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绩效评价

2015-12-22 01:10周铭,朱美虹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综合利用评价

浙江省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绩效评价

周铭1,朱美虹2

(1.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科技处,浙江 杭州310018;2.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摘要:浙江省滩涂资源占全国滩涂资源总量的13%左右.对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缓解了土地供需矛盾、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推动了临港产业转型、提高防台御潮能力、维护生态系统等方面可以产生综合效益,建议今后在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中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陆海统筹,协调开发,通过园区模式进一步提高综合利用的功能.

关键词:滩涂资源;综合绩效;评价;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TV213.9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4-25

作者简介:周铭(1961-),女,江西鄱阳人,博士,教授,从事水利经济研究.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Zhejiang Tidal

Flat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ZHOU Ming1, ZHU Mei-Hong2

(1.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Hangzhou 310018, China; 2.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Tidal flat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promoting Zhejia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is about 13% of the country’s total. Based on the situation analysis on tidal flat resources in Zhejiang, the comprehensive profit of i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s evaluated in the article, so as to alleviate the l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o cultivat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to promot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for coastal area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prevent typhoon, therefore to maintain ecological system.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e tidal fl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also put forward.

Key words:tidal flat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1浙江省滩涂资源概况

浙江省濒临东海,海域辽阔,港湾和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漫长,达6 500 km,居全国首位.在海岸水流与风浪等动力作用下,来自入海河流和大陆架大量的泥沙的堆积,就形成了以堆积地貌为主的海岸滩地,为浙江省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滩涂资源.浙江省的滩涂资源占全国滩涂资源总量的13%左右,基本处于动态相对稳定状态.

1.1浙江省滩涂资源分布

建国以来,对浙江省滩涂资源共作过六次全面考察,第六次是2010-2011年进行了全省沿海(江)滩涂资源调查工作,滩涂面积228 626.70 hm2,理论深度基准面与2 m深度基准面之间的资源为126 000 hm2,2 m深度基准面与5 m深度基准面之间的资源为216 666.67 hm2.

第六次全省沿海(江)滩涂资源调查成果,滩涂资源按行政区统计(见表1),沿海沿江7个市,以宁波市的滩涂资源最为丰富,为74 760.00 hm2,占全省滩涂资源总量的32.70%;其次是温州市,滩涂资源面积为24 940.00 hm2,占全省滩涂资源总量的25.14%;第三是台州市,滩涂资源面积为45 733.33 hm2,占全省滩涂资源总量的20.00%.

从县(市、区)滩涂资源统计资料看(见表1),慈溪市的滩涂资源量最大,为26 786.67 hm2,占全省滩涂资源总量的11.72%;其次是象山县、宁海县、乐清市、温岭市、海宁市、三门县、玉环县,滩涂资源面积均在1万hm2以上.

表1 浙江省沿海沿江各行政区滩涂资源分布表

1.2浙江省滩涂围垦现状

浙江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1/3,土地资源的紧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浙江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浙江省滩涂资源非常丰富,利用丰富的滩涂资源进行围垦造地一直是浙江省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主要措施.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的滩涂围垦事业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1950-2013年浙江省的围垦面积达到了262 140.00 hm2(见表2),占浙江全省面积2.0%;其中,杭州市44 353.33 hm2、占比16.92%,宁波市80 426.67 hm2、占比30.68%,温州市20 153.33 hm2、占比7.69%,绍兴市31 859.99 hm2、占比12.15%,嘉兴市11 186.66 hm2、占比4.27%,台州市54 386.67 hm2、占比20.75%,舟山市19 773.32 hm2、占比7.54%.

1996年11月浙江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浙江省滩涂围垦管理条例》,为我省滩涂资源有序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使浙江省的滩涂围垦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快速发展的轨道.《浙江省滩涂围垦管理条例》实施后,滩涂围垦投资力度逐年加大,截止2013年底浙江省滩涂围垦投资总额达444.812 8亿元,年均投资为26.165 5亿元(见表3、图1).围区经济效益明显增长,截止2013年底围区年生产值累计达49 029.28万亿,围区年均生产总值为2 884.075 3万亿元(见表3、图2).

