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

  • 人生何处不相逢
    述及北宋两任宰相寇准和丁谓的党争。1022年,60岁的寇准罢相后从道州再贬雷州,次年客死异乡,距今整千年。寇准下台,是丁谓一手谋划。他本打算把寇准贬至崖州(今海南三亚),与大臣冯拯商量让寇准去海南“冲浪”:“崖州再涉鲸波如何?”冯拯不置可否,丁谓最终改为雷州。同年七月丁谓也失势遭贬,冯拯借机上位,大笔一挥,把丁谓贬至崖州。当时好事者编了句顺口溜:“若见雷州寇司户,人生何处不相逢?”晏殊的诗句在前,被民谣引用嘲讽丁谓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寇准和丁谓都看不上冯拯,

    领导文萃 2023年6期2023-03-28

  • 30 岁!他凭啥能进中央领导集体
    寇准(962- 1023)是宋太宗、宋真宗两朝的名相。他出身普通耕读人家,科举考试名次一般,却得到宋太宗赏识。淳化二年(991 年)四月,不到30 岁的寇准被任命为枢密副使。枢密院是宋朝的最高军事机构,由皇帝直接领导。枢密院的正副长官和正副宰相一起,构成了宋朝的中央领导集体。寇准做枢密副使,就是正式进入中央领导集体。宋太宗对寇准的赏识、提拔,是一段开封政坛佳话。宋太宗为什么会对寇准如此器重呢?除了寇准有治国安邦的能力,还有以下三方面的考虑。寇准的社会关系简

    新传奇 2022年50期2023-01-09

  • 宽厚
    其事说:王旦推荐寇准为相,寇准有好几次在皇上面前说到了王旦的短处,而王旦总是称赞寇准的长处。一日,宋真宗对王旦说:“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王旦说:“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对于寇准指出自己的不足,王旦不但不介意,还夸赞了他的耿直。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坚持宽以待人的品格是极其重要的。林则徐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说的就是这种气度。待人处世,我们要经常看到人家的长处,反思自己

    领导文萃 2022年19期2022-10-25

  • 宰相识人
    相当于副宰相)的寇准多次向李沆推荐丁谓,认为其应该得到重用。李沆不纳。寇准问道:“相公为什么不用丁谓?”李沆答道:“不是已经用了吗?”“不,我说的是大用。”“大用?看他的為人,能让他位居人上吗?”寇准不以为然,反问道:“像丁谓这样的人才,相公能永远抑阻他屈居人下吗?”李沆笑道:“有朝一日,你会想起我今天的话。”在李沆居相位的六年间,丁谓始终没有被擢任要职,而寇准对丁谓的赞誉也没有停止过。在寇准任宰相时,丁谓终于得到了大用,当上了参知政事。有一次,中书省举行

    做人与处世 2022年12期2022-05-30

  • 好友巧劝寇准
    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做了宰相,就对属下说:“寇准是个奇才,可惜学问差点儿。”张咏和寇准是多年好友,听说寇准当了宰相,自然很高兴。但身为宰相所作所为关系国家兴衰,且那时官场复杂,所以张咏很想找个机会劝寇准多读书明理。不久,寇准到陕西来办事,张咏也刚从成都卸任来到这里。寇准备酒设宴,招待张詠。二人谈得十分投机,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张咏起身告辞。寇准把他送到门外,分别时,寇准问:“你有什么要指教我的吗?”张咏对此早有考虑,今日的寇准已不是过去的寇准,要怎样才能既让

    做人与处世 2022年16期2022-05-30

  • 肚量、分量和质量
    真宗面前极力夸赞寇准的优点,举荐寇准为宰相。可是,寇准却多次指责王旦的缺点。有一天,宋真宗对王旦说:“你虽然总说寇准的好话,可是他却经常说你的坏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王旦说:“本来就应该这样。我在宰相位子上的时间很久,处理政事的失误一定很多。寇准对您不隐瞒我的缺点,充分显示出他的忠诚,这正是我器重他的原因。”因此,皇帝更加称赞王旦的贤明与德行。一个人如果既有包容别人的肚量,又有谦卑自己的分量,那就具有了令世人敬重的质量。

    领导文萃 2022年2期2022-02-07

  • 寇准也有大毛病
    祁文斌历史上,寇准是家喻户晓的北宋宰相,其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的性格和做派,历来深受人们的推崇与喜爱。然而,这样一位震古烁今的一代名臣,顶天立地、犯颜敢谏的大清官,却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缺点:贪图享乐,奢侈无度。寇准出身世家,自幼聪敏好学,年方十九即进士及第,入朝为官,且仕途亨通,几度擢升。“十九中高第,弱冠司国章”。得益于明辨是非、处事干练,其颇受赏识。宋太宗曾感慨:“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寇准贪图享乐的“罪魁祸首”是好酒。喜好饮酒的寇准“座上客常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47期2021-12-14

