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臣
摘要: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高效构建,是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标准对数学课堂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存在部分数学教师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高效课堂构建的现象。基于此,笔者从自身实践教学的经验出发,提出一系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目标 即时通讯 微课 游戏情境
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提出对数学课程教学做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应当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在较短的课堂学习时间中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一、细化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开始,同时也贯穿在整节课程的教学当中。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数学知识的教学内容,以及当前数学新课程改革标准对数学课堂的要求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策略的安排,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对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要求,以及教材当中对这节课当中知识的安排,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节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础知识的学习,建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能力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节课当中平行变形和梯形的学习,深刻认知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价值;树立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并且在学习中感受图形的对称美。不难看出,在上述教学目标当中不仅含有对学生基础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和图形特征的要求,同时也有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发展的能力和情感的做出了要求。数学教师在以上述教学目标为指导进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节课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作出恰当的安排,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显然,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细化分析,能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作出有效指导,从而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二、即时通讯沟通,做好课前准备
传统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将预习的作业布置成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在课下自主进行预习,之后在进行正式上课的时候,教师再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验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以往教学的经验以及教学的预测进行制定的,因此,缺少了对当前学生的针对性,也就很难提高数学知识教学的有效性。即时通讯技术的出现为教师解决了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即时通讯技术构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对教学做出及时改进。
例如,在进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微信等即时通讯平台与学生取得联系,从而为课前教学计划的设计做好准备。《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这节课当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因此,教师通过微信向学生布置“预习小数读写方法”的作业,使得全体学生和家长能够在课下的同一时间接收到教师所布置的预习作业。之后,学生自主进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这节课的预习,并在预习完成之后,将预习的结果和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問题,通过原微信渠道传到给教师,使得教师在进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这节课的教学前,就对学生的实际预习情况有一个了解,从而对《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这节课的教学计划作出针对性的改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而易见,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微信等即时通讯平台构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从而及时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学计划作出针对性的改进,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微课讲解重点,促进重点突破
微课也称之为是微视频,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微课的形式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进行《亿以上数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本节课当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使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重点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亿以上数的认识》这节课当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会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促进学生扩大自己的视野,体会类推等数学思想,其中“亿以上数的读、写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课下,教师根据“亿以上数的读、写法”的教学重点内容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并将微课的时间控制在当前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之内。当教师制作完成该重点知识的教学视频之后,教师将该视频通过腾讯课堂等网络平台,投放在公共空间当中。在进行《亿以上数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前,教师引导学生在家长的辅助下,通过搜索关键词的形式找到教师所制作的“亿以上数的读、写法”微课视频,并进行观看,从而在正式开始学习《亿以上数的认识》这节课的知识之前,就对本节课当中的主要内容有一个认知,提高课堂中“亿以上数的读、写法”的教学效率。不难看出,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微课的形式来进行数学重点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自学能力和理解程度,从而实现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
四、构建游戏情境,激发课堂兴趣
构建趣味性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标准当中对当前数学教学情境的要求,在高效课堂理念下开展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也应当将游戏与数学教学的内容相融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进行《乘法运算定律》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游戏来构建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在课下,教师将《乘法运算定律》这节课当中的“125×8×4×25=;8×(30×125)=;25×(26×4)=”等习题录入多媒体当中,使得每一张幻灯片都对应一道习题。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阐述本次游戏将以竞技的形式展开,其名称为“擂台赛”;游戏的流程为:请两名学生到讲台当中,教师说开始之后,多媒体的幻灯片开始进行习题的滚动播放,当出现一道乘法习题的时候,两名学生对习题的回答权进行争夺.对于取得回答权且在5秒之内说出正确答案的学生留在讲台之中,另一名学生则淘汰出局;之后,再请班级中其他同学上台应战,直至全班学生全部参与比赛,并赛出本班的冠军。教师将游戏的规则和流程讲述给学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的节奏,快速融入游戏情境之中。紧接着,教师按照上述流程进行比赛。同时,教师对获得冠军的学生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促进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乘法运算定律》这节课当中。显然,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游戏来构建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总而言之,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实践教学中积累经验,致力于构建一套完整的高效数学课堂的教学体系,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耿秀娟,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3):209.
[2]吴佳章,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2):136.
[3]欧喜生.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