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坤++余孝奎++张佩江++李东阳
摘要:医药院校信息类专业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最终目的在于资源互补,联合培养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和医药信息化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本文介绍了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和成效,围绕培养目标的确立、培养计划的论证、课程体系的构建、校企合作具体实践以及内涵挖掘和深度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最终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实践表明,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医药信息化人才,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培养符合(学校)要求、合乎(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可以使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四方面都“获益匪浅”,获得最佳社会效益。
关键词:校企合作;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5.07.018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等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引进和培养中医药行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一批既懂中医药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这都为我们进行中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方向和质量要求。
由于中医院校开设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实践普遍较晚,对于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人才尚属探索阶段。近年来,学校在着力做好“中医药传承人才”、“中医药应用人才”和“医药相关人才”培养的同时,通过校企联合合作培养模式探索来强化医药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并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和成效。
1 培养目标确立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医药信息化人才,最终目的在于资源互补,联合培养实践能力强、适合社会和医药信息化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1.1 通过以校企合作进行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能够系统的探寻我国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
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并进一步在校企合作中提出应对策略
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仍存在如下问题: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单科轻整合;培养体系定位不准。教学内容千篇一律,课程体系僵化,实践环节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等;专业培育没有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出发。
1.2 通过以校企合作进行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明确对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
坚持以“实用”为特色的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向;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建立起“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大教学改革,面向社会和企业更新教学内容;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合理教师队伍。
1.3 通过以校企合作培养医药信息化人才机制的创立,搭建实验平台,使我校医药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过程实现: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二是校企双方能够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
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1.4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医药信息化人才的实施,最终实现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从学习到就业“四位一
体”通盘考虑,实现最佳社会效益。
就学生而言,通过校企合作使得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医药信息化专业知识得到全面提升,增强社会竞争力。
就学校而言,能够为毕业生探索一套有效的就业模式和渠道。这也是我校医药信息技术类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教学质量为基础,以能力素质为核心,以学生就业为目标”的办学思路的重要体现。
就公司而言,能够为企业选材用材搭建平台,使企业有针对性选择和培养所需人才,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同时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也可为企业员工职业教育系统的成功建立创造条件。
就社会而言,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方找不到理想的人才这一突出社会矛盾的有益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解决目前全社会关心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校企合作意义重大,最终,我们确立了“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优势资源互补,联合培养实践能力强、适合社会和医药信息化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医药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2 培养计划论证
我们培养目标的着力点不仅仅在于常规IT类人才的培养,具有医药背景和基础,体现医药信息特点也是一大特色。然而,当前IT领域人才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低的特点,也迫使我们认真考虑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和教学中如何才能突破现状、寻求特色化育人并助其顺利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岗位的教学培养模式。