  • “溜须”典故的来历
    的丁謂,与老宰相寇准一起吃饭。丁谓看到寇准的胡须上粘了一些饭粒,便亲自上前为寇准溜须拂拭,并对其胡须加以盛赞。原以为这样会博得寇准的欢心,殊不知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的老宰相深知此人心术不正,忍不住哈哈大笑道:“难道天下还有溜须的宰相吗?”“溜须”这一典故由此而来,并流传至今。(摘自《百科知识》)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31期2021-09-05

  • 寇(kòu)母遗诗
    洋洋寇准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全靠母亲为别人织布度日。在寇准做官后不久,寇母就病逝了。临终前,寇母亲手绘制了一幅《寒窗课子图》,并在上面题诗一首:“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让仆人刘妈在适当的时候交给寇准寇准一路仕途顺利,一直做到了宰相。有一次,他为了慶贺自己的生日,请来了两个戏班子,准备大宴群僚(liáo)。刘妈见时机已到,就将这幅《寒窗课子图》交给了寇准寇准边看图边读诗,不觉泪如泉涌。于是立即撤去寿宴,辞掉寿礼

    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0年5期2020-12-23

  • 问题少年寇准和他的“虎妈”
    赖晨寇准是北宋名相,但他小时候竟是个问题少年,贪玩而叛逆,被严母管教之后,才浪子回头。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寇准出生于陕西渭南一个书香门第。寇准的父亲寇湘是著名的“学霸”,后晋开运二年(945年)考中状元,做过三年魏王府(大名府)记室参军。因为生逢乱世,运气不好,寇湘一直未做大官,而且英年早逝,当时寇准才9岁。寇准从小天资聪颖,才智出众。小小年纪便能写出气势雄壮的五言诗。7岁的他写过一首《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1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20年27期2020-07-23

  • 宋太宗为何重用寇准
    赵冬梅寇准(962—1023年)是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相,他出身普通耕读人家,科举考试名次一般,却得到太宗赏识,不到30岁进入宋朝的中央领导集体。太宗对寇准的赏识、提拔,是一段开封政坛佳话。太宗皇帝为什么会对寇准如此器重呢?那肯定是由于寇准有治国安邦的能力,是当宰相的材料了。但是,仅仅这么回答,那就太简单了。太宗皇帝之所以如此下力气提拔寇准,应该还有以下三方面的考虑。第一,寇准的社会关系简单,跟当时的各种政治势力没有太多纠葛。一般来说,看一个人的社会关系,

    旗帜文摘 2020年1期2020-04-20

  • “眼中钉”的由来
    的是当时的老宰相寇准。他知道寇准为官公正,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寇准抓住把柄,就千方百计地在皇上面前说寇准的坏话,希望能把寇准排挤出京城。后来,皇上真的听信了丁谓的话,让寇准离开了京城。丁谓做的那些坏事,百姓可是看得清清楚楚。不久,京城出现了一首民谣:“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歌中的“丁”,指的就是丁谓。于是,“眼中丁”的说法逐渐流传开来。到后来,“丁”又演变成更加形象的“钉”。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0年1期2020-03-30

  • 寇准和他的“虎妈”
    赖晨寇准是北宋名相,殊不知,他小时候是个问题少年,贪玩而叛逆,后被其严厉的母亲管教之后,浪子回头,发奋上进,最终成才功。那么,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北宋建隆二年(961),寇准出生于陕西渭南一个书香门第。寇准的父亲寇湘是著名的“学霸”,后晋开运二年(945)考中状元,做过三年(944—946)省政府正厅级秘书长,即魏王府(大名府)记室参军。因为生逢乱世,运气不好,寇湘一直未做大官,而且英年早逝,当时寇准才9岁。寇准从小天资聪颖,才智出众。小小年纪便能写出

    闽南风 2019年8期2019-09-09

  • 夸张的表现
    寇准是北宋诗人、政治家,他從小善诗能文。据说寇准7岁时的一天,父母在家中摆宴,宾朋满座。酒至三巡,有人向主人提议:“闻令郎善诗,请即席吟一首。”寇准请客人出题,因该地离华山不远,客人即以“华山”为题,让寇准吟诗。小寇准三步未出,一首绝句已脱口而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首诗仅仅20个字,便将华山险峻、峭拔的特点道出。客人十分赞赏,立刻对寇准的父亲说:“你的孩子如此有才华,将来怎么能不当宰相呢?!”果然,寇准长大后真的做了宰相。这

    小星星·作文100分 2019年5期2019-06-27

  • 寇准浪子回头
    寇准从小天资聪颖,才智出众。小小年纪便能写出气势雄壮的五言诗。7岁的他写过一首《华山》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14岁时,他已经写出了不少优秀的诗篇,15岁时,就能精习《春秋三传》。但他小时候,竟是个问题少年,贪玩而叛逆。寇准小时候喜欢玩飞鹰和走狗。当时一头飞鹰要100贯钱,八品官员的年薪也才这么多。寇准还喜欢用弹弓打鸟,他的射击水平极高,别人要用铁丸,而他只用蜡丸便可以打下飞鸟。母亲多次劝诫、教育,甚至体罚,但寇准依然我行我素,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19年4期2019-04-20

