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阿克鸠射
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
文·图/阿克鸠射
昭觉县顺应人民群众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迫切愿望,以交通便利乡镇为突破,纵深推进;以贫困村为示范,辐射全县;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富农惠民;以乡风文明为关键,创建和谐。新村新寨合理布局,美好家园建设如火如荼。
昭觉,大凉山腹地神奇的地方,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多姿多彩的民情风俗与人文景观在此会聚、展现。昭觉曾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特殊的地理、历史、文化使昭觉成为了解凉山的窗口。
“嘎约啦哦(彝语,意为稀客了)!”见到有客人到,正在院坝里用自来水洗碗筷的俄罗地惹十分高兴。四室一厅的房子足有200多平方米,地砖擦得光洁透亮,电视、沙发等家具齐备,独具彝族特色的餐桌上摆放着一尘不染的碗筷和木勺子。
“以前住在破旧的竹木板房里,又透风又漏雨,晚上下雨,必须挪动睡觉的地方。现在住上新房,用上了电,喝上了自来水……”“如今我常常跑到对面的山上坐坐,看蓝天白云下我们美丽的寨子,以前光秃秃的山上,因实施退耕还林披上了绿装,时常听到野鸡等鸟类悦耳动听的歌声,真是舒畅极了!”话语间,俄罗地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昭觉县顺应人民群众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迫切愿望,以交通便利乡镇为突破,纵深推进;以贫困村为示范,辐射全县;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富农惠民;以乡风文明为关键,创建和谐。新村新寨合理布局,美好家园建设如火如荼。
2011年以来,彝家新寨建设已覆盖83个村6871户,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3856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29134万元,农民自筹33022万元,部门帮扶1700万元。到今年底将建成彝家新寨92个,惠及7640家农户、38200位农民。
农村交通建设,投入资金20278万元,建成农村公路339公里、进村入户路237公里,出行难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农村“五小”水利工程,投入资金2996万元,解决了5.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生产生活用电,投入资金34100万元,结束了48256户、18.3万人的无电历史。
“在外面的话,一个月才拿得到两三千块钱,除开生活费、花销费等,一个月剩不到一千块钱,我在自己家养牛的话,一年可以卖得出两头肉牛,肉牛大的话可以卖一万多元,小的也可以卖得到五六千元,还可以照顾爸爸妈妈呢!”久小来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
“肉牛怀孕了以后,特别是冬天,牧草也比较缺乏,你们要多给它加强营养,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啊!”县畜牧局高级兽医师卓麟在现场给农户讲解。
一大早,洒拉地坡乡上游村的村民就把自家的牛牵到宽敞的草场上晒太阳。如今的上游村是一个养殖大村,村里463户农户中有380多户在养殖肉牛。然而就在几年前,上游村还是一个贫困村,村里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最近几年,他们中的很多人又回来了,久小来就是其中的一个。
①②③美丽新村
2009年以来,县上不仅帮村里寻找到肉牛养殖项目,还出资给每户农户2200元启动资金。同时,经常派技术人员到村里对养殖户进行指导。如今,上游村的肉牛存栏量已达500多头,每年户均出栏肉牛三头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一万多元,村里养殖业已经初具规模,真让村民喜上眉梢。
打好“生态、科技、特色”三张牌,就地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不断拓展彝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空间。自2010年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工作启动实施以来,昭觉县各级各部门积极帮扶,突出产业支撑,增强彝区自身“造血”功能,使彝区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增加900多元,搬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按照新村新寨围着产业建的思路,注重发挥各村优势,核桃大乡特布洛、畜牧马铃薯大乡洒拉地坡、劳务输出大乡竹核、旅游重点乡尼地、民风民俗特色村普提,一个个幸福美丽的新村,镶嵌在一片片田园春色中。50万亩核桃基地、29万亩脱毒马铃薯基地、5万亩苦荞基地、300亩脆红李示范区、168个畜牧科技示范园区、星级农家乐、汽车自驾游营地、国家级高原湿地公园,相继建成或即将建成。特色产业生机勃发,示范带动,成效凸显。产业强起来、村庄靓起来、生态绿起来、群众富起来,农民守着家园创业的梦想成为现实。
“以前,我们沟洛村人穷得连一碗稀饭都喝不上。如今,我们的院坝硬化了,村民们喝上了清澈的自来水、用上了农网改造电,沼气、新厨卫一应俱全。种地免了农业税,老人还发养老钱。”四开乡沟洛村80多岁的马海拉里老人感慨万千。
2008年8月,凉山州委将昭觉县确定为统筹型捆绑式扶贫开发(试点)县,沟洛村被确定为统筹型捆绑式扶贫开发试点村。2011年,沟洛村又有268户农民被列入彝家新寨建设,并于2011年彝历年期间喜迁新居。沟洛村用足政策,积极发动、组织村民在荒山荒坡地种植了5000亩核桃、300余亩花椒,还在村上建起了年养殖乌金猪达3000头以上、土鸡4万多只以上的农民合作社养殖场,给村民带来了丰厚的利益。
“领导深入基层来,新寨建设一大片,那里新房正在建,改革开放形势好,沟洛有了大变样……农民有病不害怕,合作医疗来保驾,医生看病真贴心,把咱农民当亲人,医疗费快要全免,农民永远跟党走,生活越过越富有。”“种粮补助让农民充满信心,林权改革让我们更加自主……”彝语“克哲”大师阿七伍呷演唱的一段新“克哲”道出了昭觉农民的心声。(责任编辑/文风设计/毛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