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松,文慧洁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利益表达渠道与民众弱势心理产生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
赵书松,文慧洁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民众弱势心理是目前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基于社会比较理论以探讨利益表达渠道与民众弱势心理产生的影响机制。分层回归分析证实,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对民众弱势心理产生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通过公平感、相对剥夺感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民众弱势心理的产生。主动性人格对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和民众弱势心理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我们可通过完善利益表达渠道,有效降低民众的弱势心理感知。灵活使用多种管理策略,干预民众弱势心理,重视增强民众公平感,降低其相对剥夺感。
利益表达渠道;弱势心理;公平感;相对剥夺感
中国正经历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领域深刻而快速的变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也随之发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民众的弱势心理不断蔓延就是其中一个日益引起学者关注的焦点现象。有关调查表明,45.1%的受访党政干部、57.8%的受访公司白领和55.4%的受访知识分子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1]。何为“弱势群体”?余少祥通过对比总结关于“弱势心理”的八种定义,发现“这些定义与国际社会和社会政策界的定义一样,主要从经济收入和物质生活状态来界定弱势群体”,“有学者甚至认为,那些被称为弱势群体的人,其共同特征就是低收入,应该用低收入群体来替代弱势群体这一概念,社会弱势群体就是贫困阶层”。[2]由此可见,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主要指经济地位低、生活贫困的一类人。事实上,随着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的调整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中国社会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正在减少。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1981年至2008年间,中国已经使6.6亿人摆脱贫困。[3]据亚行测算,中国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的极度贫困规模从2005年的2.08亿缩减到2008年的1.16亿,三年间每年平均减少了3 040万。2009年和2010年贫困规模分别缩减到8 287万和6 158万,分别减少了3 313万和2 129万,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4]国务院新闻办于2011年11月16日发表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指出我国扶贫标准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 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 68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10.2%下降到2.8%。[5]2015年,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 232万。[6]
众多研究数据表明当前中国社会并非弱势群体在扩大。为什么调研资料会显示如此高比例的社会个体弱势心理?他们的弱势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大多数学者认为弱势心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由比较而产生的。社会比较理论为揭示弱势心理的产生机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视角。社会比较理论指出,人们善于驱动自己来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国内外学者一致把社会比较看作一个过程,即把自己的观点、能力、处境和社会地位等与他人进行对比的过程。Schachter立足于情绪领域来研究该理论,认为个体评价自身情绪状态的依据可能来源于社会比较,尤其是当其情绪状态发生新的变化或模糊不清从而无法依据过去的经验对情绪状态进行判断的时候。邢淑芬等认为社会比较涉及到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成分[7]。当社会比较的结果是个体对利益失衡的主观感知时,民众最直接的负面情绪体验是公平感缺失和相对剥夺感增强。长期的不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又构成政治不稳定的心理基础。作为利益失衡的矫正途径,完善的利益表达渠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利益失衡感知,减轻利益失衡给民众造成的负面情绪体验及心理压力,起到缓冲阀的作用。相反,利益表达渠道的缺失或欠完善则会加重民众的负面心理感知。李春雷、张剑波认为在影响政治弱势心理产生、蔓延的诸多因素中,媒体在公共事件中的失语以及利益表达渠道的缺失起到了根本性作用。[8]
因此,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可知,利益表达渠道是影响民众弱势心理的重要因素。那么,利益表达渠道是如何影响民众弱势心理的?本文将以社会比较为理论基础,以实证为研究方法,重点探讨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对民众弱势心理产生的作用机制。
(一) 理论回顾
