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慈寺片区更新中传统民居群体空间营造的传承与创新

2015-12-25 10:16金秋平
建筑设计管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文脉城市更新片区

金秋平

(西南交通大学 建筑学院,成都 611756)

成都大慈寺片区更新中传统民居群体空间营造的传承与创新

金秋平

(西南交通大学 建筑学院,成都 611756)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历史文脉的传承不应是静态的保护,而应该是动态的、发展中的传承。群体空间的组合是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成都大慈寺片区更新中对传统民居建筑群体空间的传承与创新的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对于城市中机能衰退、活力丧失的历史文化街区,物质环境改善、活力保持与文脉传承兼顾的更新策略。

城市更新;历史街区;群体空间;地域性;空间界面

0 引言

现代城市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许多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的古老街区机能衰退,活力丧失,甚至成为城市中的消极因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的发展更加注重存量的优化,对以历史建筑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能实现物质环境改善、街区活力的复兴与历史文脉延续的兼顾是更新的重中之重。而群体空间是历史文脉与场所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街区活力的关键影响因子。因此,如何对传统建筑的群体空间进行合理的传承和发展,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关键着眼点。

成都大慈寺片区,以千年古刹大慈寺为核心,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片区位于中心城区,紧邻红星路、春熙路片区等发展较为成熟的商业片区。在改造前,街区内原有空间格局已遭到破坏,原有建筑年久失修,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极不完善,业态设置落后,安全、卫生等最基本的需求都无法保证,与周边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品质优越的现代商业街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些特点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对成都大慈寺片区更新这一较为成功的案例进行研究,可以为其他历史街区的更新提供良好的借鉴。

1 大慈寺片区发展概况

大慈寺始建于隋,兴盛于唐,数度毁于兵火,又数次重建。现存的大慈寺为清代续建,片区自清初开始围绕寺庙逐渐形成后来的街巷格局及传统建筑组团。1981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大慈寺周围80 m内为文物保护区。1998年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制定了《成都大慈寺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规划面积9.8 hm2。

历经兴废的大慈寺街区规模早已今非昔比,街区活力日渐式微。环绕大慈寺建筑群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大部分的原有建筑损坏严重,多为在原址上不断续建,私搭乱建现象普遍,基础设施严重匮乏,环境恶劣,保留价值很低。因此在更新中除了对保存较好的几栋建筑进行保存和维护外,对于其他大部分损坏严重、私搭乱建的建筑应主要采取拆除改建的方式进行街区的更新。

2004年,成都市启动了大慈寺片区的第一轮改造工作,当时由锦江区大慈寺片区街道牵头进行城市更新。由于定位较低,缺乏前瞻性,最重要的是对城市更新的价值取向缺乏正确的认识,更新方案非常不理想,甚至出现了2008年建成的大慈寺仿古街区一期工程,总面积近万平方米的仿古建筑,尚未经使用,便在2011年3月被拆除的重大波折。后改由区政府牵头着手新一轮的城市更新工作,引入了“高端产业,产业高端”,保护与发展融合共生的理念,将大慈寺太古里、IFS等项目,从城市设计整体、群体并行的视角重新考量该片区的城市更新策略。2015年初,片区基本完成了更新,更新后的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建成了低密度的体验式的商业街区——太古里。街区依托于大慈寺的历史文化,不仅仅满足人们的简单娱乐行为,更能在“游”与“购”之中,让人们体验大慈寺片区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

图1 太古里商业街区

2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中的关键问题

城市更新的价值取向经历了由形体决定论到人本主义思想的转变,西方的城市更新活动也从简单粗暴的大规模清除贫民窟运动发展到后来的城市综合复兴。这表明,单纯通过物质环境改善、形体空间美化的途径进行城市更新,是难以实现旧街区活力复兴和文化传承目的的。对于历史街区的更新,不仅要改变原有的恶劣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美化城市形象,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激活街区空间的活力,使之能够融入现代的城市环境和社会生活中,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发展。