当前IT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由技术导向型向多层次、复合型转变。而当前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换言之是学校教育没能密切针对具体目标制定可行的培养计划。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的改革以及全社会医疗卫生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医药卫生行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长。我们致力于培养既掌握信息化理论知识,又熟悉业务流程和实战技能的新型的信息技术人才,以满足医疗卫生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要。
IT领域的发展形势、就业趋势和医药IT人才的强势需求,再加上我校的医药类专业优势,最终为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特别是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即在校企合作的大框架下,积极开展人才订单式培养,实施“3+0.5+0.5”定制培方案,在4年时间内,巧妙将基本大学课程教学、企业定制培养、企业实训实战三大环节整合为一体,最终使学生在毕业之际直接拿到就业单位“敲门砖”。
3 课程体系构建endprint
围绕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依据IT类专业课程设置,结合我校优势医学类学科课程体系,借鉴合作企业的优质教育、培训资源,论证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模块、IT专业课程模块、中西医特色课程模块和企业优质资源课程模块共四大模块构成的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其中除IT专业骨干课程模块外,公共基础课模块46学分,医药类课程模块则达324节。
4 校企合作具体做法
4.1 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在基本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建立适合现代教育制度的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
1.制定校企合作方案,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和软件职业技术学院4个专科专业,由企业方开设“医院信息流程”、“医疗信息软件服务”、“网络实战和服务”等系列专题讲座;
2.遍地开花一一在校企合作的早期阶段,针对本科生最后一年的教学环节,广泛选择合作方中有意向的企业,开设综合素质毕业班,实行“双轨制”,既遵守了学校教务部门对高校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又灵活地结合了企业方的实际需求进行培养。
4.2 采取得力措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毕业生实习实训时机,积极引进企业级课程和专题讲座;面
向市场和信息技术领域需求,及时从企业方引进、补充新的课程内容
在与日本知惠馆株式会社的合作中,为了培养适合面向日本国的软件工程外包人才,我们引进了该外资企业开发的日文版的Java方向的程序设计系列教材,由学校派出专业教师专程前往公司方实地学习该套教材的编撰思想、讲授方法以及授课内容,学成后再根据校企双方的共同安排参与到学生的专业课教学中来,这样不仅对学生的就业有直接益处,而且通过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也直接提高了师资水平和专业视野。
4.3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扎实推进合作成果,以校企合作推进我校医药信
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1.优中选优一一学校最终选择一部分实力雄厚、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在先期双方开展综合素质毕业班基础之上,合作开办定制培养实验班,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实验采取“3+0.5+0.5”的定制培养一实训模式:前三年学习学校第一专业的课程,半年参加企业方的定制培养理论课学习,最后半年到企业参加实习实训,这是一种偏重于实战型的培养模式,最终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行业内卓越工程师。班内实施校企“双轨制”、“双导师制”,在课程安排上,在保证学校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合理穿插企业方课程,并专门留出至少半年时间参加岗位实习和参与项目设计。
2.结合社会和企业需求,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整合优势资源,双方进行课程置换。在企业方为实验班开课的基础上,派遣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低年级学生开设部分专业技能型课程,学校承认学分的同时选派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丰富的高职称教师为企业方进行员工继续教育培训。
通过开办定制培养实验班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和校企双方课程互换,真正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相结合、课程教学与职业证书相结合、理论课程与校内实践相结合、专任教师与外聘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工程案例相结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项目创新能力。
4.4 巩固合作成果,提升校企合作的内涵和外延
1.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组织教师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中,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企业高级人才,聘请其为客座教授或特聘讲师。2.项目联合,课题申报。目前,学校与企业方正致力联合建立“数字化软件实验室”和“健康人档案”研发团队和技术研发中心,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平台”系统开发和“中医药隐性知识显性化”工程等项目合作中,提高师生的实战能力。3.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具有医药信息化特色的IT实验室。校企双方合作共建的医药信息化实验室,是河南中医学院乃至河南省首家具有鲜明特色的医药信息化实验室。4.在校企合作广泛、深入并且持久的基础上,商讨合作办学事宜。5.设立校企合作奖学金,完善奖学金制度。
5 成效
本着面向社会,广泛推进“产、学、研”结合,并体现医药信息化特色的思路,河南中医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先后与天健科技集团、东软、日本知惠馆株式会社、河南省新星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华润等近20家企业建立了深入广泛的合作。将校企合作、实验室共建、教学改革、人才定制培养、毕业生就业、项目申报、重大软件平台的合作开发等一揽子工作纳入合作日程,并逐步取得良好成效。