弱势心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可进行多维度解读的概念。徐畅和吕明从经济、角色和人格三个方面对弱势心理进行划分,并且认为弱势心理是一种自卑的心理感受[9]。李春雷和张剑波则认为弱势心理通常是一种政治弱势心理,即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社会成员受外界政治环境因素的刺激产生的对政治行为发生、发展缺乏控制感的心理反应[8]。杨恒哲和张捷研究表明,弱势心理是社会个体的主观认定和自我划分,如果他认定其地位在社会各阶层中相对弱势,就会把自己归属与弱势群体一类。[10]
根据既有研究成果,弱势心理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个人层面上,个体的社会比较取向可能是其弱势心理产生的重要基础。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主要有平行比较、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等三种社会比较取向。上行比较的效果是由个体预期决定的,如果一个人具有上行比较取向并产生对比效果,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感知,如把自己归于弱势群体。[11]徐畅和吕明指出,个性特征对人的心理具有重要影响,有消极个性的人更易出现认知偏差而产生弱势心理。[9]张隆泉认为弱势心理源于个体自信心和安全感的严重缺乏以及过重的危机与压力、消极悲观的精神状态。[12]杨恒哲和张捷等学者认为当个人置身于无法控制的状况中,个人心态就会出现弱势,即弱势心理来源于控制感的缺乏。[10]
任仲文研究表明,负面心理感知源于权力寻租、收入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竞争不公平。[13]因此,相比个体层面因素而言,社会层面的因素可能对弱势心理有着更大的影响,如制度不完善、公平公正社会规则的缺失、媒体的非理性报道、过于功利的社会评价体系、收入差距扩大、和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等。学者研究表明,精英联盟格局的形成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缺乏一个公平公正、完善的资源获取机制[14];社会精英人群掌握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各种类的资源[15];机会的不均等使社会地位固化,马太效应的存在同时加深了利益失衡的程度。权力和资本的调整和融合,体制的自我强化及强烈的排他性,使得社会阶层加速分化,即便体制内、阶层内也在不断分化,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人也会形成“弱势心态”。[9]领导干部弱势心理成因研究也认为制度不完善、社会不公平不正义是其根本所在。[16]有学者甚至认为,弱势心理蔓延是人们追求公平公正、表达内心不满的情绪宣泄。[17]而媒体无形中又放大了社会比较,给社会成员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刺激。[15]师欣和南香红认为弱势心理的产生与我们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过于功利和单一有关。[18]收入差距、生活重压导致人们不公平感增强,社会急剧变革导致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对未来缺乏稳定的预期从而丧失了保障感和安全感,催化了民众的弱势感受。[1]
在考察民众弱势心理成因时,已有学者注意到利益表达渠道的影响。姚望认为利益表达是民众实现自身利益的政治参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众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要求,通过体制内或体制外等多种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并把自己的主张和现实处境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传达给利益表达对象。[19]理论上,我国法律规定的体制内的利益表达渠道非常完善,如集会、结社、游行、信访、选举、诉讼、听证会、向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反映、向政协委员和人民团体反映等[20],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利益表达渠道被纳入严密的科层体系,削弱了民众利益表达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徐畅和吕明认为中国强调整体利益至上性,这种思维使整个社会未形成有效的个体权益保护机制,因而个体与组织在利益博弈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9]利益表达渠道的不完善又导致普通公民在主流体制中因为缺乏应有的话语权、甚至处于“被代表”状况而产生弱势心理。[9]李春雷和张剑波研究发现利益诉求困境下的无助和无奈是政治弱势心理最主要的表现和原因。[8]
已有研究为我们探讨弱势心理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尤其是利益表达渠道与弱势心理的关系引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弱势心理作为一个近年来出现的热点问题,其研究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首先,研究不够深入,以往学者研究没有系统探讨利益表达渠道和弱势心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致使人们无法从整体上认识弱势心理产生过程、扩散机制和影响后果。其次,思辨性论述多、缺乏实证检验。基于此,本文尝试以社会比较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进一步深入探讨利益表达渠道对民众弱势心理的作用机制。
(二) 研究假设
1. 利益表达渠道与民众弱势心理产生的直接机制
