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2015-12-24 10:32:44周慧妮,龙子午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熵值法综合评价湖北省

通信作者:龙子午(1972-),男,教授,E-mail:642406576@qq.com.

湖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周慧妮,龙子午

(武汉轻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摘要:科技服务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中国已经逐步发展,2014年10月我国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足够看出国家对科技服务业的重视,但是目前对科技服务业,还没有得到公认的界定,试图根据《意见》对科技服务业做出较清晰的定义,湖北省是中部地区的经济大省,教育大省,如今的湖北站到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重要关口,为了全面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需要对湖北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做出分析。利用熵值法对湖北省的科技服务业进行实证分析,以了解湖北省在全国的发展状况,并通过分析得出湖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湖北省;科技服务业;熵值法;综合评价

收稿日期:2014-10-28.

作者简介:周慧妮(1991-),女,硕士研究生,E-mail:779807350@qq.com.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研究

文章编号:2095-7386(2015)03-0105-06

DOI:10.3969/j.issn.2095-7386.2015.03.022

中图分类号:F 264.1

An empirical study of Hu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ZHOUHui-ni,LONGZi-w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 China)

Abstract:As an emerging technology services industry in China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but has not yet accepted definition.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make clean definition of technology services,Hubei is the largest economy in the central China, education province, Hubei now stands from factor-driven to innovation-driven critical junctur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conomic growth,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to make analysis of Hubei Province. In this paper,by entropy method empirical analysis of Hubei Technology service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bei province in the coun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services derived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Hubei Province, and suggestions are given.

Key words:Hubei, technology services, entropy metho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现今的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作为一个依靠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行业,其发展的速度也相当之快。为社会提供知识和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科技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促使我国快速的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的轨道上来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加快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的学者对科技服务业的研究不断的深入,关于科技服务业的文章也大量涌现,但是大多数都是定性分析,极少部分是定量分析。田波[1](2013)分析了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相对应的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唐守廉、徐嘉玮[2](2013)分析比较了中美两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指出了美国科技服务业的可借鉴之处;赵飞(2008)[3]对武汉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定性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刘玉钢[4](2011)从主体实力(3个指标)、科技投入(3个指标)、服务绩效(4个指标)共10个指标,利用熵值法对北京、上海、天津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做出了定量分析。许可、肖德云[5](2013)对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所处的现状做出了具体阐述,着重对湖北省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其科技服务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黄斌、汪长柳、马丽[6](2013)从规模和水平、结构和效益、科技服务能力、产业发展基础、科技发展环境五个方面利用因子分析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了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的竞争力,本文结合先前研究的成果,选取10个指标,建立了科技服务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将湖北省与其他省份进行比较,试图为湖北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促进其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1科技服务业的基本涵义

我国是首个将科技服务业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提出,其他国家暂无此类提法。1992年8月22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科技服务业的意见》,在此《意见》中科技服务业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但是《意见》实际上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和解释科技服务业的定义。目前来说科技服务业的分类大致分为两类,杭燕、王亮[7]提出的目的论,他们将科技服务业定义为:一些组织和机构为了提高科技管理的水平和促进科技的进步从而提供的各种服务;王晶、陈先荣[8]提出的手段论,他们将科技服务业定义为一个新兴产业,认为它以知识和技术向社会不同行业提供相关的服务,社会不同行业是它服务的对象,知识和技术则是它服务的手段。

2014年10月我国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首个对科技服务业发展出台的文件,在文件中,对科技服务业行业的范围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意见》指出科技服务业包括:研究开发行业、技术转移行业、检验认证行业、创业孵化行业、知识产权行业、科技咨询行业、科技金融行业等。

2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模型

2.1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借鉴前人的经验,基于模型的可操作性、简洁性以及科学性的原则,从产业基础、科技投入以及科技产出这三个维度选取了10个指标,建立了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模型,选取了经济发达的上海市为代表,在东部地区的省份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江苏省和浙江省;在中部地区的省份中选择了山东省和安徽省,西部地区选择了青海省为代表,通过这几个省市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与湖北省科技服务业额发展水平做出对比。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科技服务业的指标评价体系

类别指标体系内容产业基础第三产业(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X1))科技服务业企业数(X2)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占科技服务业从业人数比重(X3)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X4)科技投入政府的科技拨款(X5)R&D经费支出(X6)科技产出科技服务业的总收入(X7)技术合同的成交额(X8)在孵化企业数(X9)专利授权情况(X10)

产业发展的基础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科技服务业竞争力,由于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在相当多的一些省份不易获取,故采用第三产业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来代替。为了衡量高新技术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本文采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工业产值这一指标。科技服务业的科技服务业企业数从总体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科技服务业所处的发展水平。科技服务业是一个科技型产业,必然少不了高科技人才的支撑,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占科技服务业从业人数比重恰好反映了这一点。

科技投入则研究的对科技服务业的资金投入,本文采用政府拨款和R&D经费支出来体现。R&D经费支出研究的是政府对科研项目的重视程度,是科技投入最直观的体现。政府科技拨款则直接体现出政府对与科技服务业这一行业的扶持程度。