  • 宋太宗为何重用寇准
    赵冬梅寇准(962—1023年)是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相,他出身普通耕读人家,科举考试名次一般,却得到太宗赏识,不到30岁进入宋朝的中央领导集体。太宗对寇准的赏识、提拔,是一段开封政坛佳话。太宗皇帝为什么会对寇准如此器重呢?那肯定是由于寇准有治国安邦的能力,是当宰相的材料了。但是,仅仅这么回答,那就太简单了。太宗皇帝之所以如此下力气提拔寇准,应该还有以下三方面的考虑。第一,寇准的社会关系简单,跟当时的各种政治势力没有太多纠葛。一般来说,看一个人的社会关系,

    领导文萃 2019年23期2019-01-13

  • 寇准读诗改过
    读史,见《宋史·寇准传》里有一个“读诗改过”的故事。出身名门望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性格耿直的寇准,在仕途上一步步高升,官至宰相。他初始执掌相府的时候,生活上还是很奢侈的。他经常在相府里宴请诗友和文友,或是招待志趣相投的各级官员。寇准还有一个爱好——听歌。茶余饭后,他经常请来一些歌女唱歌,排忧解闷。为此,他命人在相府里搭了一个楼台,专为歌女唱歌所用。有一次,一名妙龄歌女来相府献唱,寇准见她面容姣好,青春靓丽,歌声圆润动听,高兴之下就赏了她一匹绫缎。没想到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8年9期2018-10-30

  • 不拒谄媚,迟早受害
    等方面。宋朝名相寇准有一个下属叫丁谓。有一次,寇准的胡须沾上了汤饭,丁谓瞧见后,忙上前将他的胡须梳理整齐。这就是广为人知的“溜须”。当时,寇准笑着说:“你是国家大臣,专门为长官擦胡须吗?”此话引得丁谓又羞又恼,怀恨在心,但寇准并未察觉,始终认为丁谓是个有才能的人,还不止一次推荐丁谓。过了几年,寇准第一次被罢相。王旦评价丁谓说:“以后如果獨自当权,必定害国害己。”有人以这番话反复告诫寇准,但仍未引起他的警惕。十几年后,寇准再任宰相,把丁谓调为自己的副手。从那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8年8期2018-09-06

  • 名臣的遗憾
    同样也无人可及。寇准和丁谓,开始时,是朋友,更是知己。一日,寇准与另一宰相李沆议事,丁谓来拜,谈了一会儿,离开,李沆叮嘱,像丁谓这人,万万不可使得势。寇准一笑,不以为然。后来随着寇准做宰相后,丁谓登上了副宰相的位置。丁谓曾兵不血刃,安抚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叛乱;还曾奏议为民减赋。大文学家欧阳修曾对丁谓的文学成就给予很高评价。一日,是中书省举行宴会吧,寇准不注意,一点汤汁流到胡须上了。丁谓忙上前给他抚去。今天看来,这种做法也没有什么出格的,毕竟是同事兼朋友嘛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8年6期2018-06-22

  • 寇准与水晶饼
    ,据说与北宋名相寇准有关。寇准为官清廉,办事公正,深得民心。有一年,他从京都开封回老家渭南乡下探亲,当时正逢寇准五十大寿,乡亲们送来寿桃、寿面表示祝贺,寇准摆宴相待。酒过三巡,忽然手下人捧来一个精致的桐木盒子,寇准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五十个精致的点心。点心上面还放着一张红纸,整整齐齐地写着一首诗: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寇准给这种点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作“水晶饼”。1.寇准是北宋政治家、诗人,七岁时随父登华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

    小学生作文·小学低年级适用 2017年10期2018-03-23

  • “溜须”的由来
    ,但仍然位列宰相寇准之下。所以,他对寇准还是毕恭毕敬,看其眼色行事。不过,寇准对他的为人非常讨厌。”“是呀,人家寇准多正直啊!”嘟嘟脸说。“有一次,丁谓和寇准一块儿在内阁吃饭。丁谓看到寇准的胡须上沾了一些饭粒,便赶忙上去为寇准溜须拂拭,并盛赞寇准的胡须如何如何好。寇准又好气又好笑,实在忍不住了,便说道:‘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这话够狠。”哈哈熊接话道,“丁谓听了,当时一定面红耳赤,无言以对。”语文通爷爷点点头,随即道:“此事一经传开,人们便称

    小学生作文选刊·中高年级版 2017年11期2017-12-09

  • 民妇告倒宰相
    告倒宰相●唐启寿寇准贵为宋朝宰相,是一个难得的清官,为官一生,既没有买地也没有盖房子。然而他也有缺点,就是贪杯:思考问题时无酒不能获取灵感、取得成就必得酒宴庆贺、遇到挫折必要饮酒解忧,当然遇到志气相投者,更非豪饮不能表达友谊深情。景德三年,寇准初见平民诗人魏野,两人谈诗论词,甚是志趣相投。眼看日头西沉,寇准命人设宴摆酒,要与魏野把酒畅谈。魏野本是一个滴酒不沾的人,见寇准盛情相邀,只得勉强喝了几杯。谁知寇准越喝越开心,频频劝酒,魏野见情况不妙,连忙推辞:“大