2.1 街区的功能重构

历史文化街区活力的失落不仅仅在于物质性的损坏,更重要的是其街区的功能属性不再符合社会的发展,无法满足现代生活需求而导致的机能衰退。以仿古街区为卖点简单地商业打造,对旧有物质形态进行生硬再现,无法改变街区机能衰退的现实。在物质环境更新的同时结合现代生活需求对街区进行功能属性的重构,使之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才能使更新后的街区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使旧街区焕发新的活力。大慈寺片区的更新中,将原本民居占90%的街区,引入高端商业,使之能够融入城市总体的社会空间体系中,意在实现街区的机能复苏。

图2 新旧建筑的和谐对比

2.2 旧街区的文化复兴

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价值在于其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包含当地人特有的生活方式,是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来源。但是文化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区的传统文化不断地与新兴文化相互碰撞吸纳,在传承中不断进行着动态的更新。对历史街区的更新,不仅仅要唤起人们对旧有文化的记忆,更要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中,使之得到动态的传承和更新。这是机械古板地对旧有的物质形态进行复原所不能实现的,这会使本应是动态发展的文化沦为静态的“文物”,割裂在现代生活之外,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回忆中。大慈寺片区更新中,可以看到大慈寺的宗教文化,街区原有的市井文化与现代时尚文化以及成都人的慢生活文化的并存和共融,使衰落的文化活力得以复兴。

2.3 传统群体空间形式的传承与创新

像大慈寺片区这样的以拆除改建为主要更新方式的历史文化片区,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在发展,建筑的技术与艺术、人的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变革。群体空间作为传统建筑传递信息的最重要载体,也势必要体现时代特征。卡米诺·西特在《城市建设艺术——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提到:“现代生活和现代建筑方法不允许我们对古老的城市布局作无独创性的模仿。”侯幼彬的《中国建筑美学》中把中国的建筑传统分为“硬传统”和“软传统”。硬传统是外在的,实体的,如西方建筑的柱式和中国古建筑中的斗拱,软传统则是内在而抽象的。当建筑材料,技术,审美取向都已经发展;街区的功能、文化等各方面都已经进行了更新,街区的空间形式依然着眼于对“硬传统”的严格保留,显然是不合适的,对于“软传统”的创新表达才是街区更新的重要着眼点。

3 太古里商业街区中群体空间的传承与创新

3.1 历史建筑的保留

街区中对保存较好,建于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几栋砖木混合的建筑——广东会馆、欣炉、高宅、马家巷禅院、章华里民居和笔帖式进行了保留和维护修缮。这几栋历史建筑在街区中成为体验晚清和民国文化的场所。保留修复的历史建筑与新建的现代商业建筑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为街区中的重要点缀。群体空间在新旧建筑的和谐对立中让人体验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共生。

图3 片区原有空间肌理

图4 片区内保留的建筑和街巷

3.2 原有空间格局的延续与修正

在太古里项目的商业街区的群体空间组合中,可以看到对片区原有的道路结构和空间格局的保留和延续。将该街区原有的北糠市街、和尚街、字库街、玉成街、章华里、笔帖式街以及马家巷等历史街巷进行了保留。由于历史原因,大慈寺周边的空间格局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城市交通网络的改变,原本的正门被封闭,原本坐北朝南的大慈寺,其主入口已经变成了北面的后门。这对于传统宗教建筑延纵向轴线展开的空间序列是一个严重的破坏。将原有的北糠市街进行保留和改造,将大慈寺的主入口进行了恢复,对大慈寺的轴线空间序列进行了很好的修正。同时街区中两层为主,局部三层的建筑体量,退台的建筑形式以及曲折变化的建筑界面形态,使得传统建筑的群体空间尺度和形态得以延续。