科技产出这一维度研究的是科技服务业通过其行业特点对一个地区的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科技服务业的总收入是一个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评价中最重要的组成因子。技术合同的成交额用来体现出科技服务业机构对于推动科技要素的流动所起的促进作用。在孵化企业数反映了科技服务业在一个地区所具备的的实力以及发展的潜力。专利授予情况反映了一个地区科技的成果[9]。

2.2使用熵值法对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

目前熵值法是研究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熵值法是由德国的物理学家Boltgman和Xlausis 共同提出来的,熵值法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确定指标的权重,如果一个指标的权重计算出的数值越大,则说明其所起的作用越大。由于各个指标性质上的差异,所以首先对这是个指标无纲量化。无纲量化的处理有很多种,本文采用了均值法进行处理.

熵值法的技术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原始的数据进行无纲量化,设有p个研究对象,(本体系中有7个研究对象),q个评价的指标(本文中有10个评价指标)。

(1)

(1)式中的,XLYm指的是第L个被评价的对象所对应的第m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值,其中L=1,2,3,…p,m=1,2,3…q。

其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科技服务科无纲量化处理结果——基于原始数据的处理 /%

第二步,计算第m项的熵值,本文采用em表示:

(2)

其中α=1/lnp, α>0, ln为自然对数,计算结果显示的是em处在0,1之间,包括0和1.

第三步,计算第m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本文中差异性系数用λm表示:

λm=1-em.

(3)

第四步,计算第m项指标的权重,本文的权重使用π来表示:

(4)

πm的计算结果即为m项指标的权重,其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科技服务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指标的代码X1X2X3X4X5所占的权重0.01830.15870.15740.05860.1232指标的代码X6X7X8X9X10所占的权重0.03720.20280.14410.28750.2155

第五步,计算得出各个对象的综合得分,本文采用S表示:

(5)

其中的SL表示的是第L个研究对象综合得分。其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2.3综合得分结果的评析

表4各省市综合得分

省市名称江苏省湖北省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安徽省青海省综合得分值0.27030.07600.29720.15020.14670.04220.0103

由表2和3可以得出,科技服务业得分最高的是上海市,得分最低的是青海省,湖北省在这七个省市中位于第五位,落后于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但是处于安徽省和青海省之前。上海市的得分最高,主要是因为上海市属于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城市,也是我国的金融中心,它的各个指标都排在前列。江苏省和浙江省属于我国的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目前来说属于我国的发达地区,省市的综合排名也比较的靠前,江苏省的科技服务业的水平要强于浙江省,这些年来,江苏省不断加大对科技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深入开展“火炬计划”。另外江苏省高新区的建设也蒸蒸日上,像江苏泰州地区的医药高新区等,是全国性的高新区试点。湖北省,山东省,安徽省属于我国的中部地区,对于科技服务业来说,山东省的综合得分较高,山东省近年来发展迅速,其GDP的总额已经超过了一些东部地区,是中部地区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从科技服务业的综合得分我们也可以看出山东省的综合得分与浙江省相差无几。湖北省是我们众所周知的教育大省,湖北省发展的速度也不容小视。其东湖国家自主示范区是全国级创新基地,在光电子信息技术,新型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的消费类电子、节能环保等新兴科技服务业产业上有着极大的优势,湖北省科技服务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潜力。安徽省的科技服务业水平与东部地区以及山东省和湖北省相比还是有差距,主要是因为安徽省没有较为突出的产业优势,还是处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从综合的得分中我们明显看出,我国的东西部差距明显,西部地区青海省的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几项指标都在所有的省市中排在最后。由此可以看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水平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上是一致的。

3湖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湖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仅有的五个国家级实验室,湖北省就有一家——武汉光电实验室,国家现有的四个自主创新的示范区,湖北省就有一个——东湖高新区。全省的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位于全国的第七位,专利的申请数量、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均为中部地区的第一位。全省范围内已经逐步的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以及产业化这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开发体系。成为了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中流砥柱。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湖北省的科技服务业的综合得分还不是很高,其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3.1湖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问题

3.1.1管理体制存在不科学性

从表2可以看出,湖北省的政府拨款力度,指标X5相当低,在所有省市重排在倒数第二位。这主要是由于省内的管理体制不科学导致的。湖北省相当数量的科技服务业机构设立不是很规范,大多都是“官办”,即使是“民办”,很大程度上也是“官督民办”,带来的后果就是政府部门在对科技服务业机构进行管理的时候出现行为“缺位”和角色“错位”的现象。政府部门将科技服务业认为是自己的下属企业,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其投资。一些科技服务机构剥离政府部门之后,在市场上缺少明确的定位,竞争的意识很是淡薄,更没有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在运行方式上也存在不合理性,机制不够灵活、等待顾客上门、服务内容单一,这严重影响了科技服务业正常功能的发挥。