现代政治学理论认为,具有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反馈这四个基本环节,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政治过程。[21]利益表达是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关系到政策和制度的走向以及资源的分配。因此利益表达渠道至关重要。制度和政策是民众弱势心理的重要前因变量,而利益表达制度作为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益表达渠道作为民众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必然对民众弱势心理的产生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利益表达渠道如何影响民众的弱势心理首先取决于其自身完善与否。完善的利益表达渠道能够促使民众感受到强大的政府和社会支持,从而产生积极心理感知,采取正面行为,如信任政府、愿意通过协商而非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则会减少民众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从而降低民众对政府和规则的信任。现有研究也间接表明,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对民众弱势心理有重要影响。周玉和马建军认为由于话语权的缺失,人们难以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无力改变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更缺少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会。[22]徐畅、吕明认为由于普通公民在主流体制中缺乏应有的话语权,更多地处于被代表状况,由此产生弱势心理。[9]基于上述分析,一个合理的推断是,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会促进民众产生弱势心理。我们给出如下假设:
H1: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与民众弱势心理正相关。
2. 利益表达渠道与民众弱势心理产生的中介机制
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是如何导致民众产生弱势心理的,社会公平理论为揭示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对民众弱势心理的影响过程提供了重要视角。刘欣“阶层认知的相对剥夺命题”证实一个人对社会公平的判定受到其所处社会地位的重大影响,处在相对优势和相对剥夺地位的人对社会公平的认知不同,前者更加认同社会公平,后者则正好相反。[23]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本身就是一种制度不公,是对民众表达权利的剥夺和侵犯。事实上,社会不公所导致的民众不公平感需要借助完善的利益表达渠道予以矫正,因为完善的利益表达渠道能为民众提供政治参与和维护利益的途径,通过比较过程产生社会意义,提升公平感知。当人们认为自己本应得到的利益没有得到,而被他人或社会剥夺了,就会产生相对剥夺的主观心理感受。[24]在制度化表达渠道中,人大代表的精英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致使国家的政治制度倾向于维护精英阶层利益。一方面,精英联盟格局的发展将导致精英循环,这种制度不公即意味着机会不公,权力、物质、文化等资源分配不公。资源(尤其是政治资源)集中在少数人和少数部门手中,民众不仅没有获取和使用的机会,而且没有进行利益诉求和政治参与的途径,利益要求无从体现。[14]另一方面,公共政策的公平合理、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冲突的解决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赖于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25]贫富差距扩大导致的利益失衡、政治资本集中导致的权力失衡以及正义规则缺失导致的不公平竞争,都会使人们产生权力和利益被剥夺的心理感受。目前中国民众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的现状,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剥夺感。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2: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与民众公平感负相关,与民众相对剥夺感正相关。
社会比较产生情感、认知和行为三种后果。[26]公平感反映了民众认为社会是否公正的观点和看法,包括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政治和社会事务的参与现状及公平程度的体验。公平感建立在社会比较的基础上,它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27]因此,公平感是社会比较所产生的情感和认知结果。相对剥夺感是民众通过横向或纵向的社会比较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不公正对待而产生的。[15,22]个人生活境遇的恶化会影响人们对社会公平的判断,使人们产生“相对剥夺”的感觉。[28]因此,一个合乎逻辑的推断是,相对剥夺感是不公平感的延伸,公平感对民众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具有反向作用。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假设:
H3:民众公平感与相对剥夺感负相关。
人们的自我评价大部分都是通过社会比较得来的,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都是社会比较的结果。弱势心理是否也是社会比较的结果呢?有学者指出,如果社会不对个体努力给予公平报偿,那些用尽最大努力却不能成功的个体便会产生越轨性心理或行为。[29]弱势心理蔓延是许多人维护自身利益,追求公平、公正、表达内心不满的情绪宣泄。[17]我们推断,民众弱势心理可能正是社会比较产生的不公平感、相对剥夺感所引发的负面情绪状态。社会比较过程产生公平感的民众可以会有更少的弱势心理,社会比较过程产生不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的民众可能会有更强烈的弱势心理。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4:民众公平感与众弱势心理负相关;民众相对剥夺感与弱势心理正相关。
综合上述假设,我们给出如下假设:
H5:公平感、相对剥夺感在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民众弱势心理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3. 主动性人格对利益表达渠道与民众弱势心理产生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
