”柑桔走向全国搭建了广阔的市场平台,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认同和消费眉山“晚熟”柑桔。果品的价稳销畅,确保了产业效益的稳步提升,让果农和业主看到了发展“晚熟”柑桔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二是技术研究与推广要切合生产实际,要使技术落地生根并见成效。眉山市发展“晚熟”柑桔、实施老果园改造的主要措施并非眉山人的原创,但这些外来技术基本上都是经过了眉山人的多年探索和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与提高,是完全适应眉山柑桔生产实际并颇具成效的实用技术。在眉山市柑桔产区走访时记者发现,不同县区、不同果园推广和实施的柑桔高接换种技术也略有不同,如丹棱县主要推广的是枝干腹接技术,而东坡区推广的则主要是枝头切接技术。即使采取同一嫁接技术,果农也常常根据高接换种的时间和气候,采取带叶柄露芽腹接或去叶柄不露芽腹接。东坡区农业局经作站技术人员陈天清给记者介绍了当地农民对高接换种技术改进的一些细节:按照“书本”和专家的经验,腹接时一般不会在枝“背”上嫁接,以免枝梢旺长;但是,如果在侧面等部位嫁接,枝梢一旦结果量较大或遇大风,嫁接口则极易开劈,造成“枝毁树亡”。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当地不少果农仍然采取在枝干背部嫁接,一方面可以促进枝梢快速生长、树冠快速恢复,另一方面,通过拉枝、环割等手段,可以促进高接换种树早结果、多结果。眉山市技术人员和广大果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 “第一年高接换种,第二年恢复树冠并试花结果,第三年大量结果,第四年实现丰产稳产”的柑桔高接换种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老果园改造给果农和业主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效降低了投资经营的风险,这也是眉山市柑桔老果园改造能够得到全面、快速推进的重要因素。

三是创新发展思维,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发展思路和种植品种,根据果实品质和消费者习惯确定目标市场和销售策略。今天,眉山市大力发展晚熟柑桔,除了政府的科学规划与宣传引导外,还与一帮既熟悉市场果品需求特点、长期从事果品流通,又通晓水果生产技术、长期从事水果生产的能人的引领密不可分。据了解,当地不少水果协会、合作社的领头人都是曾经在果品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专做水果生产的“商人”,他们既有成熟的水果销售网络,又熟知果品市场需求特点,他们介入水果生产环节后,往往能根据市场需求组织水果生产与销售。如东坡区果业协会会长刘桂英,就长期从事着果品运输与销售工作,对各地市场对果品种类、果实品质等方面的需求十分了解,她掌舵这个已成立10余年,并拥有团体会员20个、个人会员 865个、辐射带动周边果农 2万多户的果业协会,不仅信心满满,而且轻松自如。正是有了这样一帮既擅长果品营销又深度介入果品生产的“能人”,在政府的扶持下眉山“晚熟”柑桔才能迅速走向全国市场,并得到了各地客商和消费者的普遍欢迎,确保了货畅其流和生产者的稳定受益,进一步促进了眉山“晚熟”柑桔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也是市场倒逼生产最为直接的体现。

丹棱不知火桔橙

(本次采访得到了眉山市农业局经作站王孝国、东坡区果业协会刘桂英等人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文中配图除注明提供者外,均由本刊实习记者王树良摄) ■

猜你喜欢
东坡区眉山市眉山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
四川眉山市大数据促进东坡区经济发展策略研究与探讨
苏轼眉山足迹
继往开来新一中 昂首奋进新时代
——四川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
涂白
书写眉山的几种方式(组章选三)
My Opinions on How to TeachSection B 2a
种养循环经济的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