    山海经 2017年11期2017-07-18

  • 名相寇准的廉政思想
    文//秦渭平名相寇准的廉政思想文//秦渭平“廊庙安危力万钧,泰山乔岳等嶙峋。雷阳何以有此老?宋室未知有几人!济海舟航横野渡,谪居池地动星辰。南来为问崖州户,曾似丞尝庙貌新。”此诗是明代进士金都御使魏瀚为北宋名相寇准而作,从中可见寇准垂范后世的影响力。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底镇)人。为官四十余载,清廉正直,谋事有方,先后辅佐太宗、真宗、仁宗三位皇帝安邦治国,功名远扬,其廉政思想值得研究借鉴。严以律己、清正廉洁寇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7年4期2017-03-01

  • “溜须”的由来
    ,但仍然位列宰相寇准之下。所以,他对寇准还是毕恭毕敬,看其眼色行事。不过,寇准对他的为人非常讨厌。”“是呀,人家寇准多正直啊!”嘟嘟脸说。“有一次,丁谓和寇准一块儿在内阁吃饭。丁谓看到寇准的胡须上沾了一些饭粒,便赶忙上去为寇准溜须拂拭,并盛赞寇准的胡须如何如何好。寇准又好气又好笑,实在忍不住了,便说道:‘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这话够狠。”哈哈熊接话道,“丁谓听了,当时一定面红耳赤,无言以对。”语文通爷爷点点头,随即道:“此事一经传开,人们便

    小学生作文选刊 2017年21期2017-02-15

  • 寇准:丞相莱公功第一
    一个“吏部天官”寇准,他足智多谋、风趣幽默,经常搞得皇帝、王爷、大臣们哭笑不得,却又离不开这个“老西儿”(旧时北京民间对山西人的戏称)。1997年,葛优在古装轻喜剧《寇老西儿》里面成功地塑造了聪明正直、不畏权贵的峡谷县令寇准,于是寇准作为正面喜剧角色的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然而,当我们回归正史,会发现作为历史人物的寇准与艺术形象“寇老西儿”有着很大差距。历史上的寇准不像评书、电视剧里那样风趣,也不是“审过葫芦,问过黄瓜,打过城隍,拷过地瓜”的断案高手,他是北

    月读 2017年1期2017-02-07

  • 忠臣“寇老西”
    难关。那么真实的寇准是个什么人呢?他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并非一个幽默滑稽的主儿,而是性格耿直、脾气暴躁,很刚烈。寇准小时候才华横溢,后来参加科举,非常顺利地一直考到殿试——就是皇上亲自主持的笔试面试。这时候有主考官向着寇准说,你今年十九,太小了,皇上不喜欢太年轻的,你往大了报岁数。寇准说那不行,一是一,二是二,这么撒谎,将来皇上知道了一样是惹事,该多少就是多少。结果,在殿上皇上一问,其他那些举子真有虚报岁数的,怎么撒谎的都有,寇准说我年方十九——我

    特别文摘 2016年23期2016-12-29

  • 寇准的“不学无术”
    历史上,北宋名相寇准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据说小人不待见他,君子也不喜欢他。这是怎么回事呢?对此,他的朋友张咏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秘密。起先,张咏在成都听说寇准当了宰相,对自己的僚属感慨地说:“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后来寇准被贬为陕州知州,张咏回朝路过此地,寇准热情款待,临别时寇准送他到郊外,问他:“您有什么教寇准的?”张咏缓缓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啊。”寇准不明原因,回来后便读了起来,当他读到“不学无术”时,不由得笑了,说:“这是张公对我的评价啊。”

    大作文 2016年4期2016-11-19

  • 寇母遗画教子
    尹晴寇准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入仕不久他就因多次直谏,受宋太宗赵光义赏识而被重用,景德元年(1004年)出任宰相。寇准历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因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的敬重和爱戴,故有“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的汴京民谣。寇准的优秀品德,皆得益于母亲对他的教诲。寇准出身于名门望族,其远祖苏岔生曾在西周武王时任司寇,因屡建大功,武王赐以官职为姓。父亲寇湘于后晋开运年间考中进士甲科,后应诏任魏王记室参军,因屡建功勋,被封为国公,追赠官职至太师尚书令。寇准天资聪明,又

    初中生学习·低 2016年9期2016-10-21

  • 清官寇准晚年很奢靡
    文/杨红林清官寇准晚年很奢靡文/杨红林历史上的寇准为人刚直而敢于言事,由于在抵抗辽国时的功劳,寇准被提升为宰相,受到天下万民景仰。当时民间就流传有“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的说法。晚年的寇准,在个人生活上追求新潮和时尚,喜好歌舞和酒宴。由于他家中经常举办大型歌舞晚会,寇准下令在其豪宅中到处都点上蜡烛,即使厕所、马厩里也不放过。他家每天都要消耗大量蜡烛,而蜡烛在当时对于老百姓而言还是绝对的奢侈品。每当他家的歌舞晚会结束后,寇准都会慷慨地对演员进行赏赐。为了劝