主动性人格(proactive personality)是积极心理学领域中受到诸多注意的人格理论之一,指个体采取主动行为影响周围环境的一种稳定的倾向。高主动性个体较少受环境的约束,而是主动改变环境,他们能识别有利机会并采取一系列主动行为直到他们能带来有意义的改变。而低主动性个体正好相反,他们适应环境而不是主动改变环境。[30]Thompson指出,高主动性个体所进行的关系建构是其获取工作成功的良方,即高主动性个体善于寻找同盟来支持其个人主动性并且与拥有较高权力、较多信息资源的人建立关系。[31]因此,在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状态下,高主动性个体倾向于积极寻求内外部支持直至现状发生改变,如借助关系网络达到利益诉求的目的。而低主动性个体则采取消极态度,把注意力集中到权力受损和社会不公上,从而削弱公平感、增强相对剥夺感,产生弱势心理。一个合理的推断是,相比于高主动性个体,低主动性个体更可能丧失公平感而产生相对剥夺感,进而产生弱势心理。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6: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与公平感之间的关系、反向调节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与相对剥夺感之间的关系。
H7:主动性人格反向调节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与民众弱势心理之间的关系。
以上所有假设归纳在图1中。
(一) 被试对象
本研究面向长沙市普通民众,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1 142份,收回问卷1 000份,回收率87.57%。我们按照三个标准判断问卷有效性:第一,问卷卷面是否整洁;第二,问卷填答是否有明显规律性;第三,题目填写是否齐全。根据这三个原则,我们剔除无效问卷197份,共得到有效问卷803份,有效回收率70.32%。由于本研究着重探讨利益表达渠道对民众弱势心理的作用机制,因此我们用spss16.0的select cases 筛选出具有弱势心理倾向的382分问卷,占有效问卷的47.57%,这与杜凤娇、王慧调查所的得出的“45.1%的受访党政干部、57.8%的受访公司白领和55.4%的受访知识分子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这一结论基本一致。被试人员的男女比例、受教育程度、年龄范围、收入水平、工作性质和参加工作的时间等见表1。
(二) 变量测量
问卷调查采用Likert6点量表,我们对测量项赋值,1=非常不正确,2=很不正确,3=有点不正确,4=有点正确,5=很正确,6=非常正确。采用自编利益表达渠道量表,共三个测量条款,如“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亟需拓宽”等;采用Bateman和Crant主动性人格量表的缩减版,共九个测量条款,如“我不断寻找新的途径来改善目前的生活”,“没有什么比实现我的想法更让人兴奋了”等;[30]自编相对剥夺感量表,共四个测量条款,如“经济收入低”等,测量被试的横向相对剥夺感;自编社会公平感量表,共三个测量条款,如“我时常感到社会制度对自己是公平的”等;自编弱势心理量表,共三个测量条款,如“我时常感到自己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等。
(三) 控制变量
除了自变量之外,结果变量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为了排除这些影响,我们设置了控制变量。本研究把人口统计学变量全部作为控制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年龄、收入水平、工作性质和参加工作时间。
表1 样本信息
(四) 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6.0版本统计软件完成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程序如下:①采用内部一致性Cronbach Alpha系数评价量表信度;②采用因子分析KMO值、球形检验(Bartlett’s Test)和累计解释方差比例(Cumulative%)来评价量表效度;③采用相关分析考察变量间相关系数;④采用层级回归分析进行假设检验。
(一) 量表信度与效度
在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前,我们首先检验量表的信度(结果见表2)与效度(结果见表3)。利益表达渠道−弱势心理量表总体信度0.70。利益表达渠道量表信度0.81,主动性人格量表信度0.81,公平感量表信度0.87,弱势心理量表信度0.77,相对剥夺感量表信度0.71。各量表信度全部满足测量要求。采用因子分析检验结构效度。利益表达渠道−弱势心理量表KMO值0.70,球形检验显著,累计解释方差比例59.06%。采用方差最大旋转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利益表达渠道三个测量项目较好地收敛于一个因子,KMO值等于0.69,因子载荷全部介于0.75~0.86之间,累计解释方差比例72.98%;主动性人格KMO值等于0.85,因子载荷全部介于0.44~0.75之间,累计解释方差比例52.80%;公平感KMO值等于0.71,因子载荷全部介于0.84~0.91之间,累计解释方差比例78.98%;弱势心理KMO值等于0.62,因子载荷全部介于0.66~0.90之间,累计解释方差比例69.59%;相对剥夺感KMO值等于0.71,因子载荷全部介于0.65~0.80之间,累计解释方差比例54.60%。所有变量球形检验显著。所有测量项目一起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每一个测量项目均收敛于对应的测量变量,因子载荷与累计解释方差比例参见表3。各变量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表2 量表信度
(二) 变量间相关系数
运用spss16.0版本软件相关分析功能考察利益表达渠道、主动性人格、不公平感、弱势心理、相对剥夺感以及各控制变量等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各研究变量的值是其二级指标的平均值,分析之前对所有变量的取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变量间相关系数见表3。分析结果表明,利益表达渠道、不公平感、相对剥夺感和弱势心理等变量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相关性,并且全部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控制变量中,性别、收入水平和工作性质与弱势心理相关性不显著,受教育程度、年龄、工作时间与弱势心理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由于变量之间存在的显著相关性是进一步分析的基础,所以在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中,我们只控制受教育程度、年龄和工作时间的影响。
(三) 假设检验
