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2015-12-22 08:51
学周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周长正方形动手

(河北省元氏县槐阳学区槐阳中心小学05113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赵建敏

(河北省元氏县槐阳学区槐阳中心小学051130)

新课改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视学生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也基本上就是机械地套用。现代教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只是一种手段,而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则是一种方法、一种技能,是推动学生不断思维的重要手段。让学生质疑问难正是学生学习主体性、能动性与个性的充分展现,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会学习、掌握方法的创新型人才。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情感,激发学生质疑欲望

学生的质疑问难建立在学生对学科积极的学习情感之上。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兴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兴趣可以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与积极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学生对学科学习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与亢奋的精神状态,这样学生才能提出问题。试想如果学生讨厌数学学习,又怎么会积极质疑,善于提问呢?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首先要改变以往枯燥而单一的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期待与向往,这样学生自然就会积极思考,才能产生更多的困惑。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枯燥而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借助教学具,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强烈的质疑欲望,让学生在兴趣中生疑、释疑。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教学亮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很强的感官冲击效果。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可以将那些抽象而枯燥的数学知识点寓于丰富而直观的事物之中,这样更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更为丰富的图案、建筑等,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再利用其动态效果来通过折叠让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将形成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地质疑问难。

(二)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是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探究活动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动手,动手中积极动脑,让学生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这样学生才能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其思维更活跃,大脑最兴奋,也才会萌发出更多的新看法、新见解,才能让学生产生提问的激情,产生更多的疑问。

二、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勇敢提问

外部学习环境、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学氛围轻松活跃,才能带给学生安全感,学生才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勇敢地表达个性,发表不同见解。而以往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对立之中,整个课堂教学完全由教师一个人控制,处于这样专制的教学中,学生会畏于教师的权威而不敢发表不同见解,更谈不上学生的质疑问难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让学生勇敢地发表不同见解,提出各种问题。

(一)尊重学生

教师与学生处于何种关系,这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以往的师生站在教与学的对立面上,一方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另一方是处于被管制的被动者,教师对学生是管理,学生对教师只是服从,学生不敢提问。我们要转变这种对立的师生关系,对师生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学习体。教师要放下权威,走进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让学生享有真正的学习主权,确立学生在整个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才能敢于提出问题。

(二)师生互动

现代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探究的学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既要充分放权,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同时又要做好指导工作,在必要处为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诱导下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只有师生共同参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更活跃,教学才能更有效。为此我们要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做好教师角色转换,要以组织者、合作者与指导者的身份来与学生一起组成学习共同体,一起展开互动探究,从而构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向交流的课堂教学。只有处于这样的教学之中,学生才能敢于提问,享有真正的提问的主权。

三、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我们可以为学生来创设一些熟悉而富有趣味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这样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问”可“提”。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展示小动物赛跑的故事情境,小兔子的跑道是边长是50米的正方形,小松鼠的跑道是直径50米的圆形,随着裁判的枪响,小动物都冲向终点,但是他们同时到达了终点,都围绕着跑道跑了一圈。这下可难住了裁判,同时到达,谁是胜利者呢?通过这样的故事情境,既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产生困惑,同一时间到达要判断谁是胜利者,就要知道谁跑的路程多。正方形的周长前面已经学过,学生很快便可以计算出来,但是对于圆形的周长要如何计算呢?这样自然就可以让学生产生问题,此时在进行此节内容的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正浓,更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求解,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来探究如何计算圆的周长。为了更加利于学生的操作,我让学生动手来剪切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与直径为10厘米的圆形,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发现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圆在正方形内,所以圆形跑道的长度肯定比正方形跑道的长度要短。通过进一步的探究总结出圆的周长可以通过滚动或是直接测量来得出。可是学生又发现这样的直接测量只适用于较小的圆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样学生自然又会产生困惑,有没有更为简单的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更加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提问,掌握方法,拿到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这样,学生才能走进数学的殿堂,在数学中使自身素养与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周长正方形动手
我也来动手
剪正方形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剪拼正方形
动手画一画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巧算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