    饮食保健 2016年12期2016-10-15

  • 寇准的那盏油灯
    王新芳寇准是北宋著名的宰相,他敢大胆进谏,又敢挺身抗辽,是忠诚刚直的代表人物。但人无完人,寇准也有缺点,那就是喜爱奢华。景德二年,正值中秋节,寇准在家中大摆宴席,门外车水马龙,室内高朋满座,寇准的炫富开始了。他请来开封城最知名的歌姬助兴,席间吃的是极品山珍海味,比如著名的“鸡舌汤”全用鸡舌头熬成,要杀上百只鸡才能做出一小盆汤。他府里的蜡烛也有半人高,连庭院里都摆满,寇府上下耀如白昼。觥筹交错间,寇准突然皱起了眉头,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养母月娘缺席。寇准是被月娘

    党员文摘 2016年4期2016-04-12

  • 寇准的那盏油灯
    王新芳寇准是北宋著名的宰相,他敢大胆进谏,又敢挺身抗辽,是忠诚刚直的代表人物。但人无完人,寇准也有缺点,那就是喜爱奢华。景德二年,正值中秋节,寇准在家中大摆宴席,门外车水马龙,室内高朋满座,寇准的炫富开始了。他请来开封城最知名的歌姬助兴,席间吃的是极品山珍海味,比如著名的“鸡舌汤”全用鸡舌头熬成,要杀上百只鸡才能做出一小盆汤。他府里的蜡烛也有半人高,连庭院里都摆满,寇府上下耀如白昼。觥筹交错间,寇准突然皱起了眉头,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养母月娘缺席。寇准是被月娘

    金点子生意 2016年7期2016-04-09

  • 寇准的那盏油灯
    王新芳寇准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他敢大胆进谏,又勇于挺身抗辽,是忠诚刚直的代表。但人无完人,寇准也有缺点,就是喜爱奢华。景德二年,正值中秋,宰相寇准在家中大摆筵席,门外车水马龙,室内高朋满座,寇准的炫富开始了。他请来开封城最知名的歌姬助兴,席间吃的是极品山珍海味。比如著名的“鸡舌汤”,一小盆汤,全用鸡舌头熬成,杀上百只鸡,才能做出一份汤。连府里的蜡烛,都要用当时的精品巨烛,半人高的上好蜡烛,连庭院里都摆满,寇府上下耀如白昼。觥筹交错间,寇准突然皱起了眉头。因

    做人与处世 2016年3期2016-03-14

  • “刚直骄奢”之寇准考述
    “刚直骄奢”之寇准考述孙朋朋(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1)寇准(962—1023),以其性格“刚直”而著称于世,因其忠正无私,不避权要的性格而多为民众所称道;然因其率意而为,“好刚使气”而为皇帝所顾虑,屡遭政敌打击排挤,多遭贬黜,最终卒于贬所雷州;又因寇准富贵后生活奢华,晚年又追逐功名权位,又多为士人所诟病,故而一些对寇准的评介,难免出现“不实”之处。试图通过对寇准评介正反两面的对比,以及关于寇准相关史料的分析研究。经过对“刚直骄奢”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8期2016-03-06

  • 宰相也有性格缺陷
    贬谪到海南的名相寇准寇准因在开封为官时作风清廉、不治家产,在京城没有自己的宅院,被百姓誉为“无地起楼台公”。端拱二年(989),宋太宗从地方提拔了一名27岁的年轻人到中央,他就是当时任郓州通判的寇准。这个陕西人一出现在北宋官场上,就显出了强烈的个性。有一天,寇准在殿中奏事,大胆进谏,直说得宋太宗面红耳赤,拂袖而去。这时,寇准做了一个令人大惊失色的举动:他拽住宋太宗的衣袖,请他重新落座,直到听自己讲完。孰料宋太宗不但没有着恼,还在之后大夸寇准:“朕得寇准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5期2016-02-11

  • 养娘罢宴醒寇准
    刘志坚北宋宰相寇准是个好官儿,对于他的好评點赞“车载斗量”,唯一的瑕疵就是“好奢靡、喜炫富”。后来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给了寇准当头棒喝,让他彻底警醒,戒绝了奢靡之风。这个人就是他的养娘。这年中秋,寇准在家大排筵宴,款待宾朋。府内点燃半人高的蜡烛照如白昼,几乎可以跟天上的皎月媲美。为了增添气氛,他请来了汴梁最有名的歌姬助兴。宴席开始了,相府的大厨使出浑身解数,炮制山珍海味,一道道大菜摆上餐桌,大家举杯邀月,猜拳行令,好不热闹。寇准更是踌躇满志,吩咐厨师赶紧奉

