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

2015-12-22 06:37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帕罗西戊酸缓释片

李 晶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康复科 郑州 450014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

李 晶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康复科 郑州 450014

目的 观察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帕罗西汀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和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中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结果 实验组显效率为73.68%,对照组为52.63%。实验组从第2周末起HAMD分、CSS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较单用帕罗西汀起效更快,疗效更好,不良反应低,且能更好的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脑卒中后抑郁;帕罗西汀;丙戊酸镁缓释片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绝望、焦虑、激惹、睡眠障碍等,负性情绪使患者在功能康复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严重影响其病程及预后[1]。抗抑郁药物能协助改善其情绪症状,但起效时间常需要2周以上,且用药初期有抑郁、焦虑不安、烦躁等加重现象,不利于增加患者依从性[2]。丙戊酸盐目前是精神科常用的情绪稳定剂之一,具有稳定患者激动情绪,改善睡眠障碍的作用[3]。本文临床对照探讨帕罗西汀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1-07—2013-09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7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入选病例符合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4],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2)入组前1个月未服用过抗抑郁药或其他抗精神病药物;(3)符合ICD-10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项)≥17分者[5];(4)临床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8分;(5)患者及监护人同意。排除标准:发病前后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言语功能障碍、癫痫、痴呆等表现者或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1.2 一般资料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帕罗西汀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和对照组(帕罗西汀)。实验组38例,男17例,女21例;脑梗死35例,脑出血3例;年龄61~82岁,平均(73.5±7.72)岁;从卒中到入组平均病程(8.3±3.7)d;入组HAMD评分(26.36±2.21)分,CSS评分(22.16±6.2)分。对照组38例,男24例,女14例;脑梗死32例,脑出血6例;年龄63~85岁,平均(75.8±6.83)岁;平均病程(7.8±4.4)d;入组HAMD评分(27.65±2.24)分,CSS评分(22.46±5.3)分。2组在发病年龄、性别、病程、曾服药时间及HAMD、CSS总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2组均根据病情使用脑保护及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药物,并配合康复锻炼。2组均晨起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起始量10mg/d,3周内根据病情调整剂量,最高剂量20mg/d。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0.5g/d,观察8周。研究期间均不联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剂和心境稳定剂,可酌情应用小剂量劳拉西泮等苯二氮卓艹类抗焦虑药物。

1.4 观察方法 由心理测量师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8周末采用HAMD、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对2组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评定。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定期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1.5 疗效评价 按HAMD总积分的减分率判定近期疗效,减分率=(治疗前HAMD评分-治疗后HAMD评分)/治疗前HAMD评分×100%。评定标准[6]:HAMD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效,25%~49%为好转,<25%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对比 治疗8周后,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s)

注:实验组治疗1周前后对比,*P<0.05;对照组治疗1周前后对比,**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周后 治疗2周后 治疗4周后 治疗8周后实验组 26.36±2.21*20.53±2.04*14.78±2.96 8.15±4.05 5.39±4.05对照组27.65±2.24**24.97±2.50**16.73±2.63 11.6±3.87 7.86±4.11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不良反应 实验组乏力4例,恶心1例。对照组乏力3例,恶心2例,失眠3例,短暂异常焦虑3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不良反应多出现在治疗初期,程度均较轻,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可缓解或消失。

2.3 2组治疗后TESS、CSS评分比较 2组间第2、4、8周末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第2周的CSS评分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第8周的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PSD患者治疗后TESS、CSS评分比较(±s)

表2 2组PSD患者治疗后TESS、CSS评分比较(±s)

组别 TESS评分CSS评分治疗1周后 治疗4周后 治疗8周后 治疗1周后 治疗4周后 治疗8周后实验组 6.32±4.29 6.04±4.76 5.52±3.73 23.86±11.33 17.36±13.21 15.12±12.49对照组 6.27±4.41 6.96±4.12 6.17±2.15 22.03±10.65 20.08±12.23 19.36±13.5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实验室检查 2组在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PSD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2%~60%。多项研究倾向PSD是多因素介导的生物学机制和社会心理机制共同参与发病。大脑损害后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含量下降,提示是其发病的病理机制,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角色的快速转换、缺乏社会支持,甚或文化程度、抑郁症家族史等均是患病的危险因素[7]。Morris等[8]对脑卒中患者随访10a后,发现曾诊断为PSD的患者10a后病死率是无抑郁患者的3.4倍,尤其是缺乏社会支持的PSD患者病死率高达90%。PSD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有不良影响,临床上要给予该类患者足够的重视,在发病早期给予足量、足疗程的抗抑郁药物是治疗的关键。

帕罗西汀是中枢性5-HT重吸收抑制剂(SSRIs),主要控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提高神经细胞突触间5-HT的浓度,进而达到缓解及控制抑郁症状的目的。同时,5-HT递质的活性增强,也可以改善及促进椎体系神经前角细胞的功能[9]。丙戊酸盐原是一种抗癫痫药,但现已经广泛用于精神医学领域。丙戊酸盐能竞争性抑制γ-氨基丁酸(GABA)氨基转移酶,提高脑内GABA含量,从而起到稳定情绪,缓解焦虑的作用[10]。同时,丙戊酸盐能将血浆蛋白结合的色氨酸置换出来,使血液中游离的色氨酸升高,游离色氨酸可透过血脑屏障,脑中色氨酸升高可加速5-HT合成,使脑内5-HT升高,起到抗抑郁的疗效[11]。镁离子是体内多种酶的激活剂,对线粒体及其内部组织酶有保护作用,促进细胞能量代谢的恢复,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所需能量的产生、转移、贮存和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12]。

本文结果显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帕罗西汀使用,虽然不能增加近期PSD治疗的总有效率,但能在治疗1周后起效,较单用帕罗西汀组起效快,且联合用药组在治疗的第1~ 8周抑郁症状显著低于帕罗西汀组,焦虑、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亦较低,程度较轻,同时联合用药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帕罗西汀组。总之,丙戊酸镁缓释片对帕罗西汀治疗PSD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配伍使用。

[1]于晨,刘欣娟,黄菊,等.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6):670-680.

[2]薛瑞,张有志,邹莉波.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24(12):1 558-1 561.

[3]喻东山.丙戊酸钠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J].医药导报,2003,22(10):671-672.

[4]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2-203.

[6]高学军.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治疗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4):16-18.

[7]周盛年,于会艳,刘黎青,等.脑卒中后抑郁[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2):154-156.

[8]Morris PL,Robinson RG,Andrzejewski P,et al.Association of depression with 10-year poststroke mortality[J].Am J Psychiatry,1993,150(1):124-129.

[9]林杏云.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4):1 508-1 510.

[10]高明秀,付华斌,赵建龙,等.丙戊酸镁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快速循环型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2):19-21.

[11]唐敦立,黄希顺.丙戊酸镁的药理与临床[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64.

[12]于挺敏,姚刚.镁对缺血性脑损害的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0):1 310-1 312.

(收稿2014-07-17)

R743.3

B

1673-5110(2015)10-0115-02

猜你喜欢
帕罗西戊酸缓释片
N-甲基帕罗西汀脱N-甲基的催化剂研究
丙戊酸相关药物基因组学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足量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评价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丙戊酸在癫痫患者中的血清药物浓度/剂量比影响因素研究Δ
帕罗西汀联合米氮平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部分控缓释制剂可掰开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