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亚宁
【摘要】影片《喜福会》通过对生活在美国的四对华裔母女生活经历的描写,刻画了她们所受到的来自种族、性别、文化等方面的压迫。本文通过对影片的分析,揭示了片中移民母亲在压迫之下慢慢觉醒,最终找到自我的抗争之路。
【关键词】《喜福会》;移民母亲;女性意识;觉醒
《喜福会》是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一部女性题材的小说。1993年被改编成电影。影片以第一人称展开故事的叙述,频繁地使用倒叙、插叙等叙事手法,全景式地展现了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中四对母女间的生活情感故事。镜头不断在旧中国和美国之间进行切换,讲述了中国女性从艰辛中逐渐成长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新女性的过程。
一、电影情节梗概
电影《喜福会》讲述了四对华裔母女(素云晶美、林多韦弗莱、安梅露丝、莺莺丽娜)的生活情感故事。情节大致分为四个部分:母亲素云的生活经历及与女儿晶美之间的误会及其化解,母亲林多的生活经历及与女儿韦弗莱的明争暗斗,母亲莺莺的生活经历及与女儿丽娜的感情融和,母亲安梅的生活经历及与对女儿露丝的精神引领。影片刚开始,一片具有象征自由美好意义的鹅毛随风飘动将我们带入到了这四对母女生活中。
二、移民母亲所受到的压迫与觉醒
影片中四位母亲均出生于旧中国。除了素云因战争守寡之外,其他三位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不公正的待遇。她们受尽了封建思想及男权社会的屈辱与迫害,经受了不同程度的磨难和艰辛并最终觉醒。
(一)母亲林多的觉醒
影片中的林多好强,智慧。出生贫苦,她很小就被当地富户看中,订了娃娃亲。她的母亲以为把女儿卖去做童养媳是给了女儿一个美满的婚姻。她教女儿做一个“合格”的媳妇:要乖巧听话,要安分守己,要万事顺从。在代表封建男权思想的母亲的“谆谆教导”下,林多渐渐失去了自我。在夫家,她虽受到各方的欺辱,仍是努力做好一切。她通过各种方式讨婆婆的欢心,可是她的恭顺隐忍并未获得婆婆的青睐,在嫁入婆家一段时间之后,林多仍然未孕,婆婆便因此频频责骂她并命佣人给琳达强行灌入“生子”苦药。在压迫中,她开始反思,意识到她要为自己而活。偶然发现家中女仆怀孕,聪明的她立刻抓住机会,利用旧时人们的迷信,结束了自己的荒诞婚姻而走向了自由。
(二)母亲莹莹的觉醒
与林多相比,母亲莹莹的觉醒则充满了悲剧色彩。莹莹出生富贵,不幸在情窦初开时爱上了一个花花公子。因怀孕而匆匆成婚。在婚礼上,其夫便公开和歌女调情。在婚后的生活中,她才终于发现自己所嫁非人。他不仅花心,并且以精神凌虐的方式羞辱她,他轻蔑她。在男权意识主宰的丈夫眼中,莺莺只是生孩子的工具,是家里的可怜寄生虫,可以随意地呼来唤去。他夜不归宿,公然将妓女带回家中,并在妓女面前出言侮辱。生活在男权制炼狱里的莺莺在悲愤中终于觉醒并进行了反抗。可是她的反抗是悲惨而孤注一掷的。她溺死了丈夫总是引以为傲的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只因这是她能够从他身上夺走的唯一具有殺伤力的东西。
(三)母亲安梅的觉醒
与林多和莺莺备受欺压后的觉醒不同,安梅的觉醒则源于自己母亲的牺牲。在男权社会里,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却要恪守三从四德。“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安梅的母亲年轻守寡,被大户人家的男主人看中,设下计谋将其强暴。安梅的母亲因此被指责不守妇道,被婆家娘家逐出家门。怀孕且走投无路的她只能去投奔强暴她的男人。在继父家里,安梅目睹了母亲的懦弱和委曲求全。当母亲意识到自己可能会使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后,服鸦片自尽,以血的教训教给安梅做人的基本原则:要活的有尊严,并且要敢于向不公挑战。母亲以生命捍卫了女儿的尊严,也使安梅学会了呐喊并向不公平说不。
三、结语
影片《喜福会》中所涉及的旧中国对女性的迫害是全面且淋漓尽致的。三位苦难母亲各有各的不幸,但都选择了在苦难中顽强地反抗,凭借坚韧和抗争最终寻求到自己的价值也并将自强自立的精神传递给了各自的女儿。
参考文献:
[1]田利红.解读《喜福会》中的女性主义意识[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5).
[2]王舒婧.电影《喜福会》中的男权文化与种族歧视的关系[J].电影文学,2014,(10).
[3]谭恩美.喜福会[EB/OL] http://wenda. haosou.com/q/1389294754061137,201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