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在功
(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公司党委组织部,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克拉玛依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刘在功
(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公司党委组织部,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人才工作紧密围绕市、油田重大战略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实施人才强市、人才强企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当前克拉玛依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建设“世界石油城”目标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全面贯彻落实坚持党管人才、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对此,从观念、政策、机制、引培、环境等几个层次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克拉玛依;人才队伍;现状;问题;对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不同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阐明了人才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点任务,为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克拉玛依长期以来,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结合自身发展状况,为打造“世界石油城”做出了不懈努力。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贯彻中央、自治区人才政策,继续坚持原则,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仍是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
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科学的人才观,紧抓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保证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成立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人才工作汇报。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不断促进人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立了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市委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由市委市政府班子领导定期走访慰问高层次人才、突出贡献专家,认真倾听意见建议,积极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实际困难。
2.制定规划,加强落实。2011年9月,克拉玛依市编制出台了《克拉玛依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通过实施“六大人才发展重点工程”,实现到2020年进入全国人才强市行列的目标,强化了对克拉玛依市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为了切实抓好规划的“落地”,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了“油城英才”计划,将规划中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任务和重点人才发展工程,按照各部门对相应专业人才的使用和服务职责进行分解,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市委人才办负责督查方案落实情况,并将定期召开人才工作推进会,确保“油城英才”计划取得实效。
3.优化环境,加强服务。一是创新软环境。市委市政府和各企业单位注重营造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在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鼓励人才勇于探索创新,宽容失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激情。二是强化硬环境。克拉玛依市围绕增强石油石化科技研发能力,提升教育和医疗卫生水平,加快信息、金融、现代物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项目,打造一流的“硬设施”,虚席以待社会各界人才。三是建设宜居环境。优美的城市环境,健全的城市功能,加之良好的教育、医疗、住房以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做保障,为广大贤才志士干事创业解决了后顾之忧。克拉玛依是“全国园林城市”“全国环境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2011年12月还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人居环境品质大幅提升。
克拉玛依把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活力之源,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经过近几年的工作开展,初步建设了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学术和技术成就突出、在重点行业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5名,省部级专家82名,市级专家、学科带头人1 099名,形成了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市级技术专家和骨干人才为主体的高层次专家队伍和骨干人才梯队。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伴随着克拉玛依经济社会发展与战略推进不断优化的过程。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尽管人才工作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1.人才观念相对落后。一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物轻人”现象比较突出。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时,往往只盯着资金和项目,却在具体引才用才政策上,墨守成规,畏首畏尾。二是对“人才标准”理解上存在偏差。习惯用学历、职称等显质特征来判断人才,没有把水平、能力等潜质特征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识,造成了有些人才想方设法获取高文凭,而并非因需所学。三是激励人才时容易犯“红眼病”,既想马儿跑得好,又想马儿不吃草;使用人才时只认年头不问业绩,论资排辈、迁就照顾、求全责备的观念还有一定的市场。
2.评价机制不够科学。目前,人才评价机制仍比较僵化、单一,集中在以学历、职称、资历、身份评价人才,但这样的评价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多少显得口径过窄,不利于充分培养、发挥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对党政人才的评价,长期以来都用德、能、勤、绩、廉五大要素考核,比较原则,无法量化,即使量化,也是采用客观性较差的相互打分的方法,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可操作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又如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过度倾向论文、著作要素,对非学术性事业单位和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考核有失公平。
3.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由于对激励的认知程度不够以及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很难一下子转变过来,尽管在工作中也采用了多种激励手段,但在激励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概括说来,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给优秀人才“封官”成为主要的人才激励手段,助长了“官本位”思想,也不利于优秀人才安心搞学术、甘心搞科研,暴露出人才激励手段的单一化。二是选拔人才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受职数编制的局限,无法把德才兼备的人才全部提拔到“位置”上来,加之在人才的选拔整个过程中难以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部分“失位”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使人才逐渐变为庸才。
4.引培关系略显失衡。在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如何照顾到本土化人才感情、从而平衡引培关系,是人才工作开展产生的一个新问题。目前来看,不少用人单位过度强调引人需求,抛出各项诱人待遇,把关注点过多地放在了对高头衔、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反而对现有人才的培养、使用、关爱显得相对弱化。这一问题的存在与可能激化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克拉玛依人才流失的正相关变量。
结合克拉玛依市人才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观念、政策、机制、引培、环境等几个层次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1.与时俱进、观念突破是根本。推进人才发展,需要牢固树立三种新的人才科学发展理念。一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要充分认识人才的宝贵性、紧缺性和竞争性,做到爱才、识才、容才、用才,既要舍得花大钱引项目,又要舍得花大钱引人才,真正把人才工作摆在第一的位置来认识、部署、推动。二是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理念。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为推进克拉玛依服务的都是需要的人才。既要重视党政人才、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也要把民营企业家、乡土人才纳入视野。三是“大人才观”的理念。进一步重视非公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非公企业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服务的力度,不以体制论人才。
2.着眼长远、政策扶持是保障。提高人才质量,改善人才结构,吸引、留住、用好人才,都离不开稳定的政策环境。围绕克拉玛依打造世界石油城的战略目标,充分利用自治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契机以及中央组织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上海援疆工作部门的支持,要继续完善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政策和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选拔政策,继续加大实施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政策。[1]54-56基于石油石化产业快速发展、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依托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教育基地、石油化工工业园区、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制定完善各种人才进入站点和园区的优惠政策。
3.解放思想、完善机制是动力。要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取得主动、抢得先机,必须加快体制机制创新,革除体制弊端,充分调动人才和用人主体两方面积极性。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创新管理体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克拉玛依长治久安事业中来。二是完善评价体系,科学评价人才。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研究制定人才评价标准,推广人才测评技术,提高人才配置的准确率和有效率。三是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内生动力。探索年薪、股权、期权等多种分配方式,使人才的待遇与其贡献相对应。[2]56设立综合性的人才强市奖励基金,探索设立市级荣誉制度,给领军人才、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创新创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以较高的社会地位。
4.合理配置、引育结合是关键。引进人才与培养、使用好现有人才并重,这样才符合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发展观。一是引进人才要坚持标准。如果标准降低了,可能引进的人才还没有本土人才水平高,那么花很高的代价引进来肯定会产生一些矛盾。二是要坚持按需引进。围绕建设“世界石油城”的需要,重点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三是要创造公平环境。在推进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要保障各类人才在政治上平等、机会上平等,做到以贡献论英雄。四是要加强对本地骨干人才的培养使用。善于将人才引进与本地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引进人才传帮带促进本地人才成长,实现以引强本。
5.加强服务、优化环境是基础。发展靠人才支撑,人才靠环境养育。要以新的思想和理念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使现有人才能够稳定、存量人才能够盘活、急需人才能够引进、未来人才能够成长。一是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加强人才创业载体建设,加快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园区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建设。二是继续优化人居环境。加快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三是优化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人才在学术研究、舆论宣传、人际关系和生活待遇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四是优化社会环境。大力宣传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大意义,宣传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1]闫海龙,胡青江.关于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4(61).
[2]高文书,程杰.健全知识、技术和管理由要素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J].中国人才,2015(11).
C964.2
A
10.13677/j.cnki.cn65-1285/c.2015.06.06
2015-10-08
刘在功,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公司党委组织部人才办主管,政工师,研究方向:人才开发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