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常态化机制
5月,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召开,大会通过了《青岛宣言》,提出信息技术可用于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和培训,信息技术可以改善学习途径并使之多元化。同时,与会的各国代表也关注了一个话题——信息技术能否有效支持教育发展?教师在其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能否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有两大质疑:第一,信息技术虽然丰富了教学方法,但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是否真正能够促进学习质量的提升?第二,面对互联网这个信息无穷大的陷阱,如何让学生学会甄别有益信息,不受信息噪音的干扰?
作为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者,信息技术应用的引导者,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运用尤为关键,缺乏良好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是当前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今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制定年,也是大学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一年,高校信息化规划受到广泛关注。从目前正在做的规划来看,大学普遍从技术的角度来描述各自的IT 目标和愿景,如IT 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资源建设等。而对于如何利用这些技术设施和资源,尚未给予足够关注。
相比较而言,美国大学则更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重视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通过建立相关的教师激励机制,促进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的学习模式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教学资源和教育咨询也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服务,强化了大学在自己优势教育领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杜占元副部长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闭幕式上指出,要树立更加明确的目标理念,采取更加科学的政策措施,创新更加有效的体制机制,建设更加完善的硬件设施,培养更多合格的教师人才,为全面实现2030年全球教育发展目标提供支撑。因此,在大学的信息化规划中,应更加重视教师的作用,建立常态化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制度,建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建设教学资源的激励机制,让优质资源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