表2 1950-2013年期间围垦面积分布 单位:hm 2

表3 1997-2013浙江省滩涂围垦投资总额和围区生产总值

图1 1997-2013年浙江省滩涂围垦投资总额

图2 1997-2013年浙江省围区生产总值

2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

滩涂围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不仅破解了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土地供需矛盾瓶颈,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极大地促进了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

2.1拓展了发展空间,缓解了土地供需矛盾

浙江省是一个人多地少的省份,人口密度是全国的4倍,是全世界人口密度的15倍,综观浙江省经济发展格局,沿海地区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形势实现平稳增长之时,带来用地需求的激增,土地供求矛盾日益凸显,对丰富的滩涂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主要措施.截至2013年底,浙江省共围垦滩涂262 140 hm2,极大地拓展了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新增了宝贵的土地资源.现在这些地方已逐渐成为发展经济的黄金地带,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浙江沿海地区成为经济增长极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为保障浙江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省已经围成的262 140 hm2土地中,已经开发利用207 697 hm2(见表4),占已围面积的89.23%.其中耕地面积59 949 hm2,占已开发利用面积的28.86%;园地面积11 856 hm2,占已开发利用面积的5.71%;水产养殖面积52 303 hm2,占已开发利用面积的25.18%;工业用地面积43 883 hm2,占已开发利用面积的21.13%;房地产用地面积4 763 hm2,占已开发利用面积的2.29%;水面面积15 474 hm2,占已开发利用面积的7.45%;其它用地面积19 469 hm2,占已开发利用面积的9.38%.

表4 滩涂围垦开发利用分类

滩涂围垦极大地缓解了土地供需矛盾,近29%的土地用于耕地,维持了耕地占补平衡,丰富了农产品的供给,促进了浙江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培育了区域经济增长点,推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为沿海产业带发展、城市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设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等八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打造了新兴产业大集聚、创新资源大集聚和城市功能大集聚的新格局,成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基础,优化了全省生产力布局、培育了区域经济新增长点和形成区域竞争制高点.

浙江沿海县市借助新土地拓展之契机,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促使区域经济迅速腾飞.2013年浙江省17个“全国百强县”中,有9个是沿海围垦造地大县;浙江省19个“全国百强区”中,有12个是沿海围垦区.在围区内兴建了诸如镇海炼化、台州电厂、北仑电厂、嘉兴电厂、秦山核电站等数以千计的大中型企业;建造了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温州机场、舟山朱家尖机场;沪杭甬高速公路、沿海第二高速公路等一大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基础设施.

年轻的围垦之地已成为浙江省一个举足轻重的新经济增长点.2013年,浙江省围垦区内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 723.11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0.56%强.这还仅仅是占浙江全省面积2.0%的“新大陆”上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2013年浙江省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产的比重为4.8∶49.1∶46.1,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促使了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转型.

2.3推动了临港产业转型,促进了海洋经济发展

港口伴随滩涂围垦而建.通过滩涂围垦,使浙江省内水深大于10 m的深水岸线达333 km,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290.4 km,占全国的1/3以上,10万t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105.8 km.至2013年底,全省沿海拥有港口泊位1 06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85个;有一类开放口岸5个,二类开放口岸12个;年综合通过能力达8.7亿t,形成以一体化的宁波-舟山港为中心,以温台港口和浙北港口为两翼的现代化沿海港口体系,为打造“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大平台奠定了基础.

滩涂资源利用加快集聚要素资源,助推临港产业转型升级.依托象山港、岱山等围区突出高端船舶修造等特色产业,初步打造集设计、制造、销售、维修于一体的海工装备及高端船舶制造业.依托镇海北仑、舟山港金塘、乐清湾、头门等围垦用地,突出港航物流服务,正在发展集仓储、物流配送、大宗商品交易于一体的现代化港航物流服务业.依托萧山、台州临海、绍兴滨海等围区,突出高端机械装备,逐步打造临港先进装备制造业.依托象山港内湾片区、乐清湾、洞头等围垦区域,突出滨海旅游、渔港古城、休闲度假等特色产业,努力打造长三角地区独具魅力的滨海生态休闲度假基地.构建了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

滩涂围垦为岸线资源、港口码头资源、航道资源、旅游资源等整合提升,特别是环杭州湾和温台沿海两大产业带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滩涂围垦为建设“海上浙江”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海洋经济和陆海联动发展新路子,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

2.4提高了防台御潮能力,保障了社会稳定

围涂作为治江治水的重要措施,为沿海(江)防台御潮、防灾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浙江省滩涂围垦与治江紧密结合,在杭州湾河口段,根据江道整治规划,贯彻“围涂服从治江、治江结合围涂”的指导方针,通过以围代坝,使萧山二十工段以上70余km的钱塘江主江道基本趋于稳定,减轻了洪潮灾害,提高了通航、排涝能力.