采用Baron&Kenny 判断中介效应[32],结果见表4。Model8表明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对民众弱势心理具有显著正向作用,H1通过检验。Model2表明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与公平感显著负相关;Model4表明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与相对剥夺感显著正相关,H2通过
检验。Mode l5表明公平感与相对剥夺感显著负相关,H3通过检验。Mode l9表明公平感与弱势心理显著负相关;Mode l10表明,相对剥夺感与弱势心理显著正相关,H4通过检验。Mode l2表明公平感对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的回归系数显著,Mode l4表明相对剥夺感对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的回归系数显著;Mode l8表明弱势心理对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的回归系数显著;Mode l11表明弱势心理对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的回归系数显著;Mode l12表明弱势心理同时对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公平感、相对剥夺感进行回归时,中介变量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水平。研究同时满足了判定中介效应的四个条件。Mode l12还表明,纳入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后,弱势心理对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由0.152(p<0.01)减小为0.119(p<0.05),自变量回归系数减小但仍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对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与弱势心理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H5通过检验。
表3 量表效度
表4 变量间相关系数
表5 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对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弱势心理关系的中介作用
根据温忠麟、侯杰泰和张雷的方法检验调节效应[33],结果见表6。我们分别检验主动性人格对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公平感、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相对剥夺感、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弱势心理的调节作用。Mode l3的R2等于0.075,Mode l2的R2等于0.074,Mode l3的R2并不显著高于Mode l2的R2,因此主动性人格对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公平感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Mode l6的R2等于0.138,Mode l5的R2等于0.137,Mode l6的R2并不显著高于Mode l5的R2,因此主动性人格对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相对剥夺感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H6不能通过检验。Mode l9的R2等于0.079,Mode l8的R2等于0.076,Mode l9的R2并不显著高于Mode l8的R2,因此主动性人格对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弱势心理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H7不能通过检验。
表6 主动性人格对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民众弱势心理关系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从公平感与相对剥夺感视角考察了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对民众弱势心理产生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了主动性人格对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与民众弱势心理产生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实证检验,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利益表达渠道显著影响民众弱势心理。民众对利益表达渠道的缺失感会促进其弱势心理的产生,标准化回归系数是0.152,在0.01水平上显著(表5中Mode l8)。据此,一个合理的推断是,完善的利益表达渠道能够减少民众的心理弱势感受,从而促进社会心理和谐。
第二,公平感对弱势心理具有显著反向作用,相对剥夺感对弱势心理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前者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是−0.192,在0.001水平上显著(表5 中Mode l9),后者标准化回归系数是0.165,在0.001水平上显著(表5中Mode l10)。这一结论表明,民众弱势心理是一种需要调适的综合性的负面心理感知。
第三,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通过公平感、相对剥夺感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民众弱势心理的产生。其中,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反向影响公平感,公平感反向影响民众弱势心理;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正向影响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正向影响民众弱势心理;并且,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通过公平感的部分中介作用,促进相对剥夺感,从而促进民众弱势心理的产生。这一研究结论不仅确认了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对预测民众弱势心理的重要作用,而且揭示了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对民众弱势心理的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弱势心理的理论体系。传统研究都是把公平感与相对剥夺感作为自变量考察其对弱势心理的作用,这种研究倾向忽视了社会大环境对弱势心理的影响。在弱势心理的干预策略中,具体策略的运行及其效果往往受制于利益表达渠道、贫富差距、正义规则等因素,本研究对此提出了有力佐证。