    文史月刊 2016年1期2016-01-28

  • 大度的极致与边界
    自己的态度,而以寇准之才出任使相却并不过分,于是他又背着寇准向皇帝提出这一建议。王安石曾“三起三落”,寇准却是“五起五落”。使北宋名臣寇准“落而再起”的人中,王旦也是很得力的一个。就在毕士安力荐寇准十年之后,即大中祥符七年,因为王旦的推荐,已经罢相八年的寇准聘任枢密使。关于王旦与寇准,有三件事值得一说。王旦与寇准分别为中书省和枢密院的长官。王旦常在宋真宗面前称善寇准寇准却有数次说到王旦的不是。宋真宗对王旦说:“卿虽称其善,彼专谈卿恶。”如果没有一定的肚量

    人民周刊 2015年9期2015-09-15

  • 寇准的“不学无术”
    历史上,北宋名相寇准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小人不待见他,君子也不喜欢他,这是怎么回事呢?对此,他的朋友张咏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起先,张咏在成都,听说寇准当了宰相,曾对自己的僚属感慨地说:“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后来寇准被贬为陕州知州,张咏回朝路过此地,寇准热情款待,临别时,寇准送他到郊外,问他说:“您有什么教寇准的?”张咏缓缓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啊。”寇准不明所以,回来后便读了起来,当他读到“不学无术”时,自己不由笑了,说:“这是张公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5年5期2015-09-10

  • 孤臣寇准:北宋官场中的独行者
    贬谪到海南的名相寇准寇准因在开封为官时作风清廉、不治家产,在京城没有自己的宅院,被百姓誉为“无地起楼台公”。但是与寇准同时代的宰相夏竦却说“寇准豪奢”,同为名相的欧阳修在《归田录》里也记载了寇准的奢靡行为:知邓州时“不点油灯,尤好夜宴剧饮,虽寝室亦燃烛达旦……厕溷间烛泪在地,往往成堆。百姓眼中清廉的寇准却热爱宴饮与“摆阔”,并成为同僚眼中“豪奢”的典型,这两种说法是不是矛盾?“北宋魏征”北宋端拱二年(989年),宋太宗从地方提拔了一名27岁的年轻人到中央

    廉政瞭望 2015年1期2015-09-10

  • 大度的极致与边界
    曾“三起三落”,寇准却是“五起五落”。使北宋名臣寇准“落而再起”的人中,王旦也是很得力的一个。就在毕士安力荐寇准十年之后,即大中祥符七年,因为王旦的推荐,已经罢相八年的寇准聘任枢密使。关于王旦与寇准,有三件事值得一说。王旦与寇准分别为中书省和枢密院的长官。王旦常在宋真宗面前称善寇准寇准却有数次说到王旦的不是。宋真宗对王旦说:“卿虽称其善,彼专谈卿恶。”如果没有一定的肚量,王旦或许会愤然作色,不说寇准“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至少也会对寇准从此怀有戒心。然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5年7期2015-07-18

  • 北宋官场中的“独行者”寇准
    贬谪到海南的名相寇准寇准因在开封为官时作风清廉、不治家产,在京城没有自己的宅院,被百姓誉为“无地起楼台公”。“北宋魏征” 北宋端拱二年(989年),宋太宗从地方提拔了一名27岁的年轻人到中央,他就是当时任郓州通判的寇准。这个老西儿(陕西人)一出现在北宋官场上时,就显出了强烈的个性。有一天,寇准在殿中奏事,大胆进谏,直说得宋太宗面红耳赤、拂袖而去。这时,寇准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大惊失色的举动:他拽住宋太宗的衣袖,请他重新落座,直到听自己讲完。孰料宋太宗不但没

    凤凰资讯报 2015年42期2015-06-10

  • 丢官帽寇准嗜酒
    在民间戏曲中,寇准以忠君爱国、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形象深入人心。事实上,历史上的寇准生活非常奢靡,最终因嗜酒误事而丢官。当官以后,寇准特别喜欢喝酒。每次宴请宾客时,他都喝得酩酊大醉。“澶渊之盟”后,寇准的权势如日中天,常常召集高层官员到家里通宵达旦地饮酒,简直到了嗜酒如命的地步。可喝酒终究有误事的时候。天禧四年(1020年),寇准担任宰相,这时宋真宗已经病重,以致政令往往出自刘后。于是寇准私下向皇帝建议,由太子赵祯监国(即处理日常事务。赵祯年仅11岁,实际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5年6期2015-06-08

  • 背后说人“好话”的王旦
    臣王旦任宰相时,寇准曾屡次在皇上面前弹劾他,而王旦却极力称赞寇准的优点和长处。有一天,宋真宗对王旦说:“你虽然经常在我面前称赞寇准坦荡、严谨,并极力举荐他,但是寇准却专说你工作的漏失,列举数项政误弹劾你……”王旦回答道:“臣居相位参与国政多年,难免有许多缺失,所以寇准弹劾是帮助我改正;寇准侍奉陛下无所隐瞒,由此更可见他的忠直,所以臣一再向陛下推荐寇准。”宋真宗由此更加赏识和信任王旦,寇准也因王旦的举荐而逐渐被宋真宗器重。寇准曾私下求王旦提拔他,王旦惊异地回