5.1 课程改革受益匪浅
通过校企合作的推动,在课程规划、学时安排、实习实践等多方面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使课程规划既具有专业特色,又融人河南中医学院的主流专业背景,同时与社会、企业所需实战技能相接轨。
学校与中部地区医疗信息领域的领军企业河南省新星科技有限公司在合作共建了人才定制培养实验班。校方聘请公司总监级以上资深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为学生进行授课,并把医疗信息化的项目实施作为教学科目纳入长期教学计划中去。针对大四毕业生,企业提前一年进入学校,有培训科目、有培养目的、有就业需求方向的定制培养医疗信息化所需人才,使学生提前进入就业状态,有效提高了毕业生整体素质。
2010年底,信息技术学院与苏州知惠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了包括课程置换、日语强化培训、教师互换培训、学生联合培养、企业文化讲座等一系列合作协议。以面向就业为目的的首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验班在苏州公司总部开班;又在2011年暑假为我院培训两名专业课教师,赠送部分专业实战课程及教材。自2011年秋季开始,双方在学校教务部门的协调指导下开展课程置换的尝试。
5.2 师资力量得到提升
通过校企合作、课程置换、教材共同开发和教师互换培训等多种探索及实践,我校信息技术学院师资水平有了较快发展,不仅每一位教师都取得了微软、IBM或思科等职业认证,一部分教师还拥有了参与企业一线开发的经验;4年来还培养了博士7名。endprint
5.3 产学研合作全面开花
已经与河南省新星科技有限共同建立了河南省高校唯一的医疗信息化实验实训基地……中医药信息化实验实训基地,企业方提供了价值80余万元的医疗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和海量数据库。目前双方还已就医疗、中医(国医)、计算机软件和医药信息化等方面的科研项目立项和课题申报开展合作,以获得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协助。至今,双方已经合作获批了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和河南中医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项目,还曾就“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平台”合作申报郑州市高新区创新计划项目,合作申报经费达300万元。
目前校企双方正进一步深入合作,联合建立“数字化软件实验室”和“健康人档案”研发团队和技术研发中心,在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项目申报、“中医药隐性知识显性化”工程、“国医药(中医药)库”等项目以及面向社会进行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公益培训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合作,为河南省乃至国家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和健康全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5.4 校内实验室和教学平台建设有了飞跃
与企业合作共建的中医药信息化实验实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地、全套硬件设施和网络平台,企业方负责提供整套的医院信息系统软件(涵盖HIS、LIS、PACS、医卡通等)共计两个版本50个子系统及模拟客户海量数据库。通过该基地,可致力于培养既掌握信息化理论知识,又熟悉业务流程和技能的新型信息化人才。以此为契机,我院又建设了国内中医院校第一家中医药远程会诊实验室,由我校名老中医定期开展远程会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由于校企合作的推动和促进,使得我校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在近几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2011年被评为河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河南省卫生厅正式下文批复在我校建设河南省医药信息化培训基地,这是在中医药领域省内唯一一家信息化培训基地。
5.5 学生综合素质大幅提高
通过校企合作、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实验班和订制班的开设,在校生的知识视野、实践和应用能力、快速学习和应变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同时企业还通过建立和完善奖学金制度,奖励品学兼优、有志于献身我国医药信息化事业的广大信息学子。平时在科技文化活动中,也注重对医药信息学、医疗信息化项目方向的引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H3C全国夏令营活动、河南省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首届中医院校ACM程序设计竞赛等多项科研创新活动中我院学子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更多的同学获得了国际通行的各类IT行业认证。
5.6 学生就业率高,社会影响广泛
以学院2005级首届毕业生为例,到卫生管理部门、医疗信息化相关单位和医院工作的29人,占毕业生综述的近三分之一,其他同学则分布在北京、上海以及省内各大城市的各种IT公司、信息管理咨询公司、高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如百度公司、开封市中医院、新安县卫生局、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自2011年我们与日本知惠馆株式会社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以来,我院共选派20多名优秀毕业生去知惠馆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苏州)顶岗实习。目前,有18人留在该公司工作,其中1人被分配至日本公司本部工作。
截止2014年9月,我们经过与河南省新星科技有限公司的人才定制培养,共有60余人被该公司录用,目前稳定工作的学生共有6届计40人,这些同学在该公司工程技术部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并且绝大多数同学所负责的都是该公司的重点项目和省级示范项目,有的学生已经成长为部门经理。
目前,我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以其鲜明的行业特色、深入广泛的合作内涵和显著的成效及社会影响而多次被《中国中医药报》、《大河报》、《东方今报》和大河网等多家媒体报导。
6 结语
关于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定制培养医药信息化人才的实践和探索是河南中医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的一次大胆改革和尝试,对于学校引进社会资源,学生专业知识、个人素质和综合技能的拓展和提高,加快学生由校园到社会的转变,都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这种探索和尝试,可以使学校、企业、学生和社会四方面都“获益匪浅”。同时,也为我国医药信息化建设培养了人才,提供智力支持,有力的响应配合了我国医疗改革新方案和《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实施,为促进我国医疗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