3.3 开放空间的重构

街区的更新并非对于旧有的空间格局进行简单地原貌复原,更新的最终目的是维持街区的生命力,使之更好地融入城市空间体系,融入现代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因此在更新中,需要结合新的功能和文化属性对原有空间结构的缺陷进行调整,并对已经发生巨大改变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做出有效的回应。在太古里街区中主要的开放空间节点包括新增的东、西两个广场,以及对原有的大慈寺广场保留改造而成的漫广场。西广场连接红星路片区,结合地铁出口这一新的活跃因子,成为街区最主要的入口节点。从西广场进入街区,两侧是对称布置的两栋保留的历史建筑——广东会馆和欣炉,形成了很强的标志性和场所感。漫广场是整个街区的核心,在大慈寺的正门前形成开敞的可停留空间和景观节点。以正方形的水池作为视觉的中心,抽象演绎了历史记载中大慈寺门前的解玉溪的水景意向。封闭水池,可以在上面搭建临时的展场,举办活动,形成多义空间。广场以极富成都特色的“慢”生活文化为主题,重塑并发展了街区的场所精神。可以说这里是传统历史文化、地域生活文化与现代时尚文化融合共生的关键的节点。

图5 更新后片区的空间结构

3.4 传统空间界面的现代演绎

空间界面包含墙面、屋面、路面、植被等诸多要素,是群体空间重要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是历史文脉延续最直观的体现,是形成场所特性、表达和传递情感的重要载体。穿斗木构架和竹编夹泥白粉墙形成的独特山墙图案是川西民居群体空间界面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屋顶深远的出檐所形成的灰空间形成了丰富的界面层次。小青瓦屋面在群体之间形成的连续的第五立面肌理,使得川西民居群体空间界面独具性格。这些特性与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建筑结构,材料与内部功能都发生了改变,界面的特性自然也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更新。太古里商业街区中的空间界面,结合钢结构以及建筑自身的功能属性,以玻璃作为最主要的垂直界面材料,通过玻璃幕墙的分隔形式以及木色的格栅对传统民居的墙面图案进行了抽象的演绎。在第五立面的处理上,色彩沿用了小青瓦的深灰色,但形态上并未沿用传统建筑屋面的曲面形式,而是进行简化抽象,采用了更加简洁的直线条,体现了现代审美取向。屋顶延续深出檐的灰空间界面形式,屋檐采用了暖色的木纹肌理,其纹理形式与传统屋面出檐的一根根椽子形成的韵律美感神似。

4 大慈寺片区更新中不足之处

太古里商业街区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提供了较好的参考策略,但笔者认为其中依然有一定不尽如人意之处,首先在群体空间序列方面,位于大慈寺轴线的北糠市街虽然得到了保留,但由于其空间尺度和界面跟其他街巷的趋同,使得轴线空间并未的到足够的突显,在街区中仍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在空间界面细部处理上,雨棚的处理显得稍显草率,形式与整体的建筑风格缺乏协调性,实地调研中看到玻璃的雨棚上目前已经堆积了很多的灰尘,对视觉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5 结语

历史文脉的传承是动态的,不断更新的。在历史街区的更新中,不应以静态的思维进行简单模仿,要更加注重存在上而非形式上的传承。历史街区的更新不仅仅是建筑及环境品质的物质性更新,而是涉及物质、经济、文化、功能属性与社会空间结构的多方面更新。在群体空间的营造上,不应简单追求形式上的复古,而应延续并发展场所,注重时代精神与历史文脉的共融,这样才能使衰败的街区真正重获新生。

[1]四川文史馆.成都城坊古迹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2]季富政.本来宽窄巷子兼说大慈寺历史文化片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奥)卡米诺·西特.城市建设艺术——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M].仲德昆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5]肖勇.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长沙:中南大学,2011.

[6]吴春花,郝琳.为都市中心而创建的成都远洋太古里——郝琳专访[J].建筑技艺,2014(11).

TU984.12

A

1673-1093(2015)07-0051-04

金秋平,现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10.3969/j.issn.1673-1093.2015.07.010

2015-03-20;

2015-03-29

猜你喜欢
文脉城市更新片区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