    知识窗 2015年1期2015-05-14

  • 张咏婉言劝寇准
    知州张咏听说好友寇准要当宰相了,既高兴又有些惋惜,部下问之何故,张咏说:“寇公奇才,可惜学术不足。”意思是说,寇准是当世奇才,但是,不太注重学习,不爱读书,容易造成知识面窄,限制了才能的进一步发挥。因此,张咏很想有机会找寇准推心置腹谈一谈,劝他多读些书,才能更好地做好宰相。时间不长,两人有了见面的机会。老友相会,格外高兴,寇准摆下百禽宴,盛情款待他。酒逢知己千杯少,杯盏交错,两人喝得好不痛快。临分别时,寇准诚恳地请张咏赠言指教。机会来了,正好借此劝他多读书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5年3期2015-03-09

  • 北宋名相寇准四起四落凄凉客死
    北宋名相寇准四起四落凄凉客死在历史上,北宋名相寇准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小人不待见他,君子也不喜欢他。这是怎么回事呢?对此,他的朋友张咏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秘密。起先,张咏在成都,听说寇准当了宰相,曾对自己的僚属感慨的说“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张咏说寇准不学无术,本意并不是说他学问不高,见识有限,而是说他人情不够练达,方正有余,圆滑不足。寇准性情刚烈,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最见不得不平之事。淳化初年,王淮和祖吉因为受贿被查处,然而王淮仅被打了20大板,而

    红土地 2015年6期2015-02-06

  • 寇准嗜酒丢官帽
    郝家琳宋代名臣寇准在《夜审潘洪》 《寇准背靴》 等传统戏曲节目中,以忠君爱国、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形象深入人心。在人们的印象中,像寇准这样的清官,应该是两袖清风,生活简朴。不过艺术终归是经过加工的,真实的寇准其实生活非常奢靡,最终因嗜酒误事。当官以后,寇准特别喜欢喝酒。每次宴请宾客时,他都喝得酩酊大醉,酒酣之际,还常常随意向歌姬赏赐钱物。有一次,寇准的一个小妾见他又在“散财”,很不高兴,写了一首诗给他:“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

    文史博览·文史 2014年11期2015-01-14

  • “王呆子”不呆
    可他与大名鼎鼎的寇准成了忘年交,不只因为他是寇准好友王禹偁之子、同年张咏的女婿,而是因为“王呆子”见识非凡,触动了寇准。那是1002年初夏,奉诏还京的寇准出任开封知府。十月,向敏中被罢相外放,相位出缺,京城政界普遍看好寇准入朝拜相。一天,寇准为此事问王嘉祐:“外边人都怎么评价你老叔我呀?”“他们都说您当宰相是早晚的事情。”王答道。兴头儿上的寇准追问:“你怎么看?”“王呆子”实话实说:“我觉得吧,叔父大人还不如不当宰相呢,当了宰相,您的声望肯定会受到损害。”

    杂文选刊 2014年4期2014-03-21

  • 婉言劝寇准
    知州张咏听说好友寇准要当宰相了,既高兴又有些惋惜,部下问之何故。张咏说:“寇公奇才,可惜学术不足。”意思是说,寇准是当世奇才,但是,不太注重学习,不爱读书,容易造成知识面窄,限制了才能的进一步发挥。因此,张咏很想有机会找寇准推心置腹地谈一谈,劝他多读些书,才能更好地做好宰相。时间不长,两人有了见面的机会。老友相会,格外高兴,寇准摆下百禽宴,盛情款待他。酒逢知己千杯少,杯盏交错,两人喝得好不痛快。临分别时,寇准诚恳地请张咏赠言指教。机会来了,正好借此劝他多读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4年9期2014-02-11

  • 窗外苦竹声
    徐涛1.寇准上任北宋年间,鄂西巴东县频发天灾,朝廷调拨了赈银发往巴东赈灾。谁知船刚到巴东,一伙儿盗贼从天而降,劫了赈银,跑得无影无踪。随后巴东县衙破了此案,劫犯被关进死牢,但被劫的赈银却下落不明。就在这时,19岁的寇准被派往巴东任新县令。寇准带了随从寇和,搭船赶到巴东县城,靠岸时已是燃灯时分了,寇准不愿惊动别人,就在一家客栈投宿。客栈后面是一片竹林。半夜,竹林里忽然传来呜咽的声音,好像有人在悲切哭泣。寇准被惊醒,坐了起来。他推醒寇和,说:“你听听,好像有个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4年1期2014-01-17

  • 宽厚王旦不一般
    清风慕竹北宋时,寇准与王旦同年中进士,两个人进入官场的起点是一样的。但王旦却很快走到了前面,当上了宰相,这让寇准心里很不是滋味。寇准个性张扬,疾恶如仇,最看不起的,就是王旦面团一样无棱角,甚至说没脾气的性格。他曾听人讲过这样一件事:因为王旦在家里从未发过脾气,以至于下人们都想知道他到底有没有脾气,于是私下里想搞个试验。有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们故意在盛给他的肉羹里撒了点锅底灰,王旦看了,只低头把饭吃了,没动那汤。下人问他说:“老爷今天为什么没喝汤啊?是不是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12年1期2012-09-22

