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探究

2015-12-23 09:30李继来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文学教育汉语言创新

李继来

摘要:汉语言文学作为文学教育的基础,在整个文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致力于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革新,积极优化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并注重实践,在汉语言文学学习过程中开展良性互动,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认知,推进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本文就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展开探讨。

关键词:汉语言 文学教育 问题 创新

引言

尽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高校中分布十分广泛,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成果却并不理想,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所以,浅谈我国汉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很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1、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

当前汉语言文学的方式呈现出明显的单一性,导致汉语言文学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参与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藏着悠久的历史,而单一的教学方式下,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来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理解不到位,势必会影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单一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首要问题。在现代社会发展新时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实现发展,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也不例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需求。但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参与汉语言文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就势必会对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产生影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很多仍沿用过去的教学模式,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这是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但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极易令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甚至对汉语言文学的长足发展造成阻碍,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发扬,因而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亟待创新。

1.2缺乏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课程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很多课程内容设置得不够合理,所以,很难有效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成效,难以满足人才发展的真正需求。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校应该构建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并充分掌握课程中的内部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到最佳。

2、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创新策略

2.l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汉语言文学教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文学常识类的问题,没有多少技巧,学生主要靠识记;而诸如文学作品的批评等主观思想的问题,则要求教师激发学生情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得出自己的结论。如,学生对《孔乙己》中孔乙己的认识就不可能完全一样。当分析孔乙己为什么会有这么悲惨的结局这个问题时,有一个学生就质疑这是不真实的。并且,他能够自圆其说,角度新颖,很值得肯定。教师这个时候可采取启发、追问等多种教学手段,趁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上多讨论,学生发言,开口有益。同时,多整理笔记,课下多查阅资料,写成小评论、小心得,日益积累,进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在现代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为全面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局限性,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科学化运用,丰富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通过图像、声音及文字的协调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汉语言文学学习活动中,从而改善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为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汉语言文学教学需求及学生文学水平出发,运用互联网资源搜集汉语言文学教学相关资料,确保其能够为汉语言文学教学而服务。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令学生感知汉语言文学的无限魅力,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汉语言文学学习活动中,通过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主动探究,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自我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汉语言文学高效教学的顺利实现。

2.2完善汉语言文学课程的结构体系

由于汉语言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它能够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所以,完善汉语言文学课程的结构体系很有必要。从一方面看,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从另一方面看,教师还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教学成效,这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很有帮助的,可确保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由于汉语言文学理论是抽象而难懂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形成更深刻的记忆,例如,在讲解小说时,首先让学生们掌握作家创作小说的技巧,充分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在此基础上,进行小说阅读,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例如,对《零度故事》进行讲解,让学生们提前对作家的写作技巧有初步的掌握,了解作家的写作水平,对自己的文学素养有更加直观而清晰的认知,然后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小学生们各抒己见,提高课堂活力。总之,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创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主要策略。今后,还需要相关专家学者们从更多层面展开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与研究。

结语

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促进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要致力于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积极优化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并注重实践,在汉语言文学学习过程中开展良性互动,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认知,推进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蕾,学习型社会视野下构建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的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

[2]关雪平,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探索与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

猜你喜欢
文学教育汉语言创新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渗透
多媒体技术与高校文学教育
西班牙语文学与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