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洋
曲艺是中国文艺百花苑中的一朵奇葩,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门说唱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新媒体的出现,给曲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微时代快捷的传播方式也为曲艺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我们能否面对挑战、把握住机遇,善用微时代新媒体的优势来开拓新思路,推进地方曲艺的创新与发展,是当前曲艺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微时代的特点
(一)短小精悍,传播快速化
微时代下对信息的传播是几何级的,其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十分惊人,因为无论是微博、微信、微评论、微电影还是微小说,都是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出现,每个人对自己关心、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随时做到信息采、编、传播一体化。
(二)全民参与,受众年轻化
微时代的传播体现着全民参与,且呈年轻化趋势。这些年轻的用户们往往更具有激情,且好奇心强烈,更愿意深度探究事件。微传播的方式契合了年轻人快节奏生活方式的需要,他们通过QQ、微信、微评论等传播工具随时随地传播新鲜事件,得心应手地上传图片视频,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即时滚动更新。
(三)互动性强,参与个性化
微时代传播改变了以往从传播到接收的单向运行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多点互通,传播呈现扁平化趋势。这一特征在官方微博和公众微信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开通了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在发布丰富的政务资讯的同时,倾听民声,吸纳百姓的建议与批评,产生了积极有效的影响。
二、江西曲艺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一)江西曲艺发展的现状
积极参加各类赛事及展演活动,扩大了在全国的影响力。近年来,江西省曲艺家协会积极选派节目参加全国、区域等各类曲艺赛事三十多次,屡获佳绩。通过参加各类比赛,江西的地方曲种南昌清音、永新小鼓、万年丝弦、鄱阳大鼓等,无论是节目曲种质量还是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搭建平台打造特色品牌,全省曲艺百花齐放硕果累累。为进一步繁荣江西曲艺,江西省曲协积极组织会员深入开展以公益性为导向的文化为民、惠民、乐民活动。江西省曲协注重增强曲艺工作者的精品意识,创立了由省文联、省曲协主办的全省性曲艺艺术专业奖项—江西曲艺玫瑰奖。同时还建立了自己的少儿曲艺品牌赛事。不仅发现和培养了青少年曲艺人才,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曲艺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江西曲艺发展的困境
曲艺阵地萎缩,展示平台有限。如南昌市方言相声演员小筱贵林,2012年创办了“贵林社”,在南昌剧场每周六晚演出一场,开办不到两年,由于场地租金贵,观众少而又少,即使是低价的门票,也无法保证演员的收入,导致关闭。
队伍青黄不接,人才严重断层。从业人员少,专业素养整体下沉,这是制约整个曲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协会老年会员居多,中青年人才寥寥无几,尤其是曲艺作品创作人员的缺乏,曲艺队伍整体出现断层的现象,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曲种艺术形式彻底消失,最终仅沦为名录形式的存在。
理论研究滞后,创新能力不足。从纵向看,虽然江西曲协高度重视曲艺理论评论工作,推动了江西曲艺理论的发展。但是,近年来,江西曲艺创作却鲜见新人新作,更没有出现在全国引起关注和轰动的精品力作。从横向对比,这几年在中国曲协组织的曲艺研讨及曲艺论坛中,江西仅有2—3个曲种的论文参与,曲艺评论家更是凤毛麟角。这说明曲艺人才匮乏,创作力量薄弱,曲艺理论远远落后于艺术实践,很难履行指导艺术发展的使命。
三、微时代下推动江西曲艺的创新与发展
(一)创新平台,扩大曲艺影响力
我们常说,好戏班需要好阵地,微传播能建立一个好的传播阵地。比如,2012年北京梅花鼓曲青春鼓曲社创作了一个微电影《中国style》,说的是民族艺术的励志话题,目前网络点击率已经突破了25万,还荣获了6项国家奖。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把目光聚焦到江西曲艺优秀作品上来,建立江西微曲艺平台,将相声段子、曲艺唱段录制并上传到微博微信。由于微平台的受众多数是大学生、白领职员等年轻群体,通过微宣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年轻人感受曲艺的魅力。这些年轻曲艺“粉丝”的加入,将给曲艺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老艺人担心的传承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二)助力创作,增添曲艺新动力
曲艺的发展离不开百姓喜欢的好作品,但百姓喜欢的作品必须贴近百姓生活,表达他们的心声。编创人员可以通过微传播来发现这些好素材,找到创作灵感。微时代传播有利于创作素材源的发现与提升,微平台传播的快速性决定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亮点、难点等社会问题能比其他任何媒体更及时地向社会扩散。这些都能成为曲艺作品创作的源泉,让创作人员深度挖掘并再创作。
(三)积极引导,提升曲艺公信力
政务微信在舆论引导领域发挥了强大的社会功能。“江西文艺”这个微信公众平台的成功开办,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文联动态、获奖信息等一系列重要新闻,让每一位微友都能时刻关注、了解最新情况。同时还有很多活动赛事的邀请信息,让微友可以随时掌握并根据需要进行报名参与。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还可以开展名家讲坛、曲艺话题微讨论,上传一些视频、图片资料并制作成微培训、微课堂,让大家了解曲艺知识,甚至我们的小型会议也可以采取微会议的方式。通过微信平台可以拉近曲艺爱好者与曲艺工作者的距离。当然,微时代下的传播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垃圾信息泛滥等现象,因此需要我们加强监管,时刻警惕不良信息的侵蚀,更好地维护健康的传播环境。
(1)唐绪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2)《刘奇葆:宣传报道要在“微”字上下功夫》,2014年3月6日,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306/c1001-24546043.html.
[作者单位:江西省文联曲艺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