  • 寇准:一个猛人的仕途人生
    0年),18岁的寇准进士及第,成了该榜最年轻的进士。及至他30岁时,被太宗皇帝钦点为枢密副使。枢密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古往今来,30岁就做到这个级别的,确实不多。所以不仅寇准本人,其他官场中人也对他刮目相看。但世事多曲折,也多辩证。年轻是优势不假,但年轻人也容易冲动,不够理性。所谓刚有余而柔不足,往往不能做到刚柔相济。那么,寇准的性格又如何呢?在历史的脉络间仔细参详,很是耐人寻味。寇准初中进士后,先被任命为大理评事,一年后又被派往归州巴东任知县。2

    百家讲坛 2012年6期2012-02-11

  • 寇准:北宋官员里的跳水名将
    西渭南)的小伙子寇准榜上有名。寇准就此完成了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步—农转非后吃上了皇粮,被分配到了北宋最高法院(大理寺),担任了一名普通科员。因为起点高,进步快,第二年寇准就被下放基层进行挂职锻炼。寇准的新岗位是如今湖北巴东县的县令。寇准在巴东很有威信,据北宋媒体报道,每年到了交粮和徭役的时节,全国大部分县令都为此而烦恼,而县令寇准还没分派任务,老百姓们就纷纷踊跃参与,唯恐落在后面。北宋媒体很毒,轻描淡写之间就将全国的县级一把手放倒一片,唯独剩下寇准站在光环

    百家讲坛 2012年10期2012-02-11

  • 拂须之谄
    办的一次宴会上,寇准那长而美的胡须上沾了一点脏东西。善于溜须拍马的尚书丁谓,眼睛特别管事,连忙起身离席,走到寇准跟前,恭恭敬敬地将寇准胡须上的脏东西拂去。丁谓觉得这样做,一定会得到上司的好感,不料寇准却勃然变色,怒斥道:“你身为大臣而为人拂须,何其谄也!”丁谓满脸通红,悻悻归座。

    文苑 2011年7期2011-08-15

  • 淡定王旦善做官
    清风慕竹北宋时,寇准与王旦同年中进士,两个人进入官场的起点是一样的。但王旦却很快走到了前面,当上了宰相,这让寇准心里很不是滋味。人前背后,有意无意,寇准不免下些小绊,说些坏话。寇准个性张扬,疾恶如仇,最看不起的,就是王旦面团一样无棱角,甚至说没脾气的性格。他曾听人讲过这样一件事,王旦在家里因为从未发过脾气,以至于下人们都想知道他到底有没有脾气,于是私下里想搞个试验。有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们故意在盛给他的肉羹汤里撒了点锅底灰,王旦看了,只低头把饭吃了,没动

    知识窗 2011年7期2011-05-14

  • 淡定,寇准同志
    清风慕竹北宋时,寇准与王旦同年中进士,两个人进入官场的起点是一样的。但王旦却很快走到了前面,当上了宰相,这让寇准心里很不是滋味。寇准个性张扬,疾恶如仇,最看不起的,就是王旦面团一样无棱角,甚至说没脾气的性格。他曾听人讲过这样一件事,王旦在家里因为从未发过脾气,以至于下人们都想知道他到底有没有脾气,于是私下里想搞个试验。有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们故意在盛给他的肉羹湯里撒了点锅底灰。王旦看了,只低头把饭吃了,没动那汤。下人问他说:“老爷今天为什么没喝汤啊?是不

    意林 2011年19期2011-02-11

  • 名臣的遗憾
    同样也无人可及。寇准和丁谓,开始时,是朋友,更是知己。一日,寇准与另一宰相李沆议事,丁谓来拜,谈了一会儿,离开,李沆叮嘱,像丁谓这人,万万不可使得势。寇准一笑,不以为然。后来随着寇准做宰相后,丁谓登上了副宰相的位置。丁谓曾兵不血刃,安抚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叛乱;还曾奏议为民减赋。大文学家欧阳修曾对丁谓的文学成就给予很高评价。一日,是中书省举行宴会吧,寇准不注意,一点汤汁流到胡须上了。丁谓忙上前给他抚去。今天看来,这种做法也没有什么出格的,毕竟是同事兼朋友嘛

    感悟 2009年5期2009-06-03

  • 名相寇准:人际交往落败笔
    宰相失却师生情谊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今陕西渭南人。1004年,辽军大举侵宋,寇准力主抵抗,并促使真宗渡河亲征,起了稳定局势的作用。但不久就遭权臣王钦若排挤而被罢相位,后再度被起用,封莱国公。丁谓(966~1037),今江苏吴县人。因阿谀宋真宗封禅,拜三司使、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使、晋国公。寇准比丁谓大5岁,比其早12年中进士,丁谓出自寇准门下,是寇准的学生。寇准为相时,丁谓对之毕恭毕敬,唯寇准之言是听。某日,中央政府开

    百家讲坛 2008年2期2008-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