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璐玮
冯璐玮/武汉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学生(湖北武汉430079)。
庐山地区的范围界定为北至长江,南至星子县,东到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东岸湖口县,西至瑞昌县,包括庐山山体及以外的广大平原地区。
庐山气候上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地势上属我国第一级阶梯;地貌上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地势平缓,河流密布,土壤肥沃,为富饶的鱼米之乡。庐山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庐山成为各领域的名山的基础条件,而宗教作为庐山突出的标志,历史悠久。
庐山的宗教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藏传佛教等,道教起源于三国时期,佛教起源于东晋时期,基督教起于清末的各国传教士如英国的传教士李德立,伊斯兰教是于1925年穆斯林建立的。从新中国建立之后,各种宗教的建筑得到了保护,宗教活动多样,多种宗教形成了多教同山的局面。庐山北部地区包含了多种类型的宗教建筑,如佛教、道教、基督教、藏传佛教等。本文以庐山北部地区为例进行介绍和分析。
1.基督教典型建筑。庐山基督教礼拜堂:庐山基督教礼拜堂(原为英国基督教会的医学会堂)坐落于庐山河西路,是438号建筑。这个教堂是比较典型的欧式建筑,体现了欧洲文艺复兴建筑思潮的余波,外形简洁明快,红顶红门,墙体外观是由大块的长方形体石块砌成,非对称结构。
庐山基督教堂:庐山基督教堂(原名耶稣升天教堂)坐落于河东路,是283号建筑,这是美国的基督教堂,是由安徽省安庆美国圣公会于1910年兴建。这座建筑有着古朴而神秘的外形,建筑比较复杂,比基督教礼拜堂更有明显的宗教气息,特别是它的彩色玻璃窗,是典型的基督教风格。整个建筑体现出哥特式建筑底蕴,并以青石板铺瓦,充分体现了石构建筑的雄浑之感。
2.佛教典型建筑。圆佛殿:自仙人洞沿山脊小路向南行约1公里可见圆穹式石构建筑,称圆佛殿,此建筑是佛教建筑。圆佛殿外观独特呈伞状,原有五门,每门内塑一尊佛像,门窗是西方的建筑风格,这在比较保守的佛教建筑里独树一家。
天池寺:天池寺位于庐山西部的天池山顶,是佛教建筑。天池寺以前是规模不小的寺庙,但现在门前只剩破败的石门,穿过门是文殊台。院内有天池寺大殿,门前是大天池,从前是为放生池。
黄龙寺:庐山黄龙寺,坐落于庐山玉屏峰麓,前对天王峰,后枕玉屏峰,西为赐经亭,下临大溪,因与黄龙潭相距不远而得名。黄龙寺是佛教建筑,由大雄宝殿和后面的配殿构成,坐落在堆砌而成的高台之上,在高台之下是香炉,再向前走不远便是三宝树。大雄宝殿较为宏达,建筑体呈红色,没有过多的雕饰,没有太多的特点,是比较简单而传统的佛教建筑。
3.藏传佛教典型建筑。诺那塔:诺那塔位于小天池风景区,在小天池附近,是藏传佛教建筑。藏传佛教的建筑与本土佛教的建筑在这个建筑群上有所体现,但是由于这个藏传佛教建筑群并不是非常宏大,所以体现的并没有那么完全。此建筑群依地而建,各个建筑分布在不同的海拔位置,这也体现了藏传佛教的建筑风格,而内地的佛教一般主体建筑在一条轴线上呈对称状。
4.道教典型建筑。仙人洞:仙人洞位于牯牛岭西南,御碑亭东侧,锦绣谷西侧,仙人洞右侧是太上老君殿,是道教建筑。此道教建筑可能由于地势所限,规模不大,只有仙人洞和太上老君殿和一些配殿组成,和传统的道教建筑一样,太上老君殿设有香炉和供奉香火的地方。
图1 庐山北部宗教建筑分布及等高线、河网提取图
1.宗教场所与河网环境。庐山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原因水资源较为丰富,水网较为密集。通过将srtm数据导入ArcGIS,并对图像进行裁切,选取庐山北部地区,用ArcToobox中的SpatialAnalyst进行填洼、流向分析、流量计算,然后通过栅格计算器得到河流网格栅格并将栅格河网矢量化并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最后的河网图。
通过河网图可以看到,不管是佛教建筑如东林寺、西林寺,还是道教建筑仙人洞,还是在河东河西路上基督教建筑均在水系附近。而宗教建筑的选址讲究良好的区位和环境条件,也就是风水,如果说在中原地区宗教建筑离大江大河近的原因是交通便捷,便于人员往来和宗教传播的话,庐山上宗教建筑在水系附近的原因更可能是与风水学有关。
2.宗教场所与地形变化。对导入的srtm数据进行等高线提取,间距设为150m,得到庐山北部的等高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这些宗教建筑分布于庐山山区,但大多数还是修建在坡度较缓的位置,并且这些建筑多数位于山谷地区,这是由于在山坡较缓的位置便于修建宗教建筑,在平坦地区利于朝圣者聚集,而且在偏僻幽静、风景优美的山谷,为高僧进行修炼和传教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这些宗教建筑中,大多数建筑的内部都是在同一水平面的,整体较为平缓,而诺那塔院位于海拔较高的大马颈山顶地区,诺那塔、莲师殿、宿舍、关房等建筑都分布在不同的海拔上,这也是藏传佛教建筑的特色之一,像布达拉宫一样,整个建筑群依势而建。
庐山北部的宗教建筑分布有明显的规律,建筑大多分布在河流的附近,并且大多修建在平缓幽静的山谷地区。
通过分析庐山北部地区的宗教建筑分布规律,可以从局部反应庐山整体宗教建筑的分布,为研究庐山宗教的发展原因和传播提供依据,为研究庐山发展成为多教的文化景观的地理环境优势提供一定的借鉴。并且也将对庐山宗教建筑的保护和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如路线规划等。
[1]张国宏.宗教与庐山[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1-8.
[2]郭泉恩.江西省宗教场所空间结构及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4.
[3]张国宏.庐山宗教史话[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99-100.
[4]李勤合.滑红彬.庐山佛教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4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