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颜敏(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所谓疲劳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是机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所导致的身体机能减弱,劳动效率下降的现象,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是亚健康状态的典型表现。学习疲劳也属于疲劳,只是学习疲劳有其较为特殊的产生情景。学习疲劳是指学习者经过长时间的持续学习所导致的身体机能和学习效率下降,甚至达到不能继续学习的程度,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准备考研的学生,在紧张的备考中,由于学习时间过长、学习强度过大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劳累感,使学习效率下降,甚至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勉强让大脑的有关部位保持兴奋,这就会导致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失调,严重的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并可能引发身体器官的病变。因此,为减少直至克服学习疲劳对大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有必要深人调查分析疲劳产生的诸多原因,做到防患于未然。现谨对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学生学习疲劳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阶段备考过程中学习疲劳的影响因素,旨在为考研学生缓解、减少、克服学习疲劳提供理论指导。
通过问卷调查法,就南京师范大学应届考研学生备考阶段学习疲劳情况拟定调查问卷。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994份,无效卷8份,有效率99.2%。以及访谈法,走访各系考研教室中考研学生,对考研学生学习疲劳的原因,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了解我校应届考研学生备考阶段学习疲劳的相关情况,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结论和建议。
表1 应届考研学生在备考阶段经常感觉到的学习疲劳程度
一般认为,学习疲劳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疲劳阶段,早期疲劳阶段是指处于优势的兴奋刺激程度降低,而在它周围皮质区的抑制也减弱或解除,表现为走神、记忆效果降低、眼花缭乱,这就标志着同学们学习的生理负荷达到了临界程度。第二阶段是显著疲劳阶段,这一阶段大脑皮质的保护性抑制加深和扩散。表现为学习时磕睡不止、效率极低,这就标志着同学们的学习负荷较重,应予减轻。第三阶段是过度疲劳阶段,这一阶段在生理上是一种病理状态,由于长时间学习负担过重,学生表现出精神萎靡不振,心理功能下降,免疫力下降,思维产生障碍,有头昏、头痛、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等现象。从调查问卷结果(表1)来看,我校应届考研学生,我校应届考研学生普遍有学习疲劳的状况,只有1.5%的学生(并且是男生)无明显的学习疲劳感。无论男生还是女生,自我感觉的学习疲劳程度处于第二阶段 “学习中瞌睡不止、效率极低”的所占的总比例较大,达到44.9%;自我感觉的学习疲劳程度仅仅处于第一阶段“学习中经常走神、眼花缭乱”的比例相对较低,比例为33.9%;自我感觉的学习疲劳程度属于“生活中精神萎靡不振、免疫力下降”——过度疲劳症状态的,比例高达21.2%。值得注意的是,应届考研学生自我感觉的学习疲劳程度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无显著学习疲劳感的都是男生;自我感觉的学习疲劳程度处于第一阶段的女生的比例(37.3%)显著高于男生的比例(27.5%);而自我感觉的学习疲劳程度处于第三阶段的男生的比例 (27.8%)有显著高于女生的比例(16.6%)。
表2 应届考研学生所认为最佳的缓解学习疲劳方法一览表
据表4可知,我校应届考研学生中,有34.2%的男生和31.4%的女生认为体育锻炼是最佳的缓解学习疲劳方法,总的选择率32.6%占最大;其次是“增加睡眠”的选择率占到23.4%;有20.2%的学生选择了改变学习方法;有16.5%的男生和12.6%的女生认为“闭目养神”是最佳方法,总选择率最低,只为14.2%。但也有9.6%学生选择了其它(聊天、上网、游戏等)。认为“改变学习方法”是最佳方法时,男生的比例占到22.6%,而女生的比例相对较低只占到18.5%。
走访时发现,我校许多考研学生的学习中常常采取阶段性的“集中歼灭式”的疲劳学习法,典型特点是简单、单调——写就不停地写,背就不停地背——最终引起大脑皮层某一部分的疲劳[6]。变换学习内容、闭目养神、上网、聊天、增加睡眠时间、改变学习方式,特别是如果能适度地进行体育活动,可能会更好地预防、缓解长期紧张状态下所形成的学习疲劳。
从表3可以看出,我校应届考研学生在备考阶段,采用“闭目养神”的方法缓解学习疲劳所占的总比例最大,占到31.0%;采用“增加睡眠”缓解学习疲劳所占总比例为22.1%;采用“改变学习方法”缓解学习疲劳的占总比例占21.2%。令人吃惊的是,无论男生还是女生真正采用“体育活动”的方法来缓解学习疲劳所占比例较小,总计仅占17.1。
表3 应届考研学生在备考阶段所采取的缓解学习疲劳的一般方法一览表
走访时发现,那些我校的考研学生中,即使是利用体育活动的方法来缓解学习疲劳的,男生也只是打打篮球,女生则多是跑跑步、跳跳绳——仅仅是这些比较单一的运动。而很多学生认为体育活动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如果担心缺乏教师指导、监督而受伤会得不偿失。学校的室内运动场馆基本不对普通系学生开放,室外运动场地暴土飞扬,所以尽管我校大多应届考研学生更倾向于用体育活动的方式去缓解、消除学习疲劳,但种种因素的制约,影响了他们缓解学习疲劳的方法的实际选择。
(1)多数考研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疲劳的情况,一般处于显著疲劳阶段,并对自己学习疲劳的原因和危害有一定的认知。但多数学生不明了学习疲劳,特别是过度学习疲劳对身体可能造成的危害。
(2)应届考研学生为缓解学习疲劳而进行的体育活动,项目单一、场地设施不足,更缺乏科学的指导,存在安全隐患。
(3)应届考研学生应充分认识学习疲劳,特别是过度学习疲劳对身体可能造成的危害,要及时、自觉地采取各种方法来缓解、消除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要充分认识体育锻炼作为活动性休息的基本形式对缓解学习疲劳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4)学校应重视考研学生的身心健康,应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同时为考研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医务监督,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的需要。
[1]崔立中,刘鹃.课间缓解学习疲劳的一项探索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7,(06).
[2]吴明华,学生的学习疲劳及其预防[J].广西教育.2002,(17).
[3]李伟.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问题的防治[J].科技信息.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