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琨
“敏对”并不借助润笔研墨间的思索斟酌,旨在出口成章对答如流的快捷。在人际交往中,奇思妙想的比喻、其快无比的应对,往往会产生妙不可言的趣味。不单词儿用得地道,话说得是地界,也还在于对语境把握与酿造的奥妙。所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哪个当口答哪样的话茬儿”是也。
请看:“晋明帝十余岁,未为太子,元帝坐之膝上问曰:‘日与长安孰近?答曰:‘日近。复问之:‘何言日近?答曰:‘举头见日,不见长安。帝异之。明日,对群臣复问之。答曰:‘日远,长安近。元帝甚惊,问曰:‘何以与昨日之对有异?复答曰:‘只闻人从长安来,不闻人从日边来。帝愈奇之,立为太子。”(《独异志》) 明帝的回答绝非人小鬼大抖机灵,而是以其纯洁纯真的童心,从矛盾的不同方面阐释事物的多样性。他对彼时彼刻的语境,予以随机应变的敏悟。
再看:“杜工部在蜀,醉后登严武之床,厉声问武曰:‘公是严挺之子否?武色变,甫复言:‘仆乃杜审言儿。于是少解。”(《唐摭言》) 严与杜本知心朋友,武镇剑南时,杜因避乱常住严府。严八岁时手刃其父之妾,其父以其年幼“戏杀”宥之。此刻杜甫若揭出他“杀母”老底儿,定会令其震惊恼怒。但杜甫却突然话锋一转,说自己是杜审言儿子(按实是孙子,《唐摭言》记载有误)。语境在于杜停歇后的一句“大喘气”——原来他是把彼此的长辈提出来作为语戏。杜的玩笑抓住了事物层级的两个方面:其庄吓人,其谐亲昵,庄谐均在其中。开始仿佛在揭老底儿,其实是反衬自己祖辈的荣光。语境设在酒醉状态下真假难辨惊喜交加之间。话锋的陡转流溢着妙趣,扭结的矛盾具有双重结构:此意和彼意、表面义和潜在义、隐含着的险恶意向和寄寓着的轻松调笑。
宋《事实类苑》载:“吴僧赞宁,国初为僧录。颇读儒书,博览强记,亦自能撰述,而辞辩纵横,人莫能屈。时有安鸿渐者,文辞隽敏,尤好嘲咏。尝街行遇赞与数僧相随。鸿渐指而言曰:‘郑都官不爱之徒,时时作队。赞宁应声曰:‘秦始皇未坑之辈,往往成群。”——当时,赞宁身着紫衣方袍,安鸿渐想起唐人郑谷有句诗“爱僧不爱紫衣僧”,于是就借机讥讽赞宁一番,没想到赞宁来了个“敏对”回击。妙趣在于极其工整的对句却凸显着离谱的对比,带刺的玩笑却藏匿在智巧的诗句里。
同一语境风格的雅俗比衬也同样产生妙趣:“晋刘道真遭乱,于河侧与人牵船,见一老妪操橹,道真嘲之曰:‘女子何不调弄机杼,因甚傍河操橹?女答曰:‘丈夫何不跨马挥鞭,因甚傍河牵船?又,尝与人共饭素盘草舍中,见一妪将两小儿过,并著青衣,嘲之曰:‘青羊引双羔。妇人曰:‘两猪共一槽。道真无语以对。”(《启颜录》)道真的咬文嚼字与老妪的直言快语相对,一个在拿腔作调,一个是快刀对乱麻;不只在语气上,更且在情调的对比上相映成趣。
再看:“寇莱公在中书,与同列戏云:‘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好对。”寇准的上联难在同物同境上,并无深层含义,只是语戏调笑。杨大年的回联不只吻切,还暗含敬重寇准之意,于是,“一坐欢悦”。
“敏对”的难处在于不假思索出口成章。许多典籍中,不仅文人有“敏对”见载,一般百姓也有脱口而出之“敏对”,显示着我们“诗国”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