3.1.2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

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科技服务业机构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决定了其服务的质量。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科技服务业从业人数的比重(X7)这一指标不是很理想。虽然湖北省是教育大省,拥有的高校众多,但是由于湖北省地处中部地区,经济实力以及工资待遇相对来说都比较的低,所以说很难留住人才。人才的匮乏还有以下几点潜在的原因:第一,由于多数科技服务业机构是由政府扶持的,这就导致了科技服务业机构本身没有任免权,其机构的领导是由政府部门直接任命,工作作风有很浓的行政色彩,他们的专业知识背景以及工作的能力很难适应科技服务业这一行。第二,科技服务业的专业性比较的强,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这些人必须同时具备法律学,管理学以及营销学的知识。但是我国教育的体制的特点就是学科过分的专业化,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很少,这就导致了现在科技服务业的人才是“难遇也难求”。

3.1.3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从表2可以看出,技术合同的成交额湖北省拥有较强的实力,但是专利技术的授予权却不容乐观,从侧面体现出湖北省仅仅是一个科技大省,并没有完成科技强省的转变,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时阻碍湖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自主创新的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重视技术的引进,但是往往忽略了将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并且再次创新的过程,这就导致了湖北省科技产业的层次以及服务业总体的水平较低,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贸易结构也不是很合理,整体的竞争力不是很强这样一个局面。

3.1.4相关的政策规定不健全,政府的扶持力度偏低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湖北省的政府拨款(X5)、R&D经费支出(X6)不高,说明湖北省政府对科技服务业的扶持力度还不够。而科技服务业企业数(X2)以及在孵企业数(X9)偏低则说明全省对科技服务企业政策规定不完善。政府部门仅仅在技术培训活动、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这“四技”上给予了税收的减免政策。在政策法规方面,湖北省近些年来逐步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例如:《湖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推进创新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科技进步法》以及《湖北省科技进步条例》。大多数科技服务机构特别是科技中介机构的所拥有的法律地位、进行运行的机制、所处的经济地位和使用的管理体制方面还没有得到明确。这就导致了科技服务业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特别是与那些政策法规完善的行业,很难得到公平的竞争,这严重阻碍了科技服务业在湖北省的发展。

3.2湖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3.2.1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规范科技服务业的管理

政企分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政府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非独立性的科技服务业尽早脱离其隶属单位的行政关系,并为其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首先,对于盈利状况不好的科技服务企业,政府应该给与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对于一些盈利能力较好的企业,政府可以将这些企业作为示范型企业,然后逐步培养成龙头企业,使这些企业得到优先发展,再通过以强带弱,以老带新的模式使得科技服务业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次,科技服务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湖北省科技服务业企业良莠不齐,是导致其业务水平低下以及发展比较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一点,政府部门要规范科技服务业机构的市场准入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对其具有的资质以及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查,对在科技服务业机构工作的人员,在上岗前应该进行考核,并对其执业资格进行认定。使得科技服务业能够得到有序发展。最后,由政府牵头,建立科技服务业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自我管理以及维护行业内的企业利益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脱离政府的行政管理。

3.2.2建立相关的政策保障机制

政府要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就必须从整体上对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进行规划,明确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对科技孵化器行业、科技服务咨询行业、投融资的服务行业等加大构筑力度。对于科技服务业,政府应该加大扶持以及奖励的力度,在税收方面进行政策的优惠。制定一套相对应的政策,对科技服务业的政策制定工作进行完善。建立“加速器+孵化器+产业园”的服务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辅导创业,为成立后的公司策划项目、代理其政务、提供融资信息等服务。支持会计、知识产权的代理、信息咨询、投资、法律和管理咨询等科技服务机构向着专业化、集聚化和高端化发展。目前湖北省的东湖高新区就是采用的这一模式,政府也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3.2.3建立人才的培育机制

科技服务业是一个需要“智慧·智力”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的高,它需要的不是具有某一方面专长的人才,而是需要同时具备法律、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人才的建设,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政府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招聘计划,向社会以及海内外吸收高层次的人才。第二,充分发挥湖北省高校多的优势,大力培养科技服务业急需的人才,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对从业人员进行技能以及岗位技能的培训。第三,建立相应的资质认证体系,对于在科技服务业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每年对资格证书进行年检。确保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为了使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对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的定级。第四,对于招聘到的高层次人才,政府应该提高其工资薪酬以及福利待遇,例如,解决住房问题,安排配偶工作,子女上学问题。

参考文献:

[1]田波.谈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2(1).

[2]徐嘉玮.中美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9).

[3]赵飞.武汉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2007(9).

[4]石忆邵、刘玉纲.科技服务业发展与城市成长力之关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6).

[5]许可、肖德云.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与湖北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8).

[6]黄斌、汪长柳、马丽.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3(8).

[7]杭燕.苏州市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市场周刊,2006(10).

[8]王晶.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

[9]刁伍钧、张根能.科技服务业研究综述[J].科技服务业研究综述,2012(4).

猜你喜欢
熵值法综合评价湖北省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教探索(2016年12期)2017-01-09 21:59:04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绩效研究
灰色关联模型在白酒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探究
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43:04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33:18
郑州市各县(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0:52:48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4
湖北省2015年3月生产资料价格
农家顾问(2015年4期)2015-05-10 03:36:10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