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仁萍
摘 要: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是典型的农作物副产品,历来是广大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和饲料来源,但受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鼓励政策限制,致使秸秆资源废弃、流失。若能加以充分利用,不仅能有效保护环境,还能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秸秆;现状;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S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19
1 秸杆资源利用现状
青海省有耕地58.8万hm2,2015年,农作物种植面积45万hm2,秸秆产量170万t,可收集量约127万t。其中种植小麦13.07万hm2,秸秆产量46万t;种植青稞6.07万hm2,秸秆产量16万t;种植马铃薯9.6万hm2,秸秆产量42万t;种植油料作物16.07万hm2,秸秆产量30万t,种植玉米2.9万hm2,秸秆产量26万t;种植蚕豆、豌豆等农作物2.53万hm2,秸秆产量约10万t。秸秆种类根据农作物种植类型,以小麦、油菜、马铃薯、玉米、青稞秸秆为主;秸秆资源分布以青海省东部的海东市和西宁市为主。秸秆利用方式主要为秸秆能源化、饲料化、秸秆还田、食用菌基料等方式为主,综合有效利用率达74%。
1.1 秸秆能源化
指通过直接燃烧(含农村煨火炕等)、沼气发酵、生物质炉燃烧等利用方式,每年消耗秸秆21万t,占秸秆收集量的17%。
1.2 过腹还田
指饲草动物以秸秆为原料,饲用消化吸收后以粪便方式还田。青海省每年有66万t秸秆通过直接喂养或氨化、微贮后作为饲料过腹还田,占秸秆收集量的52%。
1.3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秸秆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放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当地以留茬还田的方式为主,每年利用量在4万t左右。
1.4 食用菌基料
食用菌基料主要指秸秆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基础材料发展食用菌栽培,每年利量约3万t。
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利用商品化程度低
青海省农牧民素质相对较低,接受新技术、新理念、新机具等方面较慢,推广难度相应较大。对秸秆用之为宝、弃之为害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发展较慢,社会化服务还跟不上。
2.2 秸秆还田的农机推广困难
秸秆直接还田机具的研发及配套技术的开发力量不够,现有的秸秆还田机械多为单项作业,而青海省农户种田面积小,田块不集中,尤其是青海省田块地势不平缓,农户投资买农机愿意不强。
2.3 偏远农村缺能严重
农村能源缺乏地区,大多是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重点地区,而这些地区大多数农牧民贫穷,自筹能力有限,秸秆利用以直接燃用为主,几乎没有秸秆加工企业,除能源化、饲料化外的其他利用方式发展缓慢。
2.4 科技支持体系不健全
青海省大部分地区处于高海拔地区,平均地温较低,并且干旱少雨,存在农作物秸秆不易腐烂等问题,由于地方财政拮据,投入秸秆综合利用科技研究资金相对较少,致使科技支撑体系较弱。
3 相关对策建议
3.1 开展秸秆资源调查
进一步摸清秸秆资源潜力和综合利用现状;根据各地区种植模式,合理确定适宜本地区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肥料、饲料、燃料、食用菌基料和工业原料)、数量和布局。
3.2 加强秸秆收集处理体系
根据田块与资源分布情况,确定合理的适宜本地区的秸秆收集处理方式、数量和布局;进行秸秆捡拾打捆机械化技术和秸秆切碎、青贮、压块、制粒等秸秆处理机械化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建立较完善的秸秆收集、处理体系,加快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
3.3 研发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根据各地区种植模式,确定合理的适宜各地区的秸秆还田方式、数量和布局;开展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示范:包括油菜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示范,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示范,小麦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示范及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示范。
3.4 研发推广秸秆食用菌利用技术
重点开展主栽食用菌秸秆的优良品种选育与筛选及菌种生产规范化研究和示范;食用菌规模化及标准化生产新技术及新模式集成与示范;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食用菌集约化生产关键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与示范。
3.5 加强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研发应用
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的研发与集成,提高秸秆饲料化技术领域的立项比例和经费投足。
参考文献
[1]刘志玲.浅析秸秆综合利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2):75.
[2]张彬,张楠,崔昌龙,等.黑龙江省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J].安徽农业科技,2015,43(6):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