第四,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对民众弱势心理产生的正向影响具有一定的刚性。本研究发现主动性人格不能显著调节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和民众弱势心理产生之间的关系。这说明,无论个体是否具有高主动性人格,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都对民众弱势心理产生显著影响。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无论是高主动性个体还是低主动性个体,在利益表达渠道完善的环境里,都会感受到强大的政府和社会支持,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感受,信任政府与社会,自觉履行义务等亲社会行为。而在利益受损,同时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的环境里,都会感受到不公平感,利益受损的剥夺感,以及投诉无门的无助感,从而减少亲社会行为。当弱势心理达到一定程度后,甚至会出现反社会行为。
在急剧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如何防止和减少民众弱势心理等负面心理感知的蔓延,增强民众对政府和社会的信任,充分激发民众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是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本文研究提供了如下有益启示。首先,着眼于利益表达渠道完善的管理策略能有效降低民众的弱势心理感知。当贫富差距扩大、公平正义规则缺失等原因致使民众权力和利益受到侵犯时,相比较而言,完善听证、信访等利益表达渠道能给民众政治参与和利益诉求的机会,从而有效矫正权力和利益失衡,降低民众产生弱势心理的可能,增进社会心理和谐。其次,管理者在干预民众弱势心理时,要灵活使用多种管理策略,重视增强民众公平感,降低其相对剥夺感。刘欣研究发现处于相对剥夺地位的个体更可能做出社会是不公平的判断。[23]王清、李海兵认为相对剥夺感将导致社会关系恶化:互不信任、沮丧和绝望的情绪弥漫整个社会,不利于政治稳定。[34]研究表明公平感丧失和相对剥夺感增强是诱发民众弱势心理的一种显著认知变量。值得欣慰的是,民众不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得到降低。例如进一步完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大力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并坚决抑制和打击灰色收入。进一步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的管理政策,提高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稳定预期等等措施,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社会公平感知,降低被剥夺感,从而有效调试弱势心理、并抑制其蔓延趋势。
本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局限性。第一,本研究采用的是方便样本,主要在作者所在地长沙市发放问卷,并且我们只选取了具有弱势心理倾向的382份问卷进行研究,因此研究数据可能有一定的偏差。第二,本研究采用横截面数据来考察变量间关系,因此变量间的回归系数主要体现为变量的相关性。第三,社会比较、社会分层和自我效能感都可能调节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与弱势心理关系,但我们没有考虑这三个变量的可能影响。第四,在弱势心理的诸多前因变量中,可能存在比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影响更为显著的变量,由于时间、篇幅、资源条件等限制,我们只研究了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的影响,而没对其他变量一一进行实证研究。我们建议,未来的研究重点可以从三个方面重点展开:一是研究其他前因变量对弱势心理的作用机制,并对比利益表达渠道与其他前因变量对弱势心理的影响;二是考察自我效能感对前因变量与弱势心理关系的调节机制,无助感对前因变量与弱势心理的中介机制,可以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深入考察中介作用的边界条件;三是探讨社会比较、社会分层与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丰富和完善弱势心理的理论基础,从而为行政管理者制定有效的弱势心理干预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 杜凤娇, 王慧. “弱势”缘何成了普遍心态——不同群体弱势感受对比分析报告[J]. 人民论坛, 2010(12): 14−17.
[2] 余少祥. 法律语境中弱势群体概念构建分析[J]. 中国法学, 2009(3): 64−72.
[3] 本网站讯. 世行报告: 全球贫困人口减少归功于中国[DB/OL]. 参考消息网, 2012-03-02.
[4] 本网站讯. 中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DB/OL]. 新华网, 2011-11-22.
[5]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新进展·白皮书[Z]. 新华网, 2011-11-16.
[6] 本网站讯. 李克强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B/OL]. 人民网, 2015-03-06.
[7] 邢淑芬, 俞国良. 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1): 78−84.
[8] 李春雷, 张剑波. 政治弱势心理的泛化与传媒对底层社会的引导策略研究——基于“东明事件”的实证分析. 现代传播[J]. 2012(6): 42−46.
[9] 徐畅, 吕明. 弱势心理蔓延、归因与和谐心理构建[J]. 江淮论坛, 2011(4): 139−142.
