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祥,杨杨,赵军,何杰,邹贵梅,黄小梅
(四川文理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纳米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类新型多功能材料[1],通过对裸核粒子进行包裹,大大提高核粒子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改变或增强其原有性能,为开发纳米材料多功能性的潜在应用价值提供良好的基础[2]。近年来,在纳米材料领域,Ag 纳米粒子得到了广泛研究[3]。银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很强的杀菌能力和表面易于修饰等优点,能够应用于医用材料、抗菌材料、生物分离纯化和生物标记等方面[4]。此外,Fe2O3纳米粒子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磁性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材料、医药、生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7],同时不同结构的Fe2O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也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8-10]。研究表明,Fe2O3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光、电催化性能[11]。因此,Ag 纳米粒子采用Fe2O3磁性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制备成磁性复合纳米材料,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的很多领域,比如造影成像、临床诊断、生物标记、药物和酶的固定化以及分离等领域。
目前,有关Co/Au 复合纳米粒子[12]、Fe3O4/Au和Fe3O4/Au/Ag 复合纳米粒子[13]、Fe3O4/聚苯胺/Au 磁性纳米复合材料[14]的制备已有报道。但是,有关Ag/Fe2O3纳米复合粒子的报道很少,特别是Ag@Fe2O3纳米复合粒子的合成。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合成Ag@Fe2O3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方法,并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用量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本实验中Ag@Fe2O3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产率较高,有望应用于光电催化、生物医药等领域。
三乙酰丙酮铁(98%)、油胺(80% ~90%)、十六醇(98%)、油酸、硝酸银、正己烷、乙醇等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均为超纯水。
TECNAI 10 透射电子显微镜;FA1024N 型电子分析天平;SB-120DTN 超声波清洗机;TG20-WS 型离心机;UV-2550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
在50 mL 的三颈烧瓶中分别加入0.5 mL 油酸、0.5 mL 油胺和5 mL 十六醇,混合物在搅拌条件下加热到220 ℃后,然后加入51 mg 硝酸银(AgNO3),反应1 h,冷却到160 ℃,向混合物中加入160 mg 乙酰丙酮铁(Fe(acac)3)反应2 h,再冷却到室温,加入乙醇洗涤,离心收集,最后用乙醇和正己烷洗涤2 ~3 次,离心收集,最后产品分散于正己烷中保存。制备过程见图1。
图1 Ag@Fe2O3 的制备过程Fig.1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Ag@Fe2O3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Ag 纳米粒子和Ag@ Fe2O3纳米复合粒子用TEM 进行表征,见图2。
图2 Ag 纳米粒子(A)和Ag@Fe2O3 纳米复合粒子(B)的TEM 照片Fig.2 TEM images of Ag nanoparticles(A)and Ag@Fe2O3 composite nanoparticles(B)
在一定溶剂用量和0.3 mol AgNO3情况下,反应时间为1 h,讨论了反应温度对Ag 纳米粒子产率的影响,同时在0.3 mol 乙酰丙酮铁条件下,反应时间为1 h,讨论了第二步反应中反应温度对Ag@Fe2O3纳米复合粒子的影响,结果见图3、图4。
图4 反应温度对Ag@Fe2O3 纳米复合粒子产率的影响Fig.4 The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Ag@Fe2O3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yield
由图3、图4 可知,在反应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第一步在反应温度为220 ℃时,产率为92%,第二步反应温度在160 ℃时,其产率达到75%,比其它温度条件下的效果好。
在一定溶剂用量和0.3 mol AgNO3情况下,反应温度为220 ℃,讨论了反应时间对Ag 纳米粒子产率的影响,同时在0.3 mol 乙酰丙酮铁条件下,反应温度为160 ℃,讨论了第二步反应中反应时间对Ag@Fe2O3纳米复合粒子的影响,结果见图5、图6。
由图5、图6 可知,在反应温度恒定的情况下,两步反应的产率都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反应达到完全时,产率不再增加。因此,第一步反应的最佳时间为1 h,第二步反应的最佳时间为2 h。
图5 反应时间对Ag 纳米粒子产率的影响Fig.5 The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on Ag nanoparticles yield
图6 反应时间对Ag@Fe2O3 纳米复合粒子产率的影响Fig.6 The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on Ag@Fe2O3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yield
在溶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都确定的条件下,讨论了原料AgNO3和Fe(acac)3的用量对Ag@Fe2O3纳米复合粒子的影响,结果见图7。
图7 原料用量的影响Fig.7 The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raw materials on yield
由图7 可知,反应产物的产率随着Fe(acac)3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反应过程中需要Fe(acac)3过量,当AgNO3/Fe(acac)3的物质的量之比达到1 ∶1.5 后,其产率不再增加,达到最大值84%。
以油酸、油胺和十六醇作溶剂,实现了Ag@Fe2O3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并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用量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该合成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为系列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提供了实验依据。可以预测,磁性纳米复合粒子也将作为一种低成本的纳米材料应用于材料、电化学分析、光催化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Chil Seong Ah,Seol Ji Kim,Du-Jeon Jang.Laser-induced mutual transposition of the core and the shell of a Au@Pt nanosphere[J]. J Phys Chem B,2006,110(11):5486-5489.
[2] Sun Y Y,Liu Y Q,Zhao G Z,et al.Controlled formation of Ag/poly(methyl-methacrylate)thin films by RAFT technique for optical switcher[J].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8,111(2):301-304.
[3] Armelao L,Pascolini M,Biasiolo E. Innovative metal oxide-based substrates for DNA microarrays[J]. Inorganica Chimica Acta,2008,361(12):3603-3608.
[4] Seino S,Kinoshita T,Otome Y,et al. Magnetic composite nanoparticle of Au/γ-Fe2O3synthesized by Gammaray irradiation[J].Chem Lett,2003,32:690-691.
[5] 郭桂珍,杨斌华,赵贵哲,等. 原位一步法合成Ag/Fe2O3磁性核壳纳米粒子[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42(1):200-203.
[6] Sun Z Y,Yuan H Q,Liu Z M,et al. A highly efficient chemical sensor material for H2S:α-Fe2O3nanotubes fabricated using carbon nanotube templates[J]. Adv Mater,2005,17(10):2993-2997.
[7] Wang X,Gao L S,Zheng H G,et al.Fabric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α-Fe2O3nanoparticles[J].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2004,269(2):489-492.
[8] 朱云贵,施善友,李学良,等. 硫铁矿烧渣水热法合成纳米球形α-Fe2O3[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2):264-267.
[9] 陈喜蓉,郑典模,陈早明.纳米氧化铁制备新方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S1):15-18.
[10]徐志兵,钮志远,唐小东.Ag/Fe2O3复合微球的制备及表征[J].稀有金属,2009,33(4):601-605.
[11]娄向东,刘双枝,王天喜,等. 氧化铁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降解水溶性活性染料中的应用[J]. 工业水处理,2006,26(1):40-42.
[12]Bao Y P,Hector C,Krishnan K M.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gnetic-optical Co-Au core-shell nanoparticles[J].J Phys Chem C,2007,111(5):1941-1944.
[13] Xu Zhichuan,Hou Yanglong,Sun Shouheng. Magnetic core/shell Fe3O4/Au and Fe3O4/Au/Ag nanoparticles with tunable plasmonic properties[J]. J Am Chem Soc,2007,129(28):8698-8699.
[14]Xuan S,Wang Y X,Yu J C,et al.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and catalytic activity of core/shell Fe3O4@polyaniline@ Au nanocomposites[J]. Langmuir,2009,25(19):11835-1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