围涂结合标准海塘建设,滩涂围垦给浙江人带来了抗风御浪的“海上长城”.围涂修建的水闸不仅具备灌溉、排涝的功能,而且还提高了水闸的防潮能力.在原有的海堤外面新筑高标准海堤,可减少风暴潮等灾害性气候对沿海地区的侵袭,减少了灾害损失,有效保障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全省已建海堤总长2 230余km,保护人口2 400多万人,耕地126.67万余hm2.其中2013年,全省通过滩涂围垦建成20年一遇以上的高标准永久一线海塘33 km,其中200年一遇的海堤5.22 km,50年一遇海堤21.5 km.

通过对河口地区实施治江围垦、对沿海地区实施滩涂围垦,在原海堤外新筑高标准海堤,实现了控制河势、稳定江道,海塘延展、标准提升,提高了沿海地区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能力,保障了社会稳定.

2.5注重了环境保护,维护了生态系统

按照突出防洪安全、环境保护优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原则,根据河口综合整治规划和相关河口治理导线,统筹考虑海洋功能区划、航道港口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对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按保护区、限围区和可围区进行分类管理.省级及以上海洋保护区有11处(见表5).

表5 浙江省省级及以上海洋保护区分布表

沿江的围垦区延展了浙江省七大入海河口河长,增加了河水在陆地上的流动时间,增大了水陆交界区,对河口地区生态维护非常有利.

围区内建设的湿地创造了新的生态景观,已经建成的有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海盐县滨海围垦公园、椒江十一塘围垦公园等项目;慈溪庵东沼泽区湿地、灵昆岛东滩湿地和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湿地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1950-2013年,全省已围垦开发利用面积207 697 hm2中,有67 773.33 hm2转化成了水库、河道、养殖场等湿地水面,占围垦总面积32.63%.围区湿地在维持围垦区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营造沿海1 400多km的防护林带,形成一道道绿色屏障,改善了围区的生态环境.乐清湾保护和新建红树林1 000 hm2,很好的保护了大堤内的生态平衡.

3浙江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对策

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对浙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随着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将会更大的提升.关键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

3.1陆海统筹,协调开发

依托近海滩涂,面向腹地纵深,发挥滩涂资源特色,抢占新一轮沿海产业布局的制高点,增创浙江沿海地区发展的新优势.统筹海陆联动发展的规划、产业、资源整合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增强海陆之间经济的整体性、产业的关联性、资源的互补性、生态的协调性,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引领滩涂围垦协调开发.

3.2园区模式,开放合作

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根据园区招商引资的成熟做法,科学推进围垦滩涂地块的批租,提高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多赢.以开放推动开发,积极探索滩涂资源资本化的实现途径,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与吸纳国内外资金,构建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合作促进开发,依托园区,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合作,在合作共赢中谋求新的发展.

3.3综合利用,服务经济

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于区域经济布局紧密结合,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省产业集聚区、浙江省城市发展空间等发展紧密结合,满足发展地方现代农业、城镇化建设、滨海新区、服务业基地建设需要,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4生态优先,持续发展

坚持把生态优先贯穿于沿海开发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统筹兼顾、绿色发展,滩涂资源开发利用要经得起实践检验.按照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围垦与促淤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滩涂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理念,统筹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用地,产业选择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切实增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桂娥.滩涂围垦社会影响评价探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11):107-111.

[2]刘晓,陈立强,华祖林.生态型围垦的内涵、技术和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J].水利经济,2012(5):70-72.

[3]孙志林,干钢,黄兰芳,等.滩涂围垦项目后评价的初步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9):34-38.

[4]康书生,韩少卿,席增雷.区域土地资源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9):174-176.

[5]裘江海.生态优先与生态围垦评价体系的构想[J].浙江水利科技,2006(1):11-13.

[6]刘建秀,殷云龙,刘启新,等.江苏沿海滩涂围垦生态重构关键技术及示范[J].水利经济,2012(5):73-76.

[7]姜钦杰,吴宇哲.浙江省沿海县市滩涂围垦开发利用优先度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1-55.

[8]徐承祥,周柏水.浙江滩涂围垦的现状与展望[J].东海海洋,2004(6):53-57.

猜你喜欢
综合利用评价
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棚户区改造后评价方法创新——基于某市“十二五”期间棚改项目后评价的实践
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检测中的综合利用
西安洁姆环保公司餐厨废弃物生态处理调研报告
提高驰放气综合利用的效益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