[10] 杨恒哲, 张捷. 领导干部弱势心理的黑箱机制透析[J]. 领导科学, 2011(8): 4−6.
[11] Collins R L. For better or worse: The impact of upward social comparisons on self-evaluation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6, 119(1): 51−69.
[12] 张隆泉. 浅谈企业中的弱势心理[J]. 新闻天地(论文版), 2008(4): 72−73.
[13] 任仲文. “是强宁弱”是在恃强凌弱[J]. 中国扶贫, 2011(1): 14−18.
[14] 吴忠民. 论社会公正对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J]. 社会科学, 2008(5): 63−68.
[15] 童正容, 翟伟伟.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6): 85−88.
[16] 吕洪刚. 公正视域中的领导干部弱势心理辨析[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4): 53−56.
[17] 高云龙. 怎么都成了弱势心理[J]. 东北之窗, 2010(24): 30−32.
[18] 师欣, 南香红. 越精英越焦虑——专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J]. 领导文萃, 2007(8): 158−160.
[19] 姚望. 当代中国利益表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6, 27(1): 14−18.
[20] 徐道稳. 社会政策过程中的利益表达[J]. 学术论坛, 2006(7): 60−64.
[21] 赵晖. 我国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障碍及其消解[J]. 理论学刊, 2006(4): 76−78.
[22] 周玉, 马建军.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心理和谐及其实现路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5(1): 105−109.
[23] 刘欣. 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J]. 社会学研究, 2002(1): 81−90.
[24] 罗桂芬. 腐败行为与“相对剥夺感”——官员腐败的社会心理机制透视[J]. 中国行政管理, 1997(5): 17−18.
[25] 袁金辉.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研究——基于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分析[J]. 理论探讨, 2010(1): 28−31.
[26] 刘得明, 龙立荣. 国外社会比较理论新进展及其启示[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2(5): 103−108.
[27] 薛洁. 关注公民公平感——我国部分公民公平感调查报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 2007, 47(5): 87−95.
[28] 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人民内部矛盾研究”课题组.城市人口的阶层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 中国人口科学[J]. 2005(5): 19−25.
[29] 王奋宇, 李璐璐. 当代中国制度化结构体系下的社会心理特征[J]. 社会学研究, 1993(1): 2−12.
[30] Bateman T S, Crant J M. The proactive compon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 measure and correlates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3, 14(2): 103−118.
[31] Thompson J A. 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job performance: 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5, 90(5): 1011−1017.
[32] Baron R M, Kenny D A.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1(6): 1173−1182.
[33] 温忠麟, 侯杰泰, 张雷. 调节效用与中介效用的比较和应用[J]. 心理学报, 2005, 37(2): 268−274.
[34] 王清, 李海兵. 论公平与效率的互补关系——以相对剥夺感与企业生产率作为置换变量的分析 [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7(4): 27−30.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the interests expression channels and populace’s vulnerable mentality
ZHAO Shusong, WEN Huijie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The populace’s vulnerable mentality is a hot topic in both the theoretical field and the practical world. Based on the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the essay analyzes the interests expression channels and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the populace’s vulnerable mentality. Through an analysis of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imperfection of interests expression channels could exert a noticeabl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ce’s vulnerable mentality, which is done directly through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nse of fairness and sens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Proactive personality does not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djustment between imperfect interests expression channels and the populace’s vulnerable mentality. Through perfect interests expression channels, we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ublic’s perception of their vulverable mentality.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management strategies could intervene in the populace’s vulnerable mentality and then reduce the public’s sens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by enhancing their sense of fairness.
interests expression channels; vulnerable mentality; sense of fairness; sens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C93
A
1672-3104(2015)03−0158−10
[编辑: 颜关明]
2013−12−27;
2015−03−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知识共享视角的团队成员心理资本社会互动机制研究”(7130206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社会转型期员工弱势心理的影响因素、形成机制与干预策略”(11YJC630296);中南大学升华育英学者项目“知识共享视角的团队成员心理资本社会互动机制研究”(2013)
赵书松(1979−),男,河南开封人,博士,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南大学哲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文慧洁(1989−),女,河南周口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共人力资源管理